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绘本讲好中国故事

2023-12-11策划本刊编辑部

父母必读 2023年12期
关键词:绘本创作孩子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高婷

中国原创绘本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不再局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或一种传统,而是以文化的精华、人类内心最根本的需求,结合现代的方式呈现着中国人独有的价值观。

优秀的中国原创绘本,让孩子感到更亲切,更有认同感,也在用最美的中华元素熏陶着孩子,让他在自己的文化土壤中深深扎好根。当孩子认可了自己生长的土地,学会领略中国文化独特之美,民族自豪感也会蓬勃生长,让他更有力量和自信去面对多变的生活,广阔的世界。

陈巽如:给世界讲个好故事

2023年的金秋十月,第29届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画双年展(BIB)揭晓,陈巽如老师凭借《牛王节》获得金苹果奖,她是中国第七位获得此项殊荣的插画家。这个在插画界和艺术界特别有分量的奖项,不仅是对中国原创绘本的肯定,也是一次向世界展现灿烂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的机会。

这么优秀的一本书,也在我们2023年中国原创榜单之列。今年我们也很荣幸地采访到了陈巽如老师。陈老师讲述了很多关于童年的趣事和过去的成长经历,这些都与《牛王节》的创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她也希望通过绘本创作把自己喜欢的传统元素和中国故事分享给现在的孩子们。

在时间长河中穿梭了40余年的一本书

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陈士平老师策划做一套少数民族故事书,《牛王节》就是其中的一本。陈士平不仅是这套书的总编辑,也是《牛王节》的文字作者,蔡皋是《牛王节》的责任编辑。我们就在楼上楼下办公,蔡皋跟我也是蛮好的朋友,于是她就找到我,让我来完成这本书的绘画部分。

当时参考资料很少,编辑们到图书馆去找资料,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张布依族族长的照片让我参考,包括陈士平老师也费了很多心思去查找资料,《牛王节》才得以面世,这是这本书的第一个版本。

1988年,这本书的几张原画参加了日本野间国际儿童读物插图比赛,还获得了三等奖,并且在捷克等国家进行了展出。后来,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又对这套书进行了再版,并邀请汤素兰老师在第一版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写。

中间隔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本书都没有在绘本市场上有突出的表现,直到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要做“百年百部中国儿童图画书经典系列”,编辑找到我,《牛王节》才有了新的出版契机。现在网络发达,查找资料更方便了,我也相对容易地查到了布依族人的性格、服装、生活习惯等。于是,我就大胆地重画了整本书。这是《牛王节》的第三个版本。这么一算,这本书在时间的长河中穿梭了40余年。

骑牛是什么样的体验——我好高兴,但其他人要吓坏了

《牛王节》展现了布依族人民勤劳朴实的劳动精神,讲述了布依族人民为了感恩和纪念参与耕地的神牛的故事,我能创作这个故事可能也是冥冥之中的缘分。

因为我在农村生活过,对牛非常熟悉,和牛有过一起劳作的经历。一般的孩子都害怕牛,但是我从小就很喜欢动物,于是我就牵着牛到田地里去,感觉还蛮好的。

金苹果奖奖杯

有一次劳作休息时,我就爬到牛背上去了,想看看能不能骑上这头牛。虽然骑马比较常见,但我却没有机会尝试,所以就想试试骑牛。我刚爬上牛背,一个同学在牛屁股上狠狠地拍了一下,这头牛马上就在田埂上飞奔了起来。我好高兴,心想着牛终于跑起来了,但其他人却都吓坏了,很多人追着牛跑,担心我从牛背上摔下来受伤,因为牛“兴奋”地跑起来确实是因为受了惊。等牛停住,我从牛背上爬下来后,大家都纷纷说我的胆子太大了。

这段经历让我印象深刻,我还打算写成一个故事,出版社的编辑也觉得挺有意思的。但我又觉得如果只讲骑在牛背上跑这么一件事没意思,于是我就设想了一个新故事:这头牛是一头神牛,每天一早送大山里的孩子去读书,到晚上再把孩子载回来。后来在路上遇到了危险,牛救了人……但是我的思路一直变来变去,总是又有了新的想法,以至于这个故事就被搁置了……

只要是历史的、传统的,我都喜欢

《牛王节》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少数民族布依族的传统故事,只要是历史的、传统的,我都喜欢。退休后,我经常到各处去走走看看,看到那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比如房子、建筑、图案等,就觉得非常过瘾。

每年我和老伴儿都会去广东过冬,他也是画画的。没事的时候,我俩就一起去潮州、汕头、汕尾这样的地方闲逛,去看当地的村庄或居民区,一看到老房子上保留的一些老式图案,我们就很激动,赶紧去问人家可以照相吗,人家如果答应了,我就马上进去把这些图案都很细致地拍下来,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料。

