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传染性鼻炎新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2023-12-11成元康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10期
关键词:嗜血鼻炎鸡舍

成元康

(石阡县农业农村局 贵州铜仁 555100)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而鸡肉营养丰富,价格优惠,进入养鸡行业的养殖户也更多,但随着鸡传染性鼻炎的发病率日渐上升,该病给养鸡业的经济造成极大危害。尤其是近年来鸡传染性鼻炎在大部分蛋鸡、肉鸡养殖密集区域发病率较高,影响养殖场鸡群的生长发育,产蛋量降低,直接淘汰率升高,鸡传染性鼻炎也成为如今养鸡业中比较常见的疫病,鸡只感染该病后,病程持续的时间较长,要将其净化根治的难度较大,会给养鸡户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1]。尤其在近些年来,养鸡业中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上难度增大,而鸡传染性鼻炎也成为养殖户较为头疼的疾病之一,加之该病出现的新的流行特点,对疫病防控工作的要求及难度也在不断地提升。特别是鸡群感染该病后,不仅发病率较高,就算是免疫过的鸡群也存在较高的发病率,其可能存在的原因是病原的频繁变异,流行菌株与现有疫苗株的血清型不匹配,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密度过于密集等因素的影响,对此为准确分析鸡传染性鼻炎新流行特点及发病原因,从病原及发病原因入手,对传染性鼻炎发病鸡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实验室诊断方法等对病原进行分型鉴定,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传染性鼻炎的有效措施,保护养殖户的经济利益,进一步促进养鸡业的健康发展。

1 流行特征

1.1 病原

鸡传染性鼻炎又称副鸡禽杆菌病,是由副鸡嗜血杆菌感染鸡只后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副鸡嗜血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形态呈多形性,不形成芽孢,没有荚膜及鞭毛,不能运动,属于兼性厌氧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在自然环境中数小时就会死亡,且对热及消毒药敏感,45 ℃存活不过6 min,但对低温干燥的环境耐受。副鸡嗜血杆菌可分为A、B、C 等3 个血清型,各型菌株具有独特的免疫原性[2],且不同血清型之间没有交叉保护。

1.2 传染源

病鸡及隐性带菌鸡是该病主要的传染源,而慢性病鸡及隐性带菌鸡是造成鸡群大批量感染、引起发病的重要原因。而且带有病菌的飞沫、尘埃,被污染水源和饲料及饲养人员都是该病的传染源。

1.3 传播途径

鸡传染性鼻炎的病原副禽嗜血杆菌可以通过患病鸡只的喷嚏、咳嗽及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周围的环境,导致尘埃、空气、饲料、饮水、用具及饲养人员等携带上病菌,其后健康鸡只通过采食、活动接触到被病菌污染的物品后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进行疫病的传播。

1.4 易感动物

本病可以感染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鸡群,尤其是老龄鸡感染较为严重。随着鸡的年龄越大感染率也越高,但有个体的差异性,而且表现出的症状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老龄鸡感染后表现出较为严重的症状,且病程持续时间较长,潜伏期长。

2 新流行特点

鸡传染性鼻炎的发生不会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会发生,但通常在每年10 月至次年的5 月易发生,尤其在冬末春初时节多发。鸡是该病的唯一自然宿主,火鸡、雉鸡和鹌鹑偶尔发生感染。但随着该病的变化也出现了新的流行特点,如下:

2.1 发病日龄的扩宽

鸡传染性鼻炎主要发生在4 周龄以上鸡只,但20~30 日龄的雏鸡及300 日龄以上的成年鸡对该病有一定的抵抗力,随着疫病的流行,在鸡只的育成阶段和产蛋阶段出现疫病高发。通过部分养殖场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疫病的发病日龄出现了扩宽的现象,20~30 日龄的雏鸡及300 日龄以上的成年鸡,也出现了疫病感染的现象,疫病出现向小日龄及大日龄以上的鸡只感染蔓延。

2.2 发病率及死淘率的上升

疫病的发生虽然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经过治疗后均预后良好,死淘率并不高,但随着疫病的发生流行,毒株出现变异,鸡传染性鼻炎的发病率增加,传播更快,而且治疗预防的效果不理想,感染鸡只的死淘率增加[3],造成更加严重的经济损失。

2.3 流行菌株的变化

在2003 年我国首次分离到B 型副鸡嗜血杆菌后,B 型副鸡嗜血杆菌流行毒株分离得到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在全国呈现出蔓延趋势,随着疫病的发生及流行,加之研究人员发现,该病最初在我国流行是以A 型为主,其次以A、C 型为主,再到以B 型为主,而现在是A、B、C 3 种血清型的副鸡嗜血杆菌在我国广泛流行。这给临床防控该病带来了新的问题,导致较多养鸡场发生疫情。

