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咖啡作为认知增强技术制品的现象学分析

2023-12-10文祥

阅江学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现象学咖啡

摘  要  现象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技术哲学研究范式。咖啡能增强人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可以归为认知增强技术制品。如果从作用方式上来看,咖啡与当前现代科技前沿的新兴认知增强技术一样,都是直接作用于人本身的“内在直接性”的增强。咖啡因其具有认知增强作用而早已与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以之为例进行现象学分析,一是可以借咖啡的影响力来提高人们对哲学的兴趣,增添咖啡的文化品位与生活旨趣;二是不仅可以旁通当前新兴认知增强技术的人文主义哲学研究,或许还能够为人们规避新兴认知增强技术的人文风险提供启示;三是因其契合现象学研究本应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的本质要求而有助于更直接地“面向事情本身”、更容易地找到切入点,因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相对深奥的现象学,从而可以让哲学思维惠及更多的人。

关键词  咖啡  神经兴奋性  认知增强技术  现象学

作者简介 :  文祥,哲学博士,湖南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技哲学与科技伦理治理创新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新兴增强技术前沿的人文主义哲学研究”(20ZD044)

①  安然:《中国咖啡市场高速发展 相关企业超过14万家》,《中国食品》,2020年第14期。

②  裴子涵、龚羽若、秦志伟等:《中药咖啡的市场分析和营销策略》,《现代农业研究》,2020年第7期。

③   周赛君、何金彩、王小同等:《咖啡因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有关脑区记忆相关蛋白CREB表达的影响》,《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8年第2期。

目前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在饮用咖啡,①而且其中绝大多数人喝咖啡都是以提高神经兴奋性为目的的。②据科学研究显示,喝咖啡的确可以增强人的学习和记忆能力。③由此可见,复杂工艺下的咖啡成品应该可以归为认知增强技术制品。正是因为咖啡具有认知增强作用,所以它早已与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有大量针对咖啡进行科学技术分析的研究论著,也有大量文学、影视、歌曲、名人传记、名人名言等作品与咖啡有关,还有不少与咖啡场馆相伴生的哲理性文学读物。但是,学术界并未见到有针对咖啡进行严肃哲学思考的论著。而事实上,针对咖啡进行现象学分析不仅可能,而且还很适合。尤其是当了解了萨特因为深受“杏子鸡尾酒可以研究出哲学来”这话的启发而创造了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细节之后,我们自然也就不会对此表示怀疑了。不仅如此,咖啡这种认知增强技术虽然是“传统的”,但是在对人的作用方式上却与当前“非传统的”新兴认知增强技术相同。然而,当前也并未见到有针对新兴认知增强技术方面的现象学研究,因而针对咖啡进行现象学分析也许能够对新兴认知增强技术的人文主义哲学研究提供些启示。因此,本文拟以“咖啡”为例进行现象学分析。既然是现象学分析,那么我们就首先从生活世界當中咖啡作为认知增强技术制品之“存在物”的经验现象说起,然后对咖啡作为认知增强技术制品之“存在”(being)意识活动的意向性进行分析,最后再来针对咖啡作为增强技术之“意向性分析”的价值进行探讨。

一、咖啡作为认知增强技术制品之“存在物”的经验现象

咖啡(coffee)是与可可、茶同样流行于世界的三大主要饮品之一。在国际贸易中,统计天然商品销售金额,咖啡仅仅次于石油,排在第二位。  郑万春:《咖啡的历史》,哈尔滨出版社,2007年,第4页。  并且,我国的咖啡消费量正以年均约15%的速度在增长,远高于世界平均增速。  安然:《中国咖啡市场高速发展 相关企业超过14万家》,《中国食品》,2020年第14期。  消费量如此迅猛的增长,说明咖啡市场正在快速扩张、咖啡饮品正在更加广泛地进入人们的生活世界。这虽然与咖啡具有多种营养成分、多种医药价值有关,但是主要还是与咖啡能够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以增强人们的认知功能有关。因此,在深入地进行意向性分析之前,先要把握咖啡作为认知增强技术制品之“存在物”的现象方面。对此,我们从其进入人们生活世界的缘起与历程、文化影响以及在我国仍然存在一定的“身份区隔”三方面来做些经验层面的了解。

