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厚重校史的德育实践*
——浙江金华第一中学的探索

2023-12-11方家鸿浙江金华第一中学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3年32期
关键词:育人学校教育

方家鸿|浙江金华第一中学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战略部署,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新时代新征程,学校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认识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浙江金华第一中学的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金华中学堂”。历经121年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学校已成为浙江省中西部教育的优秀示范,为国家培养了近5万名毕业生,其中包括20位院士(学部委员),6 000 多名海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和教授。英才辈出的背后,是学校百廿积淀而来、融入学子血液的红色基因与家国情怀,也是学校专注理想教育和科技创新教育的持续发力与突破。

秉承先贤优秀的办学传统,学校最终形成了“兼收并蓄,止于至善”的办学理念。“兼收并蓄”旨在着力培养适应新时代,有大格局、大视野、大情怀的学子,这不仅体现了学校对传承文化底蕴的重视,而且体现了学校追求精益求精的办学姿态,反映了学校孜孜以求的气象与境界;“止于至善”就是要利用一切条件,让学生的主体个性和内在力量得到充分发展和自由解放,使之成为公民表率、社会中坚、国家栋梁和时代先锋。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引领下,学校提炼出“培养具有公共责任感、批判理性、生命情趣和追求卓越的人”的育人目标,主张学生既要成为专业技术型人才,又要成为站在时代前列引领时代潮流、造福当今之世或推进历史文明进步的卓越人才。以下是学校的相关教育实践。

一、以专项行动为抓手,实施专注教育

知名校友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专注到蘸墨水吃粽子的故事广为流传。基于校友的成功经验,学校认为践行专注教育是发展的根基,因为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所以要专注于最重要的事。在信息爆炸时代,专注这一品质尤为可贵。一个人越分心就越难深入思考,只有快速进入专注状态,并保持持久专注,才能大大提高效率。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以专项行动为抓手,践行专注教育。

(一)实施“净爽教室”行动和“静楼”行动,营造利于专注的氛围

专注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培养的关键点就是专注氛围的营造。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干扰,这些干扰让人很难保持专注,所以专注氛围营造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主动避免或尽量减少外界干扰。净爽的学习环境、安静的学习场所等都有助于专注氛围的营造。为此,学校开展了“净爽教室”行动和“静楼”行动,努力创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育人环境。所谓“净爽教室”行动,即学校在教室走廊上设置了“书包水杯柜”,要求学生在桌面上只能堆放一叠不超过15厘米高的书,不摆放水杯等生活用品。这在扩大教室空间的同时,减少了桌面物品对学生的干扰,使学生有一个净爽的学习环境,从而心无杂念地专注于课堂。所谓“静楼”行动,即要求学生在自习期间不走动、不外出、不讨论。两项行动共同指向为全班乃至全年级营造安静的学习氛围。

(二)实施“一线五率”行动,增强学生的专注意识

专注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学生在学习中要分清轻重缓急,排除外界干扰,专心致志聚焦一件事,并且保持持续专注。专注教育的核心在于提高专注度。因此,学校以“专注度”为主线,对“早读开口率、铃声到位率、上课抬头率、听课握笔率、自习埋头率”等开展专项检查(即“一线五率”行动),并开展“专注班级”评比,以便在规范言行中引导学生树立专注意识。学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如何才能提高专注度,并主动去实践,以便通过知行合一将专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以活动赋能为契机,实施理想教育

校园里,“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爱国诗人艾青、嘱咐学生“读书不忘救国”的五四运动时期学生领袖方豪等名人的雕塑静静地伫立在名人园中,久久地诉说着母校给予他们的精神滋养,被后辈学子深深地仰望。前辈们各捧一颗滚烫的红心,为真理、为科学毅然前行,成为国家建设史上的闪闪红星,更成为引领后辈学子追寻理想的永恒星辰。

