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独特作用、现实困境及对策建议
——基于《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2—2020》的分析
2023-12-11任成金
□ 任成金 李 彤
一、引言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变局,东升西降,西方掀起了新一轮“中国威胁论”的高潮,中国国家形象塑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西方压力。如何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国家形象,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任务。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中国形象”问题,并再次赋予传统文化在塑造中国形象的关键作用,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22-10-17(004).因此,以优秀传统文化为纽带,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传统文化“精神标识”,推动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成为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
传统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的问题历来受到学界关注。要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有关问题,首先要对传统文化和国家形象塑造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关于传统文化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作用,相关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其一,关于传统实用文化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作用,如,《跨文化视角下我国瓷文化纪录片的影像叙事及国家形象建构》(张兵娟,2021)、《以食为媒:饮食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张楠,2020)、《丝绸之路上中国国家形象的演变》(张树庭,2019)、《茶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以福建武夷茶为例》(邵的湾,陈宝龙,2021);其二,关于传统艺术文化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作用,如,《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太极拳文化符号的运用》(姜南,2016)、《武术文化形象构建与国家形象塑造的契合》(冯兴刚,2015)、《书法文化输出与书法国际传播》(王岳川,2013);其三,关于传统精神文化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作用,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感召力建构研究》(张明,2021)、《国家形象、历史使命、全球意识——当代中华人文精神的三重视角》(陈高华,2016)、《新时代传统文化纪录片的国家形象建构》(辛拓,2022)、《塑造当代国家形象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刘艳房,2016)、《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传播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于越,2019)等。这些学者或从文化产品,或从文化符号,或从文化基因的角度,对提升国家形象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其中刘艳房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基因,探讨了传统义利观、政治观、和合思想等在塑造国家经济形象、政治形象、文化形象、社会形象以及生态形象中的重要作用。
以上成果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基础性支撑,但总体看来,多从单一角度对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进行阐述,对传统文化在国家形象塑造中发挥独特性作用的研究并不多见,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及其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困境分析不足,同时研究的综合性和学理性也有待深化拓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选取中国外文局官方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2—2020)为研究样本,对2012—2020年国家形象塑造展开实证研究,探讨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国家形象塑造中的独特作用,分析当前传统文化在国家形象塑造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并对此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国家形象塑造。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独特作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标识性强,海外认可度最高,其在国家形象塑造中具有标识性、延续性和超越性的独特作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标识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独特作用,首先体现于它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标识性。习近平指出:“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5.在2012—2020年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发现,传统文化以其具象化的文化符号、生活化的文化传递方式以及独特的文化理念,引起海外受众的强烈共鸣,成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独特标识。在2013、2015—2020年《报告》的海外受访者印象中, 关于“中国国家形象”选项调研,“历史悠久、充满魅力的东方大国”形象具有最高的认可度,是中国最突出的国家形象,选择该选项的受访者比例高达57%、59%、56%、49%;关于“中国国民形象”选项调研,“勤劳敬业”“集体主义”是中国最突出的国民形象,成为中国国民身上最显著的标签;关于“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元素”选项调查,以“中医”“武术”“饮食”(中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实用文化位居前三位,被认为是最能代表中国的文化元素。“孔子、儒家思想”“书法绘画”等也保持了较高的认可度,其中“孔子、儒家思想”在2015—2019年的认可度依次为31%、26%、27%、25%。这说明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精神文化依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在海外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孔子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甚至中华文明也被称为儒家文明。
