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与《西部》

2023-12-11王世虎

西部 2023年5期
关键词:西部海子新疆

王世虎

细细数来,这是我写作的第十个年头。记得在更早以前,上初中时,第一堂英语课,老师问我们,你们的理想是什么?等到我回答时,当时脑海中只有一个词poet(诗人),不得不说,这个词在我后来的写作中给了我力量,这是诗的预言。

十年前,我刚上大学,离开家乡焉支山到金城兰州求学,也是在这一年开始了我的诗歌创作。十年后的今天,我来到祖国的西部——新疆乌鲁木齐工作,继续和文学结缘,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在新疆,《西部》一直以来都是各民族作家以及读者最钟情的刊物,更是被誉为新疆第一刊。其实,在内地各省市中,《西部》的名气更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一本老牌刊物,不断推陈出新,策划了很多备受作者喜爱的栏目,受到一致好评。

打开《西部》第一页,“寻找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学表达”这句话给了我很多思考和启发,我想这也是每个《西部》人的初衷。第一次在《西部》发表作品,是2022 年第四期新疆文本·乌鲁木齐小辑栏目,刊发了我的五首诗歌,这对一个新人而言,是莫大的鼓舞。当然,这些年,《西部》也一直致力于推崇更多的年轻写作者,给了年轻的作者很多机会。

当时,还有一件趣事,让我记忆深刻。在第四期杂志印发以后,有好几个读者在乌鲁木齐作者交流群里分享了我的那几首诗,其中《想念着我的母亲》《写在小年夜》和《写在入秋以后》三首诗受到很多读者喜爱,大家都在找这个新的作者是谁。有朋友微信截图发我,真是令我又惊又喜又惶恐,那是种复杂的心情。有一位读者评论说,看到《想念着我的母亲》这首诗,让我也想起我的母亲。这也不得不佩服编辑和《西部》的眼光是多么独到。

2022 年5 月,某天突然接到《西部》编辑老师的电话,说准备邀请几位在乌鲁木齐的年轻写作者参加写作营,问我有没有时间。当天下午,我就满怀激动地去找了我们领导汇报,第二天便收到写作营的邀请函,我也如愿地请上了假,参加了那次难忘的写作营活动。也正是这次活动,让我认识了很多老师,也结识了很多新朋友,我们欢聚在一起,以诗为伴。

写作营期间,正值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八十周年,重温讲话精神,让我们更觉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也更加坚定了我们为人民写作的信念和决心。为期五天的写作营,既有专家讲座、座谈、诗歌朗诵会,也有户外采风等系列活动。

“身居闹市不知春去,一进米东方觉夏深”,现在读来,依然如在眼前,历历在目。天山村,窑坡村,这两个位处中国北方的村落,却对我影响颇深。一排一排的别墅,宽阔的街道,整洁的环境,和我记忆中的村子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而我的故乡——窑坡村,如今已是废墟一片,再无人烟,我知道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正离我越来越远。此次写作营我们住在天山村文雅民宿,距离乌鲁木齐市区大概二十多公里的路程。一进门就是一片栽满果树的园子,旁边种满了花花草草,在房子两侧有主人种植的西红柿、辣椒,还有茄子等等,好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象,惹人陶醉,不免沉浸其中。在房子的后面,还有一大片闲置的空地,旁边摆放着两架秋千和几个石桌、石凳,白天可以喝茶,晚上可以看星星,谈天说地,这不就是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嘛,我们感慨着,在这里拍照、录制视频,发朋友圈,告诉朋友们我的幸福和诗歌的幸福。按照活动安排,我们按时上课,几位老师分别讲散文、小说,也讲影视、报告文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于我而言可谓是受益匪浅。后面,我们去了哈熊沟、玉西布早村、东道海子,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新疆花儿”等,行程紧密而有趣。这里,有两件事让我记忆犹新。

2022 年5 月21 日下午,经几位老师和民宿老板商量,我们要了一块空地,并借了锄头和铁锨,在房屋后边那片荒芜的空地上开辟了一块地,并取名为“西部自留地”。尽管面积不算很大,但付出了我们整个下午的劳动。晚上,吃过晚饭后,天已经黑了下来,由堆雪老师带头,我、曹戊、亚峰四人用老板的手推车去围墙后拉粪,给土地施肥。在拉完一车过后,亚峰早已不见人,躲在旁边的秋千上说啥也不来,朋友说他就是我们的监工,彼此打趣着。我们三个人继续铲粪、拉粪、卸粪,一套动作下来行云流水,不一会儿就将三车粪平铺在地里了。第二天醒来,手掌心生疼,我们远离家乡后,离土地越来越远了,以至于土地和我们之间出现了巨大的鸿沟,当我们试图去亲近它的时候,它就以这样的方式回复你。

后来,朋友在文章中写道:我们的祖辈们世代生活在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是土地的一部分,土地也是他们的一部分,而我们不一样,我们早已没有了这种对土地的亲近感,它也在拒绝着我们。也正是在那天,我写完了诗歌《关于劳动》,其中诗的结尾两句是“如今我年近三十/漂泊他乡/对于耕种/我知道早已失去了世袭的可能”,友人评价说,这种失去感莫名的袭击了我。对于在土地上长大的人来说,这是一种被遗弃。那一刻,我们拥有着灵魂的共鸣,生活让我们痛苦,幸而有诗歌,可以承载其中的一部分。“袭击”和“被遗弃”在心底深处深深触动着我,因为我们都是土地是儿女。

