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共同富裕的开创性经验启示:基于杭州实践的回顾与展望

2023-12-11潘毅刚廉军伟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共富共同富裕杭州

□ 潘毅刚 廉军伟 李 昊

一、从杭州实践成效看城市共同富裕建设需关注的重点

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决策。自2021年5月浙江正式开启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以来,杭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共同富裕的新部署新要求,不断夯实共同富裕的“四梁八柱”,按照找跑道、定目标、建体系、抓改革的总体要求,形成了以“四横”“四纵”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系统架构图,明确了19项标志性成果、“1+7+N”重点工作74项和“1+5+n”重大改革50项,构建了“统筹抓总、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共同富裕的话语体系和工作体系。同时,以全力推进“三个一批”(1)2022年,浙江省委作出围绕“三个一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工作部署。所谓“三个一批”,即打造“扩中提低”、浙有善育、“浙江有礼”省域文明实践等一批可示范推广的标志性成果。为抓手,切实当好缩小“三大差距”的探路者、领跑者、带动者。2021—2022年,杭州在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工作考核评价中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一。2022年,杭州市有12项成果入选国家级试点、2项工作经验被国家部委全国推广或激励、164项成果入选省级试点、示范,共富典型做法被国家共富专班刊发并推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 753亿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破7万元大关,达70 281元,杭州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71,比上年缩小0.04,2013年起已连续10年呈缩小态势,收入分配格局不断优化;城镇新增就业32.65万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连续16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

(一)在高质量发展促共富上走在前列

两年来,杭州市坚持以创新制胜和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紧紧抓住“后峰会前亚运”的历史契机,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持续打好大规模城中村改造和综合交通大会战,经济总量、城市能级实现跃升,进一步夯实了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2022年,杭州市实现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5%,GDP排名位居全国第9。常住人口1237.6万人,人才特别是海外人才的净流入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自2010年以来连续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截至2022年年末,拥有上市公司283家,其中境内上市216家,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全国第四。

1.经济韧性活力不断增强。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深入实施,数字经济“1248”计划持续推进,2022年,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5076亿元,占GDP比重27.1%,数字安防市场份额全球第一、电商平台交易量全国第一。着力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创新构建智能互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低碳等五大产业生态圈,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开展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2%和6.6%,数字安防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2.创新驱动能力持续提升。杭州市把科技创新摆在高质量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举全市之力推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打造面向世界引领未来服务全国带动全省的创新策源地。同时,持续完善“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新创业生态,加快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政策链“四链融合”,全力推进全国“双创”示范城建设。2022年,之江实验室成为国家实验室,浙大脑机智能实验室被列入首批20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全球创新指数城市排名跃升至第14位,创历史最好成绩,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三年翻一番、预计总数1.27万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三年翻一番、预计总数2.3万家。

3.营商环境建设全面提质。入选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名单,全域一体化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的工作格局全面形成,发布了《杭州市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在高标准落实国务院明确的10方面101项改革任务基础上,明确杭州“自选动作”,提出52项杭州特色改革事项,共推153项509条改革举措,全部取得阶段性成效。在开办企业、知识产权、政府采购、互联网+监管等领域走在全国前列,在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中名列前茅,成为全部18项指标标杆城市,连续四年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全国城市第一,获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被确定为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备选样本城市。率先推行的通过“亲清在线”平台实现惠企政策精准直达、优化水电气报装等多项改革获国家认可并在全国推广。2022年,杭州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1.0%,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50.7%,民营企业500强数量连续20年位居全国首位。

(二)在高水平均衡促共富上走在前列

缩小“三大差距”,是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主攻方向。杭州市总面积1.68万平方公里,区域经济发展和城乡社会结构多元,在我国城市体系中具有典型意义。杭州市“东强西弱”问题突出,临安、桐庐、淳安、建德四地,占杭州区域面积超72%,而人口仅占杭州的15%,GDP占比不到杭州的10%,其人口密度、经济密度与区域面积不相匹配。近年来,杭州大力实施规划共绘、设施共建、产业共兴、环境共保、品质共享,推动西部县(市、区)与主城区加快发展、协调发展,努力当好缩小“三大差距”的探路者、领跑者、带动者。

