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核心素养 展开文学类文本教学

2023-12-10夏颖娟

考试周刊 2023年48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摘 要:如今,教学在不断地发展,越来越多样的教学手段开始逐渐地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中。聚焦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教师希望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还可以获得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实现综合性发展。核心素养便是当下学生所需具备的必备品格,该素养可以指导他们更好地展开语文类的知识学习,并更好地应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聚焦语文教材内的文学类文章,积极实施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以此推动学生获得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教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48-0064-04

一、 引言

在素质教育盛行的当下,教师已经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育,开始关注其他方面的素养发展诉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教师希望学生不仅可以探索知识,还可以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促进个人长远发展。初中语文教师自然需要分析核心素养所具备的特点,深度探讨文学类文本特征,以此为基础,积极设计并实施诸多教学手段,让教学更为科学、多样、高效,让学生形成良好品格。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在初中语文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并从多个角度出发,深度探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二、 在初中语文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文学底蕴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前者不仅关注学生的基本语文知识掌握情况,还关注他们对文章的理解情况。这样的教学方式便需要学生成为文学的鉴赏者,使其在不断鉴赏中,不断深化个人对文章中心思想、写作手法的理解,让他们不仅具备读作品的能力,还可以读懂作品。除此之外,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教学,注重对学生的拓展性教育,强调传统诗词、文学著作以及历史名著知识的教育,可以助力学生积累丰富的文学类知识,形成良好的文学底蕴。

(二)提高学生的社会应对能力

所谓社会应对能力主要是指在这个社会中积极应对各种事情的能力。学生需要具备较好的社会应对能力,以此更好地解决在社会中的知识学习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但是,良好的社会应对能力,并不是掌握基础的知识就可以应对的,而需要具备良好的思维素养、创新素养等。聚焦核心素养,展开对学生的教学可以助力学生形成这些基本的素养,这样,学生便会在社会上更好地应用这些基本素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提高个人的社会应对能力。

(三)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所谓终身学习意识,主要指的是贯穿人一生、持续学习的过程。学生具备了良好的终身学习意识,可以展开持续的知识学习。掌握了基础的语文核心素养,学生不仅会成为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还会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如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中,包含着积累与语感这一基本内涵。培养学生这一基本素养,可助力其形成良好的语感,学生具备良好的预感,便可依靠个人的力量,独自阅读并理解文章,持续地获取知识,终身学习知识。

三、 文学类文本含义

文学类文本主要指的是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具体语言系统,是传达人生体验的特定语言系统,包含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形态。文学类文本是对文本的反映实现的过程,是对文本加以改变、丰富的过程。

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注意事项

(一)要加深对核心素养的认识

核心素养是近年新提出的概念,很多教育工作者不了解,在落实相关核心素养培育教育策略的时候,可能存在形式主义、实施的教学策略难以达到最终目的等諸多问题。以上诸多问题会导致教学难以落实到位,学生难以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基于教材内容展开相关教学时,自然需要深度分析核心素养,深刻了解这些素养的基本内涵。唯有如此,才可以做到科学教育,促使学生获得综合性发展。

(二)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贴合

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的,唯有如此,才可以更好地落实相关教学手段,推动学生获得多样化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师在实施相关教学策略的时候,需要深度分析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并以这些内容为基础,明晰核心素养培育目的,科学设计教学手段。这样,教师才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保证教学更为科学、有效。

(三)不断反思与总结优化手段

教学只有在不断地反思与总结下,才可以呈现出新的教学形式,学生才能够获得更好地发展。初中语文教师要具备较高的责任心,要保证自己的教学更为科学和高效,要重视反思总结环节,不断提高自己所实施的教学策略的质量。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效果,精准评估自己所实施的教学手段,不断设计、优化教学策略,保证教学策略的效果。这样,学生便会在良好的教学形式指导下获得更好的发展。

五、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教学策略探讨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核心素养进行精准分析,要深刻理解核心素养,并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并实施教学策略。接下来,笔者将根据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从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这四个方面,深刻探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教学策略。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即积累与语感、整合与语理、交流与语境。积累与语感素养,可以推动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使其在阅读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内涵的认识。整合与语理可以推动学生理解、探索和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交流与语境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语言,展开与他人的交流以及沟通,助力其更好地感受文本中的具体语境。初中语文教师在展开相关语言教学的时候需要强调学生所需形成的这些基本素养,并基于这些素养,实施相关教学手段,从而全面推进学生的发展。