(一)咖啡进入人们生活世界的缘起与历程

咖啡起源于何地、最早做何时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世界,我们难以确知。经多方查证,笔者发现咖啡的起源虽然众说纷纭,但是学者们还是较为一致地认为,“埃塞俄比亚是最早发现和饮用咖啡的国家”  黎星辉:《埃塞俄比亚咖啡生产的历史、现状及前景》,《经济林研究》,2004年第3期。  ,详细一点就是,咖啡起源于非洲东北部的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简称“埃塞俄比亚”)的卡发省(kaffa)。后来流传到世界各地的咖啡的名称,就是采用其来源地“KAFFA”的名称来命名的。  编者:《咖啡的历史》,《资源与人居环境》,2006年第2期。  我们从18世纪才正式确定的咖啡英文名称“koffee”的词形来看,就会发现显然与其发源地名称的拼写方式有着高度的相似性。从词源演变的角度来看,这对于咖啡源自埃塞俄比亚发卡省的说法,也不能说不是一个佐证。无论如何,不管是神话传说还是史料记载,咖啡的发现和传播均与咖啡能够增加神经系统兴奋性而提神醒脑的特殊功效有关。迄今为止,发现最早提到咖啡的文献,是公元9世纪波斯名医拉茨所著的《医学全集》,该书提到了咖啡可以治疗头痛。  陈荣、庄军平:《咖啡学概论》,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4页。  不过,很明显,咖啡对头痛的治疗恰恰是因其对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作用而实现的。

15世纪前后开始,咖啡作为一种大众饮料在世界各地陆续传播。16世纪的时候,咖啡就已经“在阿拉伯世界大行其道”了;1615年,威尼斯商人首次将咖啡带入了欧洲;到1683年,欧洲首家咖啡屋在威尼斯开张;18世纪20年代,荷兰人最先将咖啡传到了中美洲和南美洲;  郑万春:《咖啡的历史》,哈尔滨出版社,2007年,第8-12页。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英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规定的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口通商之后,大量的外国人涌入我国的上海、广州等地,咖啡也随之进入而逐渐为人们所知晓。有史料记载,上海开埠后,由于租界的设立,外国人把西方的生活方式带到了上海,喝咖啡也就逐渐成为上海部分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陈荣、庄军平:《咖啡学概论》,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135页。  据文献记载,1884年,英国茶商自菲律宾马尼拉引种了100多株咖啡树苗木到我国的台湾地区,但仅存活了10株。大陆地区最早的种植记录则是在1902年,由一个法国传教士将第一批咖啡树苗引种到了云南省的宾川县平川镇的朱苦拉村。而海南岛引种咖啡的最早时间则是在1908年。目前,我国生产的咖啡生豆90%以上产自云南省。截至2018年底,云南咖啡种植面积已达180万亩以上。  陈荣、庄军平:《咖啡学概论》,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136-138页。

另外,由于咖啡制作工艺的复杂,不便宜的价格也影响其进入人们的生活世界。人们日常饮用的咖啡,是将咖啡果中的咖啡豆剥离出来,经过适当的方法烘焙后,再通过各种不同的烹煮方式制作而成的。咖啡豆为咖啡树所结果实的种子。咖啡树属于茜草科咖啡属多年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分为小果粒咖啡、中果粒咖啡及大果粒咖啡。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本书编委会:《中华本草》第六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第410-412页。  咖啡树原产于非洲北部、中部的热带或亚热带地区,耐高温、多雨气候,  陈荣、庄军平:《咖啡学概论》,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7页。  属于热带植物,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之间的热带或亚热带地区。  陈荣、庄军平:《咖啡学概论》,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14页。  通常情况下,咖啡树产地的海拔越高,所生产的咖啡豆品质越好。这主要是由于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咖啡树的生长通常比较缓慢,所结咖啡豆的颗粒较小,咖啡酸味较重,质量也就较好。  陈荣、庄军平:《咖啡学概论》,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10页。  从采摘咖啡鲜果到杯中能喝的咖啡,需要经过初筛、烘焙、研磨、萃取等众多复杂的工艺流程,尤其是需要经过复杂而微妙的烘焙技术处理,使得咖啡消费起来价格并不便宜。正因如此,尽管欧、美、日并不产咖啡,且世界总产量97%的咖啡来自巴西、越南、印度尼西亚、哥伦比亚、印度、埃塞俄比亚、秘鲁、危地马拉、墨西哥和洪都拉斯这十大生产国,但是咖啡的“消费则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  陈荣、庄军平:《咖啡学概论》,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14页。  。当然,近些年来中国咖啡消费迅猛增长,这明显与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关系甚密。也确曾有人提到,“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人们的生活也日益富足,在这片以饮茶为主的土地上兴起了对咖啡的热爱,尤其得到了年轻一代的认可,逐渐而兴的便是一股‘咖啡文化’之风”  袁和婧:《从茶与咖啡的社会功能看中西文化差异》,《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8期。  。这说明经济的发展对社会文化的发展的确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二)咖啡进入人们的生活世界后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咖啡文化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喝了咖啡之后,人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抽象思维的人脑海中开始涌现更多的直观元素,且人的思绪变得简洁明了,语言表达则变得更为详尽”  [德]雅各布:《全球上瘾:咖啡如何搅动人类历史》,陈琴、俞珊珊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24页。  。正是由于咖啡可以增强人的认知能力,所以成了广受人们喜爱的饮品,并已形成了独特的咖啡文化。而这是深入理解文章后面将要对咖啡进行现象学意义上的意向性分析的日常生活经验基础。