再现母亲居住过的长沙老街

很多古老的图案被我搬进了我创作的另一本绘本《炒豆粉 香喷喷》,我希望能跟孩子们分享这些历史,让孩子们看到这些画面,让他们感受到其中的美。这本书复原和再现了长沙老街的场景和故事,是以我的母亲和姨母为原型创作的,她们小时候就住在这个地方。我借用两个孩子的视角,刻画了当时的建筑,包括乾元宫(也就是现在的火宫殿)、一步两搭桥、心远草堂等,还有热闹、繁荣的太平街,穿插着长沙的民俗和特色美食。故事中的人穿着传统的棉袍子,服装上的造型都来源于我外婆当年的绣花,她画了很多花样,之前我在家里看到过很多。

呈现我梦里的鬼怪形象

我是听着鬼故事长大的,我觉得这也是不少中国孩子都有的童年记忆。5岁的时候,我跟着在大学里教书的爸爸去上班,经过生物系时,他让我透过窗户往里面看,于是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怪东西,其中还有一副人骨架。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东西,虽然觉得可怕,但又忍不住使劲地看,睁大眼睛看了许久。回家后,我就开始做噩梦,梦到妖怪来了,在梦里我跟各种妖怪打架,还大喊大叫。我妈妈当时很生气,责备爸爸让我看了这些可怕的东西,但没想到它们都成为了我创作的灵感。

后来我和蔡皋、董小明等老师,一起画过一套关于聊斋的鬼怪故事,我当时就觉得这些故事很好画,因为我太熟悉了。画鬼怪的时候,我就把小时候印象中的那副骨架经过加工,以及当时梦里梦到过的一些鬼怪形象画了进去。画的时候,我还做出和鬼怪一样的动作、姿态,好玩极了。

绘本作者简介 陈巽如

第29届BIB金苹果奖获得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作品《炒豆粉 香喷喷》荣获第35届陈佰吹国际儿童文学奖“最佳绘本奖”,入选上海图书馆·魔法童书会2023中国原创好绘本十佳作品;作品《金龙崖》(连环画)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银奖;《中国民间故事精选本》插图获第四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二等奖;《布依族:神牛牵出牛王节》获日本野间国际儿童读物插图比赛三等奖。

王祖民:藏在绘本里的民间艺术

作为绘本界的前辈,王祖民老师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给孩子们创作绘本,到现在有百余部作品,获奖作品不计其数。

其中,演绎十二生肖故事的《我是老虎我怕谁》曾入选2016博洛尼亚国际儿童插画展;讲述中国民间童谣的《六十六头牛》入选过2020年度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荣誉榜单;介绍民间的泥塑玩具的《泥叫叫》获得了第33届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年度图书奖;讲述大杂院内趣事的《噔噔噔》荣获博洛尼亚最佳童书奖虚构类作品特别提名奖,这次也成为2023年度优秀童书排行榜TOP10的上榜作品。

在王祖民老师的作品中,到处都能看到民间艺术的身影,为什么王老师对此情有独钟呢?如何为孩子创作更有趣味性的传统故事?如何能让孩子从民间艺术和故事中汲取营养?我们给王祖民老师提出了不少问题。结果,王祖民老师非常认真地用手写方式完成了我们的采访,这是一份多么珍贵的资料啊!

从民间艺术的宝库中汲取营养

中国民间艺术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有无数的营养,有很多可以利用的地方。我喜欢民间的色彩,也喜欢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比如剪纸、版画、年画、门神、泥塑等,都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

我还喜欢各种各样的老物件,比如泥叫叫,这是一种民间的泥塑玩具,已经存在了1000多年了,当我有一次在不经意间看到它,就被吸引住了,后来我专门为此创作了绘本《泥叫叫》。

学生时代,我在敦煌、山西等地看到古代的壁画、雕塑等,就感觉非常震撼。现在我也特别喜欢到少数民族地区去,去看当地的特色建筑、花纹、图案等,民族艺术的色彩浓郁、明亮,总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

在农村生活时,我经常给农民家画灶台。那时候农村盖新房子、砌灶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灶头上要画出吉祥的图案,比如鲤鱼跳龙门、八仙过海、喜鹊登枝、五子登科等,所以我就下功夫钻研这些图案的来龙去脉,对民间艺术也越来越痴迷和热爱。

传统和现代融合,让中国故事更具新鲜感

在《噔噔噔》里,我给每个人物都设计了有民间艺术色彩的服装,比如母鸡头上戴的是蓝印花布,花猫穿的是长袍马褂,还有石磨、水井、洗脸盆架、蚊帐等民间常用的生活老物件。我想博洛尼亚最佳童书奖的颁奖词里提到的原生艺术(Art Brut)一词,是对此最好的解释。

