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经济态势转变研究

2023-12-11经孝芳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24期
关键词:德国

经孝芳

摘 要:一国所处的经济状态是研究其经济运行的上位前提,极其重要。本文应用总供求经济态势原理,首先从总供给的价格弹性角度检验德国的经济态势,可得1908年德国从供给约束型经济态势转为需求约束型经济态势。其次,为了进一步确认德国经济态势,本文再从德国总供求与价格的角度作数量分析,实证为1880-1907年德国的经济态势为供给约束型经济态势;1925-1938年德国的经济态势为需求约束型经济态势,进一步确认了1908年为德国经济态势转变的转折点。

关键词:德国;供给约束型经济;需求约束型经济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4.024

计量经济史的特点是使用经济学的逻辑框架和分析方法研究历史上的经济运行,对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选用何种理论框架作为分析工具是非常重要的。任何经济学理论都有其“生日”和“出生地”,没有一个经济学理论放之四海而皆准。如,古典及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前提假设是供给不足,是用来解决供给约束型经济态势下的经济问题。现代经济学理论框架是以“有效需求不足”为前提的,用以解决需求约束型经济态势下需求不足的经济问题。所以,在研究经济问题之前,我们应首先确定研究对象的上位前提假设,即其经济态势是供给约束型经济还是需求约束型经济,再选择合适的经济学理论。研究对象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前提假设是否一致,是经济分析工作中相当重要的环节,不可逾越。因此,确定一國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态势的转折点极为重要。学者们曾研究过一些重要国家经济态势的转折点,如英国1830年从供给约束型经济态势转变为需求约束型经济态势,美国是1919年,法国是1880年,日本是1950年,中国是1995年。德国从19世纪初开始接二连三地发生变革,出现过以天文数字增长的通货膨胀,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以及30年代的经济衰退等,德国都迅速地崛起了,这与德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密不可分。本文拟就德国经济态势转变的时点做出初步判断。

1 德国经济态势转变的历史进程分析

19世纪30年代德国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远远落后于英国和法国。而此时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走上了工业化道路。法国也已经开启了工业化道路。生产力明显落后的德国此时最迫切的愿望就是改变农业国的面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1792年莱茵联盟的建立给德国带来了工业文明,为德国向资本主义转变注入了催化剂。1834年德国成立了关税同盟。全国性关税同盟的成立使统一的国内市场形成,为德国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德国的工业革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1 19世纪30到40年代

这一时期为德国工业革命的开始阶段。以纺织业为先导,德国工业生产迅速发展。纺织业的兴旺使机械制造业迅速崛起。1826年,普鲁士厂矿仅有蒸汽机58台,1847年猛增到1000台。1835年修成了德国第一条铁路,1848年,德国铁路就居欧洲的第二位,全长2500公里。1825年德国的股份公司仅有16个,到40年代末增加了8倍。这一阶段仅以总产值的增长率来考察,1840年要比1820年增加近两倍。

1.2 19世纪50到60年代

这一时期德国工业革命加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为年均3.5%,工业生产增长一倍,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第一阶段的21%上升到28%,且生产资料的生产速度大于消费资料生产速度,积累快速增加。但是整体看来19世纪前半期,德国工业远落后于英法两国,家庭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仍占统治地位,机器主要依靠进口,机械化程度依旧很低。

1.3 19世纪70到80年代

这一阶段,普法战争之后德国得到了巨额赔款,解决了原始资本积累不足的问题。并且德国完成统一大业,统一税收和货币制度,统一经营管理交通运输业,形成统一市场,为工业化道路扫清了障碍。仅在1871-1874,涌现860个新企业,修建的铁路、矿业数目的总和比过去25年加起来还要多。19世纪80年代初,德国初步完成了工业革命,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工业化进程。20世纪初,德国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国家。

德国完成工业革命实现工业化之后,由于拥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较高的劳动生产率,经济实力相当强大,1903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英国居欧洲之首,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有重要地位。德国利用短短40年就完成了工业革命,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并且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及战败国,德国为什么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这与德国经济态势在战争之前就已经过渡到需求约束型经济态势有关。德国是什么时候开始经济态势的转变呢?我们认为德国经济态势的转变至少在1880年之后,而德国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其发动战争的原因之一是产能过剩,我们大致认为德国经济态势的转变在1880-1913年。

2 德国经济态势转变的逻辑分析与实证分析

从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一国的经济如果不是完全停滞的,其经济态势几乎都是先经历供给约束型经济态势再到需求约束型经济态势。当储蓄小于投资,资本不足的情况下,生产的供给潜力较小,需求相对旺盛,需求必然会拉高商品价格,厂商在最大产量水平上生产,但仍然不能满足需求,使得一部分事前需求由于价格太高导致买不起而退出市场,需求必须被动适应供给,人民变得更加勤劳更加节俭,最后达到储蓄和投资的低水平均衡。我们将这个经济状态称为供给约束性经济态势。当储蓄大于投资,资本充足的情况下,供给潜力足够大,需求相对较小,需求的变化将导致供给的变化。在居民消费增长不显著的情况下,需求的扩大主要由政府通过积极的财政干预、货币干预或者新增投资,尤其是公共设施投资,这样才能达到事后储蓄与投资的平衡。我们将这种经济态势称为需求约束型经济态势。从以上两种经济态势的描述,可以发现判断一国特定时期的经济态势本质上是寻找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即经济增长是受总供给约束还是总需求约束较多。

