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逃离与主动退出:农村青少年脱嵌乡土教育困境研究
——以豫南R县为例
2023-12-11郭师彤王辉煌
冯 路,郭师彤,王辉煌
(1.长春科技学院 吉林,长春 130600;2.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长春 130118)
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开始对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进行调整,大规模的“撤点并校”导致乡村教育从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字下乡”到新时期“文字上移”[1]的转变,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与转型带来的“城市偏向”的现代化路径也对农村和农民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2],由此乡村教育在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导向的影响下逐渐走向了缩减。与此同时由于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中国的乡村教育逐渐展现出“拥城—衰乡”的局面,教育资源向城镇的大量倾斜对农村青少年的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教育是百年大计的根基,也是农村青少年打破阶层固化,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一种重要方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其中教育振兴是关乎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笔者通过对中部地区调研发现,农村中小学数量在不断减少,大量农村青少年进城上学或随父母去所在务工城市就读,“教育进城”虽提升了教育环境,但在划分学区置办房产时,也给其家庭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从而导致部分农村青少年主动脱嵌乡土教育,转而投向城市教育。同时,乡村教育的衰败和父母外出务工造成的家庭教育缺失,也很难让他们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这一现实又加深了农村青少年脱嵌乡土教育的状态。
1 文献综述及问题的提出
鉴于乡村教育现状,学者们对于农村青少年教育的研究角度不尽相同,有部分研究者从国家“教育布局调整”来阐述对农村青少年脱嵌乡土教育困境,一方面因中央政府对于教育的投入进行转移支付和项目化,但地方政府在调整时缺乏必要的前期考察而盲目进行,出现偏差,使得乡村教育遭遇“被调整”。另外受发展主义的教育城镇化政策的影响和教育布局调整缺乏自上而下的互动性,导致乡村教育加速衰落,从而使得农村青少年失去了在乡土接受良好教育的可能[3]。从农村青少年的主体性地位来看,教育的转型和城镇化,可能会使得农村青少年获取教育公平的机会更难,也会引发农村社会内部和城乡社会发展的不平衡[4]。
另外,有部分研究者从农村青少年辍学角度来阐述农村青少年脱嵌乡土教育困境。其中,郝文武等[5]学者认为,虽然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但是还有一部分农村青少年因上学产生的生活费用或因家庭观念落后带来教育贫困,从而产生辍学的情况。谢爱磊[6]借用布迪厄“生存心态”概念来阐述,农村青少年家庭因在社会变迁加快,社会结构不断固化的影响下,父母对子女受教育水平和质量,以及学校教育对子女社会流动的作用不敢有过高的期望,甚至抱有消极态度,导致农村青少年辍学。张士菊[7]认为农村生活的同质性,教育改变生活的示范性较弱,以及乡村场域文化决定了教育处于次要地位,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目标很难实现,以及自身的厌学情绪等非经济要素的影响,导致一部分农村青少年产生辍学的行为。张朝华[8]认为农村城镇化建设带来了大量的低端市场就业机会,这些低门槛的赚钱经历可以让青少年体会到“自力更生”的自豪感,给他们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价值,从而诱惑着部分农村青少年过早的辍学。
也有部分学者从校园欺凌、“失学到失足”等越轨行为来阐述农村青少年脱嵌乡土教育困境,农村青少年产生越轨行为与其父母教育缺位,同辈群体的亚文化影响以及彰显个性等原因密不可分[9、10]。而范先佐[11]认为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是教师待遇有待提高。以上研究不管是从国家教育布局调整,还是从农村青少年的厌学、辍学、越轨都详细的对农村青少年教育困境以及脱嵌乡土教育进行了阐述,但农村青少年教育问题,随着新时期社会变迁,疫情的影响具有变异性,以及现阶段农民离土不离乡的现实情景,更要求农村青少年教育困境嵌入到乡村场域去解决,要放眼于整个宏观背景去思考,更应该考虑父母的婚姻和谐与否、以及个人理想信念的缺失对农村青少年脱嵌乡土教育困境的影响。
