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解百年望族传承的核心密码

2023-12-11李陈

全国新书目 2023年9期
关键词:兴盛中国史家族

◆文/李陈

艾公子

微信公众号“最爱历史”创作团队的集体笔名,三名作者分别为郑焕坚、吴润凯、陈恩发。其中,郑焕坚是华中科技大学文学硕士,吴润凯是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两人原为《南方都市报》高级记者。艾公子团队目前已出版《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文治帝国》《疑案里的中国史》《宋词三百年》等作品。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历史上有哪些能与张载横渠四句相提并论的霸气名言?”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答案姑且不论,题目本身就很耐人寻味。横渠四句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和“为万世开太平”都属于比较宽泛的普世价值,而“为往圣继绝学”则要具体得多,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普世”,夹在其中,似有违和。而这种“违和”其实很能体现中国人对传承问题的极度重视,以至于将其视作与其他三种普世价值同等的、无需解释的至高观念。从某种程度上说,传承问题是中国人几千年来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中国人始终在探索的重大命题。艾公子这本《传承:百年家族背后的中国史》正是在回答这一命题。

本书将“家族如何兴盛”“历史如何延续”“文化如何传承”等问题集中起来,给出了一个统一的解释框架:“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是唯一一个文明不曾断裂的国家,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以家族为单位,世世代代传承,即便在历代的动荡冲击中仍保留着文明的薪火,故始终能屹立不倒、涅槃重生。”

本书的三个维度则正好对应前文所说的三个问题:

首先,从体例上看,本书选取了中国历史上38 个著名家族,以38 篇文章的形式,分别梳理这些家族各自的由来和兴衰经过。这些家族属性各不相同,有的是将门世家,有的是门阀豪族,还有的是仕宦家族、富商家族或文化家族;他们的崛起方式各不相同,有的是某位先祖发迹之后以一己之力带动家族跃升,有的是数代积累最终厚积薄发;他们的发展历程也各不相同,有的绵延千年薪火不绝,有的显赫一时又盛极而衰。然而通过本书的梳理,读者可以发现这些形形色色的家族无论是兴盛还是衰落的过程中都明显有某种共性,提炼出这种共性,就是掌握了中国家族的兴盛之由和衰落之因,或谓破解了中国家族的盛衰密码。这回答的是“家族如何兴盛”的问题。

其次,从脉络上看,本书除楔子讲了孔子家族外,其余正文按时间顺序分为四个章节。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逐渐瓦解,家庭与家族从宗族中独立出来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和运转要素。根据历史阶段的不同,家族的存在模式也各异,分别为两汉时期的功臣与外戚,魏晋至隋唐的门阀,宋明清的科举、文化与战功家族,晚清以来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家族,他们都是不同历史阶段经济水平、政治制度、社会形态、文化风气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反过来,既然这些家族的盛衰与历史环境的联系如此紧密,那么这些盛衰的经过也很能反映当时的历史环境。因此,把两汉至近代的这些家族史串联起来,就成了一部完整、立体的微观中国史,即本书副书名所谓的“百年家族背后的中国史”。这回答的是“历史如何延续”的问题。

再次,从主旨上看,本书借讲述历史上著名家族的故事,总结中国家族乃至中国历史的盛衰缘由,最终探讨的是“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哲学命题。在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乃至社会结构都面临着剧烈的冲击和解构,人们也产生了诸多迷茫与困惑。本书通过梳理历史家族的渊源与脉络,对过往进行审视与回顾,思考“我们从哪里来”,以期在新的历史进程中找到准确的定位与归宿,弄清“我们要到哪里去”。这回答的是“文化如何传承”的问题。

市面上其实不乏探讨以上问题的著作,但要回答好如此复杂的问题并不容易,况且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学术探讨或宏大叙事,而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在关注的问题。怎样以大众视角参与到此议题的讨论中来,能否就其中大众感兴趣的部分给出答案,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我们可以想象,对于一个关注点是“怎样让我的家族兴盛”或者“给子女留怎样的遗产才能最长久”的普通读者而言,一本著作如果是制度史的角度讲述作为一种制度或概念的世家门阀,不说艰深,至少也是抽象或“不相干”;而一本仅讲述某个或某几个特定家族的书则可能偏向于猎奇,或者缺乏共性,让读者“没法学”。因此,本书的一大优势就在于可读性、人文性与实用性的结合,书中的内核是严肃的、有深度的,内容呈现方式或者说定位却是通俗的、有趣味的。四个章节中的38 篇文章,实际上就是38 个引入入胜的历史故事。

在写作语言上,艾公子历来以用新闻特稿式笔法进行历史写作著称,本书也延续了以往的风格。这些故事往往以一个极具现场感的镜头切入,让读者从开头就能沉浸到情节中,随后不管是对历史背景的交代、人物形象的勾勒,还是心理活动的还原,都在娓娓道来的叙述风格中徐徐展开,既不滥用术语,论证也要言不烦。故事就是故事,流畅度是第一要素。与此同时,艾公子又不仅仅满足于讲故事,而是时而恰到好处地展现温情,让读者在其笔端产生触动与共鸣,时而又点到即止,深沉而又克制,通俗而不低俗。

从故事或历史文本的角度看,这38 篇文章相互独立,可以从任意一篇看起;从全书的整体视角看,将38 个家族的家族史串联起来,又能编织出一条完整的中国史脉络。用38 个家族的盛衰脉络诠释一个主题,提炼出的传承之道自然十分可信;而将其放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考察,总结出的道理更是可以升华为宏大的历史规律,更具指导意义。“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如此宏大的问题不能完全指望由一本通俗历史读物来回答,但这本《传承:百年家族背后的中国史》凭借对我们家族来源与血脉传承的回顾,至少给出了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答案。

猜你喜欢

兴盛中国史家族
河南心意拳系列之三:兴盛周家口
HK家族崛起
《小偷家族》
一座钓鱼台,半部中国史
皿字家族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论教育在考据学兴盛中的作用
扬州雕版印刷技术的兴盛和传承
丝绸之路“新北道”的开通与兴盛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2期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