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团的突破或在即时零售

2023-12-11乔令

证券市场周刊 2023年42期
关键词:美团财报零售

乔令

在经历了三年的行业大调整后,互联网头部企业中,美团(03690.HK)下跌幅度巨大。自2021年2月18日以来,美团股价高位至今缩水80%,一度超过阿里巴巴,这样的市场反应,是因为公司增长预期乏力还是竞争格局发生了变化?这些疑惑,或许能从美团最新的三季度财报中找出一些答案。

11月28日,美团发布了三季度财报,季度整体营收765亿元,同比增长22%,经营利润33.58亿元,同比增长240%。数据上的表现依然强劲,但财报公布后美团股价却大跌超12%。

令市场担忧的问题主要出在了到店和酒旅的利润上。根据三季度财报显示,核心本地商业部分的收入增长了24.5%,而经营利润同比增长仅8.3%至101亿元,经营利润率为17.5%,增速及利润率均低于上年同期的24.6%和20.1%。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是到店、酒店及旅游部分的经营利润同比下滑。

而实际上三季度的到店及酒旅部分交易金额同比增长超过90%,季度活跃商家数量同比增长超过30%,用户数也在大幅增长。由此可见,为了应对其他平台的竞争,美团牺牲了部分利润。

美团的收入主要是核心本地商业和新业务这两块,核心本地商业中包括外卖、到店、酒店及旅游,新业务涵盖了社区团购、优选和买菜等。而新业务一直处于亏钱阶段,三季度经营亏损51亿元,核心本地商业部分的利润是101亿元,而核心本地商业中利润率最高的是到店和酒旅。

除了到店和酒旅竞争的担忧,三季度配送部分的收入229.8亿元,增速仅为14.3%,作为最核心的外卖基本盘,这个增速让市场不得不重新审视美团的增量是否见顶。佣金部分收入209.87亿元,在线营销部分收入113.70亿元,同比增速均超过30%,这主要是得益于三季度暴力投放的结果。而三季度销售费用从上年同期的108.86亿元,增加至169.05亿元。

外卖领域已经形成了绝对的双寡头格局,按阿里最新9月季度报数据披露,含高德及饿了么的本地生活业务收入为155.64亿元,相比美团单季度760亿元的收入,美团已经占据着绝对的规模优势。

除了阿里系的竞争以外,市场一直比较担心抖音的加入会重塑行业的竞争格局,但自抖音官宣进军外卖后,似乎一直没有太大的新进展。因为外卖本质上是一个重资产的生意,要管理几百万人的配送团队,同时也要发放巨额的补贴来维持市场份额,这就意味着即便抖音能烧出份额,最终也不一定能带来高额的回报,而且要从美团手中抢占市场,需要支出的成本是巨大的。

规模决定了成本,对比阿里本体生活业务,美团外卖部分已经实现盈利,当然除了规模上的壁垒,美团一方面拥有国内覆盖面最大、调度能力最强的即时网络,这其中涉及过百万人的骑手团队,另一方面是在时效及体验上培养了深度的用户使用习惯,因此对于美团来说,只要不犯太大的错误,这个竞争格局基本是稳定的。

互联网生意模式的核心是用户,是流量,只要用户愿意消费,商家就愿意在平台上花钱。体现到数据上,三季度美团即时配送交易笔数同比增长23%,餐饮外卖单日订单量峰值达到7800万单,创历史新高并且比三年前翻了一番。

但是美团依然有压力,因为到店和酒旅就是个半流量生意,用户看重履约能力,但同时也更看重性价比,这就意味着只要各大平台的补贴力度不止,这块业务就一直会处于强竞争的状态。关于抖音本地生活的数据没有太多的披露,但从美团的巨额投放上也能感受到行业竞争的激烈。

三季度美团销售费用从108.86亿元增长至169.0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5%。财报中给出的解释是交易用户激励、推广及广告费用增加。这就意味着面临到店业务的竞争,美团已经开始了暴利投放和补贴。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已经习惯了把外卖当快递用,习惯了商品的当日达,小时达,甚至更快,所以零售的未来是什么?科技加零售。

即时配送要解决的是消费者即时产生的需求,而且这个需求需要尽快得到满足,比如消费者要买一个蓝牙耳机,但是希望这个耳机一小时之内就能收到。而要满足这样的需求,平台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连接本地供应商,二是有强大的本地物流体系。

即时零售本质上就是线上线下结合,联合消费者和商家,平台要做的是解决履约能力和时效性,而美团在这一块的优势目前是最大的。首先外卖本身就是一个高频次消费的即时配送业务,同时美团在外卖领域已经有了成熟的运营经验,最重要的是外卖平台不仅可以覆盖餐厅同时也能覆盖本地的商超,以及电子通讯、五金店等,即时+万店。

到三季度,美团即时配送交易订单数已经高达61.79亿笔,同比增长23%。8月份闪购的日单峰值突破1300万单,不同线级城市的用户数量不断增长,尤其是在低线城市,商户端目前美团也在推动中小商家的数字化,与近400个品牌开展合作,三季度年度活跃商家同比增长30%。

即时配送要解决的是消费者即时产生的需求。要满足这样的需求,平台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连接本地供应商,二是有强大的本地物流体系。

即时零售市场的规模有多大?按照2022年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全国社会零售总额为43.97万亿元,网上商品零售是13.79万亿元,线上增速还在增长。如果未来即时零售总额能达到全国社会零售总额的10%左右,那么这个市场规模起码也是4万亿元的市场,而这个市场中能做好即时零售的厂商屈指可数。

基于用户体验的角度考虑,即时零售未来替代掉部分电商份额是可预见的。因为当消费者习惯了一小时达后,就很难接受到隔日达。

整体来看,美团本季度财报喜忧参半。当前压力最大的是到店和酒旅的竞争,尽管在收入和交易额数据上还实现了较高的增长,但是损失利润换来的增长,显然没有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新业务端单季度的亏损高达51亿元,预计年度亏损差不多在200亿元左右,尽管这块业务已经减亏明显,但市场依然担忧这样的烧钱力度要持续多久,以及是否需要长期保持高强度的补贴力度才能维持这样的竞争优势。

好的预期在于,即时零售未来还有广袤的市场空间,而美团依托外卖建立起的完善的配送体系具备了一定的优势。

当然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经济基本面上缺乏高增长预期,公募机构等手里缺乏新增资金,对于权重大蓝筹来说,这样的背景和市场下的估值本身是要大打折扣的。同时腾讯分红的9.58亿股美团,其中拿到最多的是腾讯大股东南非报业集团,而南非报业一直在减持腾讯,那么大概率也会减持美团,这对市场无疑又形成了潜在的抛压。

不过管理层对美团的未来仍有信心,财报发布后,美团也公布了回购不超过10亿美元的回购计划。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声明:本人不持有文中所提及的股票

猜你喜欢

美团财报零售
No.2 知乎2021年全年营收29.59亿元,同比增长119%
美团打车独立运营王兴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美团打车独立运营王兴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门店零售与定制集成,孰重孰轻
零售工作就得这么抓!
乐高2020年上半年财报:收入同比增长7%
美团点评和拼多多体现了对数字中国的兴奋之情
车企财报:几家欢喜几家愁
PPG公布2017年第二季度财报
万利超市的新零售探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