从以上选项中可以看出,传统文化以其标识性成为国际社会对中国进行整体认知和综合评价的首要尺度,是中国国家形象建构最为重要的无形资产。不论是作为中国传统实用文化的“武术”“中医”“饮食”,还是传统艺术文化的“书法绘画”,抑或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精神文化,都提供了其各自属性范围内从不同角度认知中国不可或缺的维度,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家形象塑造中其标识性的体现。在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典型化的形象感知和普适性的价值要素,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共鸣和普遍认同,成为中国国家形象海外建构的重要且经典的精神标识,在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起到了独特而又无法代替的作用。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延续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延续性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同的时代都得到海外受众的高度认可,并为不同时期国家形象的自塑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
在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强大的对外辐射力得到广泛传播。在东亚,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朝鲜、日本为成员,以儒家文化为母体的大中华文化圈,塑造了政治清明、文教昌盛的“大中华”形象;在欧洲则形成了长达近百年的欧洲中国热,以丝绸、茶叶和瓷器为代表的物质文化符号,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精神文化符号,以科举制为代表的制度文化符号,充分塑造了古代中国国力充盈、文教昌盛、政治清明的盛世形象。在当代中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55.,在国家形象建构中依然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依据2012—2020年《报告》可以发现,“儒家思想”“武术”“中药”“中餐”等传统文化元素在海外依然具有较高的认同度和美誉度,2013、2015—2019年的《报告》显示,“孔子、儒家思想”在“中华文化代表元素”调查中位于前列,海外受访者认可比例分别为23%、31%、26%、27%、25%,2014年《报告》中对孔子学院和中国文化中心持认可态度的海外受访者比例高达57%;在2013、2015—2019年《报告》中,“武术”“中药”和“中餐”稳居“中华文化代表元素”调查前三名,其中认为“武术”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海外受访者比例分别为52%、49%、44%、46%、43%,“中药”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比例为45%、50%、47%、50%、47%,“中餐”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海外受访者比例为46%、39%、52%、55%、53%。可见,以儒家思想、武术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元素在不同时期赋予了我国国家形象的不同内涵,依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塑造力,在海外民众中具有较高的知晓度和认同度,能够“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 [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323—324.,在当代国家形象塑造中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其延续性的突出体现。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超越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超越性主要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含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全人类共同价值,在文化对外传播以及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能够超越民族与制度障碍,应对和解决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乏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蕴含着中国人观察世界、理解社会、看待人生的价值判断,既有“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国际”情怀,又有“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维,还有“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这些都为提升海外受众对中国道路、理论、文化、制度的认同力提供了共识基础。根据《报告》可以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凝聚海外价值共识、提升中国文明形象方面注入了经久不衰的动力,在有关“中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评价”选项调查中,越来越多的海外受访者将中国道路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认为中国发展道路和模式是“融合了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需要的一种创新”,认同这一选项的发达国家海外受访者占比分别为8%、14%、14%、16%、22%、21%,发展中国家分别为20%、34%、28%、29%、40%、37%。可见,基于传统文化的中国发展道路和模式正在得到海外各国人民的广泛认同。这说明,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人类共同价值要素,可以跨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鸿沟,以“共情点”为抓手促进传统文化共同价值理念的传播,在推动海外受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的同时促进国际社会形成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进而增强国家形象认同;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可以淡化由价值分歧导致的国家形象认知偏差,从而超越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正是由于传统文化的超越性和包容性,才融通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价值共识,拉近了中国与不同地区国家的关系。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现实困境
