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学生劳动观现状调查与分析

2023-12-11吴燕朱继朋姚剑时慧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23期
关键词:高职学生影响因素

吴燕 朱继朋 姚剑 时慧

摘 要:通过对江苏省三所高职院校940名学生的劳动观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新时代高职学生劳动观的总体认知情况良好,但仍存在学校劳动教育供给与学生需求的失衡、家庭劳动教育的缺失、学生对勞动观认知存在偏差等问题。研究认为应当用深层次、高质量、人性化的劳动教育提升高职学生对劳动观的总体认知,用新时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领高职学生劳动观教育,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深化家庭劳动教育。

关键词:高职学生;劳动观;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3.038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是人的生命展开的基本形态,深化劳动教育是新时代高职院校践行“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为系统探究新时代高职学生劳动观现状、存在的问题、主要影响因素等,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一些理论支持,课题组选取了江苏省三所高职院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1 研究过程

1.1 研究对象

2023年6月,课题组教师通过问卷星平台分批次向南京科技职业学院、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发布了《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现状调查问卷》电子问卷,每所院校回收的问卷数量约30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940份。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证主义方法论为指导,通过问卷调查的定量方式获得一手资料。首先设计规范统一的调查问卷,再由课题组教师分批向学生介绍问卷内容同时邀请学生参与限时填答。通过设计李克特五级量表考查学生对劳动观的总体认知,具体涉及劳动品德观、劳动价值观、劳动幸福观、劳动实践观这四个维度,依据认同程度从1~5给予量化计分。将每个样本对以上观念的得分加总取平均值得出连续变量,即为样本对劳动观的总体认知水平,得分越高代表对劳动观的认知水平越高。

1.3 样本基本情况

课题组运用SPSS27.0统计软件对样本进行数据分析,主要开展了样本描述性统计、信度分析、方差分析、t检验、卡方检验等。经统计检验,Cronbach′s α系数为0.967,信度较高,满足信度需求;KMO值为0.946,效度较高,满足效度需求。调查样本中,男生566人,女生374人;大一316人,大二611人,大三13人;学生干部271人,普通学生669人;独生子女278人,非独生子女662人;城镇398人,乡村542人。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高职院校学生劳动观的总体认知情况

量表统计结果显示,矩阵量表题平均分为425,接近5分选项“完全认同”,这说明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的劳动观总体认知水平较高,对劳动的认知较为清晰、理性、积极。由表1可知,从四个具体维度上看,学生的劳动价值观认同度最高,得分均值为432,劳动实践观的得分均值为425,劳动幸福观的得分均值为421,劳动品德观的得分均值为42。相对而言,劳动品德观的得分均值最低,但总体来看差距不大,均保持在较高区间。

2.2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现状与学生评价

本次研究详细了解了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形式、学生对所在学校劳动教育现状的满意度以及对目前大学生劳动意愿的自我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几所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几种:劳动教育理论课程及专题讲座(占比7415%)、校舍卫生的督促检查和评比(占比666%)、专业实践/实验/实训(占比6553%)、劳动实践周或3天以上的集中劳动任务(占比5404%)、组织学生参加校外义务劳动及志愿者服务(占比5649%)、奖励性劳动(奖品、学分、操行分等,占比4436%)。有1245%的学生认为学校对劳动教育不重视,这很可能与部分专业在大一学年尚未统一安排相关的劳动教育理论学习及实践环节有关。根据满意度评价结果,学生对所在学校劳动教育的满意度均值为787,对目前大学生劳动意愿的评分均值为749,这两项评分结果距离10分满意均存在一定差距。将学生“对学校劳动教育的满意度”与“大学生的劳动意愿”的自我评价这两个变量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得出r=0844,为高度正相关,P值为0000,表明二者具有极其显著的统计效果,由此我们认为:学生对学校劳动教育的满意度越高,学生的劳动意愿越强。

