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特色词汇及语句的外宣翻译研究

2023-12-11杨文灿杜萍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24期
关键词:外宣翻译翻译策略

杨文灿 杜萍

摘 要:当前,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中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特色词汇及语句的外宣翻译,对于在世界范围内构建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责任重大。中国主流媒体肩负对外宣传的重任,在对中国特色词汇及语句进行翻译时尤其要注意外宣翻译方法与原则,充分考虑译文受众的思维习惯和认知能力,以及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以及讲求翻译规范等。新时代下,中国主流媒体应探索更多开展外宣翻译工作的有效途径,从而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关键词:中国主流媒体;中国特色词汇及语句;外宣翻译;译文受众;翻译策略;翻译规范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4.020

新时代下,中国主流媒體开展外宣翻译工作对于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极具重要性。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可见国家非常重视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作,对新时代中国主流媒体开展外宣翻译工作提出了高标准和严要求。学者张健指出,外宣翻译关系到国家形象问题,担负着维护国家利益、反映我国真实发展情况和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使命。表明外宣翻译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国际上的中国形象。然而,中国主流媒体在外宣翻译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等方面还有许多提升空间,外宣翻译效果还有待改进和提高,未来外宣翻译工作任重而道远。因此,中国主流媒体要格外重视对外宣传中的外宣翻译工作,为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1 当今中国主流媒体的外宣翻译概况

1.1 中国主流外宣媒体简述

媒体之下有主流媒体。一方面,从新闻传播的角度论述主流媒体的定义。学者周胜林先生在论主流媒体中指出,主流媒体应具备“三大条件”:一、应有较大的发行量、收视率;二、应有较多的广告营业额;三、更为重要的,是媒体必须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另一方面,从“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的角度论述主流媒体的定义。新华社提出了主流媒体的“六条判断标准”,其中第一条为:具有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功能,具有一般新闻媒体难以相比的权威地位和特殊影响,被国际社会、国内社会各界视为党、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声音、主张的权威代表;第二条为:体现并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价值观等。比较以上两个角度对于主流媒体的论述,前者对主流媒体的定义较广较大,适用于世界范围内主流媒体的定义,而后者着重探讨了国家视角下成为主流媒体应具备的详细标准和条件。

以媒体的目标受众进一步分类,中国主流媒体不仅向国人传递新闻资讯,同时也具有对外宣传的任务。当前中国主流外宣媒体有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CRI)、中国日报(China Daily)、北京周报(Beijing Review)、环球时报(Global Times)、中国国际电视台新闻频道(China Global Television Network,CGTV)等。这些中国主流外宣媒体,在国际上宣传中国资讯,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此外,互联网时代下,媒体宣传的方式和渠道多种多样且在不断创新发展。其中,通过网站或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外宣是较为传统且持久的外宣方式。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中国主流外宣媒体通过各种媒体平台注册账号并更新动态和发布新闻推送,是外宣的新兴渠道。这种新颖的外宣方式,传播信息的覆盖范围广,同时借助视频等形式补充文字的渲染能力,是对传统媒体对外宣传方式的有效补充和延伸。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国主流外宣媒体的外宣工作具备了一定的优势和影响力。当前,互联网媒体的发展为中国主流媒体开展外宣工作提供了便利和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中国主流媒体开展外宣工作,首先要以高质量的外宣翻译为前提,辅之以多元的外宣形式,才有可能在世界范围内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文化深入人心。

1.2 开展外宣翻译工作的重要性

在中国主流媒体对外宣传的实践中,外宣翻译是尤其重要的环节。外宣的内容是中国故事,从涉及新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的资讯,到中国传统文化和民生故事。这些外宣内容来源于中国特色的国情,要翻译成易于目标受众接受和理解的信息,依靠于严谨的外宣翻译工作态度和贴切的外宣翻译文本。外宣翻译不仅仅是翻译,即不仅仅是将一种语言译为另一种语言,还包含宣传的作用。学者朱义华认为,外宣翻译中“外宣”一词的定性修饰与界定就决定了外宣翻译具有不同于一般翻译的特点,它肩负了一个信息共享与传播交流的社会功能,带有翻译传播的双重特征。可见,外宣翻译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方式,发挥着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作用。