1.持续推进强村富民,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聚焦强村富民的总体目标,创新开展缩小城乡差距专项行动,涉及产业振兴、迭代升级帮扶机制、公共服务城乡统筹、城乡交通互联互通、资源要素保障等五大领域15个专项。特别是强化强村富民集成改革,聚焦短板弱项,打出山区4县高质量发展改革组合拳,出台涵盖产业、交通、要素等5大方面政策体系,创新耕地保护机制,促进“种楼”和“种田”利益分享,打造“诗路文化·三江两岸”水上黄金旅游线,以旅游西进打造串联全市域的共富带,显著提升西部区县(市)发展内生驱动力。2022年,杭州市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12亿元,经营性收入88亿元,均居全省第一;全市行政村全部实现“5030”目标。

2.强化市域统筹协作,不断缩小地区差距。做大做强跨区域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巩固提升滨富合作区,高标准打造高新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持续推动先进制造大项目和产业链关键制造环节跨区域落地,着力构建形成集总部研发、园区制造和周边配套的市域内闭环先进制造业集群生态。强化协作帮扶,创新帮扶结对联合体,聚焦帮扶山区4县,2022年实施协作项目超过150个,落实协作资金超4亿元。全力打造四个“1小时交通圈”,三大交通枢纽全面落地,建成投用了萧山机场三期、杭州西站,贯通了京杭运河二通道杭州段,地铁运营里程位居全国第五,除临安外实现县县通高铁,实现了各区、县(市)高速公路全覆盖,城市快速路累计通车里程位居全国前列。

3.大力推进“扩中”“提低”改革,不断缩小收入差距。聚焦“扩中”“提低”九大群体,实施八大专项行动,以精准画像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建立“一人一档”人力资源库,不断推动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2022年,杭州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8%,高于城镇居民2.7个百分点;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2849元,增长13.5%。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大社保市域统筹体系,2022年实现全市统一为330元/人/月,实现低保、低边认定和补贴、特困标准、困境儿童补贴标准“六统一”,全市域最低生活保障月标准居全省第一,达到1216元。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顺利实现全国统筹,企退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连续18年增长,全国率先启动个人养老金先行试点。推动慈善信托全省试点,全国首个金融系统慈善信托基金项目落户杭州。指导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开具了全国第一张有地方政策支持的公益性事业捐赠票据。

(三)在高品质生活促共富上走在前列

杭州市围绕人的全生命周期多元化需求,着眼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具获得感的民生领域,深入落实稳就业举措,启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先行试点,加强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深化美好教育建设,高水平推进健康杭州建设,启动共有产权房保障制度试点,初步构建形成公共服务共享体系。

1.加快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突出围绕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高水平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和“儿童友好型城市”。在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方面,优化完善“身边-家边-周边”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不断深化大社区养老体系,试点打造“幸福邻里坊”,探索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全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用房配建,形成的“家院互融、原居安养”养老服务新模式加快推广并广受好评。杭州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入选民政部、财政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优秀案例,医养康养结合经验获国务院领导批示肯定。截至2022年年底,累计建成村社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600余家。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面,完善普惠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连续三年把婴幼儿照护服务列入民生实事项目,建立以家庭照护、社区统筹、社会兴办、单位自建和幼儿园办托等为主的多元化办托模式。国内首创建立婴幼儿成长驿站,率全国之先出台《婴幼儿照护设施配建办法》,被列入首批国家试点建设名单。截至2022年年底,全市各类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超过1000家,可提供托位超4万个,每千人托位数达到3.7个。

2.推动教育医疗健康优质共建共享。深化新名校集团化建设,完善市、区两级合作共建优质高中办学创新机制,选派中小学优秀骨干教师对口服务山区4县(市、区)。深化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内涵建设,加大市级医院托管县级医院。健康杭州强化推进,牵头成立杭州都市圈健康城市联盟,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41.99%,10个案例入选国家级优秀案例或创新案例,被评为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健康中国年度标志城市。

3.开辟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新路径。创新开展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含托育)建设,通过对各城区人口流入数量、产业园区员工子女入园需求的动态分析,建成一批公建公营、民建公营和民建民营等建设方式相结合的普惠幼儿园和托育机构。截至2022年年底,嵌入式幼儿园(含托育)试点扩大至5家。着力破解人均体育设施面积不足问题,出台《杭州市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导则(试行)》《三年行动计划》和《建设标准》,盘活公园绿地、桥下空间、河边绿道等“金角银边”的体育场地78.9万平方米。