无数的社会精英人物钟爱咖啡的趣闻,尤其是哲学家、文人需要咖啡才能创作的轶事,他们留下的大量涉及咖啡的作品,都汇聚成了獨具特色的咖啡文化。这些均与咖啡的认知增强作用有关。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拿破仑一生酷爱咖啡。他曾这样形容喝咖啡的感受:“适当数量的浓咖啡会使我兴奋,同时赋予我温暖和异乎寻常的力量。”  郑万春:《咖啡的历史》,哈尔滨出版社,2007年,第95页。  法国另外一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也曾说过:“我每天喝40杯咖啡,让自己时时清醒,好好思考如何与暴君和愚蠢抗战到底。”  韩怀宗:《世界咖啡学》,中信出版社,2016年,第1页。  尽管我们不能说拿破仑一生无数的丰功伟绩、伏尔泰伟大的思想就一定要归功于咖啡的认知增强作用,但可以肯定地说,咖啡对于促使他们头脑清晰、深入思考一定是大有好处的。其实还有很多的著名人物,都与咖啡有着不解之缘。如有学者指出,“不仅雨果、巴尔扎克、海明威、弗洛伊德等赫赫有名的大师与咖啡紧密相连,甚至列宁策划俄国革命也是在咖啡馆里。咖啡馆孕育了一代代人类精神的精英,同时,这些精英也为咖啡馆赋予了人文主义气质”  郑万春:《咖啡的历史》,哈尔滨出版社,2007年,封页。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虽然字面上是在说“咖啡馆”孕育了一代代人类精神的精英,但其实质肯定是指咖啡的“认知增强作用”造就了一代代的人类精神的精英。

有一些哲学家或文人在咖啡馆里喝着咖啡写出来的著作,如《存在主义咖啡馆》《咖啡与哲学》《青春咖啡馆》等,作为在咖啡馆里孕育出来的精神文化产物,这无疑是咖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也有一些专门以咖啡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著作,如《咖啡瘾史:一场穿越800年的咖啡冒险》《疯狂咖啡因:日常习惯如何让我们得益、受害和沉迷》《全球上瘾:咖啡如何搅动人类历史》《上瘾五百年:烟、酒、咖啡和鸦片的历史》等,都是专门研究咖啡方面有广泛影响的著作,这同样成了咖啡文化的一部分。当然,还有大量针对咖啡进行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论著,也就不再列举。毫无疑问,之所以会有这些与咖啡相伴而生或因咖啡而生的文化作品,并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归根到底都是与咖啡的“认知增强作用”息息相关的。

(三)作为外来物品的咖啡在我国至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身份区隔”

由于咖啡并非源于中国,加上传入年代并不久远,所以时至今日很多中国人对于咖啡仍然还有一定的戒备心理。我国的成年人,如果是喝茶大概没有人会非议,但是喝咖啡就不一样了,因为咖啡文化长期以来都是源自欧美等发达国家,所以很多人存在警惕、害怕的心态,甚至会觉得咖啡不太适合中国人的体质。尽管我们认为这并无科学方面的依据,但是从经验层面或人之个体差异的角度来讲,如果有人非要说咖啡并不适合于中国人体质,因而不宜喝,似乎也还不太好驳斥。但是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应该并没有这种人类学、人种学上的差异。因此,中国人对咖啡的成见更多是由于观念上的中西差异造成的。如有学者指出过,“咖啡自清末进入中国社会后因其‘洋物’属性而长期被放置于中国饮食文化体系的边缘,仅被少数群体所接触和消费,这种‘身份区隔’是理解咖啡在中国的文化意涵之背景之一。”  郭周卿:《西物东语:朱苦拉咖啡的社会生命故事》,博士学位论文,西南民族大学,2020年,摘要。  的确,“一直以来,咖啡都是中国人对西方社会的浪漫猜想和诗性意会的对象”,“就像茶对于中国人一样,咖啡作为一种文化的根在西方。”  郭周卿:《西物东语:朱苦拉咖啡的社会生命故事》,博士学位论文,西南民族大学,2020年,第23页。  正是由于这种观念上的隔阂,所以人们才会觉得咖啡似乎是西洋饮料,而茶才是中国人自己的饮品。也就是说,“咖啡对中国人而言,是西式文化的象征,与西方国家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相融合”,而不太适合中国人。不过,近些年来,随着我国40多年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咖啡在我国的消费量剧增,尤其受到“经济殷实、喜欢冒险、思想开明、压力较大的年轻消费者”  袁和婧:《从茶与咖啡的社会功能看中西文化差异》,《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8期。  的普遍喜爱。现在,我国的城市里面咖啡厅已经到处可见,这既是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快速发展的结果,也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各国文化交融互鉴的产物。

