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教研职能 推动新课程理念下育人方式变革

2023-12-09

辽宁教育 2023年20期
关键词:锦州市锦州教研

马 玲

(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

2001年国家启动课程改革,遵循政策指引,锦州市基础教育工作者躬身实践,守正创新,践行不辍。十年前追问,十年中探索,十年后反观,锦州市教研系统聚焦学生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发挥教研工作的引领服务功能,在“双新”“双减”背景下,领悟“双增”要义,肩负“回归教育主体地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任,服务“课程建构、课堂学习、课后服务、作业管理”,注重加强区域和校本教研质量提升,注重指导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在全域开展新课程理念下育人模式研讨。锦州各地各校充分领悟学校育人的核心文化,文化治校、课程育人已成为各学校适切的发展路径。

一、重视课程体系建设

在“双新”“双减”背景下,锦州充分发挥教研工作的引领服务功能,在全域开展新课程理念下育人模式的研讨,指导各地各校加强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并初见成效。在2023 年“小教之春”大型教研活动中,锦州市10 所学校分别展示了课程建设成果:锦州市实验学校对标核心素养评价,研发“致真”五类课程,培养学生十大品质,学校主题式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荣获全国大奖。凌河区解放小学按照“全课程、育全人”教育理念,确立了以“培博雅之才,育品正之人”的“雅·正”学校课程目标,构建了“五色”课程体系,即红色德育“润·品”、蓝色智育“博·思”、金色体育“意·质”、紫色美育“养·怀”、绿色实践“践·美”。古塔区保二小学研发“大爱·红色辽沈”主题式跨学科德育课程建构与实施,将语文、道德与法治、美术、数学等11 个学科,基于“红色教育”主题进行内容整合。古塔区站四小学倡导课外活动课程化、主题活动课程化,学科课程活动化,研究型课程立体化,优化了基础性课程、延伸了拓展性课程、创新了综合性课程,创建了“大美育”课程体系,实现了以美育人。义县文昌宫小学构建“昌明”阶梯课程体系,特别是开展了明理类、明慧类、明体类、明雅类、明心类拓展性课程,彰显了百年老校的文化底蕴。

二、发挥教研多重功能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各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充分发挥教研工作的引领服务职能,科学建构市县校三级教研体系,围绕一个中心,秉承“两个服务”,做实“三项常规”,实现“四个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锦州落实“双新”“双减”政策,开发本土课程体系,面向基层学校,立足实际,科学、积极、稳妥地指导课程建设工作,促进各地区变革育人方式,实现育人目标,彰显了教研工作的引领服务职能。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科研部发挥科研保障、支撑基础教育功能,以科研课题的方式总结经验、提炼理论、树立典型、推广模式,服务、引领、支撑各地各校课程建设的长足进步和特色发展。各地各校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教育的机遇和挑战,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或指向“双新”“双减”政策解读,或指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或指向作业设计与管理,或指向家校共育,或指向为教师储值赋能的创新实践等,为教研增容、提速、塑形,将校本教研转化为教学工作的起点、教师成长的关键点、课程建设的支点。

三、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课程的品质,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各研训部门加强对校长培训,鼓励校长挖掘自身潜能,提升课程建设与规划能力,提升学校课程管理与组织能力。引领校长根据教改精神、课改理念和学校实际情况,规划打造特色鲜明、优质多样的学校课程体系。各校在校长的带领下研发课程;挖掘学校教师的潜能,引导教师主动探寻课程的改进和变革;挖掘家长的潜能;挖掘锦州高校的资源优势,挖掘社会的配合度。课程建设不光是校长的事、学校的事,还是全地区共同关注、共同研发的大事。锦州各校归纳形成各具特色的新时代办学思想和治校理念,升华实践经验。

四、实现课程建设“四个融合”“三个突破”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主要载体,也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建设最终要指向学生的未来发展。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在指导基层开展课程建设时要求各地各校须立足于本校自身独特的文化,要有鲜明的育人目标,要激发教师队伍强烈的课程意识,要着眼于点燃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

各地各校的课程建设要实现“四个融合”:第一,与锦州市本土资源相融合,助推核心素养落地走实;第二,与三级课程相融合,引导学生明确发展方向;第三,与“五育并举”相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四,与学科教学相融合,实现综合育人效益最大化。实现“三个突破”:一是深入研究新课程理念,实现新课标下的课堂新突破,让课程建设成为师生教与学变革的方向标。二是围绕素养立意,实现由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突破。通过学科育人理念体系、研训体系、实施体系、评价体系等协同运行,推进学科教学向学科育人新突破,改变师生成长样态。三是立足跨学科课程,实现课程内容由单一学科向综合化突破。此外,以学生认知为基础,以学科体系为抓手,以发展素养为目标,打破“班、课、时”的局限,推进多学科融合的项目式学习。