当今时代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只有乡村振兴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而乡村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乡村教育是农村青少年打破阶层固化的仅有不多的途径,解决好农村青少年的脱嵌乡土教育困境有利于乡村教育的再生产[12]。笔者通过对豫南R县北部B镇、南部M镇的中小学以及县职业高中的田野调查和参与式观察,在对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深度访谈中产生深思,并带着疑惑去探究其深层次原因,以期为农村青少年脱嵌乡土教育这一现象作出解答。
2 农村青少年脱嵌乡土教育困境
农村青少年是指年龄在10~18岁,处于小学高年级直至高中阶段,又区别于城镇青少年的一个群体,他们的“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等方面匮乏[13],在社会阶层中处于劣势地位。当前农村青少年所处的教育环境比过去优质,但农村青少年的教育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提升,所遭遇的脱嵌乡土教育困境挑战依然十分严重,笔者本着对这一现象的困惑进行了实地调查,究其原因,将从“被迫逃离”和“主动退出”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2.1 “被迫逃离乡土”的教育
2.1.1 教育城镇化
在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对教育进行了改革,发动大规模的撤点并校布局调整以及农村寄宿学校的建立,在这一场运动中,大量嵌入乡土社会的学校急剧消失。后来由于社会反响强烈,教育部在2012年出台了《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严格规范学校撤并程序和行为,并要求办好村小学和教学点,至此农村很多村小才得以保存。但是撤点并校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阻挡的,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加深,社会变迁速度的加快,“教育上移”使得教育资源逐渐向城市倾斜,城乡之间的教育格局异质化逐渐加大。
乡村中小学是国家教育公平兜底、农村青少年打破阶层固化的载体,乡村中小学的发展影响着新时期乡村振兴的成败。然而实际情况是乡村中小学的发展受限,在教育城镇化的撤和并中挣扎,学校的正常运转乏力,对农村青少年教育影响甚深。笔者在对R县B镇、M镇中小学调研过程中,发现学校的内生发展能力匮乏,学校很多老师动力不足,年龄较大,教育创新能力不足,生源质量较差,学生学习热情较低,学校不以升学为目标导向,反而为了完成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让适学农村青少年渡过小学和初中为目标。
笔者在调研的M镇中学,学校为了招收初中学生,在初级中学中办六年级的班制,让学生提前过渡,提高学校入学率。即便是这样努力,在全乡小学中110名正常升入初中的学生,也只留住了80名升学学生。由于生源的有限和质量较差,乡村中学的发展问题极大,这又进一步加剧了教育城镇化的趋势,而农村青少年面对越来越萧条的乡村教育,也只能被迫脱嵌乡土教育去城镇寻求更好的教育资源。
2.1.2 教育市场化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家进行了税费改革,使得国家的政权从“汲取型”到“悬浮型”[14],教育所需的资金从过去的“三提五统”到如今的国家财政项目制拨付,由于教育资金由财政拨付,地方政府只能选择不断“开源节流”,想尽办法发展经济和减少政府财政支出,选择把教育市场化以此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同时把教育集中上移化以此产生“规模效益”,在这情况下使得不以经济效益为主的乡村教育逐渐边缘化。
笔者通过对豫南R县教育局领导进行访谈得知,R县政府通过2003年国家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的意见》政策指导,出台了多项为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优惠,例如将公办老师大量引入民办学校,其薪资由财政拨付,这种“民办公助”[15]的形式,使得大量的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直至2022年,R县共建立3所民办学校,其中有2所学校有小学到高中招生资格,1所有小学到初中招生资格。由于民办学校的建立,相关配套设施以及房地产的兴起,使得利税效益明显,大大减轻了地方政府的压力,这种经济上的收益不断强化着地方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而乡村教育因为社会资本的匮乏以及财政经费需要由地方政府承担,从而导致了乡村教育与城镇教育的差距不断拉大,也因此让农村青少年不得不脱嵌乡土教育,选择离家更远的城镇接受城市主义导向的教育。
2.1.3 教师逃离化
