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森林抚育经营对生态效益的影响及策略研究
2023-12-11王季春
赵 亮,王季春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院 陕西,西安 710048)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林业也快速发展,林业产值一直在我国GDP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不断凸显,尤其是在近些年来,我国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也提出了相关政策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林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木材,还能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森林抚育经营是将森林的生长规律和经营管理进行有机结合,以达到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森林蓄积量、优化森林结构和提高林木质量的目的。
1 新时期森林抚育经营的必要性
森林抚育经营是指在森林的生长过程中,对林地内的林木进行全面管理、科学管理的过程。森林抚育经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森林生态系统质量的提高,从而发挥出森林生态系统应有的作用[1]。在新时期,加强对森林抚育经营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利于推动林业产业和生态建设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特别是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加强对森林资源的抚育经营工作,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加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能够促使我国经济结构向更加合理、健康的方向发展。
2 新时期森林抚育经营对生态效益影响的分析
2.1 森林抚育经营对生态效益的直接影响
森林抚育经营的首要目标是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为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生态保护、调节气候以及维持土壤肥力等方面的功能。一是抚育间伐可以有效地改善林分的生长环境,从而促进林木健康生长,提升林木品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促进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二是抚育间伐能够促进林木营养空间的扩展,使林木分布更加均匀。同时,还能够促进林木的营养空间、光照等环境条件的改善,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和质量,有效促进森林生产力的提升。三是抚育间伐可以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减少林木病虫害、改善森林结构和功能等。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改善森林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使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物种更加丰富。
2.2 森林抚育经营对生态效益的间接影响
森林抚育经营是指对林分实施人工培育,并在此过程中通过伐除影响林分生长的树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森林结构,提升森林质量,并提高森林生产力和林地生产力,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2]。在对森林进行抚育经营时,对森林的树种选择、林分密度和林下植被等都会产生影响,而且这些影响与森林抚育经营措施的选择和实施密不可分。对于幼龄林来说,由于其生长速度较快,可以通过伐除部分林木来扩大林地面积,提升森林覆盖率。对于中龄林来说,由于其生长速度逐渐变慢,因此在进行抚育时应注重保留树种的多样性以及混交性,这能够提升林木生长速度和林分质量。对于成熟林来说,由于其生长速度逐渐变慢,因此在进行抚育时应注重保护其森林环境,对于森林的林分密度和林下植被进行调整,使其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森林生态效益,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支持。
2.3 森林抚育经营对生态效益的综合影响
通过研究发现,在森林抚育经营过程中,能有效提升森林的生物多样性。首先,在森林抚育经营过程中,通过对林木的抚育能够提高林木的生长能力和林分的稳定性,通过对森林进行科学合理的抚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林下植被的生态效益。其次,通过对森林进行科学合理地抚育工作,可以提升林下植被的生物多样性。最后,森林抚育经营能够提升森林的整体质量,提升林分的健康水平,进而有效提升森林的生态效益。
2.4 森林抚育经营对生态效益的影响因素
森林抚育经营是对森林资源进行管理和经营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增强森林资源的健康程度,从而使森林的生态效益得到更好地提升[3]。从目前来看,在森林抚育经营过程中,其对生态效益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在抚育经营过程中,林地土壤肥力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土壤肥力下降后会导致林分的生产力下降,从而使林分的生产力和森林质量受到影响。其次,抚育经营能够改善林地环境。抚育经营可通过改变林地的树种组成、树种结构以及林分密度等方式来改善林地环境,从而使林地环境得到改善。其次,抚育经营还能够促进林木生长。通过抚育经营,能够促进林木生长,从而提高林分的生产力,使森林资源得到更好地保护。最后,抚育经营能够降低森林火灾发生概率,减少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通过抚育经营,可以使林地内的林木生长状况得到改善,从而使林地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3 新时期森林抚育技术的应用分析
3.1 幼龄林抚育
在森林抚育的过程中,幼龄林的抚育是森林经营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影响森林生态效益的关键。在幼龄林抚育过程中,要对苗木进行适当地修剪,将一些过密、长势不良、密度较大的苗木进行清理,保证苗木之间有一定的空隙空间,增加苗木之间的通透性。在对苗木进行修剪时要根据其实际生长情况来进行操作,这样才能保证其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3.2 中龄林抚育
中龄林抚育是在幼龄林的基础上进行的,也就是森林进入中龄期之后的一个阶段。在此阶段,森林植被已经在生长过程中完成了一定程度的演替,但由于受到自身发育规律和外部环境的影响,生长速度较慢。如果不对其进行抚育经营,森林植被就无法完成演替,导致林分质量降低。在中龄林抚育阶段,需要完成两项工作:一是对林中空地进行清理,二是对影响林木生长的障碍因素进行清除。在中龄林抚育过程中,林内密度过大、分布不合理、分布不均、结构单一等都会导致林分质量降低。针对这一问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对林分密度进行调整,对稀疏林地进行补植补造,使林分分布更加合理。
