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是一把钥匙
2023-12-10郑州市第七十六中学理石静
■郑州市第七十六中学 理石静
灯下, 我翻改一摞作文,话题是“亲情”,其中生病被妈妈关心、考试不理想被爸爸鼓励, 这样的事例所占比例最高。父母平日里为孩子所做的那些琐碎而美好的小事,那些深沉而细碎的情感,被孩子真正“看见”的,却很少。
“看不见”,让我们没有办法感受身边真实的人,没法走入真实的生活,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看见”是什么呢?从写作的角度来说, 没有观察和描写,就没有看见;而从心理的层面来说,没有对具体的人的心灵的体察,又何谈看见呢?只有心静下来了,才能真正感受到世界, 才有可能流淌出一篇浑然天成的好文章。 所以,“看见”就是一种观察、一种记录,也是一种共情、一种理解。
“看见”就像一双眼睛,心的眼睛。 那么,该把目光投向何方呢?
首先,看我们身边的人。 最真诚的是《社戏》里对伙伴的看见——“阿发,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 ”“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一个替伙伴着想,一个憨厚无私,两个少年的单纯与开朗,让多少成年人羡慕。
最动人的是《秋天的怀念》里对母亲的看见——“母亲进来了, 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在这里,我们看见了“母亲”的坚强,也看见了她的脆弱。
在新闻作品里, 也有对人的看见。《“飞天”凌空》里——“‘妙!妙极了!’站在我们身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 ”外国记者的赞叹是真实的、强烈的,中国运动员了不起!
最难忘《再塑生命的人》中海伦·凯勒对自己的看见——“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碎的布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 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其中“摸索”“捡”“拼凑”三个动作,是这个盲聋女孩认识世界后的第一次治愈行为,虽然“怎么也拼不好”是着急的、笨拙的,但纯真的心扉在此时打开,格外动人。
其次,看周围的景物。 除我们耳熟能详的《济南的冬天》《春》等名篇外,古文中对周围景物的看见也是不胜枚举。 《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月色入户”,没有任何修饰,只是简简单单的看见,却像放电影,把多年来的颠沛流离闪电般地带过了,置身于这样的月色中,的确需要一个可以交谈的朋友。
“看见”是发现真实生活的钥匙,如果没有这钥匙, 我们在作文本上留下的,只是没有主题的画、没有灵魂的诗。
诗人鲁米说:“我看见你的无力,却不知道要伸哪只手来抱你。 我看到,其实当下我也无力。 我看见你的美丽,并欣赏着你的美丽。 我看到,当下我也开始美丽。 ”——当我们真正“看见”身边的人和事,才会发现平时被忽略的细节,那些絮叨的家常话,那些不易察觉的动作,那些每天都要做的小事, 都在向我们传递情感和故事。 平淡的生活也因为“看见”而变得丰富动人,这就是我们写作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