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农村节庆体育内涵式发展策略研究

2023-12-10周倩倩

运动精品 2023年6期
关键词:内涵式体育运动村民

周倩倩

民族地区农村节庆体育内涵式发展策略研究

周倩倩

(广西师范大学 体育与健康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基于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视角,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增强农民健康体质,弘扬中华民族体育文化,推进节庆体育内涵式发展的价值意义,文章对民族地区农村节庆体育内涵式发展进行详细阐述,发现民族地区目前存在制约节庆体育开展的多种因素:(1)节庆体育知名度较低;(2)民族地区政府支持力度不够;(3)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4)开展体育运动的经费不足;(5)缺乏专业性的体育指导员;(6)公共健身场地(馆)普及率较低、器材匹配不足等。提出促进农村节庆体育内涵式发展策略:贯彻落实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政策法规,完善制度及规程;多措并举优化及整合节庆体育活动的资源,加大公共体育场地建设及配足体育器材;以节庆体育开展为契机,开发公共体育服务产品,打造节庆体育品牌,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倡导农民群众科学健身,推动体育强国背景下全民健身运动。

民族地区;节庆体育;内涵式发展;策略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增强农民体育健身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民族地区节庆体育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对桂北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运动的内涵式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发现桂北地区保留着一些传统的、整体的、系统的民俗节庆体育运动,它们经历衍生、形成、传播、弘扬等一系列过程,与桂北地区的风俗习惯、自然环境、地理因素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1 农村节庆体育运动理论源流及作用价值

1.1 农村节庆体育的概述

农村节庆体育泛指在各民俗节日期间举办的具有民族色彩的文化体育活动的总称。节庆体育活动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含有祈福、驱邪、祭祀、娱乐、团圆、健身等意义。举办的文化体育活动其内容多姿多彩、项目热闹非凡、形式简单易行,体现地方传统民俗习惯、农村经验、乡土气息等强烈的民俗特点,有助于乡村农民全面健身和家庭幸福美满的发展。

1.2 农村节庆体育的类型

农村节庆体育是一项传统的、种类丰富的、历史悠久的节庆体育文化项目,共分为4种类型:(1)有关民族地区迎祥纳福的文体运动,如:新年舞狮、元宵舞龙、踩高跷、逛庙会、迎财神等;(2)有关驱邪祈福(祭祀)的节庆体育运动,如:清明踏青、端午龙舟、围篝火、吹芦笙、扎花船等;(3)有关娱乐狂欢的节庆体育运动,如:“三月三”唱山歌、对阵抛绣球、炮龙节等;(4)有关社会和谐的文体运动:剪窗花、扭秧歌、投壶、摔跤、节庆篮球赛、足球赛等。这些民间运动都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体现出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文化的美德,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1.3 农村节庆体育运动发展的新时代价值

1.3.1 增强民众体质,增进民众健康

“发展农民体育是全面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重要任务。[1]”城市与农村的体育工作并重,积极推进农村体育的健康发展,提高农民群众对文化体育活动热度与参与度,夯实农民的身体健康的基础,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节庆体育运动是在生产劳动、民俗习惯、民族文化及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具有健身性、竞赛性、观赏性等特点。积极开展与耕田种地相关的且具有乡村气息的走、跑、跳、球类等健身运动,同时提倡农民群众自行组织广场舞、篝火晚会等文化体育运动,提高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沟通,重要的是增强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比如: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运动、少数民族特有节日以及传统的民俗活动等农村体育活动,能够满足农民对体育健身的需求。

1.3.2 营造浓厚的节庆体育文化氛围

构建和谐社会体系,开展多元化节庆体育运动。增强传统节庆体育项目的开发与运营,推动体育健身与农耕文化、乡村振兴产业、农民教育培训的深度融合,营造民族地区的文化氛围感。节庆习俗、体育运动是在原始社会时期的祭祀祈福和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形成,满足人们信仰的同时满足人们对体育娱乐的需求,如今人们通常会通过一些传统的节日习俗、共同信仰、体育运动,保留当地的文化运动,来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体育文化,甚至一些传统运动项目已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承载着民族地区村民群众对节庆体育运动的爱国主义情怀、信仰、历史、习俗以及人们的智慧。节庆体育运动往往是以团队的形式展现,从而形成了不同爱好的不同组织,这些运动组织与其参与度大大提高了村民之间的亲属度以及村民对农村体育文化的赞成度,与此同时,加强了村与村民之间的凝聚力,有助于实现新时代体育乡村的建设。