但同时,为了让绘本有孩子感觉亲切的时代感和国际性,我也会融入一些现代的元素,比如让母鸡穿着现代波点连衣裙,拎着旅行箱,上面还有很多贴纸。在国外的书展上,我确实感受到,既有现代感,又有强烈的中国民族性的绘本才会“出人头地”,获得更多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机会。

我认为给孩子看的中国绘本,一定要植入中国魂,加入民间艺术的元素,同时也要紧跟时代,和时代相结合,在绘画手法上也要有突破,用好现代媒材,使中国故事更有新鲜感,才能让孩子更容易融入,更愿意接受,我们也才能实现用绘本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

让传统故事和孩子密切相关

我在编绘十二生肖故事《我是老虎我怕谁》《小免一点儿也不怕》《小龙小龙挖挖挖》《小公鸡,太棒啦!》等故事时,考虑到这是非常传统的故事,反而应该让它更有现代气息,所以就尝试做了一个新的十二生肖故事套系,把动物和现代孩子特有的心理特征、行为联系起来,让小动物们在环境中不断成长、强大,这能让每个孩子感同身受,结果这套书一推出,特别受小读者的欢迎。我想这才应该是中国原创绘本更要去探索的路径—用现代艺术的表达方式,把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展现给孩子,把民族文化中积极向上的、健康的、正能量的价值观传递给孩子,也把中华民族特有的智慧教给孩子。

绘本作者简介 王祖民

著名儿童图书插画家,资深童书编辑,《东方娃娃》艺术总监,喜欢探索各种绘画方式。代表作有《会飞的蛋》《虎丘山》《我是老虎我怕谁》《梁山伯与祝英台》《六十六头牛》《一寸光》《噔噔噔》等。其中《虎丘山》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野间儿童图书插画奖”,《我是老虎我怕谁》入围 2016 博洛尼亚国际儿童插画展,《六十六头牛》入选 2020 年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荣誉榜单,《噔噔噔》荣获博洛尼亚最佳童书奖虚构类作品特别提名奖。

戴芸:在《清明上河图》里玩耍

《清明上河图》作为中国的传世名画,如何给孩子讲好它的故事呢?我们在优秀童书排行榜的原创榜单中曾有一本书—《你看见喜鹊了吗?》(以下简称《喜鹊》),就是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进行创作的。同时这本书的内文也被设计成了手风琴折页样式,让小读者按照古书从左往右翻的方式进行阅读。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对小读者来说,阅读这本书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作为中国书画的发烧友,戴芸老师是如何想到用这样的方式带孩子领略《清明上河图》的魅力的呢?

这是一个因热爱而创作的故事

我小时候学过中国书画,所以对此一直有浓厚的兴趣,即使没有走专业道路,但现在的我依旧是中国书画的发烧友。对我来说,2015年故宫博物院发生了一件大事—举办“石渠宝笈”特展,其中《清明上河图》的原作也在展览之列,还有《五牛图》等。

一个人一辈子也许只能看到一次《清明上河图》的真迹,所以我专门飞到了北京看展。虽然和它只有短短几分钟的接触时间,但我的内心却掀起了一次澎湃的巨浪,感受到了无比的幸福。

在此之前,我在上海的中华艺术宫看过一次多媒体版的《清明上河图》,原作被放大并添加了动画效果,看展的人可以跟着画面“游览”,这也是一次独特的视觉盛宴。

把故事讲好是创作的第一要义

与《清明上河图》的这两次相遇,再加上长期对中国书画的热爱,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如果把它做成给孩子看的绘本,应该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而且我在想,现在的孩子将来也有机会看到《清明上河图》,到时他们会和我看这幅画时一样激动和幸福吗?我想,也许通过绘本让孩子先对《清明上河图》建立一种亲近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这个故事是我从2015年就开始着手构思的,直至2022年底,绘本才历经各种“磨难”得以出版。作为一个绘本作者,把故事讲好是我创作的第一标准。因为只有故事足够好,孩子才能真的对《清明上河图》产生兴趣。

最终,我选择了以一个孩童端儿的视角,用他找喜鹊的故事,带着小读者一起去探寻《清明上河图》,并对其中可能会引发孩子兴趣的场景和人物进行放大特写,比如驼队、大船、拉船的纤夫等,带着小读者进行汴京一日游,在《清明上河图》中玩耍起来。

在导读手册中,我们创作团队还给孩子设计了3个不同的游戏,比如把故事中的端儿和小狗“安插”到了《清明上河图》的不同画面中去,让孩子通过寻找这两个小家伙从而再浏览一遍整幅画作。每次给孩子们讲故事时,我都会告诉他们,书中附带的小册子是宋朝汴京的导游手册,你们要带着手册去“打卡”。我太希望用各种方式让孩子爱上《清明上河图》了。