虽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传统文化传播环境的恶化、现代转化不足、主流媒体传播效能和文化产业赋能不足以及传播碎片化、功利化等问题导致传统文化软实力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国家形象塑造面临着如下现实困境。
(一)中西关系复杂化导致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环境恶化
传统文化在海外传播能否成功,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接受方的心态,一个是传播者的心态。当前随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海外尤其是西方国家看待中国的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待中国的崛起包括传统文化的输入也就持有了复杂、怀疑甚至排斥的心态。面对中国的加速崛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掀起了新一轮的“中国威胁论”,中国经济模式被扭曲为“国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被歪曲为“极权主义”,文化软实力则被曲解为“锐实力”,西方对中国制度、中国经济等的妖魔化冲击了西方对中国形象的正确认知(见表1),舆论环境的恶化又转化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妖魔化,导致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环境恶化,中国国家形象建构遭到扭曲。在中西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大背景下,孔子学院则被西方认定为中国运用“锐实力”的典型,认为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由政府操纵,输出官方意识形态,危及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虚构中国政府的不实形象。2017年,美国民主捐赠基金会出台的《锐实力:上升中的威权国家影响力》政策报告,目标直指孔子学院,无中生有地指出:“美国和西欧国家已经成为俄罗斯和中国在媒体、文化和政治领域的攻击目标。他们正在努力解决的其他问题包括:越来越多的国家赞助的媒体宣传活动对信息空间的污染,以及孔子学院和大学伙伴关系对言论自由和学术诚信提出的挑战。”(5)Sharp Power:Rising Authoritarian Influence[R].the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Democratic Studies,2017:21.这表明孔子学院开始受到西方的抵制,其中美国国务院和教育部宣布严格监督国内孔子学院,这些机构在国会和其他地方被批评为“中国共产党政府事实上的宣传武器”(6)Reuters. China uses Confucius Institute to spread propaganda, U.S. says[EB/OL].[2022-10-23]https://globalnews.ca/news/7272247/china-confucius-institute-foreign-mission-propaganda-us/.。据统计,共有118所孔子学院在美国大学运营,其中104所已经关闭或正在关停之中;英国内阁成员国安事务大臣图根哈特,正计划以“威胁学术自由”为名,关闭全英31所孔子学院;瑞典已于日前关闭了境内的最后一所孔子学院,成为第一个彻底关闭孔子学院的欧洲国家(7)Oliver Moody. Swedes axe China-backed Confucius school scheme as relations sour[EB/OL].[2022-10-25]https://www.thetimes.co.uk/search?source=nav-desktop&q=close+Confucius+institute.;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部长Anja Karliczek建议有关大学“重新评估孔子学院在德国高等院校网络中的作用,并得出正确结论”“决断地处理”中国的影响(8)Armin Himmelrath. Karliczek fordert Aus für Konfuzius-Institute[EB/OL].[2022-10-26]https://www.spiegel.de/panorama/bildung/bundesbildungsministerin-anja-karliczek-cdu-fordert-aus-fuer-konfuzius-institute-a-45070371-daef-44fa-924d-b8d81424aaea.。
表1 中国在主要西方国家的受欢迎程度(%)
(二)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化不足导致传播理念难以被理性认知
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遇到的困境就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足,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元素风靡全球,但是对蕴含其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提炼不足,反映新时代特征的当代中国文化产品难以在海外产生巨大反响。根据《报告》可以发现海外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理解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实用文化和艺术文化,如2019年《报告》“中餐”(53%)、“中医药”(47%)、“武术”(43%)、“儒家思想”(25%)、“书法绘画”(26%)等。虽然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具有鲜明的中国标识,长时间活跃于海外受众视野,在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缺乏打动人心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力量。在2012—2020年《报告》中可以发现,新时代以来走出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作品严重匮乏。在有关“国际民众对中国文化代表元素认可度”调研中,“文学作品”占比12%,“影视作品”占比11%。这一调查结果说明反映当代中国的文化产品走不出去,其后果就是海外受众不能对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文化生活作出合理的认知和评判,就意味着中国现代国家形象难以被西方主流社会所认知、理解和认同,从而导致他们对中国的误解、误判。