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语境下的现代化高中建设
——海盐高级中学的思悟与实践
2023-12-11王黎平浙江省海盐高级中学
王黎平|浙江省海盐高级中学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问题是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变革的重要话语范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具有其内在的政治逻辑、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1],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达成提供可行的道路选择。普通高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现代化高中建设是教育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但长期以来高中教育受制于功利理性思维模式,常常或陷于升学与就业的纠结之中,或仅仅追求教育技术、环境、方式的现代化转型,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现代化发展的初衷与价值。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语境下推进高中现代化建设,既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引领和顶层设计,也需要学校层面个性化的实践探索。这种上下联动的教育变革模式能够形成更具辨识度和实践价值的高中现代化建设之道,从而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提供实践样本。
海盐高级中学始创于1927年9月,学校在悠久的办学历程中,确立了“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育”的办学理念,凝练了“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的精神。学校系统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着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整体知名度不断提升,是浙江省首批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浙江省现代化学校。近年来,学校着力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整体改革范畴中,围绕新时代高中教育的新使命、新定位思考现代化高中建设问题,着眼于学生广博人生的培养,从“文化立校、科研立教、蓬勃立人、勇搏立事”的管理理念出发,形成“一博四立”现代化高中建设整体架构,既明晰了现代化高中建设的价值与内涵,也形成了推进高中现代化建设的校本行动框架。
一、广博人生:恪守学校现代化的核心价值
现代化学校建设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形成现代化学校建设的理性认知是更上位、更关键的问题。这种理性认知的核心是明晰并恪守学校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价值选择。
现代化学校建设的概念脱胎于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对于现代化的理解,普遍观点是将其视作社会发展进程中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发展的过程。按照亨廷顿教授的理解,这种过程具有革命性、复杂性、系统性、全球性、长期性、阶段性、趋同性、不可逆性、进步性等特征[2]。对于教育现代化的理解,更多的是惯用工具理性思维,将教育现代化视为教育系统在摆脱旧的形态时,内部诸要素所发生或即将发生变化的整体进程[3]。这一进程的核心表征要素通常被理解为更具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工具和方法。
尽管教育现代化从外部表现看,是教育领域整体性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变革,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为教育环境、设施、方法、技术等工具价值维度的进步。但是,不论是基于教育本质的理解,还是基于高中阶段教育的独特性价值,对现代化高中建设的理解,都应跳出工具价值的单一思维模式,回归到对现代化高中建设内在价值的审视。海盐高级中学的教育环境、教育设备、教育技术等现代化建设,只是现代化高中建设的基础与表象,并没有深入关涉现代化学校建设的核心价值。人是教育的原点,也是归宿,从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出发,现代化学校的核心价值至少应有以下两个维度的解读。
(一)学校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成长
从教育的视角审视现代化问题,要脱离工具理性的支配,从人的角度进行现代化学校建设本质问题的探索。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所关心的应该是如何有效引领受教者,帮助受教育者养成理性、技能、价值与德行,使之有品位地生存于世上[4]。普通高中教育是学生在系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而进行的一种特殊阶段的重要基础性教育。这一阶段的教育,承担着为高等教育输送人才的使命,更为重要的是,这一阶段也是学生个性养成和才能显现的重要阶段,是学生进行人生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阶段,对学生终身发展、生命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意味着,现代化高中建设的核心使命和价值不应该在于追求外部环境和技术的变革,而要以更加有序、有效的方式,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也即现代化学校建设的本质不是技术、工具的沿革创新,而是人才培养质量和效能的提升。