中国的发展要让世界看到,中国主流媒体则要发挥其外宣的作用。作为展现中国发展面貌的重要“窗口”——中国主流媒体,要有质量、有深度地开展中国的外宣翻译工作,向世界展示“中国梦想、中国理念、中国主张、中国方案、中国智慧”。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的发展获得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且这种关注度越来越高。一方面,中国要为自身事务发声。当今世界,西方媒体在国际传播领域中占据主要地位,则亟待中国主流外宣媒体在世界范围内及时准确地为中国发声,积极主动地塑造中国形象,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和全面的中国。另一方面,在国际事务中,也需要中国声音。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有着一定的话语权,中国声音在国际上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学者卢小军指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表对国际事务的观点和看法,是表明中国态度和立场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开展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环节。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了解中国的发展,世界也需要尽快获知中国对于国际重大事件的立场和主张。而外宣翻译则在此对外宣传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外宣翻译的专业性、准确性、规范性和时效性等方面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对外宣传的效果,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形象。

2 中国特色词汇及语句的外宣翻译方法与原则分析

中国特色词汇及语句产生于中国特定的语境、颇具中国特色。学者们对此的解释大同小异,对其的称谓亦表述不一,相关有如“中国特色词”“中国特色词语”等。虽表述不一,但研究内容基本一致。中国特色词汇及语句有如习近平主席讲话中的用典“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十四五”规划,如中国特色食物“螺蛳粉”“热干面”等。中国特色词汇及语句之多,译文亦丰富。特色词汇实际上构成了外宣翻译中的一个大的障碍,要进行对外宣传,并达到理想的外宣效果,必须分析之、跨越之、消解之。

2.1 外宣翻译的译文受众分析

在对中国特色词汇及语句进行翻译时,要考虑译文受众的心理语言、思维方式、阅读习惯和认知能力等。译者将中国特色词汇及语句翻译成外文,向世界宣传中国,不仅仅是单向宣传,还要注重宣传的效果。黄友义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外宣三贴近”原则,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的原则。此“外宣三贴近”原则,其中有兩条原则都指出译文要考虑国外受众的阅读感受。中国特色词汇及语句是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而翻译为外文时则缺乏特定的中国文化语境,这给译文受众了解中文原意增加了难度。因此,一方面,外宣翻译要求译者要有深厚的语言素养功底,能转换思维并反向思考译文受众的文本接收能力,即考虑译文受众的心理语言、思维方式、阅读习惯和认知能力等。另一方面,在翻译中国特色词汇及语句时,既要保证准确传递原文信息,还需要考虑到翻译的“外宣”特性。外宣翻译要以译文受众为依归,以译文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译文,在确保外宣翻译交际信息畅通的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阐述中国立场。中国文化不仅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在进行中国特色词汇及语句的外宣翻译时,译文需要保持中国立场和中国态度,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中文的语言特色,与此同时,还要考虑译文的受众——国外读者的文本接收能力,让译文受众真正理解文字背后的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

2.2 外宣翻译的方法和原则概述

当前,在中国特色词汇及语句的外宣翻译领域,尤其需要注意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等。在对中国特色词汇及语句进行翻译时,译文是保持中文语境下的语言特色,还是贴近外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则需考虑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等;是逐词逐句对照翻译,还是另寻他法解释性翻译,则需考虑直译意译的翻译方法等;是选用简明精悍的短句,还是要附带相关信息进行补充说明,需考虑增译减译的翻译技巧等。

在翻译学术界,一些学者认同将翻译策略大致分为两类,即异化翻译(Foreignization)和归化翻译(Domestication)的翻译策略。所谓异化、归化,就翻译中所涉及的文化转化而言,前者以源文化为归宿,后者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异化与归化的翻译策略无孰优孰劣之分。但由于外宣翻译的“外宣”特性,对于中国特色词汇和语句的翻译应以异化的翻译策略为主,辅之以必要的归化翻译策略。学者齐骥表示,要想做好政治领域的外宣翻译,异化的作用不可忽视。虽然异化的翻译策略不完全以译文受众为主体,但一定程度上让译文保持中国特色,彰显和宣扬了文化自信。将异化的翻译策略应用于对中国特色词汇及语句的翻译之中,用引导的方式和开放的态度让译文受众在潜移默化中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接收中国文化,应是中国主流媒体开展外宣翻译工作的题中之义。