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但是当前部分传统文化要素与时代特征不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法创造性转化为当代“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其一,当代文化产品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反映零碎,未能挖掘深层次文化资源。当代文化既无法将当代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内核与海外文化传播融会贯通,又未对优秀文化的深层含义进行聚焦呈现,海外受众群体难以从局部浅显的文化元素展示中窥其全貌,“忽视文化符号意义内涵的阐释和传播,极大地削减了中国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的效果”(9)高宝萍,冯慧.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困境与对策探究[J].理论导刊,2021 (06):120—124.。其二,对外传播方式未能与时俱进实行现代转化,当代文化传播思维模式还是基于单向度的、灌输式的送文化,缺乏对受众情感和需要的实效性评估,不能做到一地一策,因人而异。这也就会导致我国诸多文化作品不乏原创团队的心血倾注和精良制作,纵然能够在国内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但难以走出国门。其三,当前走出去的传统文化大多是“原汁原味”,与现代中国脱节严重,导致传统文化“曲高和寡”,使海外受众对中国认知严重滞后于发展现实,产生中国经济落后、政府行政方式不现代、老百姓受压迫的误解,从而对中国国家形象产生负面看法,使传统文化赋能国家形象塑造遇到困境。
(三)文化产业赋能不足导致文化传播方式单一化
由于我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能力较弱以及文化产业对传统文化赋能不足,导致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单一,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构建不足,导致媒介传播国际影响力缺失,国家形象塑造受到掣肘。
首先,主流媒体国际传播能力不足,传播形式和内容难以打动人心。根据2016—2019年《报告》显示,“不知道应该看什么中国媒体”和“话语表达方式不地道、看不明白”是海外民众接触中国媒体的主要障碍(见表2);海外受访者选择中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了解中国的比例都不高,分别为18%、18%、17%和12%、15%、15%。我国主流媒体“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 [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329.,对外传播时倾向于采用传统的对外宣讲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推广,这带来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这种外宣方式“侧重于思想观念的传播,带有强烈的单向性”(11)田小秋.新媒体与我国的跨文化传播[J].传媒,2013(04):59—60.,注重宏大叙事,缺乏微观化、生活化与平民化,海外民众难以感同身受产生反馈,导致传统文化传播无法充分助力国家形象塑造。此外,官方主流媒体多以政府为主导,“往往聚焦国际政府或社会精英层,而忽视国际大多数普通民众”(12)王芳.新冠疫情事件中对外传播能力提升与舆情引导[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04):85—93.,海外大众无法直接从我国主流媒体处获得信息,就会呈现我国主流媒体与海外大众信息链接渠道相对闭塞的局面。
表2 2017—2019年《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中国媒体海外传播的主要障碍”调查结果统计
其次,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未能有效赋能产业,对文化软实力支撑较弱。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业态,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支撑,也是文化软实力建构的重要渠道。目前中国文化产业对软实力提升未能起到应有的支撑作用,以电影业为例,2020—2021年中国电影全年总票房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但是电影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并未与电影产业高速发展相同步,中国电影走出去依然困难重重,出现了“墙内开花墙外不香”的局面。根据2020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电影“在北美市场收入,在其全部收入中的占比不足1%,有的甚至不足0.1%”,其中在国内赢得巨大票房的主旋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烈火英雄》在北美电影市场占比分别为0.6%、0.2%和0.1%,“这些影片的全球票房仍以本土市场为主,尚不具备足够流畅的电影语言和其背后更广为认同的思想,中国电影的国际化传播尚需假以时日”(13)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2020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20:38—39.。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丰富程度不匹配,文化资源未能充分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潜力,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赤字长期存在。根据国家统计局2021年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0年我国图书、期刊、报纸进出口数额比约为11:1;全国音像、电子出版物比例为252:1。(14)国家统计局.2021中国统计年鉴[EB/OL].[2022-10-28]http://www.stats.gov.cn/sj/ndsj/2021/indexch.htm.我国丰厚的历史底蕴和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文化产业发展无限潜力,但当前我国文化产品数量庞大但类型多为雷同,文化产业对传统文化资源难以进行创造性利用,文化资源创新转化能力低,传统文化产业市场占比不高。“如果没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没有文化创新的能力,没有足够的物质支撑,那么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底气就无从谈起”(15)张国祚,刘存玲.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软实力提升[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09):82—90.,国家形象塑造更是空穴来风。
(四)媒介泛化导致传播主体公信力下降