3.3 成熟林抚育
对于成熟林的抚育工作,要做好全面调查和研究,综合考虑森林结构、环境等各方面因素,避免抚育工作与林分的生长规律发生冲突,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一,合理选择抚育树种。在对成熟林进行抚育时,要充分考虑到林木生长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抚育。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主要选择杉木、马尾松、杨树、刺槐、水曲柳等树种进行成熟林抚育。通过抚育工作可以改善林分结构,增强森林整体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林木健康生长。
第二,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对成熟林进行抚育时,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要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量,降低森林病虫害发生率。同时,也要做好营林措施,以提高林分的自身抵抗力,从而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另外,也要做好病虫害监测工作,全面了解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林分的抵御病虫害能力。
第三,强化抚育技术。对于成熟林进行抚育工作,要充分考虑到林木生长的规律,在保证林分健康生长的基础上,尽量缩短抚育时间,以提高抚育质量和效益。对于进入成熟期的林木要及时进行砍伐,以避免过度消耗森林资源。
3.4 过熟林抚育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森林资源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其中以过熟林居多。由于过熟林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自身生物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导致树木生长较为缓慢,甚至出现部分死亡现象,影响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使过熟林能得到有效恢复,提高林木质量,在进行过熟林抚育工作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应通过抚育促进林木健康生长。在对过熟林进行抚育时,应重点针对林木生长缓慢的部分进行采伐,通过多次采伐将过熟林的天然幼龄林变成成熟林,使其数量和质量得到提升,最终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其次,应注意过熟林的抚育方法。在抚育过程中,应对过熟林进行适当的疏伐,对于生长速度较快的林木,可在其生长旺盛时进行采伐,且伐根要尽可能保留;对于生长速度较慢的林木,可采取小面积择伐的方式,将其间伐掉,促使林木健康生长。
最后,应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在进行过熟林抚育时,应合理利用林地资源,使其得到充分利用,最大程度地提高林地效益。对于过熟林可采取间伐和补植措施。间伐是指对过熟林中长势较差的林木进行采伐、清除或者砍除的过程;补植是指对过熟林中生长较好的树木进行补植的过程。通过间伐和补植措施可有效地提高林地的利用率。
4 新时期森林抚育经营的有效策略
4.1 加快建立森林经营管理体系
为了确保森林抚育经营的顺利进行,应加快建立完善的森林经营管理体系,从领导机构到具体部门,再到各部门的管理制度等各个环节都要落实到位。一是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森林抚育经营工作的重要性,为森林抚育经营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同时,领导干部也要经常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多听多看,了解实际情况。二是林业部门应将森林抚育经营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对森林抚育工作进行协调和管理,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同时,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森林抚育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三是加强对森林经营管理制度建设的领导。针对当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对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力度和监督力度。四是积极创新经营管理机制。可以通过实行“领导负责制” “目标管理责任制” “岗位目标责任制”等方式来调动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参与森林经营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五是加强森林抚育经营宣传力度。通过在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上开辟专栏、专题、专版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森林抚育经营的意义和目的,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森林抚育经营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2 严格执行抚育间伐标准
抚育间伐的标准是森林抚育经营工作中最为关键的内容,如果在对森林进行抚育间伐时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来进行,就会导致林木之间的竞争压力过大,对树木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在森林抚育间伐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尽量避免因抚育间伐导致林木之间的竞争压力过大,从而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在对马尾松林进行抚育间伐时,如果抚育间伐时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就会导致林木之间的竞争压力过大,从而使马尾松林出现落叶、落果等情况,使林分生长状况不佳。此外,在对森林进行抚育间伐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在进行森林抚育间伐时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执行。二是在进行森林抚育间伐时要尽可能地保护好原始森林的生态环境。三是在进行森林抚育间伐时要尽量避免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
4.3 优化森林抚育技术