(二)人的成长要蕴含于广博的人生
从生命的多样性、丰富性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多元化看,教育对学生的培养应该是系统多元的。这意味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高中,应该以更优质多元的课程教学、更丰富多样的文化、更卓越高效的管理,建构学生生命成长的立体式、全方位支持系统。学生的成长,既具有当下性,也具有未来性。学校要着眼于学生整个生命成长,彰显现代高中教育的价值,在完成必要的学科教学使命之上,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民主意识、公民意识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道德与潜能的充分发展[5],为学生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奠定基础。
基于上述理解,海盐高级中学在现代化高中建设的过程中,鲜明地提出了“广博人生”这一核心价值与指向,将对现代化高中建设的理解从外部工具价值转型到内部生命价值,引导师生更好地认识教育现代化和学校现代化的本质问题,从而便于学校在整体建设与改革中更好地围绕人的成长而推动现代化建设,也更好地恪守了学校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价值。
二、文化立校:创设学校现代化的文化场域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本质内核与精神特质,对学校整体改革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的真正改革必然始于学校文化驱动,学校长久的变革发展也必然源自于文化保障。由此,注重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学校改革发展中学校管理者的共同选择。正如萨乔万尼所言,“形成正确的文化以及关注教师、学生、家长所共同认同的价值,是学校成功的两条基本规律”[7]。海盐高级中学在现代化高中建设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形成独特鲜明的学校文化,另一方面也需要借助这一独特文化的育人功能,更好地实现现代化学校建设的价值旨归。而在现代化学校建设的语境中审视学校文化,就要把学校整体文化建构的物质性和精神性、传统性与现代性有机融合。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现代化高中建设的过程中,海盐高级中学在做好办学环境、条件整体优化升级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学校整体文化的设计打造,丰实文化建设,赋能环境育人。学校明确提出和坚持文化立校的理念,大力推进以海燕文化为核心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提升工程,即以校园主体路段曙光路为纽带,以水域面积约15亩的校内湖泊五美湖为核心区,间以分布校园教学、运动、生活等区域的造景布点,重点打造“一路一湖多点”文化格局。五美湖文化核心区的“十景八林”彰显了学校的文化内涵与蓬勃气度。《海盐高级中学赋》文化石、状元亭、状元桥、翰林亭、历史桥、大同篇石刻、论语名篇石刻、桃源石山、圣迹图群、快乐喊泉,樱花林、银杏林、枇杷林、枫林、梅林、桃林、竹林、石林(石苑)等独特的文化景观,具有多重意义:既有物质环境的改善,又有精神层面的引领;既有现代元素的融入,又有历史文化的传承;既体现了环境文化的育人元素,又让学生在有形的美丽校园环境中得到无形的感悟与熏陶。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每一处景观设计,都蕴含着盐高人的思想智慧与期待,体现了学校文化建设和现代化发展始终服务于学生成长的核心价值。如学校在五美湖中设置“喊泉”,成为学生课余释放压力的好去处。又如定制的环湖景观灯,灯面精选“琴棋书画”图案,以浓郁的人文艺术气息点亮校园。五美广场的4盏立柱大灯,每一盏延续“π”小数点后的100位,象征着学校教育赋予学生创新与发展的无限可能。在这样整体性的校园文化设计下,学校凝练独特的教育哲学,形成了涵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精神文化、环境文化的“海燕文化”体系,既展现了学校对新时代高中教育的价值理解,也为学校内涵发展、综合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文化引领。
三、科研立教:凝聚学校现代化的智慧支持
现代化学校建设需要有相对统一的理念和整体性设计,但按照怎样的路径实现现代化却体现着学校的独特思考与智慧。现代化学校建设,本质上是在一个个现实问题的创造性解决中实现的。这种创造性解决不仅能够化解学校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而且有助于凝练学校特色发展的个性化路径,从而扩大学校的整体影响与知名度。从当前学校教育的改革发展看,越来越多的学校倾向于依托教育科研活动来促进内涵发展和特色凝练,科研兴校成为学校管理者的普遍选择。然而,从中小学科研活动的实践看,尽管教师全员参与科研活动的局面已形成,但从整体上看,学校的科研方法单一粗放,有价值的成果产出特别是成果向教学实践的转化不足,教师从事科研活动不均衡、动力不足[8],科研活动内容、方式泛化等问题普遍存在。这些问题,实际上都与学校对科研工作认知的偏差有关。针对这样的问题,海盐高级中学明确提出科研立教理念,将科研与教学工作紧密关联,遵循“做指向课堂教学的研究”的核心价值,加强对教师科研的指导与培训,促进科研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互相促进,助推科研的质与量,实现了双提升。这种从科研立校到科研立教的转型,进一步聚焦学校科研活动的实践属性、微观属性和行动属性,密切了科研与教学的内在联系,克服了教师科研活动动力不足、行为失范等问题,大大提高了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转化效能,为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一条依托有组织的科研赋能现代化高中建设的新路径得以形成。在这样的新型科研理念下,学校的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近三年,学校教师累计发表论文51 篇,获奖405 篇;学校各类课题立项共66 项,其中省级立项5项。