媒介泛化是指在信息社会背景下网络媒体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多样化传播媒介和途径。在“万物皆媒”的媒介泛化背景下,宽渠道多途径的媒介传播难免催生传统文化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和功利化,导致传播主体文化信息传播的权威性不足,传播主体公信力下降。根据2016—2019年《报告》中有关信息接触渠道的调研显示,把“中国媒体报道的可信度不高”作为“中国媒体海外传播的障碍”的海外受访者比例分别为10%、11%、19%。这一调查结果充分说明,作为传统文化主要传播媒介的中国主流媒体在海外受众心目中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出现下降趋势。
媒介泛化背景下信息传播碎片化使传统文化信息传播零碎,权威性可信度低,海外受众对传播主体的公信力产生怀疑态度。媒介泛化所带来的信息传播碎片化有其自身优势存在。优质的文化传播内容会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在海外引起巨大反响,在媒体平台持续形成话题热度,点赞量转发量不断上升,传统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同时碎片化传播带来的如恒河沙数般的文化信息能够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算法将受众主体进行细分,针对性实现信息的“精准灌溉”。但物极必反,一方面,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和TikTok等新媒体所带来的内容碎片化、信息碎片化、阅读碎片化和受众碎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呈碎片化,海外受众片面了解各种“碎片式”传统文化,难以形成对传统文化精华的整体认知;另一方面,当下新媒体媒介多以用户的心理和关注点为基准进行信息的推送传递,面临受众用户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文化信息往往以一种被切割、剥离的方式被分解为数个短句、短视频等可以快速浏览的形式。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较为核心精华的部分往往需要反复咀嚼推敲才能豁然开朗,因此这一部分文化往往在新媒体的碎片化传播过程中被忽略甚至曲解。“网络媒体新闻报道‘碎片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新闻的割裂和简单化”(16)余少波.唯物辩证法新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76.,阅读完整性被破坏,文化信息残缺不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分解为支离破碎的只言片语,受众群体往往会在这些碎片化信息下断章取义,只接收到浅层表面的文化信号,却对其背后蕴含的深意一知半解。另外,面对不可计数的文化信息碎片,难免存在传播类型相同但内容却大相径庭的情形,文化信息产生冲突差异。长此以往,传播内容的说服力和可信度遭到质疑,传播主体公信力下降。
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化国家形象的对策探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日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对国家形象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塑造以自身文化传统为核心的国家形象,破解传统文化传播困境,实现国家形象建构由“他塑”到“自塑”,需要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传承中华文化优秀品质,树立文化主体观念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品质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整体认识和综合评价的重要尺度,在国家形象塑造中具有标识性作用。因此,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化国家形象塑造,我们需要传承中华文化优秀品质,树立文化主体观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国家形象塑造的传统文化表达。
以“不忘本来”为基础,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民族身份认同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明确“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71.,把中华文化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搞清楚,才能做到继往开来、面向未来。在历史上多次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既坚持了“天人合一”“贵和尚中”的包容精神,又保留了“以人为本”“刚健有为”的自主意识,这也就成为中华文明延绵不断、有序传承的根本原因所在。虽然近代以来西方文化输出对中国文化自信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但是并未动摇中华民族传统的核心价值理念,“虽然中国历经劫难,有时政治衰微长达数百年之久,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始终没有泯灭”(18)[美]亨利·基辛格.论中国[M].胡利平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前言XIII.,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的高度自信没有消失,和谐包容、自强不息的传统文化理念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没有变,这是我们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前提。
以科学性和时代性为准绳,提炼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在当代,只有树立中华文化主体理念,以我为主,“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19)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330.,才能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气韵,让传统文化真正赋能国家形象塑造。因此,既要做到提炼精神标识的“提”,以中华文明精神为骨骼,以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为血肉,去芜存菁、去粗取精,塑造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科学性和时代性的传统文化核心体系,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又要做到提炼精神标识的“炼”,即以科学性和时代性为准绳,推陈出新,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局势,赋予中华文明新的时代内涵,将具有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文化精髓融入全球理念,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提供精神滋养。只有科学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将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的和合思想、坚韧精神、仁义思想、民本理念、系统思维和务实特质等传统理念进行提取融合,才能让彰显时代特色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自信笃定、包容开放等理念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身份和精神标识,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身份证。
