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实践与探索
2023-12-10李雪张家宁蔡珍珍史倩赵阿勐
李雪 张家宁 蔡珍珍 史倩 赵阿勐
摘要: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社会竞争加剧以及互联网技术普及的背景下,大学生群体面临着日益突出的心理危机问题。新媒体的推动和虚拟网络生活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冲击,并引发各类心理危机事件。如何科学有效地应对这些危机事件是高校急需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在对“互联网+”背景下心理危机事件的分析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具体措施,可以为高校在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方面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促进作用。
关键词:心理危机;大学生;“互联网+”
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中的活跃分子,其成长过程备受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各类社会危机事件中,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经常具有最广泛的影响范围和涉及领域,其破坏性也最强,对家庭和高校的影响也最为剧烈。在以大数据为背景的信息化社会中,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1]。因此,高校需要做好数据的分析和研判工作,以数据信息的形式与家长和社会各界进行沟通交流,有效化解各类危机对学校和社会的影响,这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心理危机研究对高校发展的重大意义
伴随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的生活节奏的变迁速度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对于身处时代发展洪流中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生活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是极其巨大的。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思维方式等方面还不够成熟,非常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冲击[2]。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形式更加复杂化,高校在教育资源、管理制度和应对方式上的短板也逐渐暴露出来。尤其是近些年“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成为使用网络的主体和最为活跃的群体,大学生接收信息的途径更加快捷,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大学生缺乏有效的辨别能力,自身的心理活动很容易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此外,各类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在网络的助力下快速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使得高校的危机管理和危机处置的压力倍增,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危机应对能力提升问题已成为高校治理中的新工作热点。伴随自媒体的兴起,高校的心理危机事件的影响力已经扩大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其破坏性也是空前的,对危机学生和事件本身的处理,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和高校的平稳运行,也关乎国家和社会稳定[3]。
在信息化背景下,信息传导的高速性和复杂性影响着大学生对知识的判断和学习进程,同时,也成为引发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重要环境因素。在各类危机事件的处理中,必须充分考虑到网络信息因素的作用,发挥好正向引导,防止不良信息对事件处理的干扰。大学阶段是个体重要的心理断乳期,是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时期,由于以往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们不同程度地延迟了社会化进程,面对大学校园的开放性和信息高速传播情况,以往的生活经验已经难以解决当前的问题。只有站在大学生发展的角度,针对各类新问题和新热点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才能切实地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并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4]。
二、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类型
(一)大学生群体负性情绪的累加效应明显
在各类媒体和人机互动性场景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大学生长期居家、居寝,进行打游戏、网络交友、观看短视频等活动,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学业活动的负面影响日益增多,主要表现在抑郁、焦虑等各类负性情绪的出现。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大学生的内卷竞争日益突出,学业倦怠、就业焦虑、自我压抑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导致一些负面心态,如“玻璃心”“佛系”“躺平”以及“摆烂”等形象化标签出现,这些不良因素的叠加作用成为引发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重要心理基础[5]。
(二)人际互动模式变化的冲击作用
随着虚拟社交平台的兴起,传统的人际互动模式开始被QQ、微信、抖音、微博等新形式的人际互动方式所取代,这一技术应用在提供交往便捷性的同时,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度降低,与现实生活情境的脱离日益加深,也带来了消极心理的弥漫,如个体的孤独感、压抑性、敌意和不信任感的增加,社交恐懼和社交回避现象的出现。由此,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被破坏,为各类心理危机的产生创造了环境基础[6]。
(三)网络新业态加剧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
在信息化背景下,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重要的生活领域,他们已经习惯于在网络上进行学习、购物、娱乐和交友等活动,通过网络来展示自我,并与他人和不同社会群体互动。然而,在这一过程中,网络的弊端也反映在使用者的行为中,很多大学生因为沉迷于网络而逐渐脱离现实生活,表现为人际关系的冷漠和情感交流的缺失,产生与现实社会脱节的情况。此外,部分学生因沉迷于网络而出现价值观扭曲、日常行为失范等危险情况。网络的双刃剑作用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信息化条件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转型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切实保障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和高校的稳定运行。但面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需要适时转型发展。近年来的探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实现心理危机干预由被动向主动转变。不仅在危机发生后进行干预,而是更加注重预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培养学生的自我成长能力,并增强教师的事前干预意识。其次,要从片面干预向全面干预转变。以往的心理危机干预主要集中在解决个体问题上,虽然针对性强,效果明显,但社会效益较差。随着危机问题以高速信息形式的快速传播,单纯的个体干预已经无法彻底解决危机问题。因此,需要从系统全面的视角出发,实施危机的全面干预,包括个人、学校、网络社区、社会受众等。再次,要从病态干预向常态干预转变。传统的危机干预主要针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治疗和矫正。而常态干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旨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掌握必要的危机应对技巧,并从预防的角度有效防范和化解心理障碍和各类心理危机。最后,在心理危机干预方式上,应逐步强调综合运用网络、大数据、心理咨询服务等多种载体作为干预的技术手段,并通过引导沟通式、宣泄释放式、转移转换式、组合融合式等多种方式进行危机过程的综合干预和人文干预。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需要充分分析危机信息、尊重学生个体的人格特点。这种转变既是被动的变革,更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求,可以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
四、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一)建设系统化的心理预警机制
1.制度建设为前提
