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谈
2023-12-11刘嘉荟
◇刘嘉荟
大约一个月前,我周围流行起一种人格测试,通过回答问题来大致判定人格类型。我的结果是“INTP”,其中第一个字母“I”代表的就是内向。很长时间我都对其耿耿于怀。这样的结果提醒着我,自己至少在人际交往这种事情上,表现是不尽人意的。像一般内向的人那样,在集体活动中经常力不从心,喜欢熬夜到凌晨,会因为发呆浪费掉一些时间,因此格外羡慕那种精力充沛,在任何场合都能应对自如的人。记得以前戏剧课考核,大家争先恐后地要做演员时,我选择了承担剧本编写工作,毫不犹豫地祈求幕后的庇护以逃脱在舞台上抛头露面的可能。后来和老师交流这件事情,老师的答复是:“做自己就是最好的,不必内耗。”这让我联想起很多东西,比如一个内向的人在社交时的感受,比如人与人之间在原生家庭等方面本来就不可逆的差异,比如交往中总是难以做到真正共情的局限,等等。今年寒假我没有回家,一直待在学校,假期宿舍楼几乎空荡荡,晚上没有几间亮着灯。每次在夜晚走进楼门,都像踏入某个安静而巨大的巢穴。表哥偶尔会主动打来电话询问我的近况,于是我也猜想电话那端,他会不会在舅舅离婚后的重组家庭里有格格不入的感受。我们如今在某种程度上很类似,单亲,内向,敏感,不善讲话,平等地接受着来自生活的侵蚀。过年那几天我环抱双臂坐在阳台上,看远处高楼上的万家灯火,内心是困惑的。我很想知道,漆黑的天幕下,我所在的世界上,真的有人是绝对幸福的吗?所以小说创作时,我大多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为原型,也包括生活中我对一些人的观察,希望尽力去探索我自己所在群体中人的生活困境和心理状态。
关于原生家庭是否对性格有决定性影响,我自己没有明确的结论,因此小说并没有将二者联系起来。它所叙述的故事是一个女大学生和已经工作的表哥长期以来受到来自家庭不同的创伤,在精神上相互扶持。人物个性是否与家庭状况有关这个问题,留给读者体会更加合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和别人的交流,乃至于他们自己在交流过程中,总表现出有效理解的不足;即使经历相似,性格年龄相似,在交往中也不可能达到完全共情。这种障碍是小说重要主题之一。在对人的局限的反思中,揭示“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的生命本质。
小说是叙事的艺术,它的价值在于展示时间流当中的人生经验。在实际创作的过程中会发现,它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灵活。一个动态的过程如何展示可以使它的故事性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深刻,我认为这是每一位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无可回避的问题。刚开始动笔时我想的只是要呈现一个女孩和表哥各自大致的经历和体验,后来在写的过程中发现用陈舒一个人的视角去叙述更加合适,而且不知不觉地牵扯出很多我以前的生活记忆,它们当中很多都是在对小说进行架构时未曾料到的。陈舒对于希望得到老师关注的心态,究竟是好胜的欲望在作祟,还是潜意识里对于原生家庭不圆满的补偿,好像怎么解释都可以。希望类似的情节安排能够在丰富小说人物形象方面有所贡献。
文章在用语方面应该算是比较节制的,我至今在创作中不太会用抒情,这在表达上可能构成缺憾。但总而言之,对作品做出一些阐释是愉快的体验,感谢本杂志给了我这样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