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一校一品”活动开展问题及优化研究
2023-12-10☉江松
☉江 松
“一校一品”,即通过打造特色教育项目推动素质教育目标落实。我国自2016 年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一校一品”建设模式。从体育教育改革角度来说,“一校一品”活动的开展使更多新兴运动、特色运动都能够引入校园,打造特色体育课程,使学生愿意主动参与体育锻炼,顺利提升学生体质水平,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健全发展,营造对学生身心发展有利的教育环境。“千校一面”的教育发展模式不符合各地区的教育发展需求,学校的办学特色不突出,单一的体育教育模式不利于体育人才培养和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我们要认识到开展“一校一品”教育活动的紧迫性。江苏省在先试先行“一校一品”机制带动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育改革效果,但整体来说还处于探索和初步发展阶段,很多方面的工作都存在短板,学校必须结合本土文化、学校的育人理念和发展目标提出更精准的体育教育改革措施,推动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化。
一、“一校一品”项目概述
(一)建设思路
“一校一品”建设工作应该逐级开展,实际建设工作中大致需要考虑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项目建设。着眼于学校的整体情况,整合现有资源,在本土文化中寻找可以支持建设特色教育项目的元素。第二,特色构思。此环节非常关键,学校要提出创意、研发项目、策划实施,保证项目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让体育课程的价值与魅力得到集中体现[1]。第三,建立品牌。教师要深入到教育实践环节中去实施特色项目,检验项目的可行性,总结问题、积累经验,逐步完善项目使其与实际教学需求越来越贴近,形成独特风格、体现创新理念,最终形成品牌效益,彰显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整体风貌。
(二)建设意义
第一,符合体育教育资源整合和形式创新的实际需求。“一校一品”建设工作视角要体现大局观,遵循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求,深入考虑学生的运动水平、运动兴趣与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缺陷,开发特色体育项目,让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和新颖,推动理论和实践环节的衔接,让学生充分掌握各项目相关的体育运动技能,感悟体育运动中的人文精神,形成良好的体育素养。此外,“一校一品”建设模式下,体育教育形式实现了变革,体育竞技和音乐、舞蹈等学科都建立了关联,实现了学科融合,是创新融合教育的重要举措,形成了更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
第二,能够营造更好的体育教育氛围。体育“一校一品”活动开展后,特色化的体育运动项目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强,体育运动对学生来说不再是枯燥、紧张、疲惫的竞技活动,而是愉悦身心的媒介[2]。在学生主动参与的背景下,传统体育教育活动中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的教学状态也有所改善,师生关系得到重构,利于学生主动养成体育运动习惯和体育精神。与此同时,“一校一品”活动背景下,学校更加重视对学生的体育测试、体质测试,测试结果为学校和体育教师提供了有用的参考信息,在信息分析中了解当前的教育活动情况和学生发展水平,在后续的教育工作中做到“对症下药”,持续激活学生参与特色体育活动的热情。
第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质水平。“一校一品”活动背景下,学校体育活动类型丰富,在体育活动时间上有了更合理的安排,能帮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学生有了自主锻炼的技能和充分的时间后,他们的体质水平也会自然而然地提升。
二、小学体育“一校一品”项目实施困境
(一)宣传不到位,活动范围有限
为保证“一校一品”活动组织效果,前期必须做好宣传工作,增进学生对特色体育项目的了解,使学生产生活动参与兴趣,这也是活动有序、有效开展和教育品牌形成的基础。在体育“一校一品”活动中,即使项目构思、课程改革计划、活动组织方案等环节都做了充分的工作,可宣传不到位,学生在认知上不够、体验上不足,在后续的活动中也会缺乏参与热情。
(二)学生体质差异大,整体水平不高
“一校一品”建设机制支持下,学校开发出丰富多样的体育运动项目,能够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任何体育项目都需要学生具备基础的身体素质,而我国小学生体质下降是整体趋势,他们的运动量整体偏少,身体素质整体偏低,个体差异又比较明显,因此,在集体项目开发和实施中,特色项目的优势也无法得到充分体现,不利于激活全体学生的运动潜能,也不利于他们的体育运动兴趣培养[3]。
(三)师资建设不足,建设效果不佳
“一校一品”建设工作的顺利进展需要充足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中坚力量,在特色体育项目研发以及学生指导、项目完善等诸多环节中都需要专业的体育教师参与其中,而多数小学学校中体育教师都是专职并且人数不多,一旦参与新课程开发和活动策划、组织实施等工作,他们所承受的工作压力也会骤增,可能会适得其反。此外,还存在设备资源不足、更新慢的问题。
(四)项目活动较少,课程推进困难
“一校一品”建设工作目标达成需要丰富的特色项目活动支持,保证满足学生课内和课外的体育活动需求,为学生体育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为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助力[1]。然而,实际情况是,尽管部分学校着手构建了“一校一品”课程体系,开发了特色体育项目,但是学生多半还是只在课堂参与,课外则很少参与或者不参与,活动开展时间短、机会少,学生对不同体育项目的魅力缺乏感知和体验,项目活动推广不力,课程推进难度大。
(五)本土文化缺失,地方特色不足
