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霉菌毒素对羊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2023-12-11张明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10期
关键词:霉菌羔羊毒素

张明

(辽阳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 辽宁辽阳 111000)

霉菌属于真菌性微生物,自然环境中生存能力强,能产生多种代谢产物,其中有些代谢产物对人和动物有一定致病力,称其为霉菌毒素。养殖生产中这些毒素主要存在于饲料中,通过采食进入机体,并产生多方面的危害[1],轻者影响生长发育,重者能导致中毒而引发多器官衰竭,最后以死亡而告终。为了能帮助大家更加科学地认识霉菌毒素,本文以羊为例对其进行详述。

1 科学认识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目前报道的种类不低于300 种,但不是每种毒素对动物机体都会产生毒性,有些是无毒的,有些是弱毒的,但有一部分是高毒的,其中就包括对生长发育危害较大,同时也是临床常见的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毒素、赭曲霉毒素、T2 毒素、呕吐毒素等。黄曲霉毒素主要危害羊的肝脏、肾脏、脾脏和免疫组织,导致消化功能下降,机体代谢受到影响,免疫力下降。玉米赤霉烯酮主要危害生殖系统,导致生殖系统发育不良,如果为公羊则造成精子数量下降,畸形精子率上升,影响精液质量。如果为母羊则会引发发情无规律,假发情,屡配不孕,已经妊娠的还会导致流产。赭曲霉毒素主要危害肝脏、肾脏及消化系统,造成消化不良,机体解毒功能减弱,肾脏排泄能力下降。T2 毒素、呕吐毒素则主要作用于细胞分裂旺盛的组织器官,如胸腺、骨髓、肝、脾、淋巴结、生殖腺及胃肠黏膜等,抑制这些器官的细胞蛋白质和DNA 的合成。呕吐毒素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和免疫毒性,同时还有“三致”作用,是引发免疫力低下和胃肠黏膜功能受损的重要毒素。

2 霉菌毒素的危害

霉菌毒素的危害因种类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别,但由于生产中当饲料发生霉变时,产生的毒素往往不止一种,大多数情况下,病羊中毒都是多种毒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2.1 对种羊的危害

种羊主要以繁育为主,当饲料霉变严重,毒素超出机体分解能力时,公羊会表现精子数减少,活力下降,畸形率上升,有的还会引发长时间的死精、弱精,配种后受孕成功率下降。种母羊霉菌毒素中毒后可表现假发情或发情不规律,假发情由玉米赤霉烯酮的类雌激素样作用导致,发情的同时不排卵,导致公羊完成交配而无法受精。如果母羊已经妊娠,则早期会导致胚胎的死亡和自溶,中期导致胎羊的流产[2],后期则会出现早产,羔羊体重不达标,体弱多病,多在一个月内死亡,即使未死亡也难以育肥。无论是公羊还是母羊,除了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也会发生病变,免疫力低下使得机体容易发生继发感染,消化道受损时饲料的消化和吸收也会受到影响,病羊瘦弱,难以完成妊娠。

2.2 对羔羊的危害

羔羊分为哺乳期羔羊和断奶羔羊,哺乳期羔羊并不是完全依靠母乳提供营养,一般在15~20 d 后其也会自行采食饲料,从而使日粮结构变为母乳为主,饲料为辅。由于羔羊的多系统发育还不健全,即使食入少量霉变饲料,对其健康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主要表现在影响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淋巴细胞的成熟,导致接种疫苗后抗体产生时间延长,浓度最高峰值也不如健康羊。有些羔羊甚至会出现神经症状,长期昏睡或突然兴奋,进一步影响吮乳。羊断奶后便开始进入育羔期,如果饲料中霉菌超标则会引发肠黏膜坏死、脱落,老百姓称之为霉菌性肠炎。饲料消化和吸收均受到严重影响,粪便过料现象明显,呈黑褐色,有时带血,生长速度显著减缓。

2.3 对育肥羊的危害

霉菌毒素对育肥羊的危害是综合性的。首先,霉菌毒素被食入后先对食管黏膜、胃黏膜造成破坏,导致蠕动能力减弱,进一步影响反刍行为。其次,经瘤胃到达肠道的毒素会损伤肠黏膜,造成黏膜坏死、溃疡或脱落,消化酶的分泌量减少,影响饲料的消化和吸收,粪便也会有过料现象,使得料肉比上升。再次,育肥期的羊还未到性成熟,机体基本所有的器官还处于发育期,若毒素吸收入血就会影响这些器官的发育,导致羊生长停滞而转变为僵羊。最后,长期饲喂霉变饲料的羊育肥期显著延长,出肉率也不如健康羊只,饲料报酬下降,疾病频发,死淘率也会高于正常健康羊群[3]。

3 降低霉菌毒素危害的措施

养羊生产中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来防控霉菌,对饲料及原料采购关进行严格把控,饲料入库后必须科学储存,必要时在饲料中加入脱霉剂,采取科学方法饲喂,经常有霉菌中毒病例的羊场建议每月在饲料中加入保肝护肾类中药进行调理。

