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意义引领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2023-12-10文/赵

名师在线 2023年30期
关键词:语篇教师应高中英语

文/赵 秀

高中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等素养的重要功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探究语篇主体意义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环节,关乎学生理解语篇内容、思维发展效率及课堂学习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语言知识传授为主,单纯将教材作为语言知识的载体,导致学生缺乏对文本内涵的深层理解。因此,教师应以探索主题意义为引领,优化阅读教学策略。

一、基于主题意义的阅读教学原则

在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应把握以下几点原则。第一,以语篇为依托。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语篇,高中英语学习中大部分语言活动都是以语篇的形式存在的。语篇具有实际意义,是作者与读者共情最直接的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主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将交际的情境以语境的方式展现出来。第二,以学生为中心。无论英语教学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学生都是唯一的主体。在基于主题意义探究英语教学建议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以及情感体验,并将这些与学习内容结合,以加强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使教学内容始终处于学生可接受范围内[1]。第三,以主题意义为主线。英语课程中教师应重视主题意义的探究,并围绕“教”与“学”整合学习内容,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在全面实施《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语篇主题的意义,将它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教师要将主题意义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设计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最后再借助有效的教学活动进一步升华主题,使主题意义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并起到引领作用。

二、主题意义引领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一)研读单元主题,突出主题价值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单元主题始终是教学的核心。但部分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侧重文本内容,忽视单元框架和教学环境,导致阅读教学脱离单元主题。这也是学生对文本缺乏深入了解的原因之一。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英语阅读教学不仅包含单词、句型等知识点,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既可以传递知识,又可以引起学生的共情,对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核心素养有重要意义[2]。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备课环节要重视对单元主题的研读,在逐层剖析中挖掘其中蕴含的知识和内涵,突出单元主题意义。

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1 LIFE CHOICES 为例,教师深入研读教材与教辅资料后发现,本单元围绕“Life Choice”话题展开,以多种形式的语篇呈现了不同人物的不同人生选择,主题属于“人与自我”。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主题设计相应的活动。首先,教师借助多媒体组织学生听材料内容,了解高一新生对高中生活的初步感受以及医生、足球运动员、企业经理对生活状态、压力的介绍,并提出问题“What activities are a big part of your life?”让学生在讨论中阐述对不同人生阶段和不同职业背景的人的生活状态的感想。之后,教师要求学生翻开教材,自行阅读READ AND EXPLORE 板块内容,探索Joe 与Li Ying 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同,并组织学生结合真实感想谈论“Do you like their lifestyles? Why?”在问题解决中,学生能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形成个性化见解,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听相关听力材料,使学生认识到感到压力大是人们普遍存在的现象,了解policeman、soldier 等压力相对较大的职业人群以及压力产生的原因、应对压力的办法等。由此,学生可以从对话中获取关键信息并梳理框架结构,针对对话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升华教学主题,明确自我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二)深挖文本内容,理清思维线索

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而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深挖文本内容是教师必须要做的。具体来说,教师要从内容的角度出发解读文本,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结构与大致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解读知识脉络和关键信息,加强对主要信息的掌握和理解。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大多是围绕单词、句型等知识点来解读文本,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所取得的效果自然不同[3]。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梳理文本的具体内容,通过提炼文本思维线索,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还要抓住文本的语言知识点,深入挖掘蕴含的知识,加强主题意义与知识的融合,帮助学生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同时巩固语言基础。

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3 CELEBRATIONS 为例,为了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应深挖文本内容,以问题为线索启发学生思维,达到深入解读文本的目的。首先,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略读文本内容,培养学生快速掌握阅读技巧和获取文章整体信息的能力,以达到理解文本表面内容的目的。同时,当学生掌握文本大致内容后,教师组织学生细读文本,并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When will the Mid-Autumn Festival be celebrated?(2)What do people eat on this day?(3)Why is this festival so important?”让学生通过对重要段落的细读收获更多的信息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结合问题中给出的线索掌握与Mid-Autumn Festival 密切相关的信息。随后,学生掌握文本的大意和具体事实后,教师再次指导学生阅读文本,以节日为线索,进一步展开深入探究,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后,学生掌握文本框架和结构后,教师为学生创造机会,设计语言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文中的新词汇和语法进行练习,如理解一些常用短语的适用场合及使用方法。学生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提高了英语思考和表达能力。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对中西方最重要的两个节日进行比较,即Christmas 和Spring Festival,在对比中进一步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无形中锻炼了判断中外文化异同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重视问题设计,关注学习过程