由此可见,之所以很多中国人会认为咖啡不太适合中国人,不仅因为咖啡兴起于西方,而且与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社会不够发达有关系。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穷人们忙于生计,不仅喝不起咖啡,也不可能把心思花在繁复的咖啡烹煮上。除了经济发展之外,还有就是要简化烹煮方法,使其就像喝茶一样简单方便。正因如此,速溶咖啡一经问世,“便很快赢得市场青睐”  郭周卿:《西物东语:朱苦拉咖啡的社会生命故事》,博士學位论文,西南民族大学,2020年,第25页。  。当我们对日常生活当中作为认知增强技术制品的咖啡有了现象层面的经验基础之后,就可以深入到意向性层面进行分析了。

二、咖啡作为认知增强技术制品之“存在”意识活动的意向性分析

前所述及的“现象”经验,是人们通过五官感知外部世界所形成的“意识”活动,也就是世界之为世界的“存在”(being)意识,对此“存在”意识进行“意向性”分析,正是现象学的核心任务。“意向性”结构包括意向行为和意向内容两个基本方面。不过,诚如胡塞尔曾指出的,“意向内容”这个说法具有多义性,“我们最好是在所有意指意向对象的情况中都不说意向内容,而只说相关行为的意向对象”  [德]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二卷,倪梁康译,商务印书馆,2018年,第835页。  。由于语言符号作为思维的表征,在人的思维意向表达过程当中处在联通对象世界与意义世界的中介地位上,所以,针对作为认知增强技术制品的咖啡之“存在”意识进行意向性分析,就应该首先分析咖啡能够提高神经兴奋性的有关语言符号的含义,然后分析咖啡作为认知增强技术制品在人与世界之间的技术现象学关系,最后再来深入分析咖啡能够增强神经兴奋性的意向性结构。

(一)咖啡能够提高神经兴奋性的语言符号分析

如果有人说,“我要先喝一杯牛奶然后再睡觉”,应该不会有很多人觉得不妥。但是,如果有人说,“我要先喝一杯咖啡然后再睡觉”,那么很多的成年人都会表示惊讶,因为只要有点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咖啡有使人神经兴奋的作用,喝了往往会睡不着觉,所以睡前不宜喝咖啡。而睡前喝牛奶不存在这个问题。我们知道,从语法或语形的角度来讲,上面两个句式完全一样;如果从语义的角度来讲,上面两个句子只有牛奶与咖啡在指称上的差别,也看不出有什么不妥。但是,从语用的角度来讲,上面两个句子就不同了,原因在于:语言符号的理解要以实践经验为其“前理解结构”,即实践经验是理解的逻辑前提。假如在“意识活动”当中找不到“意向对象”,即语言符号无法有效转换为经验意象的时候,那么语言符号是无法为我们所理解的。而当人们在听到“咖啡”这一语词或见到相关符号并进行理解的时候,就会在大脑中自动搜索各自在生活世界当中与咖啡的神经兴奋功能联系在一起的经验意象。只要有过相关生活经验的人,就会对第二句话表示惊讶,而这自然是与其日常生活当中对“咖啡”语词符号的经验把握有关的。也就是说,理解的过程包含了回复到人与现实的生活世界打交道的生活经验的自身充实环节。这应该不是很难理解。比如一个经常喝咖啡的人,既有过喝咖啡神经兴奋的体验,也有过失眠很痛苦的体验,但是他(她)仍然有可能在需要加班赶时间的晚上还是喝上一杯咖啡。这说明,在对“咖啡”语词符号的理解当中,是负载着“倾听者”对于“咖啡具有认知增强作用”的生活经验的。而这个“生活经验”,虽然是在“倾听者”过去喝咖啡的生活实践当中形成的经验,但是这个“生活经验”会在“倾听者”听到“咖啡”语词或见到熟悉的符号标志的当下“和盘托出”,成为“倾听者”理解“咖啡”语词符号的“前理解结构”和进一步应对“咖啡”之物品的行为指南。如果在意识关注的意向对象当中没有“咖啡”概念的出场,那么在意识活动当中对咖啡认知增强作用的经验自然也就不会出场,因为在超出动物水平之上的人类复杂思维过程中,语词符号是人把握指称对象本质的载体,是表情达意的中介。无语词符号之时,意识当中往往也无清晰之物象或经验意象。这一点,哲学家们早有揭示,如“语词破碎处,无物可存在”,“惟词语才使物获得存在”  [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52页。  等,就含有这个意思。而一旦当我们懂得了“咖啡”语词符号的理解必须负载经验之后,我们就可以从哲学上来看咖啡在人与世界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技术现象学关系了。