由于我国城乡间教育水平差距悬殊,乡村教育常常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加之乡村学校缺少教师任教,使得乡村教师教学任务繁杂,工作压力较大,而乡村教师的薪资待遇又低于城镇学校,这让部分乡村老师心态失衡,对乡村教育工作的满意度不高,此外在调研过程中还发现,很多乡村特岗教师服务期满之后应该享受的编制问题以及重新选择工作岗位时提供方便条件和必要的帮助,并没有得到落实,导致很多老师的抱怨较大,长此以往乡村教师离职和流失不断,从而寻求更高标准的城镇学校,除了乡村教师主动的涌向城镇,优秀的乡村教师也会不断的被抽调到城镇。另外乡村学校的学生大多数为缺少家庭陪伴的青少年,正处于调皮叛逆期,在教学中教师会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并且由于一些乡村地理位置偏僻,乡村教师基本的生活问题也会随之增多,比如,生活圈子狭小、寻求配偶条件受限、出现缺乏安全感等负面心理效应,乡村教师面临着诸多挑战,离职意向强烈突出。
这些因素导致了乡村优秀教师资源的流失,也使得他们与城镇教师教学质量的差距不断加大。在缺乏优秀教师的窘迫情况下,乡村教育陷入了生源流失与教师流失的恶性循环,农村青少年也只能被迫脱嵌乡土教育。
2.2 “主动退出乡土”的教育
2.2.1 乡土文化脱嵌
乡土场域[16]文化,是一个基于费孝通先生“差序格局”,以“个人自身”为中心,根据血缘、地缘、业缘等逐渐往外扩展的文化圈层。随着社会变迁速度加快,城乡二元结构的不断扩大,又加之“撤点并校”政策的调整。另外,也受寄宿制学校的发展和“文字上移”的影响,有条件的家长大多数都会送孩子去县城就读。因此,乡村教育不管从时间还是距离上都脱嵌于乡土场域文化。
无论是学校的老师还是村民,对于学生接受教育的理念,都是逃离农村的工具,他们认为乡土场域文化是落后的,离乡离土的教育才是优质的教育,也认为接受教育是打破阶层固化的最好的方式。另外加之网络对于城市价值观的宣扬,农村青少年从网络中接触大城市美好的一面,使他们辍学的念头不断回响。随着新一代的农村青少年的向城观念,必然会导致乡村和教育的没落,也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更影响乡村振兴的进程。
在乡土场域文化中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地位重要,乡土文化中更重视传统美德,但是由于脱嵌于乡土场域文化,使得农村青少年对于乡土场域文化的淡漠和接触匮乏,必然会对乡土场域文化的传承产生影响。曾经的“文字下乡”到现今的“文字上移”,让乡村教育逐渐脱离了乡土场域文化的滋养,这又加深了农村青少年主动退出乡土教育的趋势。
2.2.2 亲子分离加剧
自古以来,农民就属于“百业”的一个群体,加上城镇化的进程不断提升,城乡二元结构的差距也不断加大,农民生计都是“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17]模式。由于农民的兼业生计模式加之异地就学、升学困难,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笔者调研的河南省是劳务输出大省,多数年轻父母为了生计,不得不选择亲子分离的生产方式,适龄就学的农村青少年则交给老一辈照看。而在隔代抚养中成长的农村青少年,由于爷爷、奶奶的文化程度一般较低,知识面难以与时代吻合,加之隔代亲情的影响,使得农村青少年受溺爱的程度较深,造成管严不忍心,管松管不住的尴尬局面。
农村父母本着改善家庭生计、提升子女教育质量的想法外出务工,不得已将孩子留在农村给爷爷奶奶照顾,可他们忽视了亲子分离给孩子心理健康方面的不利影响,也高估了爷爷奶奶那辈人对孩子教育的辅导能力和对孩子生活的照顾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将孩子留在农村接受教育相当于把孩子的教育问题全部抛给了学校,殊不知农村青少年的成长与父母的教育、家庭的环境密不可分,又加上部分家庭破裂,让本身就式微的乡村教育体系下成长的农村青少年的教育雪上加霜。
2.2.3 网络沉迷与职教的不成熟:改变了农村青少年的求学观念
根据《2022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网民数量不断增长,城乡网络水平的差距也不断缩小,已经在现有行政村中实现了“村村通宽带”,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57.6%,农村地区上网的便利性极大提高。在笔者调研的M镇N村中,由于中国移动通信只需要手机套餐满足要求,就可以免费装宽带,所以农民家中基本上都装上了宽带,只有极少数无智能手机的留守老人家中没有接入宽带。另外,2020年突发的新冠疫情,扰乱了社会秩序,各行各业深受其影响,学校教育也不例外。学校采取线上网络课程和线下课程结合,来应对疫情无法集中授课的影响。由于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又加之疫情影响下,上网课的需求,农村青少年接触智能手机轻而易举,对于成长关键期的农村青少年来说,他们缺乏自控能力,在成长过程中诉求空间有限,加之长期的隔代抚养,现实世界中关爱和照顾的缺失使他们对于虚拟的网络更加容易沉迷,造成的后果是农村青少年拒绝现实世界中能给他带来实质好处的课堂教育,转身选择虚拟世界里能给他带来及时快乐的网络游戏,这进一步加深了农村青少年脱嵌乡土教育困境。
另外,在笔者调研过程中,B镇和M镇初三的很多学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无法正常考上普通高中,大多数学生都升入了县职业高中,而R县职业高中在没有参加中考之前就可以提前入学,由于上职业高中的学生都是非中考生,所以学校聚集了很多农村问题青少年,而且学校管理混乱,时常有恶性事件发生,在三年职业高中的生涯中,升入本科的学生几乎没有。近年来,国家对于职业高中的教育非常重视,在2021年10月还专门出台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但是在笔者调研的R县职业高中,学校教学实力、学生培养和校企合作非常不成熟。在这种教育现状下,部分农村青少年对升学并不积极,反而考虑早日脱嵌乡土教育。