(四)在高标准治理促共富上走在前列

两年来,为强化“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两手抓,奋力勇攀社会主义先进文明高峰,杭州市重点围绕社会治理、文化治理和生态治理三大领域,着力推动建设中国数字治理第一城、打造全域文化繁荣全民精神富有的一流历史文化名城和绘就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文化软实力和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1.社会数字化治理水平全面提升。持续推进城市大脑2.0建设,杭州城市大脑被评为省数字化改革“最强大脑”,承担的“浙医互认”“关键小事智能速办”成为全省数字化改革标志性应用成果,法治政府数字化转型被列为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在国务院办公厅综合评价中位居全国第一,首席数据官、数字专员创新做法在全国推广。加快“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精简50支市县执法队伍,191个镇街全部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创新社会治理共同体,如西湖区建立“民呼我为·西湖码”数字应用,用户使用微信、支付宝等一键扫码即可反映诉求,实现综治快响、矛盾快处、问题快办。临安区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设立线上“共享法庭”为百姓提供远程调解、在线诉讼等服务,2022年来调解纠纷2437件,两年为当事人节约诉讼成本170余万元。“共享法庭”相关工作先后得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时任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等领导的批示肯定,还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中央媒体的关注报道,并入选全国法院2021年《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选编》。

2.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持续擦亮。大力推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巩固提升礼让斑马线、孝心车位、红十字“救”在身边等品牌,2022年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市域全覆盖。强化千年文脉传承保护,深挖三大世界文化遗产内涵,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南宋皇城遗址考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西湖龙井、径山茶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规划打造“诗路文化·三江两岸”水上黄金旅游线,加快建设诗路文化带、大运河文化产业带和之江文化产业带,西湖博览会、中国动漫节、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宋韵文化节等活动成功举办,2022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420亿元、增长4%。

3.美丽中国建设谱写杭州新篇章。着力推动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美丽杭州建设等谋划布局,以大花园建设为抓手,着力夯实绿色生态本底,厚植生态文明之都特色优势,连续第7年荣获美丽浙江考核优秀,萧山区被命名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桐庐县被命名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工业园区全面建成“污水零直排区”,开展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效居全国大型城市第三位,“无废指数”居全省第一,连续第6年获得省“五水共治”大禹鼎。生态系统承载力有效提升,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工程高水平推进,千岛湖、湘湖等综合保护和利用水平持续提升,推进西溪湿地管理体制改革,加强钱塘江、苕溪、大运河等流域治理与水生态修复保护,强化流域生态联防共治,在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实施全国首部生态特区条例。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大力发展生态增汇型农业,着力开展节能减排行动,开工建设建德、桐庐抽水蓄能电站,现代化国际大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和碳排放监测试点走在全国前列。

(五)在高效能制度促共富上走在前列

杭州市以改革和政策创新为牵引,积极探索建立高效能机制创新体系,持续推动制度创新、工作推进机制创新和共富单元建设运营机制创新等走在前列,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复制推广性强的杭州经验。

1.共同富裕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杭州以改革为牵引,构建形成了以《杭州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的行动计划》为核心的杭州市共同富裕制度政策体系,出台了《杭州市“扩中”“提低”行动方案》《杭州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杭州市高中学校建设攻坚行动工作方案(2022—2025年)》等政策组合拳,积极探索推动发展型制度政策加快向共富型制度政策跃升转变。

2.合力促共富的机制趋于成熟。两年来,杭州市聚焦制度体系重塑,初步构建塑造了工作联动、赛马激励、大成集智、舆论引导等四大共同富裕推进机制,进一步激发共同富裕内生动力。建立“统筹抓总、横向协同、纵向联动”工作联动机制,建立三级例会、督查督办及评估评价工作体系,实现省、市、县三级贯通,同时增强了市委社建委统筹协调力。2022年共召开三级例会20次、专题会议11次,开展共富业务培训及实战经验分享近500期,参训人数达7万余人,做到省市任务第一时间传达部署。建立赛马激励机制,坚持小切口,大牵引,开设理论课题、试点案例和重点攻坚3个比拼赛道,打造基层实践创新—部门总结提炼—全市复制推广的推进模式。2022年,杭州市评选出第一批最佳实践30个(见表1)、两批试点63个、共富理论课题74个。全市入选省最佳实践11个、省级试点8个,数量均居全省第一。建立大成集智机制,成立杭州市社会建设咨询委员会,联合民主党派、高校、智库等深入一线开展研究,及时将推进共同富裕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化形成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建立舆论引导机制,结合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一周年、党的二十大召开等重要节点,通过举办白皮书发布、人物访谈、基层采风等活动,集中开展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共富系列报道,凝聚起共同奋斗推动共同富裕的社会共识。