(二)激活传统文化基因,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载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存在的重要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5.。我国传统文化现代性转换不足,不能与时俱进转换为国内外大众广泛理解和喜闻乐见的当代文化形态,国家形象塑造就会缺少优秀传统文化内在支撑。因而要激活传统文化基因,不断推进在海外得到广泛认同的传统文化元素转换为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当代“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44.我国部分传统文化产生于封建社会并服务于其统治秩序,其产生存在背景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特征,这需要我们将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结合,“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43.。要坚持“以古示今”,摒弃对待传统文化的保守观念,创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用文化精华阐述当代中国理论和中国故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接轨;坚持“熔古铸今”,在结合民族与时代特征的基础上,秉持全人类共同价值取向深度挖掘传统文化中所体现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普适性价值理念,通过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推进传统文化现代性转换,以新时代传统文化价值理念推进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将具有丰富饮食礼仪与养生之道的中餐文化提炼为“中国饮食精神”,在中餐厅走向海外过程中推动中国饮食精神文明传承传播,通过均衡中国国民饮食结构和塑造文明饮食礼仪典范的中餐文化建构中国文明礼仪之邦的大国形象;在中医诊疗方式与中草药材走向海外的过程中,蕴含中国哲学智慧和健康观念的中医药文化能够将中医学的历史意识与担当、服务于现实的实用理性主义、“天人合一”的有机自然主义和“空灵淡雅”的性灵境界等推向世界各国,使中医药文化在海外得到广泛认同和接受的同时助力医学发展和人类健康,塑造中国博爱无私的大国形象;将包含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生存理念的武术文化提炼为刚柔相济、心动行随、意发神传的“武术精神”,在走向海外的过程中避开语言差异导致的交流障碍,将中华文化“蕴藏在闪展腾挪之间”,充分塑造中国委婉内敛、含而不露的大国形象。
(三)深化交流互鉴,提升国家形象建构的软实力
软实力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内可以起到凝聚力,对外则产生认同力,可以消解文明隔阂与文明冲突;当软实力与硬实力发展不匹配时,国家发展道路就会被误解,国家形象就会被扭曲。当前软实力发展与我国国际地位并不匹配,对外文化交流赤字扩大,迫切需要我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传播,以提升国家形象建构的软实力。
批判吸收外来文化,寻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海外优秀文化的共性,以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不断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吸收融合,在这一过程中,中华文化不断发展传承,中国国家形象认可度和美誉度充分建构。在古代,佛教文化自两汉传入,经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深入中国本位文化的外区表层和中区里层,于两宋时代与本位文化的内区核层相交相渗,融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3)吴立民.论佛教与中国文化[J].佛教文化,1991 (03):3—26.,造就了中国开放包容、文明富强、底蕴丰厚的国家形象。在当代中国,我们应秉持兼收并蓄的优良传统,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为国家形象建构提供内在支撑。要保持开放的胸襟和谦逊的态度,坚持做以本国文化为立足点的“学习大国”,以平等的姿态进行对外文化交往,在保持文化主体性的同时通过自觉的文化批判和文化选择实现对他国文明的吸收和借鉴。
正视中外文化差异,精准定位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增加中国传统文化海外认同度。习近平指出:“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2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52.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内核的儒家思想就一直秉持着“君子和而不同”的理念不断指引中华文化的传播、传承与发展。因此传统文化要在国家形象塑造中发挥重要作用,就要继续坚持包容性理念,正视和接受中外文化的客观差异,努力增加海外受众的中华文化认同度。首先,要区别分析海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待中国文化差异问题。2018年《报告》显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更为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意义;据2019年《报告》,发展中国家海外受众更为认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带来的积极影响;2020年《报告》也显示,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中国理念具有更高的好感度。因此,要根据海外受众特征对传统文化传播进行精准定位,寻找中外文化的连接点,针对不同受众开展分众化、差异化、精准化传播,不仅要做到“内内有别”,也要做到“外外有别”。其次,“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与新表述,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25)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001).。将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来的实践经验上升到普适性的高度进行学术提炼,阐释好“中国梦”“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话语,赋予“人类共同价值”“中国特色”“现代化”以新的内涵,通过核心概念塑造和重构实现中国社会的主流符号走进海外受众。再次,要善于运用海外受众熟悉的语境、乐于接受的叙事方式进行文化传播,其中要善于借用外国人讲好中国抗击疫情、社会民生、全面脱贫故事,以展现更加立体、真实、全面的中国,如以色列人高佑思的“歪果仁研究协会”,拥有百万忠实粉丝。美国人唐思德的“茶杯传媒”,仅在抖音就拥有超过50万粉丝。思维方式的相近,中外融通的话语表达以及知识和情感上的共鸣更易拉近与海外受众的距离,这样的中国文化传播更具有可信度和说服力。
