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紫砂壶作品《大展宏图》的艺术造型与文化意境
2023-12-09龚杰
龚 杰
紫砂壶发展至今,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百年的历史,但是紫砂壶却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载体,自成一套独特的艺术与文化的体系。集各家之所长,融合了传统书法、绘画、诗词歌赋等等,取长补短,孕育自身。紫砂壶能够流传至今,离不开自身传承中不断寻求创新突破的原因。紫砂壶往往是可以反映当代人的思想与艺术审美的形式,到不同的时期,结合当时的工艺、思想,不断融合新的文化元素,进而不断繁荣发展,具有生生不息的艺术生命力。紫砂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茶道文化。茶道文化的发展历史远远长于紫砂文化,当我们谈到紫砂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饮茶的茶具,茶道文化与紫砂艺术相辅相成,互相成就,让紫砂壶有了现如今的地位。
紫砂壶作为中国陶瓷艺术之中最独特的存在,就是因为紫砂壶既具备日常使用的实用性价值,同时也具备作为一件艺术品该有的艺术性价值。实用性价值的最大来源就是作为茶壶进行使用,那么最直接的展现语言就是紫砂壶的造型。五百多年的历史发展,紫砂壶的造型层出不穷,经典与创新的融合在紫砂壶壶型上得到了体现。《大展宏图》这件作品是基于四方抽盖壶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壶身呈现出四方的造型,这也是方器之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壶身从上至下呈现出扩大的梯形,让整把紫砂壶的体积再次变大。壶底笔者制作了一个凹槽的镂空形状,让整件作品站得更稳,同时一些画面的留白镂空能让画面看起来不是那么的笨重,有一点设计巧思在其中。壶钮三弯流的经典设计,加上方器的线条感,增添视觉上的立体感,同时出水也十分的干净利落。壶把弯曲有直,握在手中十分舒适自然,使用起来也更加的趁手。
壶盖的部分就是《大展宏图》这件作品最有设计巧思也是最有特点的部分,壶盖采用的是抽盖的形式。“抽盖”是紫砂壶制作中难度极高的一种制作,十分考验壶盖与壶身的贴合程度,对创作者的制作工艺有很高的要求。在四方壶盖的一侧,将其制作成可以抽拉的部分,在先前的制作中先流出这一部分。壶盖被笔者分为了上下两个部分,与壶钮镶嵌在一起的一层薄泥片以及与壶口镶嵌在一起的另一块泥片,抽盖和壶盖的上半部分会形成一个刚好的空槽,在泥片抽出壶盖时能将上半部分卡死,从而做到与抽屉抽拉一样的原理。这样的用意是在泡茶时可以在揭开壶盖的情况下看见壶身内部的情况,将实用性上升了一个层次。整体来看,《大展宏图》的每一个部分都是自己独特的一个个体层次,组合在一起就让整件作品层层递进,这种富有层次感的设计也十分符合当下人的审美特色。此外,《大展宏图》这件作品也呈现出四方抽盖壶厚重的一面,将紫砂文化的底蕴与稳重的气场再次进行了解读。
整件作品的线条块面的结合恰到好处,棱角分明,将方器的挺括与干净利落显露无疑。加上抽盖的独特设计,为整件《大展宏图》的视觉张力加分不少,看上去也更加的动感。
紫砂壶的造型是实用性以及艺术性的体现,那么紫砂泥料就是这一切的基础。众所周知,宜兴是紫砂壶的起源,也是盛产紫砂泥料的地方。一把上等的紫砂壶,离不开泥料的滋养。紫砂泥料的种类有许多,传统的底槽青、原矿紫泥、朱泥等等,不同的泥料能为作品增添不同的色彩以及意境。《大展宏图》这件作品,笔者选用的就是原矿紫泥,这种泥料质地纯净,色泽较深,呈现出檀紫色,给人一种端庄大气之感。由于原矿紫泥里的矿物质含量比较高,在经过烧制后,会产生火疵,星星点点融于紫砂之内,也是一种独到的特色。《大展宏图》的壶盖与壶身的衔接处就有火疵,为整件作品增加了一丝精致,少了几分枯燥。用原矿紫泥制作的紫砂壶保温性很强,可以在泡茶时保持住茶汤的温度,进一步保留茶汤的色香味,实属制作紫砂壶的上等泥料。
《大展宏图》这件作品光洁素雅,笔者没有赋予它过多的装饰。紫砂壶具有返璞归真的特性,这也是世人热爱紫砂文化的原因之一。笔者认为,最经典、最具有代表性的紫砂壶都是光器,因为只有光器才能展现出紫砂壶那种内在的儒雅与骨子里江南水乡带给它的古朴之美。光器也是最考验创作者的工艺的,没有装饰来掩盖制作中的瑕疵,这往往是最困难的。
笔者所创作的这件紫砂壶作品《大展宏图》作品,以经典的四方抽盖壶为基础,加入了笔者自己的巧思。命名为“大展宏图”,也是祝福大家可以在未来大展宏图,也是希望紫砂壶文化可以鹏程万里,大展宏图,不断在传承中创新,代表着我们的民族自信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