四、蓬勃立人:打造学校现代化的人才品牌
学校的现代化,最终要通过人的现代化得以彰显。一方面,从学校现代化建设的价值指向看,塑造具有良好道德素养和多元能力体系的现代公民应该是现代化学校建设永恒的价值;另一方面,从学校现代化建设的依靠力量看,一支具有高度专业化素养的现代化教师队伍是学校赖以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持。由此,海盐高级中学在打造现代化高中的过程中,始终将“人”作为最核心的元素,始终将打造现代化的育人品牌作为学校的价值指向与人才支撑。学校明确提出蓬勃立人的理念,坚持依靠师生、成就师生,让人的现代化彰显与支撑学校的现代化。
(一)建构现代化的学生培养体系
学校坚持立德为先、育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青年学子。首先,实施“三规”德育,推进学校德育系统化:坚持“德育课程化,课程德育化”的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断完善学校德育体系建设,建构全员德育教育机制,强化理念引领,注重全过程德育融合,践行“三规”德育策略(立足规划、规则和规律),强化引导与教育,以检查督促为保障,充分发挥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让德育成为学生成长、教学质量提升的肥沃土壤。其次,聚焦学生全面发展,落实五育并举: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学校思政课资源建设;制订、完善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优化劳动课程体系,结合实际妥善组织开展各类劳动教育活动,开辟校外“四季田园”学生劳动基地,培养学生的新时代劳动价值观;重视学生体质健康与视力保护,坚决落实学生阳光运动每天1小时工作,定制“蓬勃海韵”学生室内课间操,设立四季运动会。再次,搭建多样化平台,促进学生个性成长: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主线,紧扣学校精神核心,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形成“12345”学生活动项目体系。“1”指1项评选——“盐高之星”评选;“2”指2个学生素养提升特色项目——“成长五个一百”工程(读一百本好书,品一百首名曲,评一百条时事新闻,知一百个心理故事,晓一百个大学专业)和“海盐名人”大讲堂;“3”指3节系列——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心理节;“4”指4季运动会——春季趣味运动会、夏季球类运动会、秋季田径运动会、冬季项目运动会;“5”指5场传统活动——军训、远足拉练实践、成人仪式、温馨护考、毕业典礼。2022年,学校在原有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推出创新类、综合性活动项目——“风采·四季”学生展示系列活动,举办学生才艺展示活动和素养展示活动。学校还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演讲赛、诗歌朗诵会、辩论赛、合唱大赛、音乐汇报会等,为学生的课余生活增添了绚丽色彩,更为他们的成长浸润着活动文化的蓬勃教育力。最后,关注心理健康、生涯规划教育,护航学生成长:加快建构教育教学、咨询服务、预防干预、状态监测、实践活动、平台保障(组织领导、师资、场地、工作机构)“六位一体”的心理育人质量提升体系;依托成长导师系统,学生自主选择导师,实施好学生成长导师制,开展覆盖面广的深度谈心谈话活动、问卷调查等,认真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监测与心理危机排查,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情绪和心理状况,了解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自控能力以及团队适应能力等;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能,建立健全学生心理状况报告制度,及时化解突出问题;通过“课堂+活动”模式发挥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在学生科目选择、专业选择以及未来职业选择中的积极作用;举办学生生涯规划大赛,邀请专家开展“三位一体”培训指导,召开高考志愿填报指导会,全方位指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成就更好的未来。
(二)建构现代化的教师成长体系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第一资源,也是学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持力量。海盐高级中学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抓师德师风教育和教师高质量发展,引路子、搭台子、架梯子、压担子,引导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领路人。同时,通过整体性设计,学校打造了现代化教师成长的学校支持系统。
一方面,依托“海燕工程”抓实梯队建设。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会面对影响其专业发展的不同关键性事件和人物,会有不同的发展需要,需要对其进行差异化、针对性的专业发展帮扶[9],这是现代教育专业发展体系建构中的共识。学校根据不同生涯阶段教师的独特成长需要,在充分了解教师成长需要的基础上,发挥“海燕工程”三级(全员层级—研训班层级—工作坊层级)联动机制的优势,抓好新秀班、高研班、创优班、提质班学员培训,促进教师不断汲取营养,丰厚自身的教育实践与理论水平,提升专业发展力。另一方面,依托校本研训强基固本,并创新推优:聚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强化备课组、教研组建设,统筹布局备课组、教研组活动,大力推进教研组校本资源建设和学科特色“双创”活动;安排好专题学习活动,举办“博雅论坛”,组织教师开展校际联盟研讨交流,积极开展“蓬勃课堂”教学展示课、微课程开发研究、精准教学研究、命题研题研究等校本研训项目,实施“海燕领航”教师素养提升项目,营造浓厚的课堂文化、研训文化。
