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段维“新田园诗”的个性化特征

2023-12-10

心潮诗词评论 2023年4期
关键词:田园诗故园诗词

马 翚

农耕文化铸就了中国诗人解不开的田园情结,成就了中国诗歌无与伦比的优美田园诗。随着时代的发展,田园诗也以它独特的魅力与时俱进,融进了时代元素,凸显着时代精神。当代田园诗领域,以新思想、新角度、新手法,反映当今农村改革中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新景观的现象,已渐成态势,故也被称为“新田园诗”。在新田园诗坛涌现出一批反映新时代田园生活和精神风貌的优秀诗家词人。在这个群体中,段维先生可谓独树一帜,每每读到他的诗作,总能让人眼前一亮,莞尔一笑,正应了杨逸明老师关于好诗的经典论述①杨逸明先生将好诗总结为:眼前一亮、喉头一热、心头一颤。参见段维:《略论新田园诗内容的五维拓展》,载《心潮诗词》2022年2月号。。

段维先生是湖北英山人,法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兼任中华诗词学会乡村诗词工作委员会主任、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心潮诗词》评论版主编。十余年来,段维先生怀着对故土、对亲人的眷恋,以饱蘸深情的笔触,创作田园诗或曰新田园诗百余首,表达了他对农家故园的深情眷恋,再现了乡村儿时生活的真实记忆,以及对故乡当下与未来的深度思考。他的诗作巧妙融合了现代质素,在现代语境中对传统田园诗进行了创新性的深度开掘,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鉴于他在新田园诗创作中的地位,近年诗词界对此有了相当一致的评价。本文谨就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段维先生新田园诗的个性化特征。

一、写作视野的窄域化

纵观段维先生的新田园诗作品,从“故乡纪事”系列开始,基本上只写自己的家乡,写家乡儿时的回忆,写今日故园的人物景事,按照他自己田园诗的“五个维度”说①杨逸明先生将好诗总结为:眼前一亮、喉头一热、心头一颤。参见段维:《略论新田园诗内容的五维拓展》,载《心潮诗词》2022年2月号。,即在乡、离乡、回乡、游乡、望乡来考量,除了“游乡”之外,基本上都有涉及。他自己一直把上述四类题材的书写称作“故园诗词”创作。我的理解是,田园也好,新田园也罢,段维先生的笔触基本上只集中在自己的家乡,所以称“故园”是名副其实的。故园相比田园,范围明显涵盖要窄很多,因之我们称其为“窄域”。虽然“窄域”算不上是赞美的词语,但因其域窄,可以将笔力集中在这个领域深耕不辍从而戛戛独造,这应该也是他有意识的主观选择吧。

典型描写儿时记忆的《故乡纪事其四·榨油坊》:

一堂幽暗却留香,还忆当年驻足长。

去壳花生颜似玉,馋涎稚子眼如狼。

碾盘几世轮回偈,蒸饼千张压榨忙。

爱煞满缸油解渴,可怜凭票不商量。

该诗形象描写了20 世纪70 年代和80年代初期,诗人家乡特有的用花生做原料的榨油现场和特定的生态环境。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如玉的花生、满缸的香油,都是稚子的渴望,而这些都是需要有“票”才能得到的,读来似有身临其境之感。

又如其《回老屋帮厨忙年》:

土灶暌违久,装神显几番。

添柴烹腊味,抹泪呛厨烟。

陶瓮泉疏活,筲箕米滗干。

儿时些小事,甜蜜到心酸。

此诗亦满是作者对儿时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深深眷恋,同时也暗含对当下长居城市生活的麻木与倦意,这也是大多数城里人的童年梦。

再如《故园戊戌新春即景》:

门外长堤复逗留,回眸每有景新收。

烟含柳钓争滩鲤,水浴牛喷蹬鼻鸥。

小子燃鞭于狗尾,老翁沽酒就猪头。

曾多雨横风飘瓦,终信东方红正浮。

此诗用有趣的意象、通俗的语言,着意刻画了年节将至,故园迎新春的热闹场景,呈现了当代农村生活的安逸舒适,表达了对故园生活会越来越好的希冀和信念。

其《老屋二章》:

其一

瓦垄多风化,时逢雨漏长。

偶因晴得福,满屋放光芒。

其二

老父彷徨久,拆留俱两难。

于家为祖业,于国是寒酸。

这两首诗是写凝聚着诗人无限深情的故园,随着当地政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老屋也面临拆除重建的局面。是拆是留,寥寥几笔,写尽了诗人的眷恋、不舍和两难,也映射了社会发展中的大我与小我的取舍关系。

段维先生前后在故园英山生活学习了二十余年,耳濡目染,受其间朴实的民风浸润,深得田园诗趣真谛。长期以来,因着对故园执着的依恋、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他的镜头定格在故园英山,以敏锐独到的审美眼光,化古出新,自铸新语妙语,构象精巧,才使得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英山故园如此淳朴可爱,令人深深向往。

二、描写对象的特定化

朱一帆博士在《段维故园诗词创作论》①参见朱一帆:《段维故园诗词创作论》,载《新文学评论》2021年第3期。中写道:“在田园诗中描写父子情,这在古代田园诗中较为少见。而且,就父子情而言,父子关系因在古代受制于儒家封建纲常伦理,而主要以‘父父子子’的严密等级秩序出现。”“段维却能在自己的故园诗词中引入父子关系这一题材,且在诗中多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真挚情感,真可谓出新。”