3.共同富裕基本单元持续创建。聚焦探索可持续运营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未来社区投资建设和后期运营,形成自我造血机制,在全省率先出台《城镇未来社区验收办法》《未来乡村评价指标体系和建设指南》等。2022年,杭州市累计创建未来社区185个,受益居民168万人,创建数量、建成数量全省“双第一”。

表1 杭州市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最佳实践名单

二、杭州的实践探索蕴含了共同富裕建设须坚持的规律性认识

共同富裕是开创性事业,是系统性变革重塑,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现成模式,唯有实践求索,敢试敢闯、敢为人先,才有可能真正蹚出一条新路。杭州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的实践,是必须创造性地落实党中央和浙江省委的相关部署,也必须结合杭州特色实际形成从实践成果到理论成果,再指导实践的闭环。两年多来,杭州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所坚持的思路、理念和做法等经验,尤其是所形成的基本的规律性认识,对全国、全省进一步推进共同富裕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

共同富裕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古今中外的实践都已证明,依靠市场自发贫富差距只会加大,更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从杭州实践来看,在共同富裕事业中积极发挥党和政府的领导,有计划、有组织地弥补市场在协调发展中的失灵机制至关重要。这表明,坚持党的领导是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原则问题,决不能有丝毫动摇。两年来,杭州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的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尤其是在高质量发展、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等方面,在推进乡村振兴、居民就业、社会保障和民生改善以及社会治理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在党建统领高质量发展方面,杭州市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全市域党建联盟助力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城市范例的指导意见(试行)》,持续强化党建工作在推进共同富裕重大任务、重要改革中的统领作用。在党建统领强村富民方面,杭州市不仅出台《关于高质量发展打造共同富裕乡村范例的实施意见》,还专门召开党建统领助跑共富暨强村富民集成改革推进会,出台方案引导全市13个区县联合相关部门分类施策,要求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强村富民、共同富裕全过程,全面推进党建联建机制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在党建统领社区治理方面,全面加强党对老旧小区改造和未来社区建设的领导,出台了《关于以党建引领高质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的指导意见》,明确以旧改项目党组织为圆心,凝聚各方力量,旧改工作越做越顺。发布了《党建统领未来社区工作规范指引(试行)》和全省首个市级未来社区验收办法——《杭州市城镇未来社区验收办法(试行)》,首次将党建考核纳入评分标准,旨在将党建工作贯穿到未来社区建设全过程,逐步打造“党建统领、多跨融合、数智赋能、共建共享”的治理新格局。从把“支部建在小区上”,全面推进小区党建,到“老旧小区改造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在哪里”,再到加强社区功能型党支部和团组织的建设,打通了社区建设和治理“最后一公里”,社区治理和旧改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

杭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党建工作一体化引领发展建设一体化、基层治理一体化,结合实际组建多种类型的党建联盟等实践经验,为全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破解推进共同富裕存在的发展、服务、治理等方面的难点问题提供了有效路径借鉴。

(二)坚持高水平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支撑

城市的共同富裕是建立在城市高水平发展基础上的。没有高水平创新就没有高质量的发展,更没有高共享的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指明了高质量发展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高质量发展是解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依靠高质量发展。在杭州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的过程中,高水平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是其典型特征。杭州始终准确把握共同富裕与高质量发展的辩证关系,清醒认识到要以高水平创新撬动高质量发展,突出强化科技自立自强,持续加大研发和创新投入。2022年,杭州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75%,居副省级城市前列。同时,杭州强化国字号平台和高水平成果打造,积极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实现生产效率持续提高,科技创新实力大幅提升,2022年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排名全国第3位,为建设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

