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随班就读学生的支持策略
2023-12-09蔡晓珊福建省厦门市蔡塘学校厦门361009
◎ 蔡晓珊(福建省厦门市蔡塘学校,厦门 361009)
一、引言
融合教育是指将学习者的教育需求及特殊需求与普通教育课程相融合的一种教育模式,旨在帮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融入普通学校中,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福建省厦门市蔡塘学校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随班就读学生数量逐年增多,学生类型涵盖范围广,学校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日益凸显。近年来,学校践行“点亮人生 积极教育”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帮助全体学生获得积极情绪,更有意义感,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和更多的成就感。本文结合该学校的实践经验,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讨如何帮助随班就读学生获得多方资源的支持,更好地融入普通学校,得到适性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由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Seligman)于 2000 年正式提出,它使心理学从“只专注于修复生活中最糟糕的事情”转向“培养个体积极的品质”[1]。积极心理学重点研究人自身的积极因素,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激发人自身的积极力量和内在的优秀品质,帮助每个人最大程度地挖掘自身潜力,走向幸福。
从心理学本身来看,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研究的方向有所不同。传统心理学更注重对个体病态心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积极心理学则重在探索能够使人们感到愉快、幸福、健康、满意的心理状态[2]。
由于生理、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随班就读学生比普通学生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和行为问题。积极心理学视角有助于突破当前普通学校融合教育的困境,培养随班就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随班就读学生的支持策略
(一)改变问题视角,发挥支持作用
1.学校牵头落实,营造积极的融合氛围
学校以“点亮人生 积极教育”为办学理念,通过构建学习型积极课堂,以及加强教研体系建设、智能评价体系建设等,培育教职员工的积极心态,形成积极教育的整体工作思路,营造积极的融合氛围。各班级加强融合教育宣导,以接纳和友好的态度面对随班就读学生。
2.教师树立榜样,构建积极的师生关系
学校教师积极关注随班就读学生,利用点滴时间,增加与他们的沟通交流次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通过一问一答的对话交流,引导随班就读学生理解两个角色的对答关系,提高交互式语言能力。例如,在课间,教师主动与随班就读学生打招呼,关心他们的情况。课上,教师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需求或看法,因他们的每一次进步而欣喜。当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被欣赏、被认可的时候,进步往往更为显著。
3.借助同伴支持,收获积极的同伴关系
学校实施了同行者计划,使随班就读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中,促进“普”“特”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同行者计划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传承原蔡塘学校互助学习小组的实践成果,推动互助小组从学习互助延伸到社区、校园生活层面的互助。通过学习和生活层面的朋辈互助、结伴合作,使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形成互助共赢的成长共同体。
此外,班主任为学生创设了互帮互助的机会,让随班就读学生也能帮助他人,被小组其他同学认可,获得价值感。例如,班级午餐后,安排随班就读学生拖走廊的地板,为其所在小组赢得分数。
(二)切合特殊需要,培养积极情绪
1.建立激励评价机制,强化正向行为
学校建立了多样的激励评价机制,帮助学生提升信心、提高能力,逐步改善自己的行为。学校制作了“五育书签”,作为班级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的一种积分兑换方式。学生们都非常渴望获得书签,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可以到学校“爱心超市”进行实物兑换。
在班级教学和管理中,各学科教师用小组评价方式,强化学生的正向行为。充分考虑到随班就读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当降低要求,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并及时进行口头评价和小组评价。资源教师采用积分兑换“五育书签”的激励评价方式鼓励随班就读学生,强化他们的正向行为。
2.借助资源教室,加强补偿性训练
学校资源教室作为一个辅助教育机构,对随班就读学生起到了挖掘潜能、补偿缺陷、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学校根据每位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业水平和障碍表现,对其进行补偿性训练,包括加强行为矫正和社会能力交往训练。
3.提供展示平台,增强学习成就感
学校鼓励随班就读学生积极参与市区劳动技能比赛、职业体验活动等,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展示自我、增强信心,为今后融入社会做好准备。例如,除了日常帮助班级抬餐箱、拖地板等公益劳动服务外,学校还组织随班就读学生积极参加图书馆的志愿者服务,提升图书的整理、分类技能。上学期,学生小W代表学校参加了区级随班就读学生劳动技能大赛,在多项技能评比中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
(三)家长赋能成长,倡导积极的家庭氛围
1.开展家长培训,提升教育理念
学校聘请专家进校举办家长培训讲座,转变随班就读学生家长的教育理念,鼓励家长关注孩子的潜能和优势,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2.依托心理健康中心,提供咨询服务
随班就读学生家长比起其他家长需要付出更多的爱心、耐心与责任心。而过去,人们普遍关注随班就读学生的心理健康,忽视了家长的社会支持力不足、心理健康情况不良等问题。为此,学校依托心理健康中心,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家长释放压力,培养家长的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3.发挥资源教室的作用,促进家校关系
在传统家校合作的基础上,学校定期召开随班就读学生家长座谈会,发挥资源教室的专业指导作用。会上,家长了解学校融合教育的开展情况、孩子在资源教室的学习情况,并得到资源教室专业的康复指导。
(四)寻求社会支持,家校社形成合力
随着融合教育的不断推进,学校、家庭和社会加强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随班就读学生有着各种各样的教育康复需求,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家校社形成合力,能够助推他们更健康地成长。
除了与家长的合作,学校还不断加强与市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不同学段的学校等之间的联系,推动特需学生个别化评估、康复训练以及学段转衔工作的开展。
综上,厦门市蔡塘学校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为指导,有效推动了学校随班就读学生工作的开展,提高了融合教育的质量,提升了随班就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