2.4 继发混合感染

本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有很大关系,其中大肠杆菌、支原体等细菌是环境致病菌,该病常常会与大肠杆菌、支原体等疾病发生继发混合感染,给该病的治疗带来严重影响。

3 临床症状

鸡传染性鼻炎的潜伏期较短,而且疫病传播速度较,若鸡只出现感染发病后3~5 d 则会蔓延至全群。发病初期,患病鸡症状不明显,鼻孔有水样鼻液存在,打喷嚏次数增多,其后患病鸡表现出采食下降或废绝,精神不振,喜卧,同时患病鸡发生腹泻,有绿色粪便排出。鸡只面部出现肿胀,打喷嚏频繁,且在鼻腔和鼻窦流出浆液鼻液,并在鼻孔处干燥形成结痂,眼部也出现肿胀,伴有炎症且流泪增多并有结膜炎发生,严重时会导致鸡只失明;随着病情的加重,鸡只出现呼吸困难[4],并伴有呼吸道炎症发生,气管、支气管有存在分泌物,严重时可见气管黏膜炎症,导致鸡只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产蛋下降等,严重的会窒息而死。

4 诊断

4.1 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是对疫病的初步诊断,鸡传染性鼻炎可以根据疫病的发病时间、患病鸡面部水肿、结膜炎、呼吸道症状等该病明显的临床症状及养殖场的流行病学特点相结合进行诊断。对疫病进行初步的临床诊断,其后再通过实验室诊断的方法对疫病进行确诊。

4.2 病料染色镜检

取患病鸡眶下窦腔以及里面的分泌物制成涂片,通过革兰氏染色、镜检,能够看到两极浓染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菌体两端钝圆,单个存在、成对或者呈短链排列。

4.3 病原分离与鉴定

对患病鸡取眶下窦分泌物或是鼻腔内分泌物在琼脂平板上划线接种,在鲜血琼脂或巧克力琼脂培养24 h 后,在琼脂表面形成细小、透明的针尖状小菌落,且不溶血。或置37 ℃的培养箱中厌氧培养24~36 h 后,观察其菌落形态再进行生化鉴定。还可以与葡萄球菌交叉划线进行培养后,呈现“卫星现象”做出诊断[5]。

4.4 血清学诊断

鸡传染性鼻炎的血清学诊断传统的方法有血凝抑制试验(HI)及平板凝集试验(SPA)等方法。其中HI 较为准确、特异性强,而SPA 虽然方便但抗原不稳定,难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而如今对于该病的血清型鉴定可以使用ELISA 方法,能够检测病原的特异性抗体,其灵敏度与特异性都较好,运用ELISA 方法检测可以将血清A、B、C 型的抗体和特异性抗原检测出来,可以用于检测副鸡嗜血杆菌分离株的血清型。

4.5 分子生物学诊断

对于该病的检测除了以上的检测方法外,鉴定副鸡嗜血杆菌还可应用PCR 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灵敏、准确、快速、简单。通过针对副鸡嗜血杆菌株,设计了DNA 探针或副鸡嗜血杆菌物种特异性基因的PCR 引物,通过PCR 检测或通过荧光定量PCR 检测得到结果,而荧光定量PCR 较普通PCR 检测方法更为方便,特异性检出低含量菌量,敏感性都比普通PCR 方法好。

5 发病原因

5.1 饲养管理不科学

在养鸡过程中,饲养管理不科学,会导致鸡群受到各种应激,尤其在鸡舍温度忽高忽低,鸡舍通风风速太快或者通风量太小,在饲喂过程中,不注意饲料的科学配比或为节约养殖成本饲喂变质发霉的饲料,导致霉菌毒素侵袭鸡只,影响鸡只健康,还有在饲喂过程中对不同的鸡群使用相同的饲料,不考虑鸡群的生长需求,导致其抵抗力低下等,在这些情况的影响下会导致鸡传染性鼻炎的发病率升高。

5.2 生物安全不规范

养殖户的养殖环境不到位,对鸡舍的卫生清理工作也不到位,导致鸡群生长环境恶劣。尤其是在温度环境变化剧烈的春冬季节,多雨、高温、湿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都会提高传染性鼻炎的发病率。其次鸡舍的建设没有按照相应标准建设,对防虫防鼠、通风保温等因素考虑不周全,给鸡舍的生产环境带来严重影响;特别是鸡舍随意排放粪便及污水,导致周围环境遭污染,若是有鸡只患病则会污染周围空气及水源,给传染性鼻炎的发生有机可乘。还有对于死鸡等没有按照无害化要求严格处理,增加了疫病传播的风险。