(二)咖啡作为认知增强技术制品在人与世界之间的技术现象学关系

显然,技术在人与世界之间的现象学关系是内在的意向性关系,是技术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不仅在传统技术哲学领域如此,而且在认知增强技术哲学领域也是如此。尽管认知增强技术改变了个体的人认知世界的能力、甚至认知世界的方式,但是认知增强技术在人与世界之间的基本关系方面仍然与传统技术一样具有相同的意向性关系。笔者认为,借鉴美国著名技术现象学家唐 ·伊德(Don Idle)的“人-技术-世界”的现象学分析框架,  Don Ihde,Technology and the Lifeworld,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0,pp.72-112.   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下一部分咖啡作为认知增强技术制品在人与世界之间的意向性结构关系。具体说来,在“人-咖啡-世界”的现象学关系中,如果咖啡效果好,那么我们就会说此时的“咖啡”处于“上手状态”,“咖啡”就会暂时地“隐退”,喝咖啡者就会沉浸在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的自然状态当中。这时呈现出来的就是“(人-咖啡)-世界”关系,而“人-咖啡”之间成为一种“透明关系”。如果咖啡效果不好,或者是急于想要再喝一杯咖啡的时候,咖啡就成为意识关注的对象,这个时候的“人-咖啡-世界”关系就呈现为“人-咖啡(-世界)”关系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把咖啡当成休闲产品,往往边喝咖啡边聊天、商谈,咖啡提高神经兴奋性的作用可以使得人们感觉到聊天、商谈时更惬意。而此时喝咖啡者一般并不会想着“咖啡”,即并无指向咖啡的意向行为,那么此时的“人-咖啡”关系就成为唐 ·伊德所说的“背景”关系。如果把咖啡的制作技术当成意向对象,思考着如何不断改进工艺以提高咖啡的效果,那么此时的“人-咖啡”关系就成为一种“诠释”关系。只不过,这种诠释不是语言诠释,而是“技术诠释”  文祥:《伊德:“技术诠释”是理解科学的基本原则》,《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7年第5期。  。所谓技术诠释,就是综合运用各项技术,从咖啡种植一直到制成可以提高神经兴奋性的咖啡成品的整个实践转换过程。这是一种“物质性诠释”  Don Ihde,Thingly Hermeneutics/ Technoconstructions, Man and World, 1997,pp.369-381.  。当这个物质性诠释过程完成后,可以喝的咖啡就制成了。如果某人正在“品”咖啡,以“咖啡”为意向对象,那么这时的“人-咖啡”关系就转换成“人-世界”关系,“咖啡”成为人们关注的“世界”本身,而这也就是唐 ·伊德所说的“替代关系”或“他者关系”  Don Ihde,Technology and the Lifeworld,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0,p.97.  。在此关系中,人不再透过技术与世界打交道,而是直接与技术或技术制品本身打交道。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他者”就是指咖啡技术或技术制品的“咖啡”。至此,我们就可以开始进入咖啡提高神经兴奋性的意向性结构分析环节了。

(三)咖啡能够提高神经兴奋性的意向性结构分析

毫无疑问,个体的人为了提高神经兴奋性而喝咖啡的直接意识活动,是有意向性结构的,只不过个体的人在当下喝咖啡时的意识活动中并不会直接地知觉到这个意识活动,而是必须以此直接的“为了增强认知而喝咖啡”的意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即在其所谓的“现象学态度”中,才能“醒觉到”该“自然态度”中的意识活动本身所具有的意向性结构。例如,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在看书写文章感觉到注意力不太集中的时候、开车有些困乏的时候或者即将要应对一些较为重要的考试的时候,为了提高神经兴奋性,有效驱除困乏或提高考试成绩,我们往往会喝上一杯咖啡。无论是上述哪种情况,想喝咖啡的意识当中作为意向对象的被意指之物就是咖啡。然而,根据前已述及的意向内容与意向对象的差异可知,尽管咖啡是被欲求或被陈述的意向对象,但是意向内容就不是简单的咖啡了,而是“能够提高神经兴奋作用的咖啡”。在此时的意识活动中,个体的人所期望的是想喝杯咖啡提高神经兴奋性从而达到看书写文章时感觉到注意力集中些、开车时不感到困乏或者考试时头脑清醒等效果。