杭州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做强共同富裕物质基础的实践经验,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探索中掌握共同富裕的规律。这既表明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长期发展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唯有主动出击、积极应对,才能化危为机、善作善成,同时也表明,以高质量发展做大蛋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最强基石。可以说,杭州以高水平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为全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处理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关系、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助力共同富裕提供了模式和路径参考。

(三)坚持以系统观念统筹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基本方法

共同富裕是一场全方位、系统性的社会变革,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都很强的复杂工作和开创性事业。推动共同富裕,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无的放矢。杭州市域内区域之间差异较大,这也给杭州共同富裕建设带来了更大的复杂性。在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过程中,杭州既牢固树立“一盘棋”的系统思维,把推动共同富裕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谋划、推进和实施;又紧紧围绕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着力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如在构建系统工作推进机制方面,杭州市以系统性思维整体推进共同富裕的组织领导、政策制定、资源配置、改革导向、绩效评价等,建立杭州市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领导小组常态化会议推进机制,形成了以“四横”“四纵”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系统架构图,构建了“统筹抓总、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工作机制。在重点任务突破方面,杭州强化推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聚焦关键领域突破,《杭州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的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推进七方面“先行示范”、打造七个“省域范例”任务要求,并在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率先探索5条具有普遍意义的共同富裕和现代化路径,并从10个方面作为切入点,推动打造形成了一批具有“杭州辨识度”的共富标志性成果。

杭州善用系统论和重点论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充分体现出了全局性、整体性和突出性、重点性相结合的特点,启示我们推进共同富裕牵一发而动全身,既要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战略思维,全面推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同部署、同落实,同时也要强化重点突破和示范引领,注意区分层次、分类指导,把顶层设计、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结合起来,做到“立治有体、施治有序、重点突出”,才能形成强大合力,加快推进共同富裕实现。

传统SVM随机生成参数值,分类精度存在不稳定因素。遗传算法(GA)具有较强的寻优能力。本文采用GA来优化SVM参数选择,具体算法步骤如下[11]:

(四)坚持制度性改革、创造性落实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核心动力

共同富裕是一场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为标志的深刻社会变革,需要充分发挥各方各面的优势和力量,找到落脚点,蹚出新路子。没有改革就没有真正的变革。从杭州案例看,改革自始至终是推动共同富裕建设向前的关键性手段。在杭州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过程中,杭州突出改革创新,把缩小三大差距作为主攻方向,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探索一系列制度创新,形成了一批推动共同富裕的新模式新路径。如聚力缩小地区差距,杭州强化推进东西协作,全面推动城区与山区4县(市)产业共兴、飞地共创、项目共引等“10个共”协作帮扶,同时深化区县(市)协作、联乡结村、镇街结对帮扶机制。聚力缩小城乡差距,杭州深化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启动实施闲置农房激活计划,加快建设未来乡村,实施一批“产业大脑+未来农场”项目,探索形成具有杭州特色的数字乡村、未来乡村建设模式。聚力缩小收入差距,杭州实施就业保障提质、“双创”生态优化、农民增资增收、分配机制完善、人力资源开发、兜底帮扶提质、公共服务减负和社会氛围营造八大行动,同时建立统筹协调、组织推进、督导检查和社会评价的闭环管理推进机制,着眼全局、统分结合,多管齐下、同向发力,确保共同富裕蓝图落地见效。杭州持续地、逐步地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着力提高了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切实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杭州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为三大主攻方向,探索形成推进共同富裕的新机制、新模式等实践,充分发挥了数字化改革的牵引撬动作用,特别是从开展共同富裕机制性创新探索,到推动政策制度落地见效,有效破解了部分共同富裕相关领域的体制机制障碍,极大激发了促进共同富裕的动力、活力和效能。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共同富裕的城市是共建共享的。人民群众是共同富裕的出发点落脚点,也一定要依靠人民群众,共建共创共享的,人民群众是共同富裕创造的真正主体。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前提是要共同创造、共同建设、共同奋斗,并且在共建中实现全民共享。只有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才能真正实现人人享有。杭州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群众所盼,把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作为促进共同富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强化全社会共同参与,着力形成推动共同富裕的强大合力。如以人为本推动美丽城镇建设方面,杭州紧紧围绕“功能便民环境美、共享乐民生活美、兴业富民产业美、魅力亲民人文美、善治为民治理美”的“五美”目标,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重心和目标,积极拓宽美丽城镇的发展和服务边界。公共服务普及普惠方面,杭州高水平建设“一老一小”友好型社会,做实做细“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等,着力解决制度性缺陷、补齐短板和协同推进相关配套改革,绘就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幸福图景。居民幸福共同体建设方面,杭州以高水平打造共富城市基本单元为抓手,在全省率先建立大专班工作机制,率先形成未来社区建设和城乡风貌整治提升的顶层设计、政策方案,形成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杭州未来社区建设模式。强化企业参与共建方面,在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建设的两年来,越来越多杭州企业主动作为,在稳定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杭州迈向共同富裕提供更多助力。