(四)赋能文化产业,增强国家形象建构的硬支撑
文化产业既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最佳媒介,是增强国家形象建构的软实力中的硬实力。而建立在市场逻辑之上的文化产品,其作为文化产业具象化的代表形式之一,可以通过商品形式进行传播,从而降低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折扣”,克服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宣传”风格,使国家形象的塑造更加柔性化。
首先,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激活传统文化基因,为文化产业走出去提供精神支撑。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2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3.,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27)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4.。塑造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现代中国形象,就需要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传统文化基因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以科学性和时代性为准绳,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梳理,对传统文化中富含人类共同价值和中国精神的宝贵资源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用当代中国话语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构建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体系,“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2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 [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324.,使之能够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可以发掘中外文化价值的共通点,淡化文化走出去的意识形态特征,从思想道德层面获得国外受众群体的情感认同,为国家形象塑造奠定深层次基础。
其次,赋能产业,拓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路径,为国家形象建构提供刚性支撑。文化产业能够通过文化产品和服务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的不断流转来为国家形象建构提供经济支撑,但更重要的是,文化产品和服务在此过程中能够全方位发挥文化的“辐射”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含的精神力量进行潜移默化式的传递,使其深入人心。
赋能文化产业,将传统文化的天下精神和济世情怀等价值理念融入有效产业载体。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式和形态,现代文化产业对国家形象塑造极为重要。以游戏、动漫为媒,将传统文化与文化产品进行深度融合,使文化产品在内容、形式和价值层面都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成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支撑。将文化元素嵌入游戏细节,对外输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前网络游戏《原神》《剑与远征》《万国觉醒》等都是代表中国文化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实现了文化国际化传播并获得良好反响的典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核心价值理念融入游戏情节设计和人物形象塑造,以独特叙事与互动过程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使受众在游戏娱乐甚至电子竞技中自觉领略文化内涵,赋能国家形象塑造。
借助现代传媒,充分挖掘中国历史古迹、热点事件和人物素材,以叙事性普适性故事情节提升文化产品的对外影响力。2021年5月,国务院新闻办推出“走进三星堆读懂中华文明”主题活动,受到了国内外网友的广泛关注,展现了中国数千年历史的丰厚底蕴与独特魅力;北京冬奥会的火炬“飞扬”取自“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向世界传递了“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和平主题;云南野象迁徙让世界看到了疆域辽阔、文明友善、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因此,要深度挖掘具有中国历史古迹、热点事件和人物素材等,将相关文化创意融入产品生产并形成文创商品,以现代传媒手段自觉吸引海内外受众的目光,通过文创商品消费扩大文化产业影响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价值再生产,以此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提供硬实力支撑。
在5000年的文明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仁爱”“民本”“大同”“和合”理念,以其标识性、延续性、超越性塑造了中国的自信、包容、开放正面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尊重、理解和支持,成为国家形象塑造的强大内在支撑。当前世界面临百年变局,国际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激烈,国家形象塑造面临新的挑战,只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传统文化精神标识,实现国家形象传播的传统文化表达,推动中国国家形象由“他塑”到“自塑”,才能有效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和文化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