进入新时代以来,学校在传授学生新知的同时,深挖红色基因,创新科技教育,集彩聚光,点亮众星璀璨!学校以“红色基因,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为主线,以“学校、家庭、社会”为阵地,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深挖主题活动的思政元素,以活动赋能理想教育,形成了系列化、精品化育人课程体系,全面提升了育人成效。

(一)“引进来”:继承责任担当

自2002年开始,学校建立“育人成长链”,即通过高一团校培养、高二业余党校培养、高三“金中才俊”人选培养的递进式培养,采用教师授课、嘉宾讲座等形式,开展丰富的理论学习、社会实践等活动,让红色的种子播撒至学生的心中并生根发芽。2021年,“育人成长链”模式升格为“望道学院”全过程培养模式,即借助陈望道等校友留下的丰富厚重的精神财富,培根筑梦,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校注重对青年学子的思想引领。学校每年为高三学子举办“成人礼”,使他们明确成人责任担当,树立强国报国志向。学校曾邀请校友、陆军首位单飞的女飞行员徐枫灿回校为高三学子演讲,激励学弟学妹肩负使命与担当,奔赴梦想与未来。学校每天固定时段安排学生收看《新闻联播》,这一做法已坚持了25年。学校以“明德、励学、致远”为主题开设“丽泽讲坛”,从2015年开始,已举办50 期。此外,学校打造学生思想宣传阵地,创办《德育园地》,16年来已编辑出版61期。

(二)“走出去”:赓续报国理想

学校注重赓续红色精神血脉,打造思政教育“行走”的“课堂:连续10年开展“重走我的长征路——春日毅行”活动;组织学生社会实践研究小组连续12年关注社会民生,参与社会调研,解决社会问题,并参加全国中学生领导力大赛,12个课题成果获特等奖,10名学生荣获“全国中学生领袖”称号;每年组织学生走进博物馆、全国廉政教育基地“江南第一家”、先烈故土等。

利用校友会的辐射作用,学校选拔学习、创新、服务、才艺、恒毅等5类共30位“金中之星”,带领其赴上海开展上海双甲基金项目学生综合实践活动,鼓励他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三、以现代科技为载体,实施心理教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2023年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指出“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着眼未来,我们应把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学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利用科技协同路径,实施心理教育新举措。

(一)智慧化基地:创设心理家园

学校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日常化,在浙江较早建立智慧化青春健康教育基地,并采取“课堂+讲座”“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多措并举,分年级设置青春健康教育课,针对性开展主题系列活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与全面发展。2020年学校青春健康教育基地获评全国“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2021年又获评浙江省学校中唯一的一家“浙江省十佳教育基地”。

(二)智能化设施:释放心理压力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压力不可避免,如果没有得到及时释放,日积月累就会形成心理问题。秉持将压力大化小、小化无的原则,学校提倡以日常体艺活动释放压力。学校以空间建设为基,具体举措包括:建成第19 届杭州亚运会足球赛训练场和全配套功能用房;建成环校“阳光乐跑道”;改造艺术小剧场、舞蹈健身房、体育馆、双层风雨操场等。学校以活动训练为体,从2022年4月起自主开发智慧乐跑系统,为学生提供精准而富个性化的运动数据,从而提高体育锻炼的有效性和趣味性。学校搭建校园智慧体育平台,实现校园体育全面智治,为实现教体卫大融合、提升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助力。在高一年级,学校尝试开展“课前乐唱”活动,每年定期举行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如校歌红歌大合唱、“十佳歌手”大赛、社团秀、元旦文艺会演等。

(三)数字化家校:联合开展心理疏导

学校聚合家校共育,共建家校结合网络:组织成立家长委员会,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网络教育的作用;开展线下家访、线上家长会等活动,依托“浙江省首批中小学数字家长学校”平台跨时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明确人生方向。

德育是学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在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学校依托厚重校史实施专注教育、理想教育和心理教育,是一次大胆的探索。今后,学校将继续以专注为基,通过理想引领、数字赋能,培养出更多志存高远、德才兼备、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积极践行生命价值的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育人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