五、课程建设为“双减”助力

从“五项管理”的出台,到“双减”政策落地,为落实各项举措,教育工作者需要厘清信号(政策)、明确方向(目标)、找准发力点(举措)。有“减”必应有“增”,要增效,必然聚焦高质量的课堂建构。因此,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完善课程建设,促进基础课程核心化、校本课程个性化、特色课程多样化,充分发挥课程资源育人功能。同时,课程建设作为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对作业减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程内容丰富了,作业内容也随之丰富了。

“双减”背景下,市教师进修学院指导各地各校课后服务、课后作业课程建构,把握三条路径,深化主题式项目化课程学习。一是持续深化主题式项目化课程学习实践。依托中国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基于‘立德树人’目标的课堂教学与研学实践知行课程建设研究”中的子课题“基于乡土乡情的小学研学实践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利用家乡锦州的本土资源,落实“红色地标、绿色生态、蓝色人文、橙色美食”四个主题式综合性项目化课程学习,使校本课程实施走向本土化、生活化、系统化。二是重点深化主题式项目化课程学习研究。指导学校组建主题式项目课程学习研究团队,实现主题式项目化学习全覆盖。三是拓展深化主题式项目化课程学习场域。结合“双减”政策,在课后服务、课后作业、假期作业中植入主题式项目课程学习,努力实现全时空课程育人实践。在各科教研员的指导下,各地各校努力研发课程体系,并促进作业设计质量提升,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通过布置相关课程的延伸作业,使学生的关注点从课本内拓展到课本以外,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核心素养。洛阳小学校长吴波带领团队构建了课程建设体系下一套完整的作业设计系统。在全学科、全年段实行“抓基础、重思维、强实践”三级分层作业管理,推出知识技能作业、思维训练作业、学科实践作业,注重将体育特色与课程建设有机结合。敬三小学校长于迎春带领团队在开展课程建设的同时,丰富作业设计的形式和内容。团队充分利用属地高校优势,创新开设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课程和家长志愿服务课程,扩充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形成家校共育共赢的良好态势。保二小学围绕“六类课群”,在服务课程中设置校、班两级共60个项目课程,以周或月为时程设置学科及综合性项目作业,节假日或节气时令设置长、短时程项目作业,使课后服务与作业管理从知识视角转向实践视角,从教学视角转向课程视角。

六、红色资源融入课程建设

2022 年8 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辽宁、锦州并发表重要讲话。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激励下,锦州教研工作者充分发挥辽沈战役纪念馆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深入挖掘和开发锦州本土的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与红色精神,围绕“辽沈战役”开发思政校本课程体系,让红色遗址遗迹成为红色“教室”,让文物史料成为红色“教材”,让英烈模范成为红色“教师”。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与辽沈战役纪念馆合作,在小学、初中10 余名思政课教师的努力下,义务教育阶段地方红色教材《英雄城市永远的丰碑》于今年8月1日编辑完成。这使锦州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有了自己的红色地方课程,有教材、有课标、有讲义、进课表、占课时。同时,锦州市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打造“大思政课”三全育人模式,以思政理念为统领,对学科课程体系进行梳理与重塑,挖掘各类课程自身蕴含的思政元素,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创设生动多样的教学情境,形成课课有思政、人人讲思政的教学氛围,树立大思政观。

七、健全评价机制体系

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指导基层学校建立和完善课程评价机制,构建新型课程评价体系。从课程计划本身、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课程实施过程与效果,以及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价管理。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各研训部门指导基层学校适时调整课程内容,完善课程设计,改进过程管理,发挥课程评价的导向、调控、促进等作用。学院还指导各地各校成立课程建设区域联盟,实现资源共享;成立市级教育教学研训基地,研究实践锦州教育特色;成立市级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专家带领相关学科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积极与国内省内先进的城市、学校共建,为教师创造更多的机会,引导其将学习到的先进理念应用于课程建设中。

教育探索,永无止境。锦州基础教育正朝着高质量发展迈进,全体教研工作者将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问诊课堂,问道教育,多措并举,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将继续探索具有锦州特色的课程建设研究路径,立足锦州实际,强化责任担当,指向学生终身发展,研发出更优质、更高效、更能体现区域特色的课程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让锦州市教改之路走得更加坚定有力,为辽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锦州市锦州教研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撰稿要求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撰稿要求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锦州市第八中学
This 11-year-old student brings joy to seniors one wish at a time
假如古代也有手机
锦州市凌南市民休闲广场设计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