1.3.3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节庆体育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农村节庆体育是一种随机的、自由的、传统的、民俗的体育运动,是农村居民所热爱的一种节庆体育运动,农村体育运动的构成与形成,相对于城市来说是比较单一的、简陋的、廉价的。比如:一块草坪即可实现足球和飞盘等体育项目、一块平地即可实现篮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以及武术和体操等体育运动,简单且易行的体育场地和运动,满足了村民的体育需求。长期以来,人们通过节庆体育活动聚集、相识,体验体育活动的过程,农村节庆体育已成为他们之间的共同乐趣,潜移默化的成为农村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活动期间,很多商业部门察觉到节庆运动是一个隐藏的商机,利用节庆体育运动,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比如:壮族三月三、风筝节、民族运动会、地方赛事(篮球、足球、排球、气排球、羽毛球、网球、游泳等)等。在举办节庆体育的同时,各种农产品、日需品也在不断地被销售,拉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节庆习俗体育运动的开展丰富农民群众日常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地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

2 制约民族地区节庆体育开展的因素

2.1 政府扶持力度有限

地方政府对节庆体育的领导与主导地位偏弱,配合国家“体育强国”建设的实施力度不足。民族地区文化体育活动政策制度尚未健全,专项资金扶持不充足、招商引资环境缺乏、管理实施不严格等多种客观因素,制约其升级和发展,导致节庆体育慢慢的淡出人们的视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又相应受到影响,形成恶性循环的局面。

2.2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

民族地区受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落后、就业岗位较少、人口稀疏等多种因素影响以至于未能有效形成节庆体育经济圈和产业链。此外,民族地区保留的一些传统的体育文化项目以及传统手艺,随着时间的变迁,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科技手段的快速发展慢慢流失,已很难再见到正宗的艺术表演,从而影响节庆体育品牌活动的打造及相应工艺品的开发。

2.3 节庆体育知名度相对较低

节庆体育运动开展频度低,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渠道不畅通,以至于知名度不高。当下,村民群众对体育健身意识的不强烈、对健身价值认知的缺乏以及当地村民群众体育不发达,是导致节庆体育知名度较低的直接因素。虽然大多数民族地区都建有体育场(馆),但真正能投入使用的却很少,一般使用于重大传统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平常却被村民群众当作晾晒衣物、粮食或聊天的场地,使人们淡忘了体育场地(馆)的真正价值意义。

2.4 免费健身场馆、器材开放率不充分

体育设备配备不足,利用率不高。在农村地区,特别缺乏合格的健身器材、运动场地以及免费开放的健身场(馆),这就影响着节庆体育的正常开展。就目前而言,农村地区所存在的场地、器材等体育环境条件大多是简陋的,束缚着村民群众的体育精神,体育设备的短缺、质量差,影响着村民群众对体育健身的兴趣,除此之外,民族地区的体育场(馆)存在着收取费用的情况,导致普通村民对体育运动接受的程度普遍较低,从而淡化节庆体育的存在意识。

2.5 体育指导员专业性不强、配置数量较少

专业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节庆体育工作队伍建构尚未完备。节庆体育的策划、组织、举办是一项比较复杂的体育工作。在没有丰富的组织运动的经验条件下,民族地区所举办的体育运动类型和赛事形式相对来说都是比较简单的、枯燥的,另外,在农村开展体育运动也是比较困难的。村民参赛的竞技水平较低,对体育运动存在焦虑感、恐惧感,再加上缺少专业性的体育人员指导,致使节庆体育的开展的状况不容乐观。

2.6 开展节庆体育运动的经费不足

开展节庆体育运动的费用过于匮乏。政府机构对民族地区的发展关注度、扶持度较低,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场地设施不优化、运动环境较差、开展运动频率不高、运动类型较少等制约着节庆体育的发展,甚至有些体育运动的开展需要村民自费,严重影响着节庆体育和乡村体育文化的开展。

3 促进节庆体育内涵式发展的实践策略

3.1 加强政策法规和标准建设,做好群众体育基本工作

坚决落实地方政府对节庆体育的领导与主导地位,健全公共体育设施机制,贯彻落实“体育强国”的各项体育运动项目的政策实施工作,是政府对农村体育健身设施的高度重视。大力推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协同各方抓好全民健身,为村民群众健身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运用新时代的理念推进体育工作,健全节庆体育文化制度,开展民族地区体育健身工作。在体育强国建设下,体育政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键性在于政策的贯彻落实与实施。民族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复杂的,要想真正的建设好乡村体育健身体系,就要协同相关的各个部门全力配合、积极配合且分工明确,高质量的完成。加快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的合理建设,加强正确管理和使用,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体育运动的需求。政府还要加大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积极组织全民健身运动,唤起广大农民群众对体育健身的激情,倡导人人参与体育健身运动,营造社会和谐的体育文化氛围,呼吁广大群众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同时加大“政府机构、管理部门、人员配置、贯彻落实、服务人民”的节庆体育文化管理机制,落实乡村体育政策,利用村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保护其传统资源以及对公共体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3.2 多措并举加强对节庆体育事业的建设,增加体育场(馆)的开放率