杭州的坚持共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做法启示我们,人民是共同富裕的实践主体,围绕促进共同富裕所实施的工作重点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领域,强化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把持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乡社区现代化建设,优化农村软硬环境等作为促进共同富裕最重要、最具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强化共同参与、共建共享,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推进共同富裕最基本的要求

坚持生态文明下的共同富裕是很高境界的共同富裕,它体现了富裕的更高层次和可持续水平。共同富裕,不仅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口袋”“脑袋”富起来,更需要与我们赖以生存的具有命运共同体的生态环境美起来。在杭州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过程中,坚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实现全市生态文明共建共享氛围浓郁。如在美丽杭州建设方面,杭州以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为轴线,联动运河、苕溪,串联山水资源,统筹自然水系、山体、湿地、绿地等生态资源,在多中心、多组团、多节点之间构建绿色开敞空间和生态安全屏障。同时,持续开展湿地保护修复工程,着力完善湿地保护制度。在助力全面绿色转型方面,杭州通过抓好能源、交通等6大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深化各类低碳(零碳)示范创建,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助力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生态环境数字化方面,杭州市按照“一张图”理念,率先构建“生态智卫”大场景,建成空气卫士、秀水卫士、督察在线、环保智管服等应用场景,实现生态环境底数清、风险清、动态清、能监测、能预警、能处置。两年来,大美杭州已从一个点辐射到全区域,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共富”案例,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综合引领、示范标杆作用。

杭州探路生态共富,坚持共同富裕的“绿色”底色等实践,不仅对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举足轻重,对全国共同富裕也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借鉴价值。这也启示我们,共同富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鸟之两翼”,两者互为一体、相互促进,在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

三、杭州开创性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的前景展望

迈向共同富裕是一项久久为功的开创性任务,既等不得、急不得,也慢不得。2023年是 “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和杭州亚运举办之年,也是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第一个五年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杭州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努力推动关键领域突破、政策体系加快完善、创新模式持续创新、重大改革迭代深化、群众感受普遍提升,走出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共同富裕和现代化先行路径,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更大力量。

(一)努力打造全域协同共同富裕的城市范例

杭州的共同富裕是高水平、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的,这就要求杭州创造性、系统性地落实示范区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率先探索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率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这一目标的核心要聚焦全域性、高质量、全面性三个方面形成杭州特色,打造范例模式:一是走出一条大尺度空间全域共富的路子。杭州市有16 596平方公里的面积,具备了城乡、山海(杭州湾)等复杂特征,既有超大规模大都市区,又有偏远山区小县城,既有城市共富,又有乡村振兴,既有现代引领,又有传统创新,这增加了共富的难度,但也彰显了杭州共富范例的普遍性意义。如果考虑到五万平方公里范围的杭州都市圈,这样的全域共富的意义就更加宏伟。二是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共富的路子。没有发展就没有共富,没有高质量发展,也不会有持续的共富。共同富裕最核心支撑就是经济发展的质效,这就要求杭州必须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做大共富“蛋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更多创新平台,培育更多市场主体,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创新创业促共富的新路径,为共同富裕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三是走出一条一体化联动全面共富的路子。一体化联动全面共富必须处理好发展与民生、物质与精神、核心与外围、生态与经济、城市与乡村、市内与市外多对关系的平衡。必须看到,仅从促进杭州都市圈范围内居民共同富裕的角度来看,在更大范围配置生产力、妥善处理好生产关系,就会是一项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创新,这都考验着杭州的智慧。

