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3-12-10蔡文勇

名师在线 2023年30期
关键词:驱动设置信息技术

文/蔡文勇

任务驱动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启发式、探究式的学习引导策略,凸显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自主地思考问题、探索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改变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中被动思考、被动学习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不同形式的任务,以任务的形式把课堂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一、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的意义

很多初中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比较感兴趣,主要是因为在信息技术课上能接触计算机,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并不感兴趣。这种状况导致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没有学习到信息技术知识,对信息技术的一些操作方法也没有掌握,这样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无效的[1]。

教师利用任务驱动法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在课堂上给学生设置有趣的任务,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愿投入信息技术的学习,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知识。通过自主探究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能增强对信息技术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习。教师把教学内容与任务结合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能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本技能,进而强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二、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的原则

(一)布置的任务要贴近生活

信息技术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是比较常见的,运用的频率也较高,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实用性。教师在布置任务时,要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把信息技术知识与日常生活融合,让学生通过熟悉的生活场景或者事件,结合生活经验利用自己的思维完成。教师让学生把生活与信息技术知识结合,便于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也便于学生把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同时,贴近生活的信息技术任务是对信息技术教材的一种有效补充,丰富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信息技术资源。

(二)设置的任务要符合初中生的特点

教师在设置任务时要结合初中生的特点,所设置的任务要让学生能利用现有的知识和能力自主理解,不能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任务驱动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布置信息技术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完成任务,能快速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此外,教师设置的任务还要符合初中生的思维特点,确保教学任务递进式呈现。教师应根据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思维特点设置具有针对性的任务,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任务驱动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驱动性任务

任务内容的选取和设置是运用任务驱动法教学的第一步。符合学生特点和发展能力的任务内容能让任务驱动教学法有效实施。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在选取和设置任务内容时要整体观察学生的情况,了解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爱好,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合什么样的问题或者学生喜欢什么类型的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任务内容的设置。

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学习进度,教师可以把初中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即信息技术学习的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教师在设置任务时要给学生提出原则性的要求,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和思维去探索完成任务。在初级阶段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个固定的任务,让学生尽可能完成;在中级阶段中,教师可以对任务的部分内容进行固定,剩余的让学生自由发挥;在高级阶段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由发挥想象力。

以PPT 制作的教学为例,在进行初级阶段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个学习任务,设置好任务的内容,如通过图片的方式完成题为“丰收的秋季”的PPT 作品,让学生根据任务自主探究PPT 中图片的插入方式等。教师在进行中级阶段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完成题为“人物”的作品,其中要有人物的图像和人物的简介,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在PPT 中同时呈现图画和文字。在这一任务中,教师可以只给学生设置一个大致方向,让学生自主完成作品。教师在进行高级阶段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由完成一个PPT 作品,一边学习PPT 制作的各种方法,一边发挥想象力创作,如在PPT 的播放模式、音乐的插入等方面体现创意。

(二)引导学生分析任务,自主寻求任务完成的方法

很多学生在面对教师布置的任务时比较迷茫,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下手,该从什么方面思考,该用什么方法完成。在学生无从下手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入任务的完成中,让学生对这个任务的完成有自己的想法。信息技术知识难在理解、重在应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应用技能[2]。

例如,在引导学生设计网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网站的结构和功能,学习网页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然后根据课堂教学任务要求,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网站。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来完成任务。在任务驱动法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分析任务,指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帮助学生理解任务的目标和要求,掌握完成任务的方法。比如,在网站设计的任务中,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网站的目标是什么?要传达什么信息?(2)网站的受众是谁?需要考虑哪些因素?(3)网站需要哪些基本功能?如何实现这些功能?(4)网站的设计要遵循哪些原则?如何保证网站的美观和易用性?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任务的目标和要求,切实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如果学生一感到困惑,教师就讲解,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把学生的思维局限在教师的思维中。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思维、自主探索。在遇到新的问题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探索,让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有一定的思路。在遇到旧问题时,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相互交流。同时,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及时发现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与指导,让学生不偏离任务目标。

(三)合理设计教学评价体系

任务驱动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学评价也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综合素质[3]。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学评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任务完成情况:评价学生是否按照任务要求完成了任务,是否达到了继续任务的目标和要求。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检查、评估任务成果等方式进行评价。例如,在网站设计教学任务中,教师可以评价学生的网站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实践能力评价:教师应系统评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能力和技能,包括使用软件工具、编写代码、解决问题等,并采取考试、作业、实验等方式进行评价。例如,在网站设计任务中,教师可以评价学生的网页布局、颜色搭配、图片处理、文本排版等方面能力。

(3)创新能力评价:教师应科学评价学生的创意、创新、创造等方面的水平。教师可采取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个人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例如,在网站设计任务中,教师可以评价学生的网站创意、创新点、创造性等。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应该与教学目标一致,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尝试和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

(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解放学生的思维

任务驱动法的本质就是让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自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自主思考得出结果。在利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的模式,发挥自己在课堂上的指导作用,倡导学生自己学习和探究,自己动手实践。这样能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任务驱动法充分发挥作用,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开展。

首先,引导学生参与任务设计。教师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任务,确定任务的目标和要求。这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其次,鼓励学生合作完成任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任务,让学生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使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和帮助。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让学生自主评价任务成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评价自己的任务成果,让学生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以促进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教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有效改善了传统信息技术教学的不足,通过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动手实践得出结果,为学生创设了动手实践的机会与平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任务驱动把学生的思维从固定的思维框架中解放出来,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信息技术基本技能的平台与机会,能让学生真正掌握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应用能力[5]。

四、结束语

总之,任务驱动法能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自主探索问题融入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深刻地理解信息技术知识,掌握信息技术具体操作方法。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法的实施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索实践中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由此可见,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驱动设置信息技术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