5.3 预防措施不到位

养殖过程中,养殖场没有专业技术人员,饲养人员缺乏对鸡疫病防治技能的认识,疫病防控工作难以高效开展;其次专业技术人员的宣传工作不到位,用药存在的误区,导致疫病发生时难以控制;还有养殖户缺乏免疫知识,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免疫程序,为了控制成本,不对鸡群进行疫苗免疫或是使用过期疫苗,导致疫病发病率变高。

5.4 引种繁殖不合理

鸡种引进是保证鸡群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引种繁殖是为了进行品种的改良或是扩大养殖规模,将优良品种、品系引进养殖场的一种措施,但养殖户在引种过程中疏忽了引种过程中疫病防控的重要性,没有对引种地区的疫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没有对引进的鸡种进行疫病检测,导致引种后,带病鸡只将疫病带入鸡群,进而诱发鸡群感染疫病,极大地增加了疫病发生的风险。

6 治疗方案

6.1 中药治疗

对于鸡传染性鼻炎的治疗,要遵循对症下药,标本兼治的原则,而中医治疗就是针对病情进行治疗,还能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可以使用中草药方剂保护性治疗,可以用中药治疗辛夷、郁金、沙参、知母和黄柏各10 g,蒲公英、板蓝根、薄荷、苍耳子、白芷、木香、防风、甘草各80 g,研成粉末,拌到鸡饲料中,供1 000 只鸡采食,可以起到通鼻窍、清心降火、滋阴清肺、清泻肺热、凉散风热、清热解毒、祛风解表、镇咳祛痰等作用;同时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商品化的麻黄鱼腥草散(主要成分为鱼腥草、麻黄、黄芩、板蓝根、穿心莲等)及荆防败毒散(主要成分荆芥、防风、柴胡、独活、羌活等),用量及使用方法参照说明进行使用,对鸡传染性鼻炎的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6.2 西药治疗

对于鸡传染性鼻炎的西药治疗,主要是通过抗生素进行治疗,首先养殖场需要采样进行病原学检测,并通过细菌药物敏感试验,判断病原对抗菌药的敏感性,从而选择相应的抗菌药,一般选用兽用抗菌药,并且优先选择窄谱抗菌药,也可根据以前的治疗经验进行相应的治疗,对鸡传染性鼻炎的病原是副鸡禽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可用选用对该菌敏感的兽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若是5~7 日龄的雏鸡感染该病可以用盐酸大观霉素盐酸林可霉素可溶性粉,在1 L 水中加入2~3.2 g,给雏鸡饮用,2~3 d 即可;同时还可以使用复方氨苄西林按20~50 mg/kg·bw 喂服,2 次/d,同时注意抗生素药物治疗后的休药期。

7 预防措施

7.1 加强饲养管理

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减少疫病发生的风险。要注重饲喂保证饲料的营养成分,其次要保证鸡舍环境卫生良好、通风、温湿度正常,同时禁止饲喂变质饲料,要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及违禁药品的使用,避免产生免疫抑制引发免疫失败,而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失。

7.2 强化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是保障鸡群健康生长的关键环节,要对改善饲养环境减少病原细菌的滋生、定期对鸡舍环境、生产区、食槽、水槽等重点区域进行清洁打扫。在养殖场要严格按照封闭管理及养殖场标准进行工作,若出现病死鸡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疫情蔓延。

7.3 完善预防措施

疫病的防控,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原则,对此要完善预防措施,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做好疫苗免疫接种工作,进一步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同时还要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检测,进一步掌握养殖场具体情况。

7.4 规范引种繁殖

要规范引种繁殖,若是有条件要坚持自繁自养,若是要进行引种首先要确定引进鸡只的健康,要对引进鸡只进行检测;其次要防止在运输环节可能造成的染疫,避免疫病的感染,同时要减少引种落地鸡只的因应激产生的影响,进一步减少疫病发生的风险。

8 小结

鸡传染性鼻炎是危害养鸡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发病率高,传播快,文章对该病的流行特征及新流行特点进行归纳分析,并对该病的临床症状及诊断方法进行总结,并对该病发生的原因进行概括,就鸡传染性鼻炎综合性防治提出建议及策略,进一步保障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同时又保障养鸡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嗜血鼻炎鸡舍
远离『鼻炎闹』 静享黄菊之秋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中医赶走恼人鼻炎
葱汁治鼻炎
鸡舍
浅述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诊治体会
河市某规模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