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丹寨蜡染主题的文创产品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

2023-12-10刘仙贵州师范大学

艺术品鉴 2023年30期
关键词:丹寨蜡染苗族

刘仙(贵州师范大学)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愈发提高,对文化产品的消费也越来越注重,文创产品逐步走向人民的日常生活,这也要求我们对文创产业领域提出更高标准和要求。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历史意义与作用,作为新时期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组成部分。他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近年来,掀起了一阵“非遗热”,其非遗相关的文创产品也得到了大众广泛地密切关注。2006 年丹寨苗族蜡染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是在丹寨苗族人民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文创产品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出丹寨蜡染的艺术性、贵州的地域文化性。然而丹寨蜡染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却鲜为年轻群体所知,由于文创产品设计跨度受众范围广泛,打破传统壁垒,将文创产品设计与丹寨蜡染开发相结合,通过文创产品设计的方式能够有效利用产品载体来展现丹寨苗族的蜡染文化,借助文创赋能丹寨蜡染文化新的生机,实现丹寨蜡染文化的当代审美与情感价值的转化,促进丹寨蜡染的传承与发展。

一、丹寨蜡染主题文创产品设计概述

(一)研究现状

蜡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古称蜡缬、绞缬(扎染)、绞缬(镂空印花),并成为中国古代三大印染工艺之一。有文献定义,我国的蜡染源于秦汉,兴于唐宋,明清盛极一时。明清以来,蓝印花布已成为风靡全国的染织手工艺。丹寨蜡染主题的文创产品设计是指以产品的形态承载并衍生出贵州丹寨蜡染所蕴含的审美观念与价值情感。

通过对贵州蜡染文化的相关著作及期刊文献的梳理发现,在贵州蜡染文化著作中,以文字记录为主的书籍较少,纹样整理收集为主的书籍相对较多。而在期刊文献中,国内学术界在贵州民族蜡染方面的研究领域较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但是,对应用性探讨领域偏于简单笼统,大部分学者主要集中在对丹寨蜡染图案本身进行研究,在针对贵州蜡染方面的文创产品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方面,目前还未形成较为一套完整的创意与开发体系。

(二)现存问题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丹寨蜡染自身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极大艺术审美价值。经过漫长的发展,丹寨蜡染已形成了富有个性特质的民族文化符号和艺术语言定式,其题材之丰富、寓意之独特、构图之完美,使得丹寨蜡染在民族染织艺术中脱颖而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基于丹寨蜡染主题的文创产品设计的研究和探讨虽不断增加,但针对丹寨蜡染文创产品设计的理论研究仍较少,文创的质量仍有待提高,无法向消费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新型产品。同时丹寨蜡染手工艺受到了现代工业的冲击,因其手工成本高,费时长而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在“非遗热”的时代背景下,蜡染虽然重回大众视野,但在机械染织泛滥、蜡染作品同质化严重、产品形态单一、做工粗糙的大环境下,导致丹寨民族蜡染的传承与发展陷入了困境。市场上的丹寨蜡染文创产品大多仅聚焦在产品的表面装饰上,将蜡染图案进行简单的复制拼贴,未能深入挖掘丹寨蜡染所蕴含的核心价值,也未能形成深入灵魂的文化创意表达,缺乏设计的深度创新。本文基于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将丹寨蜡染进行跨界融合,并进行丹寨蜡染主题的文创产品设计,将产品市场化。同时构建非遗品牌化,打造丹寨蜡染主题IP 形象,构建品牌效应。

二、丹寨蜡染主题文创产品设计策略

(一)非遗主题品牌化

品牌是产品的核心价值,品牌的文化含量及品牌的精神实质是优质产品的灵魂和精神主导。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或产品的开发中,只有建立清晰的品牌战略意识,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品牌,才有可能将中国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树立丹寨蜡染主题品牌化,主要从塑造生活类形态和树立个性化标签两方面进行阐述。