3.1 把控饲料原料采购关

饲料原料质量是成品料合格的关键,如果原料在入库前就已经发生霉变,则千万不要采购,比如在玉米收获的季节,如果遇到长期阴雨连绵的天气,则很多玉米还未收获就已经发霉,严重影响质量。还有些原料虽然采购时未发生霉变,但水分过高,不利于后期储存,这种情况要么进行二次烘干处理,要么直接拒收,比如玉米水分超过13%时,后期存放过程中就容易霉变。把控好饲料原料关是降低霉菌危害的重要环节,建议规模化羊场玉米首选质量上乘的东北玉米,饼粕类原料使用品牌厂家的产品,预混料按计划采购,不要受厂家促销政策影响而一次性囤货过多。

3.2 饲料及原料应科学储存

无论是成品料还是饲料原料,后期储存不当也会导致霉变。实践表明,霉菌最佳的生长温度在25~30 ℃之间,相对湿度在50%~70%之间,要想阻止霉菌的生长,饲料仓库必须保持干燥和通风。修建仓库时选址一定要在相对高燥的地方,料垛不宜过大,最好长、宽、高都不要超过2 m,垛离地面保持10 cm 以上,垛与垛之间间隔80~100 cm。在高温高湿的夏季或遇到长期阴雨的天气时,可在地面撒生石灰粉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饲料储存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做好出入库管理,优先使用临期饲料。

3.3 饲料中添加脱霉剂

脱霉剂对霉菌毒素有吸附作用,当饲料毒素超标时,进入羊消化道后,脱霉剂通过其强大的吸附功能阻止霉菌毒素吸收入血。由于脱霉剂不被肠道吸收,最终会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从而减轻对机体的危害。常用的脱霉剂有蒙脱石、酵母细胞壁、麦饭石、硅铝酸盐等,添加量一般在0.05%~0.2%之间,建议高温高湿的夏季添加量要高,低温低湿的冬季可适当减量。需要提醒的是,临床上还存在一些解霉剂和抑制霉菌生长的添加剂,比如葡萄糖氧化酶、丙酸钙、黄曲霉毒素分解酶等,这些成分也能显著降低霉菌的危害,但由于成本相对较高,建议用于病羊的治疗,或者饲料受霉菌污染严重时使用。

3.4 采用科学方法饲喂

建议羊场采用定时定量饲喂法,相较于自由采食,定时定量饲喂不容易剩料,霉菌的滋生就更少,而自由采食时槽中长期有料存在,底部料就很容易霉变。有些羊场为了提高饲料的适口性,一般会额外添加一定比例的水,这样干草类饲料采食会更快,但水的量一定要控制,通常不超过15%。饲养员在上料后应多注意观察,发现有霉块料及时清理。青贮饲料出窖前需要仔细观察,发现有霉菌污染的禁止饲喂。兽医要多巡场,尽早发现中毒羊,并给予治疗。有些羊场在发现玉米等出现霉变后,为了降低损失,通过添加一定量的碱来脱毒,虽然碱性条件下大多数的霉菌毒素会失去毒力,但脱毒过程对工艺要求较高,且碱处理过的原料并不适合酸性的瘤胃液,故饲喂后容易导致菌群失调,不建议自行脱毒处理。

3.5 定期使用中药解毒

由于霉菌毒素吸收入机体后主要通过肝脏进行分解,最终转化为无毒物质,故肝脏是受霉菌毒素危害最严重的器官之一。另外,大多数种类的毒素及其代谢产物最终是通过肾脏外排的,因此,定期在饲料中加入保肝护肾类的中药有助于减轻霉菌危害。每吨饲料中可添加栀子、连翘各120 g,黄药子、白药子各180 g,花粉、黄芩各150 g,大黄、车前子、茯苓各200 g,茵陈240 g,甘草60 g,郁金100 g,或者取绵茵陈、广陈皮、炒神曲、车前草各200 g,再加入川郁金150 g,杭白芍、炒白术各120 g,炒柴胡100 g,生甘草50 g,将上述各味药先混合粉碎,再以逐步稀释的方法拌入料中即可。一般建议夏季每月使用3~4 次,每次连续使用3 d,冬季用量酌减。

4 结论

一直以来我国农民都有养羊的传统,只是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对于很多家庭来讲养羊已经不是副业,而是作为主业得到发展。在我国西北牧区,养羊业是很多家庭收入的重要经济来源,地方政府在扶贫攻坚的过程中,养羊业也是作为重点扶持的项目之一,为众多贫困户实现脱贫,但由于专业知识匮乏,因饲料霉变而导致羊中毒的事件持续发生。希望广大养羊朋友在日常生产中能够重视霉菌毒素对羊生长发育的影响,尽最大努力将其危害降至最低。■

猜你喜欢

霉菌羔羊毒素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What Makes You Tired
一类具有毒素的非均匀chemostat模型正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毒蘑菇中毒素的研究进展
羔羊的试图(外三首)
致羔羊腹泻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严苛标准方能清洗校园“毒素”
霉菌的新朋友—地衣
地衣和霉菌
孤独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