《春》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语言生动,展现出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值得教师仔细钻研。文章充满了诗意,表现了对春的赞歌,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对自由境界的向往。在讲授本篇文章时,笔者除了要聚焦文本内容,展开对学生的相关教学,还要深度分析文章中所涉及的语言,并以此为基础,积极展开相关语言类的教学。例如,在学生初步阅读《春》这篇文章时,笔者便借力信息技术,播放与该文章情境相关的音乐,指导他们不断朗读文章,并通过示范性朗读助力他们感受文章字里行间所呈现出来的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热爱的情感,帮助他们形成基本的语感。《春》这篇文章中的最后三句话,应用了比喻句,形象地描述了春天。授课时,笔者指导学生欣赏这三句话,谈一谈对这三句话的认识,让他们能够从“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这三个群体,加深对春的体会及了解,谈一谈作者借助这三句话所展现出来的春的形象,并从这三个群体展现出来的具体顺序,谈一谈语言表达的逻辑特征。当然,以这三句话为范例,笔者也会鼓励学生尝试对“夏”“秋”“冬”这三个季节展开描述,引导他们通过形象地采用比喻类的句子,表达自己对这三个季节的认识。这样,学生便在笔者的指导下,尝试展开句子的仿写,表达自己内心对这三个季节的认识。仿写的过程也是将作者的写作思维转化为自己思维的过程,学生会从这种学习过程中,以人的成长顺序、时间发展的顺序等诸多顺序为例,对不同的季节进行形象化表达。《春》这篇文章有个段落专门对雨进行了详细地描述,谈了谈雨中的春天的情景,较为生动,值得学生仔细琢磨。在讲授这一段落的时候,笔者则根据该段落所描述的具体内容,巧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出与这一段落相关的视频资源,从而引导加深对春这一季节的认识。在讲完这一段落后,笔者还指导学生积极与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谈一谈这一段落所呈现出来的具体语境,积极表达自己的心中所想,以此对文章所呈现出来的语境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二)注重思维教育,培养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人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思维,以此更好地思考事情、解决问题,并因此实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与提升。思维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深度分析科学展开思维教育的诸多形式,落实相关教学手段。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是当下学生所应具备的较为基础的素养,该素养分为四个方面,即直观与灵感、联想与想象、实证与推理、批判与发现。初中语文教师在实施相关教学手段的时候可以根据文学类文本加强相关思维教育,助力学生从中获取良好的思维,并可以在这种思维形式的指导下,获得良好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在讲授《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篇文章时,笔者会指导学生初步阅读文章,并让他们在阅读完毕后,直接谈一谈自己对文章的认识,说明文章表达的对祖国的情感。这样的方式,便要求学生锻炼自己的直观能力,借助诗中的文字,直接总结自己对诗的内容以及情感的认识。根据学生所说的内容,笔者会剥茧抽丝,通过诗的具体的文字,谈一谈诗所展现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当然,讲完这首诗后,笔者也会指导学生尝试以“爱国”为主话题,展开创作,并会借力信息技术展现爱国类的短篇,调动他们的情感,使得他们的灵感得以激发,以此展开有效创作。如,在讲授《皇帝的新装》这篇文章时,除了授课文章,笔者也会鼓励学生积极展开想象,与同学组成小组积极讨论,尝试自主创作童话,以借力极具想象力的童话批判现实的一些弊病为主要目的,创造童话。采取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童话类题材的认识;另一方面,锻炼他们的想象以及联想能力。《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是一篇驳论文,文章逻辑严谨,采用驳论点、驳论据以及驳论证的方式,对对方的观点进行了批驳,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在讲授本篇文章的过程中,笔者会带领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并让他们根据这些写作思路制作思维导图,使得他们更好地明晰文章的论证思维以及写作结构。当然,笔者也会提出关于“中学生要不要在学校带手机”的话题,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表明观点,并与具备相同观点的学生组成小组,搜集材料,联系现实,列出多条论据。如,在讲授《孔乙己》这篇文章时,根据文章所涉及的内容,笔者会提出问题,即文章中的主角孔乙己具备怎样的特点,他的具体形象是怎样的,文章中还涉及哪些人,这些人是怎样对待孔乙己,他们的这些行为反映了他们具备怎样的特征,作者借助本篇文章所要控诉的内容是什么?等等。根据这些问题,学生会积极阅读文章,并在笔者的引导下,通过细读、了解文章写作背景等诸多方式,关注文章在字里行间所要表达的内容,关注文章所展现的中心思想,明晰文章所批判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与发现素养。