活动结束后,至今也没有机会回去看看那片土地,不知道怎么样了。但我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有他自身的命运。我也相信,肯定还有机会会再回去,看看那片属于我们的“自留地”。

第二件事是外出采风去东道海子那天,来回近两百公里的路程,却让我难以忘怀。出了郊区以后,土路高低起伏,进入海子以后,有些地方甚至没有路,一辆辆越野车行驶在荒漠上,坐在车里人就像大海的波浪,起伏不定。前面的车走过后,烟尘四起,跟近了之后就像穿行在沙漠底下,于是尽量减慢车速,这样摇晃的幅度也会小一些,但每一个人的眼里都充满了对事物尽头的期待和热情。当我们从车窗里看见那一片海子出现在我们眼前,不免兴奋起来,甚至想在里面游泳,真是一个可怕的想法,但当时我确实这样想了。

每一个生活在北方的人,心里都有一片海。而眼前的景象,实在是太美了,湛蓝的天空飘荡着五月的白云,一层层水的波纹从脚下四散而开,成片的芦苇生长在两岸,头顶有白鹭斜飞,微风拂过脸庞,这一切都让人充满遐想,一切是那么的浪漫,有谁会不爱这里呢,有谁会不爱这样的北方呢。我为听到一片沙海的沉吟而感动,我为听到一片海子的芦笛而感动。这是祖国的西部,我的左侧是东道海子,我的右侧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当你一个人走在岸边,能明显感觉到水涨水落的痕迹,这也是历史的痕迹;一个人行走在这里,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不远处,一只骆驼匍匐在空地上,一动不动,明亮的眼睛仔细打量着周围,看着我们在对面走来走去,它始终都保持着一个姿势,就这样远远地看着我们走近再离开,像一位栖居在这片土地上的老人。当牧民骑着摩托车,扬起长鞭,将一群牦牛从那边赶到这边,牛跑起来的风沙直上云霄,似乎连接着地面和天空,辽阔的荒漠中,我们是不请自来的人。同行的老师说,荒漠是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一经破坏,便难以恢复。我们这么多人,突然闯入,对于这片静谧的水域和大自然,我们是怎样的存在,我思忖着。诗友在诗中写道:壬寅年五月/一行人在东道海子/成为这片水域的一部分/在古尔班通古特等另一部分鉴定此刻的意义/而后,我们从照片中侧身离开。

对此,我们不能给这趟旅途一个怎样的定义,我们只能从照片中侧身离开,尽量减少一些来过的痕迹,保持对自然的敬畏,那些远古的诗意。

这片水域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外围,不算是沙漠腹地,沿途中长满了红柳、梭梭草等一批耐旱的植被,接受四季的洗礼。而那片波光粼粼的、一眼望不到头的、晶莹剔透的水域,将日夜起伏、涌动在我们的心口,成为新的长势。回来的途中,早已是人困马乏,再颠簸的路依然有回家的欣喜。友人在文章中写道:我们在土地上劳作,也在土地上写作,我们对文字足够真诚。假如我们失去了土地,也就失去了写作的必要,更谈不上什么真诚。晚上,我们又在秋千上荡来荡去,月色笼罩着我们,树影婆娑,月光从树梢上落下来,聆听鸟叫和虫鸣奏响的大自然的乐曲,整个人像在风中。就这样我们一直坐着、摇着,什么都不做已经是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了。在人生的旅程中,能让我们铭记的事物越来越少,但总有一些东西,在记忆深处闪闪发亮,这是我们的热爱,也是我们的初心。

想起这些与《西部》的往事,仿佛那些日子就在昨天,不禁让人心潮澎湃。今年,《西部》第三期刊发了去年我们在写作营的采风诗歌,一次次的交织和激励,让我难忘,在新疆工作却因为文学而倍感温暖。这也坚定了我在诗歌创作这条道路上的信念和理想,重要的是给了我们年轻作者更多的机会,并获得创作上的自信。《西部》对我有知遇之恩,张映姝和李颖超老师亦对我有知遇之恩,我对他们一直心怀感激和敬畏。他们都是我们身边非常优秀的作家,他们的作品、人格,以及对文学的热情和执着,是我们所有年轻写作者学习的榜样。

今年,新疆文联成立七十周年,《西部》也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光辉历程,我想,这也是一代又一代的编辑老师默默耕耘的成果。我也相信,全国的读者朋友、作家朋友和评论家们也和我一样,始终热爱着《西部》,并且关心它,爱护它,尊敬它,由衷地希望《西部》越办越好,成为培养一代又一代年轻作家的摇篮。

再一次祝福《西部》。

猜你喜欢

西部海子新疆
德令哈,没了“海子”你还剩下什么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九寨沟观海子(外四首)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地区收入差距分析
西部在粟稻起源研究中的地位
基于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模型的西部国际型物流枢纽城市选择问题研究
解析海子之《死亡之诗(之采摘葵花)》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