3 高职学生劳动观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高职学生劳动观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性别、是否学生干部、是否独生子女、不同家庭所在地学生的劳动观均值进行差异性研究,结果发现这些因素对学生劳动观均值的影响均不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不同年级、不同月均消费额学生的劳动观均值进行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学生的劳动观均值差异显著。进一步进行事后比较发现,大一、大二学生的劳动观均值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大一学生的劳动观均值高于大二学生,但差异不显著。不同年级学生劳动观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问卷调查的时间正值学生毕业期,针对大三年级的问卷收集主要是通过网络推送的方式发出邀请,因此获取的样本数量少,并不具备充分代表性。二是,《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及《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印发时间都是2020年。2020年底,江苏省教育厅印发《江苏省职业院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教育教学指导方案的通知》,明确要求职业院校强化劳动教育课程功能,将劳动教育纳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2021年2月,江苏省委办公厅印发《中共江苏省委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把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学生评优评先、毕业升学的重要参考或依据。因此,大一学生的劳动观均值最高,恰恰说明近两年来江苏省内各高职院校在一系列重要文件指导下,广泛深入推动劳动教育的深化,并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3.2 教师讲解劳动教育的场合对学生劳动观影响的差异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对劳动教育相关理论的宣传教育已经普及到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多個场合:各类型的讲座、报告(占比6713%)、思政课程(6404%)、文化课及专业课(55%)、班会及班级交流群(占比5032%),有4309%的学生在各类实习实训课程中学习过劳动教育的相关知识,3745%的学生在创新创业课程中认识到劳动教育的实践逻辑。尚有1022%的学生未在以上场合中学习过劳动教育的相关知识,这一比例与学生在“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形式”这一问题中认为学校对劳动教育不重视的比例接近。为了解学校劳动观教育的实施场合对学生劳动观均值的总体性影响,我们对教师讲解劳动教育场合的调查结果分别进行t检验分析(表2),发现教师是否在不同场合讲解过劳动教育对学生劳动观均值的影响均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场合接受过劳动教育的学生劳动观均值均显著高于没有接受过劳动教育讲解的学生。这充分说明教师在不同场合、不同平台对学生进行不同形式、入脑入心的劳动教育都能取得良好效果。

3.3 家庭劳动教育对学生劳动观影响的差异分析

家庭是学生开启劳动教育的第一场所,经调查统计我们发现家长对学生做家务劳动所持的态度总体较为积极,有743%的家长持支持、肯定态度,其中有156%的家长会赞赏并激励学生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相反,有48%的家庭持反对、否定态度,其中有24%的家庭明令禁止学生参加家务劳动。还有209%的家庭并无明确表态。我们将家庭对学生承担家务的支持度进行分类编码,采用单因素(ANOVA)分析法进行检验,发现持五种态度的家长对学生劳动观均值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见表3)。进一步进行事后检验发现:家庭持支持、赞赏态度的学生劳动观显著高于家庭态度不明、不要求、禁止家务劳动三种态度家庭的学生。由此可知,家庭劳动教育对学生劳动观影响显著,且存在较大差异,说明家庭劳动教育对学生的劳动观具有重要影响。

4 结论和建议

本研究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探究新时代高职学生劳动观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首先,新时代高职学生劳动观的总体认知情况良好,学校劳动教育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其次,当前高职学生劳动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供给与高职学生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二是家庭劳动教育尚存在一定程度缺失。三是学生对劳动观的认知尚存在一定偏差,劳动意愿有待提高。基于以上分析结论,提出如下建议:

(1)用深层次、高质量、人性化的劳动教育提升高职学生对劳动观的总体认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高职学生对劳动教育的需求不再是简单地学习劳动和体验劳动,而应是高质量地理解劳动、懂劳动、会劳动,培养高层次的劳动精神和劳动品质。因此,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应当具备系统性与专业性,用契合学生需求的人性化的劳动教育激发学生积极的劳动意愿、参与劳动实践,体会生活的乐趣、主动追求“幸福劳动”。

(2)用新时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领高职学生劳动观教育。精神引领是强化劳动观教育的核心动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应当把“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融入教学和实践各环节,不断深化学生对劳动与劳动精神的认知,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劳动者。

(3)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深化家庭劳动教育。一方面,劳动观念的养成、认识的深化等都受到社会氛围的熏陶和影响,近年评选出的劳模、大国工匠、高级技工等都是在各行各业有所建树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代表,这些正是国家和社会层面对民族精神的弘扬以及对榜样精神的重视和提倡。另一方面,积极正面的家庭劳动教育不可或缺,家庭教育贯穿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其影响往往持续而深远。有鉴于此,只有深化落实家庭劳动教育,让社会氛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发力,才能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真正提升高职劳动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职业院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教育教学指导方案的通知[EB/OL].(20201211).http://jyt.jiangsu.gov.cn/art/2020/12/11/art_58320_9597987.html.

[2]江苏省人民政府.我省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劳动素养将作为毕业升学重要参考依据[EB/OL].(2021319).http://www.jiangsu.gov.cn/art/2021/3/19/art_84323_10228174.html.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7.

[4]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1125(2).

猜你喜欢

高职学生影响因素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