(三)展开文章审美,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文学类文本都具备这样的特点,即具备文学特征,拥有独特的审美情趣。初中语文教师在展开相关文章教学的时候,需要聚焦学生在审美方面的发展诉求,以此为基础,积极落实相关的审美教学。在展开相关文学类教学的时候,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深度挖掘文学素材,帮助他们了解文学类文本所具备的一些拥有美感特征的事物。根据这些事物,积极展开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当然,在落实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一方面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即更好地挖掘出文本中美的元素,体验美、感悟美以及欣赏评价美,另一方面也可以指导学生积极创造美。这样,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对美的理解,积极地创造出具备美感的文章。在这样的审美教学的指导下,学生可获得良好的核心素养,实现能力的良好发展。

《紫藤萝瀑布》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生动优美的语言和富有抒情色彩的语调描绘了紫藤萝的外形特征,感悟花和人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人生哲理。讲授本篇文章时,笔者便会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并自主挖掘文章中的语言美,选择一处,表达自己的想法,谈一谈其中的美感。当然,为了助力学生学会赏美,笔者还会展开示范性鉴赏以及示范性语言创造。如文章的第二段,应用了这样的语言:“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该语言对颜色进行了形象化的表述,采用比喻以及将静态事物转化为动态事物的方式,将紫藤萝的紫色进行了详细描述,语言生动且形象,虽然是简单的文字描述,却能够联想到相关画面。根据该句话,笔者又以“杜鹃花”这一物为例,创造出“火红的绸缎上,泛着星星点点的火光,就像燃烧着的火焰”这句话。学生通过笔者的示范性美的鉴赏及創造,便开始积极思考,选择文章中自己所喜欢的语句,自主展开美的鉴赏及创造。

(四)重视文化传播,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历史。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自然需要着重关注我国的基本特征,强调相关文化传播。在文化传播中,学生可以更好地获取良好的文化,并能够对传统文化形成科学的态度,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并参与到文化传播以及再创新之中。

如“《论语》十二章”主要记录了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内容大多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有关。在讲授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除了向学生介绍这部分知识的具体内容,还承担着传统文化传播者的角色,积极展开对学生的相关知识的传播。在教学时,笔者会详细地向学生讲解孔子的人生经历,引导他们充分地了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论语》作为一部语录体,是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该书籍语言简练、用意深远。笔者带领学生详细地了解该书,引导他们充分地体会并明晰内容。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到古人的智慧,更好地了解我们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认可这些优秀文化。紧接着,笔者便会详细地讲解这部分知识的内容,借助生活化教学法,带领学生深入体悟其中深刻内容。例如,讲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时,从学生的学习着手,谈论复习可以获取新知、经常性复习的意义等诸多知识点。这样,学生会理解其中的诸多语句,并更好地继承这些文化。完成知识的讲解后,笔者也会通过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用《论语》中的话欢迎全球来宾的视频片段,助力学生了解将传统文化进行再创新以及传播传统文化的方式。借助这一案例,笔者也会详细地讲解传播传统文化的意义,分析进行传统文化再创新的作用,助力学生建立起文化传播的意识以及责任。

六、 结论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材内,包含着诸多文学类文章,这些文章涉及诸多内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获取丰富的知识,并引导其获得诸多美好体验。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深度分析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深度探讨语文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聚焦核心素养,从强调语言教学、注重思维教育、展开文章审美以及重视文化传播这四个方面,积极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策略,以此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助力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峰.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科幻画报,2021(12):47-48.

[2]高纪娟.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对策研究[J].新课程,2021(50):25.

[3]王兵权.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21(36):11-12.

[4]陈翠岚.培养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思考[J].试题与研究,2021(35):147-148.

[5]吴怡.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讨[J].读写算,2021(34):171-172.

课题项目:文章系2021年度漳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核心素养视阈的文学类文本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JKTY21028)。

作者简介:夏颖娟(1984~),女,汉族,江苏南京人,漳州实验中學,研究方向:文学类文本教学策略。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