由于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相对应的职业高中的发展不成熟,农村青少年受到的影响最大,农村青少年在学校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加之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形式丰富、内容有趣的网络游戏迅速入侵了农村青少年的日常生活,畅游虚拟网络的充实让他们逐渐忘却了乡土的生活和教育,并且部分农村青少年清楚自己很难升入普通高中,只能前往发展并不成熟的职业高中,毕业后也无法得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这种教育晋升通道不顺畅的现状又加剧了农村青少年对学习的厌恶,最终导致农村青少年脱嵌了乡土的教育。
前文提到“被迫逃离”和“主动退出”,是受“推—拉”理论的影响,一方面由于城镇优越的教育资源起到了拉动作用,另一方面,落后的农村教育资源推动了部分农村青少年进城接受更高质的教育。在村庄熟人社会里,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流入城镇,使得村庄内部阶层分化现象显著,经济社会分化也愈演愈烈,进一步激发村民间的竞争。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社会转型期,尤其以农村青少年为主导的乡村社会竞争中,更多的体现在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投入与支出方面,而农村社会竞争的目标随之也转移到教育进城及教育竞争中来,逐渐倾向于教育离农化。
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以及乡村内部是乡村教育转型的重构部分,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大多数人认为城市教育要优于乡村。因此,高质量的教育都集中于城镇,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少年会选择进城接受教育,也逐渐成为村民的教育竞争共识。在调研中发现,从乡村转移到城镇接受教育的农村青少年家庭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多数为父母在城镇务工,将孩子也送到城镇学校并且进城居住。这些经常在城镇务工的家庭相对于在乡村里从事农业的村民来说占据有利条件,逐渐成为村里的中上层,这也加剧了乡村学校教育资源的流失,教育不公平局面也随之显现。
3 对策与思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新时期农村青少年的教育问题的成败与否,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更进一步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农村青少年在新时期所遭遇的教育困境,不仅关乎他们向上路径受阻的问题,也是我们国家为实现民族复兴,实现教育公平所要破解的难题。解决好农村青少年脱嵌乡土教育困境问题,可以使其打破阶层和教育固化,增加社会的稳定,也可以为乡村振兴解决人才缺口,反哺乡村各项事业,更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后盾。根据笔者对中部豫南R县的调研,针对前述农村青少年脱嵌乡土教育困境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以下思考,以期能为农村青少年脱嵌乡土教育困境的出路提供一些思路。
3.1 农村青少年乡土教育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因此,城乡青少年教育不能互相脱离,而要建立起桥梁,使之成为促进乡村教育振兴发展的纽带。通过对豫南R县乡村教育发展模式调研发现,地方政府受教育市场化的影响,出现了乡村学校中部分农村青少年被动进城接受教育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配置,也不利于政府教育改革政策的推行。在城乡教育政策改革中,鼓励农村青少年接受高质量教育资源是好的出发点,但是无形中不仅加重了农民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不利于实现农村青少年乡土教育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具体而言,应当站在农民主体性立场,使得农村青少年乡土教育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理念,为农村青少年提供有利的教育资源条件,保障他们拥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促进城乡间教育资源的公平性,避免出现盲目鼓励农村青少年进城接受教育的情况。在以国家为主导的乡村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的实践中,农村青少年教育城镇化是必然趋势,但地方政府可以出台保障农村青少年就近入学的政策,同时要对乡村学校撤并及教育城镇化适当均衡,真正实现农村青少年乡土教育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3.2 提高教师待遇和学校内生发展动力