“中国故事”的多种可能性

绘本为孩子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一种新鲜、有趣的方式。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绘本,里面依然有很多对孩子来说新鲜的东西,而那些属于中国文化精髓的部分,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他会有越来越深刻的领悟和体会。而这一切,需要父母给他更多翻开中国优秀原创绘本的机会。

除了创作一些跟传统文化直接相关的故事,我觉得带着中国人的视角和思考去讲那些和人类命运、地球生命有关的故事,也非常有意义。比如我创作过的《苏丹的犀角》,讲述的是地球上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苏丹传奇的一生,这是一个有关自然和生命的故事,但是文字和绘画都是由中国人完成的,体现了中国人从自己的视角去理解和看待具有普世意义的事件,这或许可以成为中国故事的另一种表现方式。

绘本作者简介 戴芸

儿童绘本作者,作品包括《苏丹的犀角》《梧桐》《你看见喜鹊了吗?》《溜达鸡》。作品曾获“信谊图画书奖”文字组佳作奖,第七届“中国童书榜”最佳童书,第十五届国家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以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首奖等重要奖项。

和畅团:品味绘本里的中国味道

在今年优秀童书排行榜TOP10的专家评审会上,一本名为《捉》的绘本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并最终获得了“极简巧思”特别推荐奖。此前,这本书还斩获了第十二届信谊图画书奖图画书创作奖佳作奖。极简的书名、极简的颜色、大量的留白,虽然看起来不那么“中国”,但细细品味,却更有中国味道。

关于这本书,作者希望孩子从中获取什么呢?对于《捉》这样的绘本,父母又该如何带着孩子一起共读呢?在那些讲中国故事的绘本中,我们应该更关注哪些深层次的元素呢?我们邀请到这本书的创作者,一个名为和畅团的组合中的成员刘畅和赵飞进行了分享。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捕捉者”与“被捕捉者”的故事由来

在刚开始创作这本书时,我们并没有刻意提前设定主题,而是随着一步步的创作,一个非常“中国”的主题才逐渐浮现出来,那就是《论语》中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于是,我们决定把这本书做成一个“捕捉者”与“被捕捉者”的童话。《捉》这个名字也就随之而确定。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发生在小鸟、小狐狸和猎人之间的故事。小狐狸抓住了一只心心念念的猎物—小鸟,而后小狐狸和小鸟一起掉入了猎人精心布置的陷阱。当小狐狸无法逃出险境的时候,它选择了放走小鸟。它是良心发现,还是期待小鸟回来救它?这是小狐狸可能出现的两种心理活动。

故事结尾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我们设置了两种不同的结局。如果只看图的话,是小鸟带来了伙伴救出了狐狸;但是如果细读狐狸旁白文字的话—也许猎人已经来了,那这一切可能只是狐狸的想象,救援并没有发生。

结局到底如何?我们期待着孩子自己解读,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孩子对同理心、平等心,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话题的思考。

关注绘本的精神内核和思考方式

赵飞:与其他主题类绘本相比,《捉》里没有那些典型的中国元素。但是我认为,没有展现中国人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核,而只有浮于表面中国元素的话,那就成了对中国故事的刻板印象。

刘畅:中国元素并不是符号化的,内在的精神和思考方式可能在给孩子讲中国故事中更重要,在创作的时候也更吸引我们去探索。早些年我创作的《北冥有鱼》和《门兽》,也并没有“我要创作带有中国元素的作品”这样的主观想法,而是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作品,是基于当时我对绘本创作的理解。当过去的理解不能满足新的创作需求时,我就会从其他方面进行突破。如果能不用明显的中国元素讲好一个中国的故事,才是更厉害的,《捉》就是一次这样的尝试。

关注发展和变化中的中国

赵飞:当绘本作者自身对中国文化的思考和理解足够深刻又有趣时,他创作出的故事才会是一个有活力的中国故事。文化是在发展和变化的,是动态的,并不是只有传统文化才是中国文化,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同样包含着中国文化要素,不能因为离它太近就忽略掉它。绘本创作者要关注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然后用适合儿童的方式创作出来,才是更好的中国故事。

刘畅:作为中国作者,我生活在中国,观察思考着周围的一切,我在创作时自然就带有中国印记。所以对我来说,比起刻意地创作“中国故事”,思考如何用绘本给孩子讲好故事,传递内在的精神和思考,更为重要。

《门兽》

我们平时去看名胜古迹时,不管你是不是很清楚它的历史,至少都会默认它背后一定有一个很古老的故事。故事的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你站在名胜古迹面前,你能够感受到自己和它之间有交流。《门兽》这个故事的意义,正是如此。