文化自古以来就不是单一的,都是一个文化依托于另一个文化,文化与文化之间相辅相成,是共生的关系。将丹寨蜡染跨界融合进行文创产品设计,以突破现有的传承和发展领域,在未知领域寻求蜡染新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将丹寨蜡染中蕴含的无形的文化转化成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相适应的文创产品,需塑造生活类形态的文创产品,也就是通过“形”的表达与转化,实现丹寨蜡染的可视化。一方面,丹寨蜡染可以转化为独立的丹寨蜡染主题文创品牌,综合利用以丹寨蜡染为核心的文化资源与市场资源,以静态或动态的视觉形象活跃于用户市场。另一方面,丹寨蜡染可作为一种文化元素融入各大文创商品及品牌中,以“形”的衍生传播及技艺的传承为手段,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商品的跨界融合。将丹寨蜡染进行转化设计的过程中,同一内容可以从不同材料、载体、视觉空间等进行文创产品设计,以满足现代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丹寨蜡染在建立品牌化的同时,也需要树立个性化标签,融入地域性元素,除了提取传统蜡染纹样进行“形”的延展,还可以保留传统蜡染技艺,线下可提供蜡染体验店,线上则可以提供一些蜡染DIY 材料包,这样就可同时满足现代消费者物质上及精神上的个性化需求。

(二)文创产品市场化

丹寨蜡染是在丹寨苗族人民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丹寨蜡染主题的文创产品设计绝不是简单的复制叠加和拼凑,而是需要了解和认识丹寨蜡染的传统文化符号,即丹寨苗族蜡染纹样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历史来源脉络和艺术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设计思维来探索丹寨蜡染纹样与现代时尚语言的契合点,以此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发展迅速地一种商业模式,包含传统与现代等的各个门类,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发展空间,而传统文化也赋予文创产品文化属性,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丹寨蜡染为根本,通过文创产品这一传播媒介,面向社会需求、聚焦年轻客群,运用现代设计思维将丹寨蜡染文化的过去、现在及将来联系起来,体现出文创产品的复古性、前瞻性及持续性,以此达到文创产品市场化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设计的核心是创新、创造。将丹寨蜡染进行创新转化设计,使其服务于现代经济文化生活及现代人的审需求,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富有特色且能够体现自己生活品质和个人追求的精致产品及体验。所以在构建丹寨蜡染品牌化的过程中,应该明确社会立足点,面向社会需求。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丹寨蜡染,本身就具备地域性和独特性,这种差异性是进行文创产品设计及品牌建设的优势所在。

年轻群体对于文化的接受速度快,对不同的文化包容性强,他们更倾向于前卫的独特的审美观念及生活方式,是文创类产品的消费主体,所以聚焦年轻客户群体进行丹寨蜡染主题的文创产品创新设计,是与用户需求协同一致的,也是获得市场认可的重要途径。聚焦年轻客户群体,并不是简单地为了迎合年轻人去对丹寨蜡染文化进行单一的设计,而是结合市场需求及趋势,从非遗品牌化和文创产品市场化两个角度出发综合考虑。深入挖掘丹寨蜡染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以传统为根融入当下时尚元素,提高产品与用户市场的契合度,从而促进丹寨蜡染的传承与发展。

三、丹寨蜡染主题文创设计方法

提炼概括是民族图形再创造的起点,是艺术表现的基本形式。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苗族蜡染图案,被誉为苗族的“无字史书”,在苗族文化中发挥着文化符号功能作用,是苗族历史文化的图式注解,同时也是苗族人民美化生活、传达理想信念的形式之一。基于丹寨蜡染主题进行文创产品设计需要对丹寨苗族蜡染图案的典型部分进行符号提炼,剔除纹样中繁复的非本质的部分,而后对典型部分进行形象概括。本文笔者针对丹寨蜡染纹样进行符号提炼,主要从“借其形”即借助丹寨蜡染纹样进行可视化设计转化和“传其意”即以文创产品为载体,以功能体验表达产品寓意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提炼概括“借其形”

丹寨蜡染纹样是苗族人民对自然现象进行加工、抽象、概括后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是苗族人民智慧结晶。但在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丹寨蜡染纹样呈现出来的结构繁复、构图饱满、形式陈旧、运用载体单一等特征,已不能满足当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借其形”即借助丹寨蜡染纹样进行可视化设计转化,以可视形态促进文化传播。“变形”“变式”是基于丹寨蜡染主题进行文创产品设计的基本方式。丹寨蜡染本身就拥有原生态的纹样和蓝白主题的色彩。将丹寨蜡染的图案进行符号提炼,并不是对原始图案的彻底否定,而是以新时代背景下的审美观念和现代设计语言赋予蜡染图案新的形式,使原始图案纹样不断得到丰富和拓展。进行主题符号提炼即是用简洁的方式找到最具典型代表得纹样,如丹寨蜡染中的“蝴蝶纹”“涡妥纹”“鸟纹”等,可通过打散、重组、重构等方式进行“变形”得到新的单元图形,而后可将其做二方连续、四方连续、适合纹样等多样性方式排列进行延展应用,也可只截取局部进行应用延展。通过这些方式达到以可视形态,促进丹寨蜡染文化传播的目的。