(二)努力打造创新推动共同富裕的城市范例

共同富裕最核心的动力在于高质量发展,在发展中平衡、共享,核心基础是发展。按照杭州共同富裕方案确定的目标,到2025年,杭州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8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7万元/人,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4%,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万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翻一番、超过2万亿元,这意味着杭州向着世界级一流城市迈进。这也要求杭州必须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重点,加快形成更富有创新力和竞争力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杭州要达成上述愿景,必须在三方面实现大突破:一是在科技创新引领上有大突破。要聚焦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集聚地、全球科技创新策源地“三地”建设,着力强化城西科创大走廊和杭州高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国家实验室和国家实验室基地群,着力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着力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二是在产业创新发展上有大突破。要改变杭州数字核心产业不够强的问题,着力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比重,在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上实现大突破,超前部署发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元宇宙等未来产业。三是在民营经济创新上有大突破。要全力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做大做强民营企业,加快推动民营经济在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上更进一步,在全球竞争中实现更大突破。

(三)努力打造改革驱动共同富裕的城市范例

共同富裕本质上是一揽子的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制度体系、政策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框架下,各地促进共同富裕的基本制度是一致的,但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却各有千秋。杭州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共富城市范例,必须在形成杭州味的共富型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上走在前列。

自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以来,杭州以“杭向共富”为主品牌,深入打造共富新范式,形成了一批在全省、全国复制推广的标志性成果,进一步提升“全国共富看浙江,浙江共富看杭州” 的美誉度和影响力。这将是杭州共富城市范例久久为功的关键。

要在缩小“三大差距”中夯实共富基础,全力支持西部区县(市)加快发展,着力提升县城和中心镇承载力,切实深化强村富民集成改革,创新完善慈善信托项目运作机制,更好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要在深化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中擦亮共富底色,加大“一老一小”、未来社区、未来乡村等有效做法的推广力度,重点支持西部区县(市)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补短提升,坚持和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要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彰显共富品质,深入实施“我爱杭州奉献亚运”主题活动,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要在坚持不懈大抓落实中增强共富实效,既坚持全市“一盘棋”又积极鼓励基层首创,以共同富裕先行的实干实绩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的美好图景。

杭州共富城市范例的规律性、普遍性、科学性还需要进一步迭代创新完善。要进一步按照“三个一批”理念,更加聚焦民生福祉、更加聚焦群众“四感”(2)“四感”指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满意感。,探索打造一批具有杭州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群众可感知的标志性成果,持续擦亮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金字招牌。创造性推出一批从发展型制度机制向共富型制度机制跃升的共富机制性制度性创新模式,谋划落地一批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改革,找准共同富裕的新跑道、新抓手,聚焦破解共同富裕普遍性难题新题,在“扩中”“提低”改革、财税政策体系、共同富裕联合体打造、金融赋能共富、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等方面,实施一批小切口大牵引的重大改革和重大抓手,为全省、全国共富改革铺开当好先行者、探路者。

(四)努力打造文明引领共同富裕的城市范例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必须具有强大的开放性、包容性。杭州要打造城市共富的范例,就必须放在文明发展的开放型视角中去开拓探索。

从文明视角看,杭州争创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要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一起抓,各项文明实践都要走在前列。当前,尤其要发挥杭州数字经济发达、历史人文厚重的独特优势,在数字文明和新时代文明风尚上做出示范,形成引领:一是要在数字文明制度创新上引领。要加快建设全球数字变革策源地,全力创建全球数字贸易中心,在数字文明的壮大发展、规则制定、规制规范等方面创新突破、策源引领。二是在新时代文明风尚上引领。要按照新时代文化浙江建设的先行高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的要求,传承弘扬好千年古城独特韵味,保护好“红色根脉”,塑造好新时代城市文化气质,擦亮杭州最美现象发源地、“好家风”“礼让斑马线”“孝心车位”等引领文明风尚“金名片”,让文化兴城、文化惠民、文化润富,建设一座全域文化繁荣、全民精神富有、生活幸福的一流历史文化名城,充分彰显杭州的独特韵味。

猜你喜欢

共富共同富裕杭州
柯桥成校创新+品牌培育“共富夜校”发展核
“萧滨一体化”:打造区域协作共富升级版
杭州
共同富裕
一图读懂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
凝聚共富力量 谱写发展新篇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