目前乡村中小学,基本上都是依靠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形成了“等靠要”氛围,很少从内生发展模式去思考存在的教育困境,加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在乡村教育振兴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当前乡村中小学应树立内生发展动力观,在政策支持之外,结合内因和外因,自主探索破解困境之路。
首先,应采取精准的措施和落实解决乡村教师的待遇和保障问题,对于乡村教育经费和“特岗教师”的职称评定和补贴应加大倾斜力度,并严格落实。对于免费师范生和订单式全科师范生应给予更大的支持力度,也可请城市优秀教师进行支援并定期组织培训,确保乡村教师人才的质量和稳定性。对于居住在城区的教师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或者便利的通勤措施。此外,还可以通过完善教师的激励考核制度鼓励乡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使得乡村教师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在乡村教育事业中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
其次,乡村中小学应从自身的管理力度出发,树立为反哺乡村振兴为目标的教学观念,在乡村教育中不应该做减法,应该加大对于学生的学业教育力度,邀请骨干教师常态化教学和培训本校教师队伍。乡村中小学管理者可与政府联合,寻求当地富裕企业家进行捐赠,为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师待遇的提高提供物质基础。也应给予教师足够的权利,提高升学目标完成度的奖励,加大乡村教师自身乡土归属感和责任意识的培养,并立足于乡土文化,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除了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可为学校招生进行宣传。现今乡土村社与学校空间和时间相隔严重,应加大家访力度,构建家校互动平台,并邀请教育专家,设立家庭教育课堂,提升农村家庭亲子沟通能力。
3.3 营造浓厚的乡土场域文化氛围
在“文字上移”的影响之下,乡村教育与乡土场域文化渐行渐远,离土离乡的趋势不断演化。由于接受现代化教育,农村青少年很少去触及农活和接受传统乡土文化的洗礼,致使乡土场域文化与乡土教育之间产生鸿沟。新时代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应营造乡土场域文化的氛围,立足于乡土社区,将乡村教育与乡土气息结合,引领农村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乡村观,并转变离土离乡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具备乡土经验的乡村振兴人才为目标。另外,近些年农村离婚率攀升,产生大量的单亲家庭,应加大移风易俗的力度,从法律和社会道德的宣扬中,改变传统择偶观和嫁娶观,不应为结婚而结婚,使村民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家庭观和教育观,从而为农村青少年营造良好的乡土场域文化氛围。
另外由于农民的“半工半耕”的生计模式,父母辈群体不得不进城务工,导致大量的农村青少年脱嵌乡土教育。现阶段应立足乡土实际,借鉴城市“四点半”课堂的模式,寻求志愿者协会和退休老教师的帮助,或者在农村本土社会中寻找有能力承担农村青少年离校之后的管理人员,专门在各个村落开辟一间共用教室,开展乡土、课业、传统文化教育。并加大农村社会工作机构的建立,充分利用社会工作对于农村青少年的引导,架起家庭和学校的中介作用,使乡村教育再一次嵌入到乡土场域。
3.4 弥补家庭关爱和教育的缺失
亲子分离对农村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让农村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变得更加困难,由于缺乏父母辈的关爱和教育,学校教师的教学和管理并不能对他们形成较强的约束力,所以当农村青少年出现厌学甚至辍学的情况时,父母和学校教师往往不能及时和有效的解决,导致农村青少年不断的脱嵌乡土教育。亲子分离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要同时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入手,关于家庭方面,在青少年的成长阶段,父母的关爱会构建好孩子的内心支柱,良好的家庭氛围也会让孩子变得更加乐观自信,这些对农村青少年接受乡土的教育都十分重要,因此在亲子分离背后的结构性问题难以解决时,加强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更具有现实意义。亲子分离是父母一方或双方迫于家庭生计外出务工造成的,父母与子女在空间上距离的拉大,对深度的亲子沟通和家庭教育是不利的,可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完全没办法加强与子女的沟通交流,父母可以定期与子女进行线上的视频通话,询问子女的身心健康状况以及学习情况,同时可以保持与学校老师的沟通,更加清楚的了解子女在学校的表现,以此来弥补对子女关爱的缺失。