为孩子呈现奇、趣、美的绘本故事

刘畅:我们用“和畅团”这个组合名称出版了“和畅团奇妙之旅”系列,包括《糟了!我忘了关水龙头!》《等灯等灯》和《萝卜大厦》。《糟了!我忘了关水龙头!》这本书还入围了去年的原创榜单。我们希望这个系列的书能给读者呈现出一种奇妙的阅读体验。之前我看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老一代动画人说动画要“奇、趣、美”,我想绘本创作也该如是。

赵飞:包括《捉》在内,我们目前和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的绘本创作重心,都会放在怎么用绘本把故事讲得有趣,讲得不一样。绘本的趣味性对我们来说是第一位的。这个趣味性指的不是让孩子捧腹大笑的那种趣味,而是希望通过叙事和图画的“化学”作用,产生一种能让孩子在未来都可以长久咀嚼和回味的审美趣味。

让孩子在润物细无声的阅读中成长

赵飞:我觉得绘本最有魅力的一点就是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是润物细无声的。所以在亲子共读中,父母不用强行说教,只要和孩子一起读就行。

刘畅:我建议在亲子阅读中,父母提前准备一下绘本所提到的相关文化知识,因为提问题的往往是孩子,回答的是家长。尽量别反过来,反正我小时候是很不喜欢别人问我读完一本书有什么感受、学到了什么的,时间久了,会让我对读书失去兴趣、在读书前有心理负担。

了解中国故事不止一种方式

刘畅:其实,我本来应该成为一个相声演员。至少在我小时候,我爸是这么打算的,我3岁起,就开始跟我爸说对口相声了。后来我爸可能觉得做女相声演员是一条异常艰难的路,就放弃了这个计划。但是,学相声的经历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传统相声中蕴含了太多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和人生道理,这些都是我后来进行绘本创作的营养。赵飞喜欢听评书,经常听着聊斋故事入睡。

赵飞:我小时候可一直认为聊斋故事特别吓人,不敢看。那时候我爱看《中华成语故事》,翻来覆去地看,觉得杞人忧天、自相矛盾、刻舟求剑、三人成虎这些故事里的人可真傻,非常不理解,但让我着迷的这些成语故事的内容和讲述方式给我的绘本创作带来了很多启发。

《北冥有鱼》

这个故事的构想出自《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作者把这个古老的寓言改编成了孩子能接受的神话故事。小女孩无意间救起了一只小鱼,后来这条小鱼就一直到梦中和女孩说话……

希望将来孩子与《逍遥游》相遇,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一种来自文化渊源的感动。

绘本作者简介 和畅团

和畅团,由刘畅和赵飞以及一只狸花猫组成。作品入选深圳读书月2023年度十大童书,2023中国原创好绘本十佳作品,原创图画书2022年度排行榜TOP10,入选第六届肯德基小书迷王国书单,入选2022年度全国中小学生暑假分级阅读推荐书目。荣获2022年心绘美术馆年度好书奖,第十一届信谊图画书入围奖,第十二届信谊图画书奖佳作奖、金风车插画大赛、AOI世界插画大赛,日本插画大赛等各类奖项。

刘畅,大学教师,艺术学博士。本硕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博士毕业于日本大学艺术学部。

赵飞,硕士毕业于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电影专业。

愚一:原创绘本里的中国哲思

在绘本创作者中,愚一老师的创作风格独具一格,她擅长问问题,所以创作的绘本故事无一例外地体现着中国哲思,比如《噔噔噔》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探讨如何认识自己,也了解别人;《一寸光》是关于从众还是保持独特的提问;《去过一百万座城市的猫》是中国式的“前辈忠告”与“生命轮回”,也是中国式的“追梦与迷失”……

将中国哲思融入原创绘本,成为讲故事的底色,通过在故事里提问,触发读者的思考,是愚一老师一直在做的尝试。

问问题更能激发孩子的思考

很多时候,我的绘本没有答案,我只是试图去问一个问题,如果可以,希望能问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一个饱含“中国哲思”的问题……而藉由这些问题,触发读者的一点思考,我想就足够了……比如,在中国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为了触发大家思考“从众还是保持独特”这个问题,王祖民老师和我创作了绘本《一寸光》,“我们不想跟别人一样,却又害怕与众不同……”关于这个问题,读者看完《一寸光》,会有自己的答案和平衡方式。

我记得去年夏天,我应邀录制了一个关于《一寸光》故事的视频。录完之后,我想象着孩子们看了这个故事会产生哪些想法……

两个月后的一个深夜,我忙完一天的工作,正要合上电脑,我看到编辑发来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81个孩子的画稿,大家把读完《一寸光》之后的想法,把当时的心情、心里面的悄悄话和对未来生活的想象,一股脑儿地抒发在了自己的作品里。那天夜里,我认真看完了这81件作品,我看见除了王祖民老师和我创作的《一寸光》之外,还有另外“81本《一寸光》”,是由孩子们创作的,在这些“光”里,我看见了孩子的思考,看见了我不曾想到过的“猫城”……

