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投资宜重视消费板块的“反宏观”属性

2023-12-11郑衷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3年45期
关键词:消费数字经济

郑衷

本周是宏观经济数据和政策空窗期,周内交易时间公布的11月进出口数据较为平淡,市场在缺少短期指引的情况下回到主要交易中长期主题和预期状态。

出口結构上,部分制造业延续相对高增,对本周家电、计算机、通信板块反弹有一定催化作用。具体来看,机电产品、集成电路出口在11月由负转正,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从-6.7%、-16.6%提升到1.3%、12%;传播、手机、汽车、家电出口增速保持高增,当月分别同比增长115.7%、54.6%、27.6%、11.8%。

从本周市场方向可见,投资者对国内经济的中长期预期依然谨慎。大盘指数已经回到10月下旬宣布年底增发万亿国债时的位置,由此可见年底的稳增长政策已经被A股充分吸收。而长达三年的消费股调整,这一负反馈过程很可能已临近尾声。

从静态估值看,截至11月末,无论5年还是10年PE或PB,消费板块一级行业估值分位数集中在历史的20%-45%区间。以食品饮料为例,5年维度PB、PE分位数回落到24%-25%的合理偏低区间。

短期业绩看,三季报以净利润的单季同比排序,消费行业单季增速除农林牧渔外均处于全行业前1/2(农林牧渔虽同比下滑,但单季环比也修复明显)。尽管经济增长尚需时日,但仅凭疫后活动复苏和海外需求,消费行业复苏已在利润上可见,要领先于大多数强宏观属性行业。

不过,消费股的机会不再是赛道式投资,体现为个股型机会;无论是主动精选个股还是指数量化方式选股,在大消费板块的多个细分领域,自下而上的选股思维好于集中押注单一行业。

从中期估值与风险偏好看,随着四季度美联储暂停加息被市场充分消化,美债利率已经低至4.2%附近,未来一段时间美债利率有回摆重新上行的风险,积极财政继续支撑经济,未见主动收缩迹象,需要持续更久的高利率环境才能倒逼财政收缩,私人部门储蓄消耗后才能给美国经济降温。

面对美债利率回摆可能,货币政策顾及汇率,国内经济复苏再度面临波折,A股有自由现金流的高股息权益资产,目前存在交易机会。预计美债利率在年底至明年一季度回升,但难以突破前高,真正的大幅下降可能会发生在明年二季度,届时是成长风格中小盘权益资产的机会,当前消费股中多数优秀公司恰在这一范围内。

优秀消费股本身自由现金流好,品牌护城河好,需求和业绩长坡厚雪的属性并没有改变,宏观的弱势意味着消费还是值得深挖的方向。当前,基于看好长久消费需求的“反宏观”交易会向哪些领域扩张呢?

长期来看主要考虑经济转型,依靠房地产和传统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不可持续:未来一方面依靠居民消费扩大内需,探索房地产市场新模式,不断提升居民收入,激发消费潜能;另一方面依靠财政加大对人力资本投资,完善社会保障,实际对应了医疗、养老、教育等服务消费需求。因而,可以长期看好1)大众消费类的食品饮料、调味品、乳制品;2)可选消费类的乘用车,兼具出口竞争力提升;3)互联网消费类的网购、数字媒体、文化娱乐;4)医疗消费的眼科、牙科、药房等。

经济深度调整、社会转型期往往容易成为文化产业发展与繁荣的机遇期。在下行压力下,固定投资资本支出被压缩,人们在日常消费方面追求性价比,转而增加文化与教育消费,以寻求心理支撑或是提升人力资本。文化产业主要是第三产业,在对物质资源或能源消耗较少条件下,同样可以实现统计意义上的大规模经济产出,而且对提供就业岗位、凝聚社会信心也有重要作用。

海量数据要素的积累,叠加新的数字技术运用,可能会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催化剂。2000—2011年间,中国传媒产业总产值从1500亿元增至7500亿元;但2011年后,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技术新产品的快速发展与普及,2022年传媒总产值已增至近3万亿元。

文化传媒产业发展客观上要求供给方多元化和独立性,商业模式依赖于个人创作和财政补贴等不确定性较高因素,本身未必是很好的投资标的;不过,在数据资产化进程加速因素下,提供技术支持的数字经济产业有望成为更受益的行业“卖水人”。“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达到10%。今年以AI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主题投资,以及偏硬件的半导体行业投资,可能会成为文化消费繁荣在资本市场确定性更高的受益者。(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文中基金仅做举例,不做买入推荐。)

猜你喜欢

消费数字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40年消费流变
答数字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数字看G20
新消费ABC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