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确使命,涵养新时代师德

2023-12-09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党校姜晓玉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师德建设教育

○ 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党校 姜晓玉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师德是强师之基,铸师之魂。师德建设对于新时代提升教师素质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的促进作用。

师德之内涵

想要理解师德的内涵,可以分别从“师”和“德”两方面进行剖析。“师”即教师,可以理解成教师这一职业,也可以从人的角度理解成作为个体或群体的教师。不管从何种角度出发,“师”都意味着具有一定能力本领,是一种具有确定性质的身份、角色。“德”字甲骨文从“彳”,从直,意指眼中只有正道,大道直行,按正道行事;金文另加义符“心”,突出心地正直之意,是人坚持内心道义之得。在这个意义上讲,“德”即道德、德行之意,即理念层面的应然状态和社会生活层面的实然状态。

以此为立足点,师德作为教师的德行,教师是根本,是“德”的前提。“德”是对教师的要求,是教师身份、角色的一种基本标识。换言之,师德追求的理想样态是在职业认同的基础上,个体内心深处生发出的对教书育人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奋进动力,是一种内驱的自觉意识和稳定的专业行为,也是一种个体与社会文化生活交互作用的行业生态,具有鲜明的价值指向和时代意味。这也体现出师德不是天然自明的,是需要通过培育养成来获取的。

我们在师德表述中常提及的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表述,分别从教师与社会、与教育、与他人、与自己的关系出发,指明了教师所应具备的德行。这从侧面说明了师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教师,教师始终在师德生成中发挥着主体作用。教师指代含义较多,包括职业、个人、群体等,个人构成了群体,职业涵盖了个人和群体,群体和职业是抽象化、符号化的,容易造成活力和真实的缺失,个人的情感、情绪、生活成为被代表、被概括的一般化存在。这既漠视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也不利于师德的内在生成。从教师个体这个维度出发,能够更好地把握师德的要义,更好地涵养真君子师德,也便于理解师德概念的演变历程。

师德之演变

我国有着悠久深厚的师德传统。春秋以前,我国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学在官府”,师德杂于政治道德之中出现,有“官师一体”之说。及至孔子一出,私学兴起,《论语》集中反映了当时的师德观念:教师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等。后人进一步提出“教者必以正”“师者,人之模范也”等要求。这些都突出了教师的道德示范作用。

直至唐代韩愈之际,科场黑暗,吏制弊端重重,学子对科举入仕失去信心,无心学业,士大夫阶层更羞于为师。基于此种情形,韩愈提出“传道受业解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师生的对比论述中,言明教师未必是“完人”。宋明以至清代,书院蓬勃兴起,宋代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系统梳理了古代先贤关于教育问题的经典论述,也表明了教师要“教人为学”“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 《白鹿洞书院揭示》不仅成为学生求知问学的规章,更被后世奉持为师德信条。书院教育十分重视学生的修身养德,书院教师必然要具备道德操守,成为学生之示范。清代学者戴震就道,“讲学砥节,相语以道德,相勖以恭行。自宋以来,书院之立,咸若是”。

近现代,随着学校制度的发展,教师队伍逐渐扩大,逐步建立起教师专业行为规定的秩序。师德观念转向了职业规范,成为指导处理教师工作、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公约。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近几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在教育系统开展师德专题教育的通知》等文件的出台,发出了对教师高尚德行的呼唤。

师德在古代虽然没有专门的、统一的规范,但在不同的文章典故中的描述,体现了应然性的教师道德信条表达或是对教师认知的朴素阐释。教师自省慎独,精进学问德行,成为其身份、角色的一种标识。经历从崇高到规范、从依附零散到独立专业、从自我言说到系统性表达,师德有始终不变的基调,比如“学高”“身正”“明理”“爱生”,也有随社会文化变迁而改变的表述。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主流价值的渗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个人,推动着师德观念呈现出与时代同频的新风貌。

新时代师德建设之思路

当前,师德仍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教育问题,党和国家也十分重视师德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提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也迫切需要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推进师德建设。这种历史必然性及师德本身内生性、情境性、实践性的特点,为新时代师德建设提供了思路。

师德,究其本质,是教师内生的德行,是由认同到践行的过程。只有当教师具备师德践行的自觉内生动力时,才能有效且持久地推动师德建设进程。构建师德培育养成机制,最重要的目的是推动师德内化于教师的观念当中。因此,要坚持集中培育和个人养成的有机统一,加强教师对师德规范及演变的学习,形成教师对师德的基本了解掌握。要坚持把价值观念引导寓于现实事例中,以师德模范为典型,加深教师对师德行为的理解。要加大对教师个体认知规律和接受水平的研究,发挥教师在师德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搭建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促进教师对师德实践的反思精进。

师德不只是对教师抑或教育的要求,更承载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指向的是文化环境和社会关系。师德演变受到政治、文化等多重情境因素的作用,社会文化的变迁往往也意味着师德内涵的调整。因此,要把握好师德的生成发展方向,应该用系统、发展的眼光看待师德问题,避免一味从强制性约束入手,造成教师与社会、精神世界与生活世界、教育与时代的割裂。要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文化场景,在挖掘师德历史积淀的同时,从教师个体、学校氛围、社会风气等层面出发,识别、分析、解决当下的主要矛盾,明确当代师德建设的方向和使命。

猜你喜欢

师德建设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