素质教育背景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想,以便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整体教学效率。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在课堂上多是围绕知识点或教学目标设计问题,问题之间的衔接并不紧密,甚至存在偏离单元主题的情况[4]。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应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结合学生的真实反馈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由浅入深地掌握阅读内容,解决学习困惑。

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UNIT 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为例,为了让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有全面的认识,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并结合文本内容精心设计问题。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人类佩戴饰物的图片,包括智能手表、怀表、手镯、项链、指针式手表等,要求学生将这些饰物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排序,引出“wearable things”,然后再引出“wearable decoration”和“wearable technology”两个分支。借助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让学生了解文本的大致内容和主题,并设计图文联线活动,对文本中的文字进行相应的改编,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认识到说明书配文与广告配文的差别,无形中解决了Critical Thinking 的部分,深化了对文本的认识。最后,教师提出问题“Why do the chart list these features?”,引导学生结合阅读内容展开讨论,解答“General Understanding”部分的问题。教师则要在教室中来回走动,留意学生的观点和语言表达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初步的判断,并调整后续教学方案。

基于此,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结合学生的发言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加深对教学主题的理解,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四)活化主题实践,推进意义探究

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教师还可以设计拓展实践活动,在原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借助丰富的资料,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并通过教育信息化合理呈现,对单元主题进行补充和完善,实现深入探究的意义[5]。

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8 GREEN LIVING 为例,教师在讲解READ AND EXPLORE 板块内容时,应立足单元主题,对板块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设计拓展实践活动。首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语篇中的内容,为学生布置“制作信息卡”的任务,鼓励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说一说“Root and Shoots”环保组织成立的初衷和重要性,以及个人行为对环保事业的影响。教师要检查学生的信息卡制作情况,对于错误或不准确之处要及时纠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语篇。然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一些个人行为,如“Leave the tap running while you brush your teeth.”“Leave a light on when you go out.”“Drop a piece of litter and can't be bothered to pick it up.”,让学生在完成信息卡的基础上根据生活经验进行拓展和延伸,并通过电子白板为学生补充一些词块。最后,教师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语篇后的练习,借助问题探究和填空来梳理思路,对语篇脉络有更详细的认识,强化对知识的掌握。由此可见,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丰富语言实践经历,还可以加深对语篇内容的理解,认识到个人错误行为对环境保护的影响,进而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五)整合主题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教师应注重教学资源的挖掘与整合,结合教材文本的阅读主题增加泛读文章,借助问题让学生在对比中收获知识和经验,以便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在主题的引领下提高阅读学习的有效性。

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9 LEARNING 为例,本单元的主题是“学习”,并介绍了一些英语学习方法,与学生真实学情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与教学主题相同的课外语篇,让学生在主题的引导下强化对知识的掌握,同时优化英语学习策略。首先,学生在阅读文本后,可以明确认识到三位听众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史密斯教授为他们提出的相关建议,并掌握文中表现出的多种表达建议的方式,如“My advice is that ...”“I think it ...”“You should ...”等。随后,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关于“孔子”所表达的学习言论方面的文章,并提出问题“What to do when I encounter difficulties in my study?”“What do Chinese students do when they encounter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指导学生对比文本语篇和泛读语篇中的内容,联系史密斯教授为三位听众提出的建议,辩证性总结中西方教育理念上的差异。最后,教师围绕文本主题设计问题“How to learn English?”,鼓励学生结合文本中的内容展开讨论,从自身实际学情出发进行反思、探究,总结出适合自身的英语学习方法。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引导教育回归到原点,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实际发展,使课堂内容真正立足学生发展。同时,教师作为主题意义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认真研读和分析文本,梳理其中的主题意义,通过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提升来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如此一来,不仅可以避免学生学习的碎片化,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语篇的理解,突出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

猜你喜欢

语篇教师应高中英语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