首先,我们利用总供给的价格弹性分析德国的经济态势,其逻辑为:在供给约束型经济态势下,总供给价格弹性小于1,价格的上升并不会引起产出的大量增加,需求约束型经济态势下则相反。实证数据均来自米切尔的《帕尔格雷夫历史统计》。我们用实际GDP指数和GDP平减指数分别衡量德国的总产出和价格水平。这两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序列且存在协整关系,可以对其作经典回归分析。根据总产出和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我们设置了几个分期时点:1990、1908、1913。作了多次数量分析发现供给弹性大于1始于1908年,所以我们认为1908年是德国从供给约束型经济转为需求约束型经济的节点,见式(1)。

lny=1003lnp+094AR(1)(1)

(1561)  (2578)

R2=097 SE=0046 DW=21 T=35

其次, 为了进一步确认经济态势的性质,我们进一步从德国的总供求与价格的角度做一次数量分析,所选的时段为1880-1907年。从统计量上看,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同一个数据,我们将总供求的变量选为国内生产总值(Y),总需求用货币量(M1)来表示,价格用GDP平减指数(P)来表示,这些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序列且存在协整关系可以对其作经典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见式(2)。

lnP=51-039lnY+026lnM1+[AR(5)=-074+MA(3)=-09](2)

(144) (-222) (348)  (353)

R2=092 SE=0004 F=5298

DW=21 T=23

按照Beta系数公式,Beta(lnY)绝对值标准化为1时,Beta(lnM1)= 138,即在模型中,总需求因素(侠义货币)的重要性是总供给因素的138倍,换而言之 ,1880-1908年这一时段,造成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是总需求,总需求提高物价的作用是总供给抑制物价作用的138倍,表明了当时德国的经济受到供给约束,经济态势为供给约束型经济态势。

我们用1908年之后的数据试探德国是否为需求约束型经济态势。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经济处于非常态,因此剔除这两期的数据,一战之后德国于1924年才开始走向恢复阶段(p300),所以实证分析的时段为1925-1938年,数据见表1。二战之后德国分裂为民主德国及联邦德国直到1990年才重新统一,所以1949-1989年的数据和之前的数据统计口径不一,所以也不列入实证的范围。

我们用1925-1938年的数据拟合总供求与价格方程时,发现这些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序列且存在协整关系,可以对其作经典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下:

lnP=39-028lnY+0365lnM1+[MA(5)=-095](3)

(59) (-599) (616)  (-3457)

R2=097 SE=0005 F=9673 DW=22 T=14

按照Beta系数公式,将BetalnM1绝对值标准化为1时,BetalnY= 306,即在模型中,总供给因素的重要性是总需求因素的306倍,换而言之 ,1925-1938年这一时段,造成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是供给,总供给抑制物价作用是总需求提高物价作用的306倍,表明了当时德国的经济受到需求约束,经济态势为需求约束型经济态势。

进一步,我们转换思路,在需求约束型经济态势下,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总需求,即产出是总需求的函数,于是我们用货币流量代替总需求与GDP拟合,见方程(4)。

lnY=806+134lnM1-209lnPt-1+[MA(2)=-108](4)

(1256) (487)  (-63)  (-616)

R2=084 SE=009 F=1632 DW=17  T=14

上述結果的参数估计值的t统计量都在1%的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结果表明1925-1938年德国的经济态势供给受到需求约束,经济态势为需求约束型经济态势。

3 结论

本文应用总供求经济态势原理,首先,从总供给的价格弹性角度检验德国的经济态势,实证结果为1908年德国从供给约束型经济态势转为需求约束型经济态势。其次,为了进一步确认德国经济态势,我们从德国总供求与价格的角度作数量分析,实证结果为1880-1907年德国的经济态势为供给约束型经济态势;1925-1938年德国的供给受到需求约束,经济态势为需求约束型经济态势。遗憾的是一战和二战期间经济非常态以及1945年德国分裂成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两个国家,我们无法用连续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及确认德国的经济态势。

参考文献

[1]R.米切尔.欧洲历史统计1750-1970[M].伦敦,1975:801.

[2]鲍琳洁.德国的技术经济[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

[3]陈昭,张晨曲.英国宏观经济态势的转折点——供给约束型经济向需求约束型经济的转变[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3,(2):2428.

[4]陈昭.日本从供给约束型经济向需求约束型经济转变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2,(2):1619.

[5]刘天怡.外国近代经济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5,300.

[6]刘巍,雷蕾.美国经济波动中的进口贸易研究——1919年以来的历史经验分析[J].国际贸易,2010,(7):1924.

[7]刘巍.从供给约束型经济向需求约束型经济的转变——1952年以来中国经济态势初探[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2):522.

[8]刘巍.计量经济史研究中的“上位前提假设”刍议——经济学理论框架应用条件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2,(2):511.

[9]吴蓓蓓.法国总供求态势的转变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9515.

猜你喜欢

德国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德国调解制度
德国绿色增长何以持续
在德国喝啤酒
到德国看短寿展
升温中的德国充电市场
德国弃煤的烦恼
禁售燃油车,德国做好准备了吗
德国市场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