我想,我之所以能看见这81个不同的思考,可能很大原因是《一寸光》这本绘本没有答案,而是通过“地上”“地下”这种双线叙事的结构,提出了一个关于“从众还是保持独特”问题。故事最后一句话,最后一个标点符号不是句号,而是一个问号……

从潜意识出发来提问、来创作

在《噔噔噔》这个故事诞生之前,我一直在关注那些“善意与偏见共在的人类住区”,不难发现,这就是后来《噔噔噔》里的那个大杂院。中国文化非常重视面子和礼节,“合情”往往排在“合理”之前。我小时候就常听长辈灵魂一问:“你像恁个说话,别个心里头囊个想呀?”(重庆话)这是不是有点像《噔噔噔》里那句反复出现的灵魂拷问:“要让母鸡别凿墙,母鸡心里怎么想?”故事最后没有给出答案,而是以一个荒诞的乌龙“轰”地收尾。“我们想说,却又怕说……”就是这样的一个问题,噔噔噔,让我们听见……

如何听见别人的想法,也听见自己的内心?我在故事里设计了一场孩子们爱玩的“无线电话”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一条信息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直到传给故事里的绵羊,绵羊这个焦点人物左右受力,她到底该听谁的呢?很多读者说《噔噔噔》的结局出人意料,引人思考;而我也尝试从潜意识出发来提问、来创作,唤醒人们的集体无意识。

深入潜意识,提出能引发大家共鸣的问题

对作者来说,在作品中问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一个饱含中国哲思的问题,是个难题。因为今天我们想到的问题,在人类历史上,在其他的书中几乎都被人问过了。当你想写的都被别人写过了,怎么办呢?我的解决思路之一是,从潜意识出发来提问,来创作。潜意识就是那些躲藏在心底的想法,比如不经意间哼的曲子、聊的天,无意识流露笔端的文字等。当作者的个人潜意识契合了集体无意识的时候,作品就能引起大众的共鸣,人们就会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中国影响—中国故事的另一种讲述方式

当我看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人类最应该关注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时,我很震动,包括,“偏见”“海洋环境”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回应世界的问题……也是我新近正在做的探索和尝试,比如,关注“女性不擅长某些领域”这个问题,我写了绘本故事《我们》(待出版),讲述了一系列中国女性在“不擅长领域”里的故事,比如芮迺伟(围棋领域)、王亚平(航天领域)、樊锦诗(考古领域)、张伟丽(格斗领域)、董红娟(登山领域)……她们与世界数学、科研、足球、消防、商业、社会活动领域的女性代表并肩而立,她们超越人们的想象,她们深信自己的力量,并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世界。不仅“她们”,我们要把中国人在不同领域对世界的贡献,把中国人影响世界的故事,讲给孩子听。

现实与未来,用亲子共读开启中国哲思

回归现实生活,父母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藉由故事进入思考。比如《去过一百万座城市的猫》,它的底层逻辑就是中国传统式的“前辈忠告”与“生命轮回”,是一个以复唱形式讲述的故事,又恰恰是一个怎样让生命不陷入轮回复唱的故事。父母在带孩子阅读时,如果结合家族中孩子熟悉的亲人的经历和故事,这本书或许更能触及孩子的内心世界,触发他们体察环境,也内省其身。

结合民族未来,中国原创绘本才能更好地引领孩子的精神成长。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个体与国家的关系,国家与全人类的关系……这样的关联能让孩子站在更高的格局看自我、看世界:这个世界,会不会因为“我”的存在变得更好,哪怕一点点?

绘本作者简介 愚一

新锐作家。作品有《去过一百万座城市的猫》《一寸光》《噔噔噔》等。作品荣获2023年博洛尼亚最佳童书奖(虚构类)特别提名奖、2021年度桂冠童书奖、第二十四届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童书”奖、第九届“信谊图画书奖”文字创作佳作奖等;入选2021年教育部幼儿图画书推荐书目、2022年和2023年“中国好书”月榜等。

2023年度优秀童书排行榜TOP10

《窗里有什么?》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信谊)

窗里窗外的风景真的很不一样!比如在窗外看到房子失火了,但打开窗子却发现原来是喷火龙在吃早餐,他最喜欢把贝果烤得焦焦脆脆的……

推荐理由:

这本书精心设计了14扇镂空的窗户,每扇窗户背后都隐藏着意想不到的惊喜,带给孩子别样的阅读体验。父母也可以利用这些窗户,和孩子玩猜一猜的游戏,鼓励孩子大胆地想象和表达,培养多元思辨能力。

《夏天》接力出版社

一家7口人、一只小狗,一场激动人心的仲夏水上游戏开始了。大家一起在炎热的夏日肆意打水仗,尽情地享受玩耍的快乐,酣畅淋漓……

推荐理由:

在这本书里,音乐与绘画、夏天与水、自然与孩子形成了完美的和谐,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快乐生活。作者邀请我们一边播放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夏天》,一边随着乐曲的节奏或快或慢地翻阅这本绘本,打开所有感官,去看,去听,去感受。

《恐龙先生流鼻涕以后》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信谊)

恐龙先生凭着会喷火的绝技成了超级大明星,但突然有一天他打了个超级大的喷嚏,只能喷出巨大的水柱了……

推荐理由:

这是一个关于悦纳自我的故事。从炙手可热到无人问津,恐龙先生勇敢反击,巧妙地化困境为优势,重新成为闪闪发光的自己。

《你好,小雨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启发)

天亮了,两只小蛾子开启了它们在雨林中的探险之旅:在悬崖、山谷、瀑布间上下翻飞,和虫子朋友们肆意玩耍,感受自然界的壮丽与神奇。最后,小蛾子惊喜地发现,原来它们生活的雨林,竟然是一只大大的树懒!

推荐理由:

这本书用细腻的图画展现了雨林一天中的景色变化,让孩子身临其境,感受时间的流转,领略大自然的壮美。同时,教孩子学会理解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联系,思考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开阔视野。

《青蛙开书店》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天角)

森林中的柳树下有一座奇妙的青蛙书店,青蛙店长除了会定期举办朗读会以外,还要带着青蛙作者们一起创作绘本,他们把自己拯救落水小狗的经历也写进了绘本里。

推荐理由:

这本书用童趣视角,向孩子解释绘本中的故事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讲述一本绘本要经历的不同工序和步骤,带孩子了解与书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知识,感受阅读的乐趣。

《达克沃思,让人头疼的孩子》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天略)

衣柜里爬出来一条大蛇,达克沃思告诉了爸爸妈妈,但他们却不相信。即使是达克沃思被蛇吞进了肚子里,他的爸爸妈妈还以为他穿着蛇形的戏服,像往常一样和这条蛇一起吃饭、下棋、外出散步……

推荐理由:

这本书借助夸张的情节、幽默的戏剧效果和令人揪心的故事冲突,上演了一出精彩的讽刺喜剧。作者借此为让人头疼的孩子发声,提醒父母要关注孩子、尊重孩子,不做让孩子头疼的父母。

《从天而降的奇迹》晨光出版社(禹田)

一个色彩斑斓的物体从天而降,绚丽而神秘。昆虫们纷纷惊叹着,猜测着,但聪明的蜘蛛发现了商机,打算将这个物体据为己有,谋取私利,就在蜘蛛沾沾自喜时,又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

推荐理由:

奇迹之物可以被拿走,奇迹之境可以被踩平,许多东西也会被忘记……那什么才是永恒的?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这本书会告诉你答案。

《兔子先生的汤》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有限公司(贝贝熊童书馆)

柳泉先生是一只帅气的野兔,他能煮出世界上最好喝的汤,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品尝。这锅好汤的秘诀是什么呢?大家都很想知道。

推荐理由:

这本书展现了热爱和诚意的力量,让柳泉先生的汤如此美味的,正是他发自内心的热情。同时,作者带孩子领略田园风光,感受田野、蔬菜、美食制作的吸引力和由此带来的治愈感。

《一只狐狸》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魔法象)

一只狡猾的狐狸想要偷吃母鸡,它有两只阴险狡诈的眼睛,四只有着肉垫的轻软的爪子,迈着六个悄无声息的脚步,走近三只肥美鲜嫩的母鸡,敲了七下门……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充满创意、诙谐幽默的图画书,描绘了一个充满悬念的数字故事:一只饥饿的狐狸和一群肥美的母鸡演绎了一场神奇大反转,结局出人意料,有惊无险。

《噔噔噔》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红帆船)

母鸡搬到了大杂院,和鸭子成了新邻居。他们都听到了噔噔噔、噔噔噔的凿墙声,而且都以为是对方发出的声音,但又不好意思直接告诉对方,只能拜托其他动物帮忙传话,结果会怎么样呢?