加强对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提高使用率,促进民族地区节庆体育内涵式发展。据国务院发布的第382号《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文件要求,第一,加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充分发挥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功能,满足村民群众开展体育文化运动的基本需求,促进民族地区体育产业的繁荣发展,根据民族地区体育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大力建设多元化体育设施场地,比如: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游泳馆、田径场、搭建戏台、电影台(房)以及节庆体育文化场地等,助力民族地区体育经济快速增长。多措并举推动公共体育健身场地的建设,为传播、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创造更好的途径。第二,各级人民政府应向公众开放用于开展文化体育运动的美术馆、纪念馆、体育场(馆)、公益性图书馆、文化馆(站)、青少年宫、工人文化宫等建筑、场地和设备,提供免费开放的条件。由于民族地区经济不发达,许多村民群众对一些收取费用的健身场(馆)会产生经济上的纠结以及心里的芥蒂,或许他们会认为,不是只依赖于健身场(馆),才能够完成体育健身,完全可以在乡间小道上散步抒情,甚至大自然的空气、环境会更让人心旷神怡。大力建设体育场(馆)并且开放体育场(馆)的使用,积极营造体育赛事运动氛围,吸引村民群众的关注力、提高村民的参与度。

3.3 以节庆体育运动为契机,完善节庆体育的公共体育产品服务体系

增强体育赛事的开展,促进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在民族地区,一些特别重大的节日是村民群众聚拢的集聚点,为了以更好的精神面貌迎接节日的来临,村民们会提前准备、策划和组织运动的工作,根据村民群众对体育运动的进阶要求,举办相应的体育赛事。基于体育赛事开展的视角下,在乡村举办规模性的体育赛事,成功的吸引大批量热爱体育运动的爱好者和观赛者,不仅带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产品的销售量,还带动了当地的衣、食、住、行等其他行业的发展,特别是餐饮、住宿两大板块的发展,不仅为村民群众提供了便利的就业岗位,还有效缓解了民族地区无岗就业的问题。地方政府和商业机构会充分利用体育赛事成功举办的机会,打造相关的体育赛前培训、体育训练、体育用品平台等,提高当地的体育消费水平,以及利用乡村自然资源,构建“体育”与“农产品”的绿色路线,打造体育赛事产品,从而唤起村民群众对体育运动的热爱,激发村民健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4 加强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倡导民众科学健身

加大民族地区民族大众的科学健身是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节庆体育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还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随着新时代新农村的建设,全民健身运动在民族地区已全方位开展实施,为了使村民群众能够有效的科学健身,需要引进一批专业的教练员、指导员。专业的体育人员是体育教学和体育竞赛运动的重要保障。只有引进专业体育人才队伍,才能推进民族地区科学健身的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民族地区的节庆体育是民族文化的展现,一般是人们在节日期间的祈福和对神的信仰,例如:踩高跷、唱山歌、吹芦笙等文体运动,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体育精神,具有强烈的民族感和历史悠久感,是人们对生活向往的追求,也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不断创新民族地区节庆体育的宣传工作,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及时报道全民健身的开展情况,充分利用现代媒体资源互联网、融媒体、短视频等传播途径,进一步浓厚体育氛围,提升农村体育的影响力,全面推广民族地区的全民健身运动。

4 结论

通过对民族地区节庆体育内涵式发展策略研究认为:一,节庆体育运动的开展对丰富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新农村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政策法规的完善和标准建设,促进了民族地区节庆体育的开展。三,公共体育场(馆)的开放,带动了当地体育产业的发展。

在新时代,节庆体育具有较多意义和价值。从社会层面来讲,促进新农村文明建设、乡土中国的发展,结合时代发展,通过日常化形式推进节庆体育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从经济建设方面来讲,节庆体育是一种珍贵的资源,潜在力度较大,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同时提升当地的知名度。从体育建设方面来讲,节庆体育与现代体育相结合,共同打造节庆体育内涵式的发展,充分发挥体育的重要性,推进全民健身运动,促进民族地区节庆体育的发展。

[1]农业农村部 体育总局 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推进“十四五”农民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https://www.sport.gov.cn/n315/n20001395/c24408169/content.html,2022-06-27.

[2]王家宏,董宏.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式体育现代化要素内涵式发展方略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2,37(6):626-631.

[3]万小兰.剑河高雍苗族三月三节庆体育文化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22.

[4]周凰,邓伲姣,马卉君,等.体教融合理念下学校体育内涵式发展实践困境与推进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21(12):91-97.

Research on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Rural Festivals and Sports in Ethnic Areas

ZHOU Qianqia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Guangxi, China)

周倩倩(2000—),硕士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内涵式体育运动村民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推动新时代乐山市县党校内涵式发展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体育运动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内涵式发展:“育新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大学外语教学中的文化预设与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