另外,关于学校方面,学校可以对在校学生进行基本信息普查,针对那些留守青少年,增加对他们的日常关心和家访次数,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设置心理咨询室,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的教育,在学生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时,及时给予他们心理疏导,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温暖。最后,全社会都应该加大对亲子分离的关注,企业和个人可以响应国家振兴乡村的号召,加大对乡村的教育的投资和捐赠,改善乡村教育的现状,让那些留守青少年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地方政府可以挖掘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经济,为乡村带来就业岗位,让村民离土不离乡就可以养活家庭,从根源上解决亲子分离的难题。
3.5 加大沉迷网络干预力度及提升职业教育发展质量
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发展迅速,而农村青少年自控能力较弱,家长监管力度松,导致农村青少年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加之短视频行业的发展,一些扭曲的价值观、城市观侵蚀农村青少年,更进一步加深了其脱嵌乡土教育。基于此,应加大对农村青少年过度沉迷互联网干预力度。同时,农村青少年父母也要担当起责任加大监管力度,建立榜样力量,在家庭中合理使用智能手机,多与孩子沟通和交流。而乡村学校应积极宣传互联网的“双刃剑”效应,积极举办课下文体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并积极引导正确的互联网价值观,提高农村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和正确的使用观。政府也要加强监管,利用后台大数据精准定位未成年人群,避免青少年模式成为摆设,也应加大对低俗短视频的打击力度,积极正确的引导青少年价值观。
另外,农村青少年只有看到了教育对他们未来生活的改善,才会愿意静下心来接受乡土的教育,所以我们要采取不同的高中分流策略,提高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为他们日后步入社会奠定好基础。当前农村青少年初中毕业生,能考上普通高中的学生偏少,大部分学生的升学都转向了中职教育和职业高中教育。而随着国家工业化的发展,企业需要大量职业技术的人才,我们应该在教育方面实现供需平衡,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对升入职业高中或者中职的学生进行补贴或者学费免除,支持高校对于职业教育双师型老师的培养,对职业高中或中职学校加大管理力度,制定相应的考核体系,并对校企合作进行严格的把控,着实为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而努力,让学生能真正学到一技之长从而较好的立足于社会。
4 小结
乡村教育关系着国家与社会的协同发展,不管是“被迫逃离”还是“主动退出”都对乡土教育产生深度影响。以农民家庭为底层视角来看,让其子女进城接受教育是在以乡村振兴为背景下的教育转型而做出的选择结果。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承载着他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父母对待他们教育的态度寄予深切的期盼,加之,国家在农村教育改革中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及政策,教育城镇化成为了新时代的产物,由此加剧了城乡教育不平衡的局面,无论是对于政策实行者还是以农村家庭为主体的参与者而言,城镇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此外,在农村熟人社会及内部阶层分化的标榜下,逐渐成为农村青少年教育城镇化的重要因素,与之相伴的一系列影响如代际分工与社会支持也需要随之进行适应性调整。这种农村青少年学子进城教育潮,加剧了乡村学校教育的衰败及农村社会内部阶层分化的压力,使得农村家庭负担日益加剧,无形中也加大了对乡村学校教育的冲击。
从最初的“文字下乡”到“文字上移”,我国乡村教育历经了长期的转型发展,在“推—拉”理论的作用下,乡村教育的转型及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教育公平问题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农村青少年在城镇优质的资源条件吸引下,纷纷选择逃离乡村,接受城镇学校教育,这不仅满足了部分农村青少年父母对其子女成人成才的期望,而且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但是,从农村社会阶层分化以及农民主体性视角来看,农村青少年脱嵌乡土教育问题关乎乡村的盛衰,也关乎乡村振兴的成败,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必须将乡土教育发展切实的纳入国家政策和社会支持的考虑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