目前在收集到的段维先生百余首田园诗词中,就有近一半的篇幅写的是自己的父亲以及与父亲有关的事,他对父亲的深切情感由此可见一斑。

我们看他的《返汉前步行去镇上小妹家中给老父取回暖手宝》一诗:

大雪封门路失标,曳将竹杖过溪桥。

蹒跚一十三公里,父子心由宝套牢。

大雪封门,担心父亲受冻,蹒跚十几公里取回暖手宝,该是怎样的一份情感,用通俗的语言写来,直达读者心底,写出了每个人“心中有、笔下无”的父子深情。

又如《老父突患肺气肿》:

昨日吼如虎,今朝气若丝。

呼天喉上锁,擤鼻恨成溪。

愧我阻云路,排难凭手机。

最难犬勤吠,都不是儿归。

工作在外,年老的父亲最需要子女的时候是在病中,尤其是呼吸受阻,气息奄奄时,更渴望子女在身边,而离家远在城市工作的诗人却只能以手机视频的形式,时刻关注着父亲的病情,而病中的父亲也只能在期盼中失望。该诗通过父子间视角的转换,写出了远隔千里的父子间的关怀、联动、揪心与无奈。结句“最难犬勤吠,都不是儿归”读来令人潸然泪下。

其他如《观父亲捆扎大扫帚随感》《回老屋与父亲闲聊》《帮父亲打豆腐》《观父亲并栽红薯种保暖》《老父电话长诉老家干旱事》等等,皆是通过记录父子间的点点滴滴,来表达外出游子对家中老父亲的牵挂与惦念,通过父子间的互动和视角转换,诠释了人间最贵是真情。

三、传递意旨的多维化

前人有言,诗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段维先生的故园诗词与其时政诗的语言多义性一样,虽然没有刻意追求,但仍然体现了多重意旨的语言惯性和范式。他注重言外之旨,通过充分挖掘语言的暗示性,来拓宽语言的内部张力。注重韵外之旨、诗外之味的营造,是段维先生新田园诗的一大特征。他在《略论新田园诗内容的五维拓展》一文中讲到的“五维”应该说主要是针对“物质层面”来进行阐述的,不过他在每个维度的论析之后都提出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其中就包括“精神层面”的追问。这也是当下新田园诗创作的薄弱环节。

如他的七绝《老家见闻》:

遥望凉亭笼翠烟,近瞻勒石镇荒山。

绿苔如叶捧红字,精准扶贫示范园。

这首诗乍看描绘的是老家乡间景色,但通过“凉亭”“荒山”“绿苔”“红字”几个物象的对比,让人意识到这是对某些形式主义做法及其后果的讽喻,看似写景,实则是对某些政治生态的反思。

另如《题老父用“黄泥杂”依形自制的拐杖》:

巧将樗栎化扶桑,手把貔貅意味长。

训示敲山能震虎,衰颓搀拽似吾娘。

这首诗新意自出,将拐杖对人的支撑功能从身体延伸到精神,由“支撑”引申出“陪伴”,将拐杖比作母亲,自是对晚年老父的最好陪伴,表达了作为儿子不能陪在父亲身边而生出的美好愿望。通过对具体物象的意象化描写,诠释了对老父亲深深的关切之情。

《节前回老家看土砖房拆建初成步宋彩霞〈元旦诗〉韵有寄》:

节临元日旋风行,故里山川暮霭横。

几绺泉声从未老,一潭月色竟如婴。

虽无祖屋供瞻仰,却有明窗鉴迭更。

八秩父亲何有幸,脱贫报表曰完成。

这首诗以小见大,用独出心裁的比喻描绘了老家可喜的变化,借助自家房屋变化的视角,反映出农村生活面貌的改观和成效,折射出在全面脱贫奔小康不留死角的大环境下,农村整体欣欣向荣的景象。如果我们的阅读仅止于此,那就忽略了段维先生诗词创作对多维阅读意旨的追求。诗的颈联“虽无祖屋供瞻仰,却有明窗鉴迭更”表现的是诗人复杂的内心情愫。一般来说,祖屋是家族的根脉,美丽乡村建设是否一定要拆除老屋呢?“明窗鉴迭更”中的“明窗”也许是百姓正在审视的眼睛吧。结句“脱贫报表曰完成”也可以作深入一层的解读:“报表”毕竟是纸上的物质化表述,那么真实情况如何呢?还有农村老人的精神世界是否也脱贫了呢?这里的老父亲已然成了“类概念”,成了乡村留守老人的代表。

段维先生在新田园诗的创作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探索,在传统田园诗的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他的诗作立意高远、构象精巧、新意迭出、妙语警人,语言清新自然、诙谐而又富有理趣,已自成一格。他以回望者的视角,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我们展现了一帧帧英山故园的精彩画面,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相似的时光剪影,激发“共情”效果。他的创作经验和艺术特色,别具匠心,值得我们关注、学习和借鉴。当然,他诗中常常隐含的多维意旨,有时会因为隐藏过深被多数读者“一带而过”的阅读经验所忽略,这就需要读者培养自己的阅读耐心,同时作者也可以在诗中尽量提供多一些暗示或提示元素。

猜你喜欢

田园诗故园诗词
山月
遥怜故园菊花开
田园诗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李轶贤
关注诗词
田园诗,走向细微处
田园诗苑
浅谈田园诗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