推荐理由:

这本书围绕一场击鼓传花式的传话展开,故事情节幽默、诙谐,充满着神秘感,让读者的心情也随着故事的情节跌宕起伏。噔噔噔是什么声音呢?鸡大婶儿的小眼睛中透露出了什么信息呢?这些都促使人迫不及待地想翻开看一看。

2023年度原创绘本推荐榜单TOP10

《狐狸与树》 河北教育出版社(启发)

入围理由:

这是一本洋溢着爱与生命力的绘本,讲述了一段发生在狐狸与大树之间的撼动人心的跨界情谊,展示了什么是爱、什么是陪伴,诠释了从拥有到放手,各自独立,相互尊重的过程。生命旅程就像春夏秋冬在更迭,成长中永远充满着惊喜、温暖与希望。

《牛王节》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入围理由:

这本书是由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画双年展(BIB)金苹果奖的获得者陈巽如老师所创作,她也是第七位获得此项殊荣的中国插画家。这本书讲述了云贵高原上布依族的故事—牛王节,以此来表达布依族对牛的崇敬和感恩。作者用色彩浓郁、风格鲜明的绘画呈现出无与伦比的民间艺术魅力,尽显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天空,不一定是蓝的:爸爸的歌》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入围理由:

天空,不一定是蓝的;云朵,不一定是白的;花儿,不一定是红的;叶子,不一定是绿的……优美的散文诗加上温馨的父子同框场景,为小读者打开了一个无限可能的世界。小牛与父亲的舐犊情深,完美展现了父爱中温情的一面。

《这里是新疆·龟兹奇妙之旅》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有限公司(贝贝熊童书馆)

入围理由:

龟兹是一座古城,是古丝绸之路上的要地。古代龟兹拥有哪些了不起的文物古迹?唐代龟兹人的生活是怎样的?闻名世界的龟兹石窟壁画中,又包含了怎样动人的故事和深远的内涵?跟随小女孩开启一场纸上龟兹之旅吧!

《马蒂斯的旅行》 南京大学出版社(奇想国)

入围理由:

这本书通过旅行故事的有趣形式,带领孩子探索现代艺术巨匠马蒂斯的创作生涯,让孩子沉浸其中,仿佛徜徉于贴近生活的现代艺术启蒙之旅,感受野兽派的美学观念—大胆的色彩、简练的造型、和谐的构图,以及强烈的装饰性趣味。这本书中还藏着8幅马蒂斯的著名画作,快来找一找这些隐藏的彩蛋吧!

“章鱼先生有兴趣系列” 接力出版社

入围理由:

章鱼先生的故事又出续集啦!在这套书中,章鱼先生告诉我们,原来音乐、画画和跳舞都是这么有意思的事情!章鱼先生和小伙伴们一起用身体和各种玩具创造出了好听又好玩的美妙声音;大胆想象,将一个个墨点描画成鱼儿、孔雀等各种有意思的图案;扭动身体,创造了闪闪耀耀太阳舞、伸伸卷卷尾巴舞等好玩的舞蹈……

《隐形叶子》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小博集)

入围理由:

一个爱读书的年轻人希望在书里找到发家致富的法子,于是他努力寻找那片可以让人“隐身”的叶子,想用隐身叶谋求财富,最终做出了让人哭笑不得的傻事。一片叶子引发的闹剧,一则启迪智慧的人生寓言,这个故事告诉孩子读书时要独立思考,不能死读书,要用读书满足对真知的渴望,从而活出美好的人生。

《鼹鼠茉莉》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平行小宇宙)

入围理由:

这本书讲述了一只喜欢独处、喜欢玩泥巴的小鼹鼠茉莉,遇到了调皮的泥巴精灵阿泥的故事。他们相遇后,一起经历了什么样的惊喜和成长呢?作者用手作和摄影邀请孩子跟鼹鼠茉莉和阿泥一起体验做手工的快乐,一起创造奇迹和友谊。

《一双大鞋》 明天出版社

入围理由:

像大船一样的鞋子,却没有尺码。来买鞋的人也什么都不问,提着鞋子就走,这些大鞋到底是做什么的呢?打开书,就能跟随小男孩完成一趟东北山野的寻根之旅。即使是那些无法远行的孩子,也能在故事中收获一份成长的精神馈赠。

《从前有座山》 晨光出版社(禹田)

入围理由: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经典童谣,这些熟悉的文字这次在书中变成了一个个具体的生活场景和动人的四季故事。作者巧妙地借用色彩描绘季节的更替,擦亮了这首古老的歌谣,使它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一粒尘》 中国中福会出版社

入围理由:

这本书从一粒微尘的角度出发,赋予了它人格和情绪,借着风的“手”推动它展开漫长的寻找自我的旅程:从地面生发,在花丛、盐场和沙漠中彷徨,在高空获得蜕变,最终自豪地回归大地。这个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发生得如此自然,足以令每一颗渺小的“尘”都获得启迪和治愈。

《胡萝卜幼儿园郊游日》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入围理由:

妹妹画兔子,哥哥画校车,妈妈做“导演”,这是一本由妈妈和两个孩子共同完成的绘本,充满了反转的幽默感,启发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打开书,和孩子一起看胡萝卜幼儿园的宝宝们如何智斗大怪兽,看大怪兽如何逃避去幼儿园……

猜你喜欢

绘本创作孩子
绘本
绘本
绘本
《一墙之隔》创作谈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创作随笔
孩子的画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