五、勇搏立事:推动学校现代化的关键变革
新时代的现代化学校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从学校改革发展的实践看,学校治理的任何要素都可能与现代化学校建设产生关联,但其中有的因素是核心、关键的。海盐高级中学抓住现代化高中建设中内部治理和课程教学两个关键领域的变革,倡导勇搏立事的开拓进取精神,以现代化的内部治理和高质量的课程教学为现代化高中建设提供核心支持。
(一)推动内部治理的现代化变革
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是学校治理效能提升的保证[10],也是现代化学校建设的应有之义。学校注重从三个维度入手,优化学校内部治理。其一,注重学校制度建设:坚持党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领导,以红船精神为引领,扎实推进学校党建工作,为学校的“海燕文化”党建品牌不断增色添彩;坚持学校领导集体议事制度,校长办公会议常态化,行政例会、处室会议每周固定化,推行行政会议旁听制,充分发挥教代会在学校重大决策中的作用,凡是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均通过教代会审议后实施;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做好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校管理等相关领域的制度建设。其二,探索年级管理新思路:促进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增强年级组管理效能,推进各年级在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下有序有效开展工作,出台《海盐高级中学年级组管理与考核方案》,对原有年级组管理机制进行调整,成立学校年级组管委会,下设年级管理中心(由各年级主任担任主任,并设立年级行政负责人,成员为其他相关行政领导、年级副主任或者绩优班主任,一般有4~6人;是各年级管理的核心团队,负责对全年级各项工作的统筹安排与落实执行)和年级考核中心。其三,实施项目化管理新途径:紧跟教育改革新形势,扎实推进深化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工作,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宏观调控与微观策略双落地;在学校顶层设计下,以项目化运行方式推进学校重点、难点工作;在每学年的学校工作要点与学期工作补充意见中,分段列明重点项目,突出强化重要性,切实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以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内部治理效能。
(二)推动课程教学的现代化变革
学校的现代化,关键是教学质量的现代化。海盐高级中学注重通过课程教学的系统性变革,打造适应现代教育体系的课程教学模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夯实学校现代化的基石。第一,精准把好航向,积极应对深化课程改革与新高考改革:重视“一首两翼海燕模式”(一首即“海燕文化”,两翼即“学生学习力”“课程核心力”)课程体系建设,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加强教学研究,推进校本实施,结合学生的学考、选考情况,主动适应改革,做好学段教学设置、师资安排、学考选考指导等相关工作;探索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下的教学管理模式,重点开展指向核心素养的高考(选考)真题研究和微课建设,深入研题工作,重视同考点题库建设和真题解析系列微课活动;扎实开展“三走”(走向生活、走进科学、走近社会)选修课程开发与开设工作,强化博学、明德、经世、笃行四大特色课程群建设,充分利用海盐当地资源与其他社会资源,打造具有地方辨识度的“海盐文化”特色课程;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现有市级及以上精品课程79门,其中省级精品课程10门。第二,聚焦课堂教学,探索建构“蓬勃课堂”教学模式:坚持学为中心,以提升学生学习力为重点,深入推进新课改,转变育人方式,探索建构起切合校情、生情,以学生为主体的“363蓬勃课堂”(第一个“3”指的是学生、教师、学校3个课堂教学基础主体;“6”指的是课堂教学的导、问、思、学、练、评6个环节;第二个“3”指的是3个课堂教学基础主体的能力,即学生学习力、教师发展力、学校创新力)教学模式;各学科教研组在学习与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将“363蓬勃课堂”教学模式“学科化”,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相应学科教学模式;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教师积极主动地教,师生在互动与合作中完成教学任务,真实评价教学效果,以“教—学—评”一体化提高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发展。第三,把握着力重点,多措并举落实各年级教学的有效策略:加大教学常规管理力度,强化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和检测“五认真”目标管理,成立课堂教学指导中心,通过听课、交流、参与备课组教研组活动等,为教师的教学决策、教学改进提供意见与建议,努力抓好教学的减负增效工作;注重“三新”(新课程、新高考、新教材)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研究,突出强化校本作业建设,加强学生作业管理,全面推进校本作业分层实施和同层次个性化工作,实施精准教学项目;科学部署、有效调控高三教学,细致落实复习迎考工作;实施三级(学校、备课组、班级)质量分析会制度、行政领导联系班级制度,外请专家开设“博学讲堂”,切实做好体育艺术术科高考、“三位一体”招生、自主招生、高职类提前批招生相关工作,为学生拓宽升学通道,也为现代化高中建设与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教学改革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