翻译讲究规范。在翻译规范研究领域,有两种不同的研究规范的视角:规定性(normative)与描述性(descriptive)。规定性翻译规范研究是指用翻译标准和翻译规则指导翻译实践,而描述性翻译规范研究则注重根据翻译实践描述翻译现象和建立翻译法则。中国特色词汇及语句的外宣翻译应以规定性翻译为主,这也是由外宣翻译的“外宣”特性决定的。开展外宣翻译工作,将中国展示给世界,此翻译实践应在一定的翻译标准和翻译规则下进行。考虑到外宣翻译的译文受众,以及各种不同且混乱的译文版本在一定程度上使译文受众困惑或让其产生误解,而规范性的译文则易于其接受和理解。与此同时,外宣翻译既要“译”,也讲究“宣”,规范性的译文也有益于达到更加广泛的宣传效果。外宣翻译应该在“规定性翻译规范”原则的指导下,建立外宣翻译的翻译标准和翻译规则。

3 新时代中国主流媒体开展外宣翻译工作的前景展望

3.1 中国主流媒体外宣翻译的优势与不足分析

就当前外宣翻译的现状来看,如今中国主流媒体开展外宣翻译工作具有一定的优势,也存在不足。

优势有二。一是中国主流媒体下的译者们大多具有深厚的翻译功底。例如译者选用现有的英文语义对等地翻译中文,这样的译文能够惟妙惟肖、恰如其分地表达中文原意,符合译文受众的认知能力和阅读习惯,这充分体现了译者们高超的翻译素养和能力。二是当前中国主流媒体外宣翻译的异化趋势逐渐增强。这彰显了中国的话语自信,体现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不断增强的话语影响力。在中国主流媒体外宣翻译的异化策略之下,译文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中文的语言特色,阐述了中国的主张,还表明了中国的态度和立场。

不足之处在于:在中国各主流媒体之间以及媒体内部各译者之间,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中国特色词汇及语句的充分讨论协商,外宣翻译工作未形成规范性的翻译标准,外宣翻译严谨性有待提高。在译文中,有无“the”也会影响翻译的准确性。在外宣翻译时,对于常见的中国特色词汇及语句,各异的翻译版本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外读者认识和了解中国的难度。由于外宣翻译具有特殊性,这要求外宣翻译需要有规范和有标准。因此,中国各主流媒体之间以及媒体内部各译者之间需要有充分的讨论、协商、归纳和总结,从而规范外宣翻译的方法和原则等。

3.2 中国主流媒体外宣翻译事业的前景展望

在中国硬实力和软实力不断强大的背景下,中国主流媒体的责任不仅仅是在国际舞台上传播中国文化,还要传递中国文化的精神底蕴;不仅仅是在世界范围内讲述中国故事,还要讲好中国故事;不仅仅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发展成就,更要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态度。中国主流媒体的外宣翻译事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优势条件,既有国家重视主流媒体开展国际传播工作的大环境,又有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外宣翻译研究者和实践者,还有众多喜爱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译文受众。与此同时,外宣翻译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中国主流媒体在开展外宣翻译工作时,要注意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与原则,以及需要注意翻译的规范性、严谨性、准确性和时效性等方面。未来,中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特色词汇及语句的外宣翻译工作任重而道远,还需要为在世界范围内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做出更多更优质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天鼎,柴潇凡.习近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EB/OL].求是网,(20210602).http://www.qstheory.cn/zhuanqu/2021-06/02/c_1127522386.htm.

[2]张健.国际传播视阈下的外宣翻译特点探析[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6,18(06):110115.

[3]周胜林.论主流媒体[J].新闻界,2001,(06):1112.

[4]主流媒体如何增强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之一:主流媒体判断标准和基本评价[J].中国记者,2004,(01):2021.

[5]张健.新时代对外宣传与翻译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1:1519.

[6]朱义华.外宣翻译研究体系建构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7]卢小军.国家形象与外宣翻译策略研究[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11):48.

[8]孔祥立.论外宣翻译中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J].文教资料,2008(14):4850.

[9]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貼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对外大传播,2004,(09):46.

[10]袁卓喜.西方传统劝说机制与外宣翻译的相容性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2):5.

[11]熊兵.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为例[J].中国翻译,2014,35(03):8288.

[12]许钧,穆雷.翻译学概论[M].南京:译林出版社,20211113.

[13]许建平,张荣曦.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J].中国翻译,2002,(05):3841.

[14]齐骥.从归化异化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中国特色词汇英译[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

[15]李德超,邓静.传统翻译观念的逾越:彻斯特曼的翻译规范论[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04):6875.

[16]韩江洪.论中国的翻译规范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4,(06):6972.

猜你喜欢

外宣翻译翻译策略
国际传播视阈下的外宣翻译特点探析
江西省高校门户网站外宣翻译现状研究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英语实用翻译研究
跨文化意识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研究
汉英外宣翻译中的本土化顺应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