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寿新华发起设立私募传递积极市场信号
2023-12-11方斐
方斐
11月29日,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同步公告了相关信息:拟各出资250亿元共同发起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设立的私募基金公司暂定名为鸿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新华保险控股子公司新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人寿控股子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分别出资500万元共同发起设立基金管理人公司,暂定名为国丰兴华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并担任上述私募基金公司的管理人。
根据披露的信息,试点基金期限为10+N年,基金初次备案期限为10年,在10年期届满后,可以通过变更备案方式进行延期。试点基金设置股东会作为公司最高权力机构审议公司经营重大事项,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设置1名执行董事兼任总经理、法定代表人,1名监事。
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作为大型寿险公司,通过共同设立基金形式长期投资于优质上市公司,可以发挥双方投资优势,是进一步提升资产负债管理、优化投资方式的一种创新和尝试,从而打造险资入市新模式。同时,这也有利于发挥好保险机构投资者的积极作用,拓展保险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的广度、深度,实现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与此前险企所设立的私募股权基金不同,此次拟设立的“鸿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是中国保险公司直接投资的首个私募证券基金(此前也存在险资投向私募证券基金的情况,但往往是通过投顾方式等“间接”实现)。相比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要投向一级市场非公开发行及交易的股权,私募证券基金主要投向二级市场公开交易的股票、债券、期货、基金等。中国人寿表示,该基金拟投资于公司治理良好、经营运作稳健的优质上市公司股票,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投资运作,根据市场形势把握建仓计划,动态优化策略。
与在险资现有框架内投资股票债券不同,设立私募基金进行投资,一方面可以放大资金规模,另一方面,考虑到两家公司各出资50%,预计均实施重大影响,预计在报表上将被认定为长期股权投资并采用FVOCI计量,有望熨平投资业务受市场波动对利润的影响,从而避免险企因单纯考核年度目标突增业绩而进行短视投资。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权益投资占比分别为24.6%、 22.8%,距离两家公司权益投资上限30%仍有一定空间,预计此举有望放松两家险企此前业绩受权益市场波动拖累的压力,从而加大权益投资比例。
华西证券分析认为,此次双方合资设立私募基金是险资权益投资策略的创新,是进一步提升资产负债管理、优化长期投资方式的尝试,有助于险企缓解资产配置压力,发挥保险资金期限长、规模大且来源稳定的优势;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类似基金设立,发挥好保险长线机构投资者的积极作用,加大保险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的力度,实现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在新金融工具准则下,公司型基金对旗下非交易性权益类资产指定为FVOCI(其他权益工具)。虽然“偿二代”二期规则下上市公司主体仍需对公司型基金所持有的股票进行穿透并计量最低资本,但考虑到9月《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降低对沪深 300股票市场风险因子(从0.35降至0.3),对偿付能力压力相对有限。
上市公司通过权益法对公司型基金后续计量中,有望熨平对净利润的波动,FVOCI权益工具对净资产的波动体现为上市公司报表中其他综合收益。根据东吴证券的初步估算,若250亿元全部配置沪深300股票,则对国寿和新华2023年三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静态影响幅度分别为3.9个百分点和16.2个百分点。
长远来看,中长期资金不足仍是制约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目前,中长期资金持股占比不足6%,远低于境外成熟市场普遍超过20%的水平,险资未来提升入市规模和比重仍有较大空间。
9月,金融监管总局下调了保险公司投资特定股票的风险因子;10月,财政部调整了商业保险公司绩效评价办法,加强了长周期考核,这些政策旨在积极推动长期资金入市。此次两大险企联合设立私募基金公司,主要投向公司治理良好、经营运作稳健的优质上市公司股票,将进一步增加符合公司投资策略的长期投资资产,优化保险资金资产负债匹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充分体现了险企响应资金入市号召,有利于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保险系私募基金自2015年开启试点,截至2023年4月底,保险资管业协会共注册登记保险私募基金77只,规模为5516.58亿元。除中国人寿此前设立的百亿级大健康基金等少数情况外,保险私募基金的规模一般在几十亿水平,而此次由头部险企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拟共同设立“鸿鹄基金”规模高达500亿元、期限长达10+N年、聚焦二级市场优质标的,积极相应监管鼓励长线资金入市的号召,为市场传递积极信号的意义显著。