细化工作职能,保障危机干预在人员、政策和经费上的合理性;细化工作流程,从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与研判、跟踪干预到总结分析,形成全过程管理;突出对数据保护的法律意识和措施,维护好数据安全、学生个人隐私和学校的公信力。
2.构建部门联动机制
建立起系统化的危机干预体系,从公寓-班级-院系-学校-医疗机构-公安等;发挥学生自律组织的识别和朋辈干预功能,强调职能部门和各学院的密切配合,实现信息沟通、人员互动和资源共享;教师、辅导员、心理咨询教师和行政后勤人员相互配合,构建多方联动支持保护系统,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发挥高校心理育人的合力;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系统性的校内外相结合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二)完善网络支持系统建设
通过依托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搭建大学生心理危机网络预警平台,并筛查心理危机学生。在数据整理的基础上,建立关注、上报、约谈、追踪和干预体系。通过构建信息支持系统,建设高效的信息传递途径,为大学生和学生管理队伍提供真实有效的各类信息,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活动,具体包括建设具有正向作用的网络平台、提供网络学习支持资源,以及通过平台普及心理危机防控专业知识,并开展线上咨询、发布就业信息等等,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客观准确的信息支持,同时指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学业观和就业观,理性地识别各类社会问题,科学引导自身的网络使用行为。这些系统能够帮助高校主动占领大学生的网络思想陣地,并在其中开展有针对性的网络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技术平台[4]。
(三)培养大学生的网络信息识别能力
当大学生在出现心理危机时,他们往往会利用身边的现有资源来解决问题,习惯于通过熟悉的网络来获得解决方案,通过与类似案例的对比和利用网络上的心理诊疗资源来处理自身的问题。然而,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中,良莠不齐和利益驱动的网络信息容易误导大学生,甚至引发法律纠纷,进一步加重心理危机症状,因此,需要培养学生的网络使用技能和网络信息识别能力,科学地选择网络资源来帮助自身走出心理困境。从教育管理的角度来看,高校有必要为学生提供专业且具有服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媒体资源,如网站、公众号、微博等[6]。
(四)畅通家校沟通途径
高校应利用互联网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首先,要充分保障家长对学生在校状态的知情权,将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情况进行充分告知,以确保在心理危机事件过程中与家长之间的信息交流畅通和对等,最大限度地减少虚假信息和不良媒体对双方信息交流的干扰。其次,要向家长普及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危机信号识别教育,激发家长参与大学生管理并掌握必要的心理学技能的热情。
(五)危机干预队伍建设
在整体性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危机应对能力的同时,高校还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在提供知识性培训的基础上,强化危机应对能力的训练,培养网络信息搜集处理能力、网络舆情识别干预能力和自媒体信息发布能力,以满足对危机干预团队的新技术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大数据管理部门的技术合作是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需要不断拓展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尤其是大学生朋辈群体的作用,完善“宿舍—班级—学院—心理中心”四级网格长工作机制,发挥朋辈在信息采集、团体动力和舆情引导上的积极作用,识别大数据中的异常信息,做好信息引导和反馈,为学校的跟踪管理和监测预警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六)信息化背景下的危机干预协同机制的建设
1.建设分阶段管理机制
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类型和表现都变得更加复杂,仅仅靠单一的支持和干预体系已经不能满足解决危机问题的需要,必须协同发挥好各种资源的优势,并根据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第一阶段是预防机制,重点是向大学生传递心理健康的知识和常识,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大学生心理问题相关法律问题的解读、精神类疾病的预防和诊断知识的普及等。第二阶段是危机事件的事中干预,需要排查心理危机事件的原因,并与安保、学生工作部门和地方医疗机构进行衔接转介,对涉事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障碍排查。这一阶段需要关注危机事件对周边人群的影响,尤其是对网络媒体的引导,以客观公正科学的信息对事件进行分析研判和公布,在降低社会面的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危机干预能力的训练。第三阶段是危机的跟踪处理,包括法律支持系统、心理康复、家校合作和网络舆情监控,这些都是化解心理危机事件的重要技术措施。每个阶段的工作都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需要对危机干预活动进行有效地组织和科学研判,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权益,化解各类矛盾,为实现校园稳定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2.大学生心理危机动态化数据的管理与应用
心理危机档案建设是高校学生管理的一个特殊内容。针对危机事件和当事学生,需要建立真实严谨的数据档案,并针对事态发展动态更新数据,以切实掌握危机发展的规律并发挥对危险性因素的预测作用,利用数据科学评估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发展趋势,为学校和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3.构建顺畅的心理危机沟通途径
在大数据的支持下,线上线下的信息沟通已经十分顺畅,应当结合学校的特点,充分发挥各类自媒体便捷、开放和交互技术优势,与学生建立互动沟通,与家长开展合作交流,突破时空限制,共同发挥好师生、家校协同合作育人的积极效果。
五、结束语
在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充分发挥各级组织和各个教育主体的积极作用,营造和优化大学生心理危机协同干预的网络环境,有效提升合作动力。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一把双刃剑,因此,高校必须结合实际,因势利导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在变局中开新局,加快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切实有效地提升危机干预能力,努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单位:李雪 张家宁 蔡珍珍 史倩 赵阿勐
齐齐哈尔医学院 学生工作部
参 考 文 献
[1]李彤彤,李坦,郭栩寧.基于社交媒体大数据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1,33(4):92-101.
[2]范亚丽.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创新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9,28(3):20-22.
[3]张文芳,同雪莉.大数据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路径[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7(5):71-76.
[4]邱欣红,侯庆红.家校联合转危为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家校联合的现状研究[J].科教导刊,2019(7):181-182.
[5]刘妍,马馨远.“四化”机制下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与快速应对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20(7):34-37.
[6]郭旭霞,刘月红.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变革路径[J].吕梁学院学报,2021,11(1):70-75.
基金项目:齐齐哈尔医学院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QYSKL2022-13YB。
李雪(1985.07-),女,汉族,辽宁铁岭,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张家宁(1989.12-),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蔡珍珍(1982.04-),女,汉族,山东省文登市,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医学心理学;
史倩(1987.11-),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通讯作者:赵阿勐(1975.09-),男,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