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下的老屋
2023-12-10段云成
段云成,中国名师工作室联盟成员,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负责人,重庆市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特聘授课专家,被教育部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研中心聘为“第四届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评审专家。《中国教师报》校园新闻电子版编辑,《德育报》特约通讯员,“云成长共同体”负责人,出版《我的教育梦·班主任的教育智慧》教育专著,参编《名师教你学政治》。成为《新班主任》《教书育人》《教师发展》《师资建设》《中国好老师》等杂志封面人物,蒲公英教育智库旗下《星教师》杂志2016全国年度班主任。
回到家乡,情绪高涨。坐在三哥家的坪坝上与邻居们边沐浴着冬阳边聊着天,突然想起我在那里出生并在那里长大的老屋,在这温暖的阳光下,它会是什么样子呢?夕阳渐渐西下,邻居们回到家里开始烧火做饭,炊烟先是呼啸而上,后来与斜阳在空中随风舞蹈。母亲在洗菜,妻子坐在灶房里烧火,三嫂不停地切炒,一盘盘美食相继端上餐厅的桌面,一缕缕香气四处乱窜。我穿上羽绒服,拉上拉链,轻轻地走出去。
三哥家的新洋房与老屋相距不到一千米,但中间是一条崎岖不平呈S形的羊肠小路。这条小路应该是我们家族的人从山林中间走出来的,砂石路的下面有四座祖坟和另外一座坟墓。我想起小时候与哥哥们在深夜的小路中穿梭经常不注意滑倒在祖坟上,有些气恼但并不害怕。路的上面都是参天大树,高大的松树最多,还有一些斜爬在半空中的板栗树和低矮的油茶树。晚上没有光的时候,这里面黑黢黢的,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们往往还是凭着经验自由来往。现在残余的阳光穿过树叶缝隙,映照在地上形成斑斑点点,这些斑点像镜子一样,一下照出我美好童年的画像。
这条小路就像隧道一样穿过山林,走在里面让我第一次感受到那么孤单恐慌。突然听见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起来,抬头看见松鼠也在树上不停地上蹿下跳,众多树枝也随风摇摆,我才发现这个“时空隧道”竟然那么热闹,这还是那种曾经熟悉的美好样子,小时候的我们不也是那样大声叫喊、那样在树顶上摇晃打闹吗?在大城市待久了,有时嫌弃吵闹;回到了家乡小山村,又想念热闹。其实,我是喜欢热闹时的那份亲情或友情,喜欢安静时的那份自由或自主,我对环境并不太挑剔,因為它总有我喜欢的地方。现在一时的寂静和一下的热闹,让我脑海中闪现出蒋大为演唱的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
羊肠小路的尽头,是老屋那横跨半空的吊脚楼。老屋就像一位伟岸的英雄披着风衣迎风逆行,吊脚楼正如风衣一样飘展在空中。在斜阳的映衬下,几根悬在空中的柱子上好像雕刻着各种吉祥的动植物形象。有卧着的白虎,有站着的凤凰,也有飞腾着的龙,还有盛开着的百花。正如一幅幅图画,又如一本本书,还如一根根枪棒。阵阵山风吹过,各种响声此起彼伏,像是花儿在绽放,也像是百兽在狂啸,还像是英雄在歌唱。此时此刻,吊脚楼上的连廊也在微微上下抖动,好像一位老人在慈祥地微微点头。吊脚楼的屋顶上落满了树叶,此时像各式各样、各种颜色的飞机一样,有的俯冲,有的爬升,还有的斜飘着缓缓着陆,好像都在欢迎我的归来。老屋长年无人居住,显得有些冷清,但此时让我看起来却别具温馨。
晚霞像蚊帐一样斜挂在老屋的正房上,堂屋的门槛和西边的门窗像是刷上了红漆,有的地方像挂着新娘头上的红盖头,有的地方像披着新娘的红衣裳。腊月虽然有一点冷,但过年团聚的热情高涨,即使站在老屋左边的小山丘上也让我感受到别样的温暖。快要落山的太阳照在西屋的板壁上,它似乎把板壁当成了自己的画板投下各种各样的影子:有高大的松树,有弯弯的竹林,还有一群牛羊在吃草、嬉闹,有时还有几只老鹰在上面飞翔。虽然颜色和形式比较单一,但内容和表现却无人能及,即使最优秀的画家也只能俯首称臣。
老屋的后面和右边都是参天大树,枫树最高大,而最多的则是松树。夕阳穿过屋顶照在树上,没有叶子的枫树就像老人一样静坐享受着它的温暖,只有那些松树借着阳光精心梳妆打扮:一会儿涂红了手指甲,再一会儿抹红了嘴,最后烫好了一头红发。其实最喜欢夕阳的还是树上的鸟儿们,它们一会儿唱着情歌,一会儿哄着孩子,一会儿喊着妈妈,一会儿找着朋友,转来转去,叫个不停。听着,听着,我分明听见它们也在对我诉说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
忽然想起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虽然现在有了飞机、高铁和智能手机,距离似乎不是问题,但工作在千里之外,我难以频繁地回到家乡,而母亲从北方来到我工作的南方,在饮食习惯、语言文化和人际交往上,她难以适应,这样我们又只能天各一方。
老屋顶上的铝棚把夕阳浇到我的身上,应该是在奖励我对母亲的孝顺。我在老屋的顶上装了铝棚,母亲费尽心血修建的楼房即使不住也不会坏掉,这给了她一个安心、幸福晚年的保障。也正是这束光让我蓦然惊醒,回到家乡最需要的是更多陪伴年迈的母亲。匆匆跑到三哥家,母亲准备了很多我最爱吃的菜,大家还在等着我吃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