无疑,此时由于意识活动关注的焦点根本不是在咖啡本身,而是在“提高神经兴奋作用”上面,所以当个体的人具有需要咖啡来提高神经兴奋作用而想喝咖啡的时候,喝咖啡已经根本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了。在此時喝咖啡的意向弧当中,“咖啡”绝不是孤立的单一存在物,而是嵌入“喝咖啡者”“咖啡”“提高神经兴奋性”这样一条意向弧当中的一环,是一种关系性存在。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咖啡才真正是其所是,因为此时的咖啡“在它的存在中与这个存在本身发生交涉。”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14页。  也就是说,咖啡之所以是“咖啡”,是由于喝咖啡者对咖啡之“是能够提高神经兴奋性的咖啡”已经有所领会了,这个“咖啡”与“是咖啡”已经发生关联。其中复杂的意向性结构不妨借用海德格尔的经典表述:“此在总已经出自某种‘为何之故’把自己指引到一种因缘的‘何所缘’那里;这就是说,只要此在存在,它就总已经让存在者作为上到手头的东西来照面。此在以自我指引的样式先行领会自身;而此在在其中领会自身的‘何所在’,就是先行让存在者向之照面的‘何所向’。作为让存在者以因缘存在方式来照面的‘何所向’,自我指引着的领会的‘何所在’,就是世界现象。而此在向之指引自身的‘何所向’的结构,也就是构成世界之为世界的东西。”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101页。  简要说来就是:这个时候,喝咖啡者通常并没有刻意想着“咖啡”,而是“喝咖啡”时脑子里想着“提高神经兴奋性之后的事情本身”,如想着“继续高效率地看书写文章、继续安全地开车或考试时头脑清醒考出理想的成绩”等方面,也即“咖啡”在喝咖啡者手中正与他(她)“一道指向”“提高神经兴奋性之后的事情本身”了。

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该“意向弧”:“咖啡在喝咖啡者手中”就是咖啡的“何所在”;“指向提高神经兴奋性之后的事情本身”就是咖啡的“何所向”;“为了提高神经兴奋性”就回答了“想喝咖啡者”的“为何之故”;“被喝的咖啡”处在“想喝咖啡者”和“指向提高神经兴奋性之后的事情本身”这样一条意向弧当中,回答的正是“处在某种因缘存在方式当中的咖啡”的“何所缘”;而“一道指向”这一“何所向”的结构将“被喝的咖啡”“喝咖啡者”与“提高神经兴奋性之后的事情本身”这三者勾连起来,构成了一个世界整体,此处“一道指向”的结构就是构成“喝咖啡者”之为“此在”的东西。这就是“咖啡能够提高神经兴奋性”的意识活动的意向性结构。

三、咖啡作为认知增强技术制品之“意向性分析”的价值探讨

上面针对咖啡作为认知增强技术制品之“存在”意识活动的意向性进行了分析,应该至少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价值:

第一,针对咖啡进行现象学意义上的“意向性”分析,可以借咖啡的影响力来提高人们对哲学的兴趣和增添咖啡的文化品位与生活旨趣。关于咖啡的研究成果很多,我们在前面第一部分的梳理中已经了解到大量针对咖啡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论著和关于咖啡的历史、文学、影视艺术等方面的论著,在咖啡馆里喝咖啡聊天形成的一些哲理性文学作品,当然还有很多作者了解了但并未提及的论著与作品,均未发现有针对咖啡进行严肃哲学思考的论著。并且,从中国知网所能搜索到的国内学术研究成果来看,也是如此。根据“篇关摘”搜索,能同时搜索到“咖啡”和“哲学”的文章一共才89篇,能同时搜索到“咖啡”和“现象学”的文章一共2篇,能同时搜索到“咖啡”和“意向性”的文章也只有两篇。这93篇文章均未针对咖啡进行哲学或现象学或意向性的分析。其中,可以说最为相关的一篇是2020年《思想与文化》第一期发表的《哲学作为活动的意义:从一个哲学思想实验室说起》。  王惠灵:《哲学作为活动的意义:从一个哲学思想实验室说起》,《思想与文化》,2020年第1期。  该文是以咖啡馆场所作为进行哲学教育、哲学咨询、哲学式对话或思想交流的实验室,而并没有针对咖啡本身来进行哲学思考。当然,之所以要选择咖啡馆,也许正是因为咖啡馆中的咖啡能潜在地为参与者增强认知能力和提供轻松的思维氛围,从而有利于启发哲学思维。然而,如果能够在咖啡馆里喝着咖啡的同时,以咖啡为对象来进行哲学思考或交流,我想肯定能够激起更大的哲学兴趣也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因为哲学教师以直接经验体验到的咖啡为对象来讲授哲学可以更加形象和鲜活,参与者也可以时不时地喝口咖啡并马上以当下喝咖啡的意识活动为思考对象,从而进入反思状态,既使得哲学的教育自然而然就回到了最本源的思维上面,又使得喝咖啡的交际活动本身也成为哲学思考的载体,这样除了可以大大提高人们对哲学的兴趣外,同时还增加了咖啡馆内交际活动的魅力。这无形之中也都是在增添咖啡的文化品位与生活旨趣。