“一校一品”活动必须注重对学校办学历史的传承,同时体现本土文化特色,进而打造独树一帜的办学品牌。这个过程中,对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是关键一环,使本土文化资源为教学项目开发服务,让学生受到本土文化熏陶,体现教学项目的本土化特征。然而,小学体育“一校一品”活动中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所开放的体育项目和本土文化关联不大,难以体现出地方特色,体育项目的人文教育价值降低,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办学品牌的形成。
三、小学体育“一校一品”活动优化对策
(一)重视宣传,扩大影响
想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我们就必须高度重视对特色体育项目的宣传,使学生形成自觉、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当然,不只是面向学生展开宣传,学校还要同时面向教师、家长进行正向宣传,让老师和家长也成为特色体育项目建设和活动开展的支持者,形成和谐的教育氛围,为“一校一品”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4]。宣传工作中除了传统的宣传方法,还需要我们创新利用其他宣传媒介,尤其是新媒体平台,例如在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建设中借鉴龙舟运动形式后,我们可以利用黑板报、电子滚动屏、校园广播、校园网、公众号等平台联合宣传龙舟文化知识和龙舟运动形式,增进师生对龙舟运动的了解,也可以在家长群中投放相关宣传资料,让家长了解学校的特色体育项目建设思路,还可以将录制的活动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营造良好的校内外活动环境。
(二)师资建设,条件保障
小学体育“一校一品”活动开展需要专业体育教师的参与和支持。学校要重视教师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同时结合教学设施建设环节,整体提升师资建设水平。具体来说,学校在专业体育教师聘用中要切实结合体育课程建设需求和“一校一品”活动开展需要,重视校内教师资源的利用,注意引进人才和对原有人才的合理分工,保证教师资源优化配置[5]。此外,新入职的体育教师要参与培训,细致了解学校特色体育项目的建设目标、进展和实践思路。学校还可以邀请其他学校的优秀体育教师到校开展经验分享会,以供本校教师学习和借鉴,为学校的体育项目品牌建设提供助推力。体育教师在专业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过程中会形成更加先进的教育思想,更新工作思维,获得推动特色体育项目创新的能力,进而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此外,必须有充足的场地和器材,还可以购买适用的精品课程,满足老师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特色体育活动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三)活动多样,关注差异
参考特色体育项目内容和“一校一品”活动目标,小学学校应该开发多种体育活动形式,推动特色体育课程建设,让学生能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丰富体验。如“特色足球”项目推进中,学校可组织足球运动员大会、足球知识讲座、足球明星赛、足球才艺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发展素养,获得全面发展的契机。学生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形式则会主动参与,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科态度和积极的学科情感。而针对健美操、韵律操、花样跳绳、兔子舞蹈等特色项目,建议多利用大课间活动激活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我,逐步形成主动参与特色体育运动的热情。还可以设定“体验自然”的特色主题,鼓励学生多接触大自然,在户外参与竞走、赛跑、武术等活动。此外,合理安排各种特色体育项目的活动时间,建立“1 小时体育”机制,要求学生至少每天参与运动一小时,保证基本的运动量。
(四)文化融合,突出特色
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要素是构建“一校一品”课程体系和开发“一校一品”特色项目的关键一环,项目开发是否融合了地方文化背景、是否体现了本土特色,直接关系着项目的特色是否突出。对此,小学体育“一校一品”活动中必须注重本土文化融合,增强体育课程和特色项目的人文底蕴,传承和发展本土文化,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加速构建区域性体育教育模式。建设校园体育品牌时,学校应该适当拓展区域性特点和文化,对学校的场地器材、师资力量、制度保障和教学形式等各类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例如在水域分布广泛的江苏地区,龙舟文化是地方民间文化的重要分支,民间赛龙舟活动由来已久,地方学校可以尝试依托龙舟文化背景开发独具地方特色的龙舟操、旱地划龙舟、龙舟绳、飞花令、龙舟舞等特色体育项目,打造极具地方特色的体育品牌。
总之,“一校一品”建设模式下,小学学校特色体育项目的开发与实施必须与本土文化紧密结合,让学生有机会了解本土文化,提升体能素质的同时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体现“一校一品”活动的独特价值。
四、结束语
新时代,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育的地位逐步提升,体育、智育、德育等多元育人目标要协同实现,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一校一品”体育教育模式的建设和实践是对传统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完善、创新。开展“一校一品”体育活动考查学校的创新教育能力,要求学校能够加强教育资源整合,重视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增加场地设施建设投入,并在本土文化中寻找创新教育灵感和特色教育素材,打造特色体育教育环境,为学生的体质锻炼、体育兴趣培养、运动习惯和情感养成提供助力,储备体育人才,真正体现体育的价值。小学体育“一校一品”活动推动了体育课程改革,对师生都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有效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打造了更符合小学生兴趣特点和身心发展需求的体育教育环境。但是,这个过程中也确实面临诸多困境,打破困境的对策思考和进一步谋求创新是我们要承担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