(二)挖掘文化“传其意”

蜡染纹样作为丹寨苗族历史文化的图式注解,是丹寨苗族人民美化生活、传达理想信念的重要形式之一。丹寨苗家妇女凭借其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审美及勤劳的双手成就了一幅幅纯真古朴的蜡染作品。传统图形元素运用是现代设计的一种重要形式,但现代设计形式不能仅停留在图形提取和应用的浅表形式上,而应该深入挖掘其纹样背后的文化底蕴。

“传其意”即深入挖掘丹寨蜡染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以文创产品为载体,通过文创产品体现出丹寨蜡染所蕴含的文化,与消费者建立情感共鸣,以功能体验表达产品寓意。设计的核心是创新创造,对丹寨蜡染进行文创产品设计绝不是将传统图案进行简单再现,而是基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及现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进行创意转化,同时借助文创产品这一传播媒介促进丹寨蜡染的传播与发展。在提取典型符号进行可视化设计的过程中,需注产品与重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注重产品带给消费者的感知与体验。通过创造性思维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契合点,如通过设计照明灯具、笔记本、手工包等具有实用性、功能性的产品建立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

(三)跨界注入“新生命”

基于丹寨蜡染主题进行文创产品设计服务于现代产业,服务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就必须依托现代材料、现代科技的发展,以现代设计思维进行考虑。以文创产品为载体“借其形”“传其意”可以从传统蜡染工艺、新技术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即采用传统工艺展现复古特征和应用新兴技术融入现代生活。

丹寨蜡染技艺在2006 年就录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通过蜡染技艺来搭建载体是体现非遗文创产品的最直接的方式。同时还可以将蜡染工艺与刺子绣、布艺拼贴等其他手工艺文化跨界结合,以此展现出丹寨蜡染的复古,这样既可以满足消费者对于精致的手工艺品的需求,同时根据自身喜好制作出独一无二的产品,也能带给消费者更佳的使用体验。让非遗文化传承真正贴近、融入大众生活。

传统蜡染工艺和其他手工艺进行跨界融合,可以打造出民族的、差异的、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文创产品。而将新科技应用于蜡染文创产品设计,可以丰富丹寨蜡染文创产品的设计形式,利用新科技可以从不同材质探索蜡染的更多可能性,打破传统固有形象。采用传统工艺展现蜡染的复古特征,是保留蜡染工艺不变,而视觉图案呈现可根据消费者喜爱进行设计,而将新科技应用于蜡染文创产品设计则是保留丹寨传统的蜡染图案,将其进行提炼概括后,通过新的材质赋予其新形式、新功能。例如,提取丹寨蜡染中的鸟纹、鱼纹、龙纹等纹样进行概括后,结合金、银、玉等材质进行胸针设计,也可以将提取的纹样与贵州的地域性文化或其他非遗进行跨界结合,例如,提取蜡染纹样将其雕刻在牙周陶的牙胚上,或直接将其纹样与牙周陶本身的器形相结合。以此来探索丹寨蜡染更多的发展空间。

丹寨蜡染元素既可作为独立的文创产品呈现,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文化属性、表现形式结合新兴科技与其他文化进行跨界结合,激发品牌效应,以此推动丹寨蜡染在现代大众生活中的传播。

四、结语

丹寨蜡染主题的文创产品设计主要从文创产品形式和文创产品功能两个方进行设计转化。一方面是基于传统蜡染工艺从产品形式进行设计;另一方面则是基于新科技背景下,进行材质整合从产品功能的角度进行创新,以文创产品为载体传递丹寨蜡染的文化内涵及审美观念。非遗品牌化、产品市场化是丹寨蜡染在现代设计中转化的突破口,即通过提取典型符号“借其形”“传其意”来激发丹寨蜡染主题文创产品品牌效应,在文创产品形式、功能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衍生出符合当代消费者需求的、基于丹寨蜡染主题的文创产品。

猜你喜欢

丹寨蜡染苗族
蜡染的纹饰探讨
春耕大典
贵州苗族蜡染文化在平面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轮值镇长
——丹寨万达小镇的独特IP
丹寨扶贫创新模式探析
丹寨扶贫创新模式探析
苗族古歌《仰阿莎》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马丽蜡染作品
蜡染手绢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