第一,要确保抚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针对抚育工作的质量和进度等方面进行严格把控,对于存在问题的区域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4]。二是要科学选择抚育方式,要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抚育方法,结合森林自身特点及培育目标对林木进行抚育,从而为森林培育提供必要的条件。三是要做好抚育工作的检查和验收工作,通过检查验收可以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
第二,对森林抚育技术进行不断优化。通过分析以往森林抚育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对森林抚育技术进行优化升级,例如针对人工林来说,可以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平茬、补植等方式优化工作。针对针叶林来说,可以在采伐更新过程中对采伐强度和伐根进行控制。
第三,要切实做好森林抚育工作。一是在做好森林抚育工作之前要科学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安排合理的作业进度和强度等工作内容;二是在开展森林抚育工作时要对森林抚育强度和作业进度进行控制、监督和检查等;三是在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之后就要切实开展森林抚育活动等。在做好以上几点之后还要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从而为今后的森林抚育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
4.4 建立生态效益评价机制
针对当前我国森林抚育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该结合我国的森林抚育经营发展现状,对森林抚育经营所产生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将其纳入到林业生产活动中[5]。以黑龙江省为例,该省在对森林进行抚育经营的过程中,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生态效益评价机制,并且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通过建立生态效益评价机制,能够将森林抚育经营所产生的生态效益进行准确地评价,从而对森林抚育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具体来讲,可以根据黑龙江省现有的森林资源情况和林业发展情况,对森林抚育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在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相对较少,而林业发展较为迅速的地区,可以通过建立生态效益评价机制来对当地森林抚育经营所产生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在对这一地区进行森林抚育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时,应当将其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进行研究和分析。如果对生态效益进行评价时,发现当地林业发展较为迅速,森林资源比较丰富。通过建立生态效益评价机制,可以对当地林业发展情况和生态环境保护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和评价,从而对当地林业发展状况和林业保护措施以及措施进行有效地调整和完善。
4.5 重视专业人才培养
在林业建设中,人才是重要的因素,专业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到森林抚育经营工作的效果。因此,要重视森林抚育经营专业人才培养,通过多种方式,提高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6]。
第一,加强林业教育。首先,在教育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爱国情怀培养和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加强森林抚育专业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再次,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加强森林抚育经营方案的编写,通过科学合理、切实有效地方案设计提高工作质量。
第二,完善相关政策。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国家需求和地方实际需要的森林抚育经营政策、措施、标准和管理办法等;加强对林业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制定有利于调动林业工作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政策。
第三,建立森林抚育经营技术推广体系。要建立森林抚育经营技术推广体系,在技术推广体系中要有专门的部门和机构进行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技术推广队伍;要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技术推广计划;要加强对科技人员的培训和交流。
第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林业科研单位应积极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合作,采用先进科技成果与科技手段,为森林抚育经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林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林业科研成果转化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监督检查,并给予大力支持。
5 结语
新时期,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林业部门也加强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经营,以确保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森林抚育经营是对森林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主要手段,对提高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有着积极作用。但目前我国森林抚育经营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生态效益产生了一定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森林抚育经营质量,有效提高其生态效益,相关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如何合理利用抚育经营技术,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同时相关部门也要不断加大对森林抚育经营技术的宣传力度,提升全社会对森林抚育经营技术的认知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