第二,针对咖啡进行现象学意义上的“意向性”分析,不仅可以旁通当前新兴认知增强技术的人文主义哲学研究,或许还能够为人们规避新兴认知增强技术的人文风险提供些启示。我们知道,现代科技前沿的新兴认知增强技术,如脑机接口、基因编辑、人机结合、经颅磁刺激等都“直接”作用于“人本身”  易显飞:《新兴增强技术引发的社会问题及其规避对策》,《中国科技论坛》,2021年第7期。  。这种通过现代前沿科技以增强“内部硬件”来增强认知能力的方式被称为“非传统的”,而通过外部硬件和软件(即外部辅助工具)来增强认知能力的方式被称为“传统的”  易显飞、王广赞:《认知增强的风险及其治理》,《自然辩证法》,2019年第3期。  。从技术对人的作用方式来看,从传统认知增强技术到新兴认知增强技术实现了从“外在间接性”到“内在直接性”的转变。  刘壮、易显飞:《论传统人类增强技术与新兴人类增强技术的差异性》,《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  显然,要深入理解这个“内在直接性”,并不是简单地看这个“硬件”是不是在人的身体内部,还要关注其是否在人的“意识”当中起作用。只有当这个“硬件”在意识当中“隐退”的时候,认知能力得到了增强,这才是“内在直接性”的增强。根据上面的界定,咖啡正好表现出与新兴认知增强技术相同的“内在直接性”特征,因而针对咖啡的这个现象学意义上的“意向性”分析,刚好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新兴认知增强技术的本质特征。然而,也许正是这个直接作用于人本身的“内在直接性”,导致现代新兴认知增强技术反而新增了诸如技术及制品的威胁、原有认知能力的损害、主体性的解构以及主体权利侵犯等诸多个体层面的人文风险问题。  易显飞、王广赞:《认知增强技术:人文风险与分阶段应对策略》,《内蒙古社会科学》,2022年第4期。   虽然学者们都在探索风险的规避,但總是要将希望寄托在诸如设计主体在技术设计环节应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将以人为本作为其中心原则、生产主体应该增强社会责任感以削减“逐利性”和“贪婪性”、应充分调动不同境遇不同立场的群体参与对认知增强技术人文风险的监督、以法律的形式进行强有力的监督监管等方面,  易显飞、王广赞:《认知增强技术:人文风险与分阶段应对策略》,《内蒙古社会科学》,2022年第4期。   也即均寄希望于人们都能够理性地、道德地、恰当地运用技术以及政府部门也能够适时恰当地监管到位,而事实上这显然是过于理想化了。因此,学者们也不得不承认,技术专业化程度越高,它就越是非中立性的。诚如唐 ·伊德曾说过的,“当我们对技术着迷的时候可能忽视了技术本质上的非中立性”  Don Ihde, Consequence of Phenomenolog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6, pp.109-110.  。也就是说,技术在带给人类便利的时候不会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其负面影响往往总是如影随形难以规避。

