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乙己文学”又成网络热门 “鲁迅梗”为何经久不衰?

2023-12-10

环球慈善 2023年4期
关键词:读书无用热门孔乙己

说到最近的网络热门梗,一定少不了“孔乙己文学”。先有“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等感慨,戳中了不少年轻人的痛处;再有多家媒体发文解读,或得到了读者认同,或引发了吐槽和批评。好像每隔一段时间,互联网就会流行起“鲁迅梗”。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在鲁迅文章中寻找契合个人心境的词句,这些词句还很容易引发更大范围的共鸣。100 多年过去了,为啥鲁迅先生的文字依然这么好用?“鲁迅梗”又带来了什么?

有趣的网络梗表达方式

鲁迅金句和来源于鲁迅作品的网络梗一起穿透时光影响今天,构成了青年情绪的特殊表达方式。如果盘点网络热门梗,那形形色色的互联网文学有不少是和鲁迅相关的。

其中,“emo 文学”十分典型。既有模拟鲁迅文风的“我大抵是病了,横竖睡不着,这悲伤没由来的,满脸写着两个字‘穷病’”。还有从“两棵枣树”衍生而来的“我生了两只脚,一只不想上班,另一只也不想上班”。听起来又emo又好笑,仔细一看,还颇有些“废话文学”的味道。

“发疯文学”也能和鲁迅扯上关系。“我真傻,真的,我明明知道”“今晚月色真美,适合刺猹”“救救孩子”……当你听到这些让人一阵头大的“发疯文案”,可能就会产生“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之感。

至于大家熟悉的《孔乙己》,更是网络梗的热门素材库。早年曾流行过“孔乙己体”:“ 你一定又XX 了!” 某某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XX,吊着打。”某某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XX 不能算X……XX 的事,能算X 吗?”接连便是难懂的话,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四周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仅这段话,还能拆分出实力甩锅的“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XX 的事,能算X 吗”,以及表达讽刺与调侃的“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四周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鲁迅作品和思想依然鲜活、有力

每隔一段时间,“鲁迅梗”就能占据互联网流行语的高地,引发广泛的讨论和模仿狂潮。这些“梗”总是来得突然又恰到好处,也让人们思考,为啥“鲁迅梗”这么好用?其间原因很多,但一定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首先,准入门槛低,受众足够广。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在每个上过中学的国人记忆中都是印象深刻的存在,不管是谁都能说上几句,鲁迅作品也就成了人们造“梗”的重要来源。这些“梗”讲出来,不必多做解释,懂的人自会会心一笑。借用鲁迅的金句,不仅能简洁清晰地表达观点,还能显得自己有理有据。

其次,十分符合网络亚文化中年轻人情绪的具象化、趣味化表达。许多“鲁迅梗”具有指代性强、画面感强的特点,比如说到“闰土”“猹”“孔乙己”“祥林嫂”,人们脑海中就会自然浮现出一个携带意义的感知符号。这些“梗”常常具有高级的幽默感,使用起来很容易让四周“充满了快活的空气”,或者语言犀利、精辟诛心,讽刺意味浓厚,怼起人来格外好用。

当然,根本原因在于鲁迅对现实的介入和批判,在当下仍具有实用价值,人们很容易就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投射自我情感的支点。百年来,鲁迅从未从公众视野消失,他的作品和思想依然鲜活、有力。不同于许多高高在上的精英知识分子,鲁迅对他所处的社会和人民有共情,对社会的批判也始终坚守着平民的立场。

当代年轻人无须被各种标签束缚

鲁迅给人们带来的多种维度的意义,促使年轻人拿他的作品玩“梗”。这些戏谑的、娱乐的、吐槽的、讥讽的、跟风模仿的文字,是反映时代的镜子,是网民心理的投射。它们以其高度概括性大行其道,延续了鲁迅作品的当代生命力,也在某种程度损伤了鲁迅作品的思想丰富性,甚至曲解了鲁迅的原义。

处在风波之中的“孔乙己文学”,就是对鲁迅的片段式解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的出现,确实切中了部分年轻人的苦恼,于是网友便将孔乙己与自身进行了勾连。

一些人认为,工作的高不成低不就,源自学历的束縛——学历是“下不来的高台”和“孔乙己的长衫”,读书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无法心安理得地“打螺丝”,进而引起了“读书无用论”的又一波讨论。

乍一看,“孔乙己文学”有那么几分道理。孔乙己的郁郁不得志,与年轻学子初入社会的集体性怅然有共通之处。但鲁迅写孔乙己,绝不是出于对“读书无用论”的认同,而是对思想僵化的批判。面对社会的结构性困境,孔乙己“好喝懒做”“总是偷”,但当代年轻人并非故步自封的堕落者,只是难以把知识转换为世俗意义上成功的迷茫者。

这样说来,“孔乙己文学”的背后,是年轻人迫切想要施展个人才华与抱负的期望。我们生活在更加开放的时代,面临着多元的社会评价标准,即使暂时存在学历与就业之间的脱节,但全社会不会对年轻人的困境袖手旁观。因此,无须给自己贴上他者凝视的“孔乙己”标签。当代年轻人无须被各种标签束缚,而要去勇敢追寻更多的人生可能。

稿件来源正观新闻·郑州晚报

猜你喜欢

读书无用热门孔乙己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无用
孔乙己(下)
孔乙己
热门智能手机应用
不是读书无用 而是你无用
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无用
疯狂猜图
读书无用吗?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