2023年下半年以来,引导保险资金等长期配置型资金入市举措陆续推出:8月中国证监会召开机构投资者座谈会,指出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金融市场改革深入推进、长期利率中枢下移的新形势下,养老金、保险资金和银行理财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快发展权益投资正当其时;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发《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通过调低部分风险因子等措施,鼓励保险公司将资金更多地用于长期投资;10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明确将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效益类绩效评价指标“净资产收益率”由当年度考核调整为“3年周期+当年度”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由此可见,作为重要的长线资金,保险资金在适当时点进入权益市场将给市场带来一定的示范效应,有助于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考虑到当前A股处于历史估值低位水平,该投資有望激发市场短期信心。相比国寿和新华直接购买二级市场股票,成立私募基金有助于非交易性FVOCI权益认定,也有利于向资本市场传递积极信号。国寿和新华作为保险央国企发挥“头雁效应”,主动设立基金拟投资于公司治理良好、经营运作稳健的优质上市公司股票,有助于释放积极稳定的市场信号,预计运作类似“平准基金”,沪深300和上证50或将为主要投资标的。
从投资角度看,当前,保险行业处于负债端数据“真空”和资产端“底部震荡”双期叠加周期,此次国寿和新华对外投资是其响应长期资金入市号召的体现,同时公司型基金运作或降低上市公司业绩波动,若权益市场底部企稳后,保险股或迎来“戴维斯双击”。
从公司架构看,此次国寿和新华发起设立的私募基金属于双层架构。基金管理人为国丰兴华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从取名意向来看,体现了国寿与新华作为共同管理人的合意。私募基金公司为鸿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从取名意向来看,古人常以“鸿鹄之志” 来形容志向远大,这里的“鸿鹄”是指天鹅。该基金期限为10+N年,在10年期届满后,可以通过变更备案的方式进行延期,或者经双方协商一致后退出。该私募基金拟投资于公司治理良好、经营运作稳健的优质上市公司股票,这将有利于发挥好保险长线机构投资者的积极作用,拓展保险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的广度、深度,实现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共 同发展。该基金将根据市场形势把握建仓时机,动态优化策略。
IFRS9(I9)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保险公司现行的金融资产计量方式发生较大变化, 现行的三分类分别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FVTPL)、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FVOCI)、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AC);其中,债券类资产受会计准则变更影响相对较小,主要需要关注含权条款的变化;而权益类资产的计量方式则发生重大改变,进而加大了权益类投资导致的利润表波动。
按照现行会计准则要求,险企可以选择指定部分股票投资为FVOCI计量,降低利润表波动,且仅有分红收益计入利润表中且该决定不可撤回。目前,上市险企配置的OCI权益占比较低,平均为4%,仍有较大配置提升空间。
此次两家险企通过各自出资50%的方式成立私募基金,其股票投资主要按照FVOCI计量, 能够有效降低投资收益波动,匹配险资长期需求,基于此,预计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将通过私募基金配置部分OCI权益类资产,在把握长期高分红收益的同时降低利润表波动。
在把握高分红投资机遇、降低投资收益波动的同时,新基金还将挖掘权益投资机会, 助力险资入市。
作为长期资金管理者,中国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资金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险资资金来源及资产配置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在“资产荒”的背景下,险企仍面对一定的负债端成本压力,因此寻求多元化资产配置方向、稳定长期投资收益仍是关键。
据报道,该私募基金未来投资方向可能首选高股息个股:一方面,高股息个股回报相对稳健,符合保险资金保值增值的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对资本市场形成托举,更好地发挥市场“稳定器” 和“压舱石”的作用。目前,上市险企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约为12%,较监管规定上限30%仍有较大配置空间,预计该私募基金的成立将进一步助力国寿和新华投资权益类资产。
此外, 新基金的成立为险企探索多元投资领域、增厚险企投资收益提供了新的平台,预计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也可利用该投资平台探索多元化投资领域,按照相关政策规定,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主要可以投资于公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债券、期货、期权、基金份额以及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证券及其衍生品种。因此,该私募基金的成立有望助力两家险企进一步探索多元化投资方向,稳定投资收益。
長期来看,两家险企成立鸿鹄基金目的在于探索多元化权益类资产投资机会,降低利润表波动,优化长期资产负债管理。作为长期资金管理者,保险公司未来将更好地发挥市场“稳定器”的作用,进一步助力险资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