不过,咖啡作为一种认知增强技术制品,在作用方式上虽然与新兴认知增强技术一样均为“内在直接性”的增强,却没有上述那些难以规避的人文风险。研究者针对近50万名40岁至69岁的英国成年人进行了为期10年的追踪,结果发现喝咖啡者的死亡风险比不喝咖啡者低了10%到15%,且都有延寿效果。而且此研究成果与美国研究结果相呼应。  赵慧颖:《喝咖啡者死亡风险低》,《中国食品学报》,2018年第7期。  2021年第6期的《现代预防医学》杂志上有篇文章也表明,咖啡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咖啡摄入量每天每增加1杯心血管死亡率下降约3%,并认为这大概是因为咖啡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缘故。  刘克锋、薛莹等:《咖啡摄入量与心血管死亡率关系的剂量-反应Meta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21年第6期。  当然,咖啡的量也不是越多越好。按照市场售卖标准,一般每天不超过3杯为宜。也就是说,每天喝下不超过300毫克咖啡因,不会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  韩怀宗:《世界咖啡学》,中信出版社,2016年,第307-308页。  由此可见,尽管咖啡也是直接对人类自身进行“操控”来增强人的能力,但是由于其“天然性”,相比新兴认知增强技术更加“朴素”和“温和”,更多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由于目前学术界并未见到有关于新兴认知增强技术的现象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所以本文关于咖啡的意向性分析对于新兴认知增强技术也就有了现象学研究的意义,或许还能够为人们规避其人文风险提供些启示。

第三,针对咖啡进行现象学意义上的“意向性”分析,因其契合现象学研究本应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的本质要求而有助于更直接地“面向事情本身”、相对更容易地找到切入点,因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相对深奥的现象学,从而可以让哲学思维惠及更多的人。首先,之所以要去理解现象学、要让哲学思维惠及更多的人,是因为学习哲学就是进行理论思维训练。至于理论思维的重要性,恩格斯曾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37页。  而发展和锻炼理论思维,“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办法。”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36页。  而时至今日,我们学习以往的哲学自然也就要包括由胡塞尔所创立的现象学了。更何况“真正的哲学都是现象学。”  吴国胜:《技术哲学经典读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编者前言第8页。  因此,也就有必要让更多的人学习现象学了。其次,要想进入现象学,对其“自然态度”和“现象学态度”的理解是初步的。人们在生活世界中面对某物时就会有“对某物的意识”,这属于“自然态度”下的意识,就是“‘以自然的态度’去想象、去判断、去感觉、去意愿。我们最好以单数第一人称进行的简单思考来阐明上述意思”  [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03页。  。而以自然态度为基础对其进行“意向性”分析的态度,就是“现象学态度”,就是针对自然态度下“对某物的意识”进行反思,也即“努力将目光指向知觉行为,或指向被知觉物的所与性方式的独特性”  [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256页。  的那类思考。然后,我们就比较容易说清楚为何针对咖啡进行意向性分析,可以更直接地“面向事情本身”、相对更容易地找到切入点了。因为想到“咖啡”就会有“能够增强认知”的意识,本文前面对此进行的“意向性结构”分析,就是现象学中相对基础地位上的“横意向性”本质直观。而如果继续追问本文前面的语言符号分析中“快要睡觉了不能喝咖啡”的意识的源起和流向的话,那就是在生活经验的发生与形成意义上的“纵意向性”  倪梁康:《何谓本质直观——意识现象学方法谈之一》,《学术研究》,2020年第7期。  本质直观了。理解了本质直观,就是找到了“思”的界面,而这就是现象学矢志追求的“面向事情本身”——“放弃以往的思想,而去规定思的事情。”  [德]海德格尔:《面相思的事情》,陈小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9页。  一旦面向“思”变得容易些了,那就会有更多的人能够理解现象学,也就能让哲学思维惠及更多的人。最后,我们来看一个日常生活经验启发哲学思考的范例。萨特在一次采访中回忆起40年前与朋友一起喝杏子鸡尾酒时,朋友阿隆对自己说:“如果你是一个现象学家,你可以谈论这杯鸡尾酒,然后从中研究出哲学来!”萨特说自己听到这话之后,好像当头挨了一棒,随即就冲到最近的书店说:“给我这里每一本论现象学的书,现在就要!”   [英]莎拉 ·贝克韦尔:《存在主义咖啡馆:自由、存在和杏子鸡尾酒》,沈敏一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第11-12页。   根据波伏娃的记载,萨特之前对现象学一个字都不理解,但当听到阿隆这么一说时,突然意识到现象学是“一种把哲学与日常生活经验重新联结起来研究哲学的方式。”   [英]莎拉 ·贝克韦尔:《存在主义咖啡馆:自由、存在和杏子鸡尾酒》,沈敏一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第11页。   从此之后,萨特创造了风靡世界的现代存在主义哲学。

〔责任编辑:易鲲罡〕

猜你喜欢

现象学咖啡
关于咖啡的9个真相
费尔巴哈之火:一个现象学的分析
101咖啡
一颗咖啡糖
对“如是我闻”的现象学诠释
咖啡
胡塞尔现象学的认识论雏形——读《现象学的观念》
学习共同体的现象学阐释与应用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