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班主任闹翻了,怎么办?
2023-12-11张文华北京师范大学三帆中学朝阳学校
文|张文华 (北京师范大学三帆中学朝阳学校)
编辑|李美锟
案例呈现
上个月,我发现女儿央央近视了,而且一发现就已经200度。我非常懊悔,她才三年级,都怪我粗心,如果早些发现,应该可以更早地控制住吧?!自从孩子戴上了眼镜,我就一直很担心,她在学校会不会看不到黑板,眼镜会不会被她拿着乱玩,会不会被同学弄坏。我忐忑地联系了班主任,跟她说明了情况,表明希望能把央央的座位稍微靠前调一下。班主任很客气,但是拒绝了我,她说学生的座位就是依次轮换的,没有人可以一直坐在前面。我当时也是因为太焦虑了,脑子一热,就跟班主任吵了几句。班主任倒是很平静,还安抚我不要太担心,说现在班里近视的孩子不止我女儿一个,这并不是什么疑难杂症,要用平常心对待。
等我冷静下来之后,觉得和老师争吵实在是太愚蠢了!非但没解决问题,可能还在老师心目中落了个“刺儿头”的印象。虽然老师一直情绪稳定,没有跟我吵,但我很担心老师把火气撒到女儿身上,给她“穿小鞋”。我该怎么办?
案例分析
央央妈妈面临的问题,属于家校关系中的一种常见的冲突情境:家长和老师因为孩子的身体、学习或生活问题产生了分歧和争执,这种分歧极易导致双方的情绪不稳定,甚至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发展。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背后产生的原因,我们今天将用一个独特的视角—教师情绪地理角度,帮家长缓解这种矛盾之后的心理压力。
“教师情绪地理”中的5座小岛
这一概念由英国教育学者安迪·哈格里夫斯 (Andy Hargreaves) 提出,认为教师的情绪不仅受到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社会、文化、道德、专业和物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构成了教师与他人之间的情绪地理,即人际关系中接近或疏远的空间及其体验模式。通俗点理解,就是说教师的情感不仅仅是由他自己的心情决定,还受到社会、文化环境、道德观念、专业要求和实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5个主要元素就像是5座小岛,构成了教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世界地图”。有时候,这些小岛之间的距离近,家长和老师能轻松地沟通和理解彼此;有时候,这些小岛之间的距离远,感觉像隔着大海,此时就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沟通来拉近彼此的距离。
了解5座“小岛”
社会文化地理:指教师与不同文化和阶层的家长的情感认同感和交流障碍。比如一个来自南方的班主任,到了一所北方的学校教书,可能会觉得自己跟学生和家长的饮食习惯、方言特点、节日习俗等有很大的差异,这会让他感到不适应和不自在。
道德地理:指教师与家长在教育目标和理念上的一致性或分歧。举个例子,一个非常重视品德教育的班主任,遇到了一个只关心孩子能否考上名校的家长,他们可能会因为孩子的教育目标和理念产生分歧和争执。
专业地理:指教师所具有的在教育教学上的专业标准和自主性。相信很多家长都见过这种情况,一个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班主任,遇到了一个对孩子学习过度干预的家长,他们可能会因为孩子的学习方法和评价标准产生冲突。
物理地理:指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实际距离和接触频率。这一点就更容易理解了,一个工作繁忙的班主任,与一个经常出差或加班的家长,他们可能会因为时间、空间、次数和频率等物理条件的限制,难以保持有效和及时的沟通联系。
政治地理:指教师所处的权力关系和地位差异。譬如,一个刚刚当上班主任的年轻老师,与一个在社会上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力的家长,他们可能会因为权力和地位上的差距,让班主任老师感到一些压力和干扰。
了解“小岛”引发的不同思考维度
因为“小岛”的存在,让家长和班主任产生了不同的思考维度。
基于教师情绪地理视角的班主任和家长思考维度的分析
通过上述表格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案例中的班主任和央央妈妈之间确实存在着情绪距离,这些距离会影响她们之间的沟通效果,更让央央妈妈心里犯起了嘀咕—担心老师把火气撒到女儿身上,给孩子穿小鞋。但实际上,案例中的班主任并没有与央央妈妈发生正面冲突,在央央妈妈的回想中,班主任的情绪是稳定的,还安抚她不要太担心,这说明班主任表现出来的教师专业性很强。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与其胡乱猜测,不如和班主任加强联系,形成更好的沟通。
给央央妈妈的建议:主动拉近“小岛”间的距离
如果家长能主动寻找“桥梁”,来拉近或消除“小岛”间的距离,对家校间共同助力孩子成长的效果可能更好。
相互进行更深度的了解
家长和班主任之间有不同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价值观等,这些因素可能影响了双方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态度。对此,央央妈妈可以主动了解班主任的工作年限、教育背景、教育理念等,也要多和班主任主动分享孩子和自己的一些生活经历、兴趣爱好,以此来增进彼此的了解,增加彼此之间的社会文化亲密度。
例如,工作中有一位家长经常给班主任老师发一些孩子在家里做饭、画画、弹琴的照片或视频,也有些家长会主动地向老师寻求帮助,了解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或经验,比如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等。这样的主动交流会让家长和老师之间产生一种尊重和信赖的感觉,非常有助于提高家校共育的质量和效果。
寻找共识,平衡期望和责任
家长和班主任可能有不同的教育目的和理念,对此家长要学会平衡,不要执着于自己的看法,要相信老师的判断和做法。比如在案例中,央央妈妈的想法是给央央把座位往前调,而班主任在安排座位上有自己的责任和难处,所以家长不要过多地干涉或质疑老师的管理方式,要学会在期望间寻找平衡点。可以通过向班主任老师请教的方式,寻找共识点,达成初步的理解和合作,比如请教老师怎么做能帮孩子更好地控制近视发展,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用眼情况,班里其他近视的孩子有没有更好的保护视力的方法等问题。
用心经营平等互补的教育关系
家长和班主任是孩子教育上的合作伙伴,双方都应该明确和尊重彼此的角色和权利,这种伙伴关系是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排斥的,不要过分地强调自己的优势,也不要忽视对方的困难。虽然案例中的班主任在处理方式上相对理性,并没有“回击”央央妈妈的攻击,但是心理上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不被尊重的感觉,所以,建议央央妈妈找个时机(最好是面谈),真诚地跟老师表示自己的歉意,表达自己因为焦虑没有考虑到老师的工作难度和班级管理规则等,来缓解一下之前的冲突。
在充分沟通的前提下,央央妈妈可以再跟老师商量一下,是否可以在不影响班级秩序和公平原则的前提下,为孩子提供一些适当的照顾和支持,比如经常提醒孩子注意用眼卫生,采用更合理的座位调换模式,等等。相信如果班主任在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后,家长的诉求又合情合理的话,是不会拒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