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式教学”教育作用的研讨
2023-12-09刘维靖
刘维靖
(江苏省新沂市港头镇中心小学,江苏 新沂 221436)
“读式教学”即“以读为主、综合训练”,是著名特级教师郑祖读先生倡导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读”。读,是一个过程,它能将静默无声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画面,将枯燥乏味的符号转化为听觉信息。读,实质上就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诵读时表现为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默读时表现为不出声的内部言语活动。通过这样转换,“读者”(学生)与“读本”(课本)之间所发生的,就不再是人与书的关系,而是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世界以“读”为媒,得以实现理性的对话、情感的认同、审美意境的和谐。诚如常言所道:“书读百遍,而义自见。”学习过程的第一次转化,即由书本知识(他人知识)向个体精神财富的转化,必在读的过程中完成。
一、读与发展语言
小学生学习语文,识字、积词等是他们最基本的任务,也是重要的任务。识字、积词等的多少,是衡量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学生识字、积词等可以通过很多途径获得,但多读、熟读、精读、背诵是他们识字、积词等的非常有效的途径。学生通过读,才能理解语言,并能够逐步地把书本上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发展和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一)学习标点符号
通过读能够让学生有效地了解、掌握和规范地运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不仅仅只有停顿的作用,有一些标点符号还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
如教《新型玻璃》中的“你也许不会相信,报警的不是值夜班的看守,而是被划破的玻璃!”一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后面表示惊讶的感叹号换成句号进行比较,认识感叹号的作用。一方面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感叹号起到了强调这一玻璃的“新型”,并点明其“特殊”的作用。
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破折号等都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读法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如“这个人好?”一句,如果用一般的语气读,那就是表示“好”或“不好”的选择性疑问句;如果是拖长音调读,那就包含怀疑甚至讽刺意味在里面了,不能简单地用“好”或“不好”来回答。
(二)在语境中识词
概念是用字词组成的,每一个字词都用来表达客观存在的事物。识词就是让学生认识事物,培养其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尤其是儿童通过词语学习,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表象,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如教《花潮》中的“昆明四季有花,可是不管山茶……都没有海棠花……”这句时,要求学生把这句熟读成诵,入境动情,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表示条件关系的句式“不管……都……”来说明海棠花对广大游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通过发问引读,反复领会,让学生知道了海棠花的“鼎盛时代”,对广大游人的诱惑力之大,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用这个关联词的匠心所在和爱花之情。同时,懂得运用关联词的作用。
又如《别了,我爱的中国》中有“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这样直抒胸臆、突出文章重点的中心句,里面的“全心”一词,与“全心全意”中的“全心”一词,都有“一心一意”的意思,要求学生比较二者有没有差别。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没有,有的说有,意见不统一。教师要考虑到只有将《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文中的“全心”放到语言环境里去讨论,这个问题才能解决。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句中的“全心”一词进行这样的分析:
“全心”一词出现的环境是:作者热爱祖国,对祖国具有真挚的深沉的爱的感情,然而当时又不得不离开,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按捺不住内心激动,只写一句“我爱的中国”不足以表达,因此还要重复一次,起到补充强调的作用。在反复时又加上“全心”一词,说明作者对祖国倾注了全部的爱,这样,才能理解作者依依不舍的感情,也是和“全心全意”中的“全心”一词的区别所在。
这样,既让学生懂得必须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准确地掌握一个词的词义,同时,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比较能力。
二、读与发展思维
思维活动的直接结果是产生思想并伴随着感情变化,思想、感情又凭借语言表现和抒发出来。因此,在进行语言训练的时候,必须密切结合思维训练。只有这样,砖、瓦、灰、石等材料才能建造起高楼大厦。
(一)发展形象思维
我们知道,多读能培养语感,而语感又与形象思维紧密相连。实践证明,从小培养学生语感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设计《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时,教师要把寓意深刻的内容和精彩的语言选出来作为培养学生语感的内容,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并由教师范读,引导学生理解文意,品味词句,增强语感,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其中,教学第五小节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1.小女孩一整天为什么不敢抽一根火柴暖手?2.她最终为什么又擦了呢?问题提出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思考:第1 问中是“不敢”,第2 问中是“最终”“擦”。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能够知道小女孩“不敢”,是因为家里贫穷,火柴是她家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她如果“擦”火柴取暖,父亲会打她。“最终”,她实在被冻得忍受不住了,才“擦”了一根火柴取暖。
很明显,这两个问题是相互勾联的,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如此训练,一方面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抓住设问句式“她敢从……吗?”这一修辞手法,从“不敢”到“敢”两个词语来揭示出小女孩极其矛盾的心境;另一方面从语言的内涵抓住“不敢”与“敢”这一对矛盾,引导学生理解文意。通过抓这两对矛盾,把小女孩的内心活动凸现出来。一个“不敢”,一个“敢”,把小女孩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激发学生对小女孩的怜悯和同情。
学生要获得这种感受,就必须通过多读、反复读,并要读出语感。学生有了语感,也就有了感受;有了感受,也就正确理解课文主旨了;正确理解课文主旨了,也就能够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了。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学生的读,还是学生的感受,都需要教师及时加以引导。
教学这样的课文,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因为教师的语言是意义和情感的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范例。教学语言是教师人格化的工具,又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中使用的导航仪。它必须服从于教学目标,必须来自对教材内容蕴含的思想感情的深刻感受与理解。教师还需要特别注意运用感情强烈的语言,引发出学生的美感。精心选用那些形象生动、褒贬分明、情感强烈的教学语言,能给学生的心灵以强烈的震动,引发共鸣。因此,教师备课时必须对自己的语言精心打磨。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形象思维。
(二)发展创造性思维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要求未来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发展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学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载体,是发展思维的最好手段。“读式”教学,因具有“启智”的特点,对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
例如《新型玻璃》一文的教学,教师要在引导学生理解并巩固课文的基础上,安排时间,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化、再创造。以《由新型玻璃想到的》为题,组织大家讨论,鼓励异想天开,做小发明家。这时,同学们思路打开了,调动了大脑的经验储备,开展合理想象。其中两个学生的“发明”给人印象很深。一个学生观察到因为茶杯盖子很薄,当开水温度降下来以后盖子就“砰”的一声响,使他想到用这样的茶杯做晴雨计。另一个同学,通过观察,发现风雨天人们把伞斜着打,挡住了前面的视线,容易与路人相撞,他建议将伞的一边采用半透明的塑料,就能解决风雨天人们行走困难的问题。两个学生的想象是丰富的,比较合理的,这是他们平日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结果。这种现场示范,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听、说、写能力,尤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读与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悟理,是以教师情感为中介,读为手段,引导学生挖掘课文蕴含的丰富内容。学生通过拓展想象,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联系起来,产生感情共鸣,从而激发美感。
(一)感受意境美
意境,简单地说,就是客观事物加上人的主观情感。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散文等,作者往往会创造意境。教师教学这类文学作品时,要指导学生欣赏其中的意境,分析作者所描绘的景物和表达的思想情感。
例如,《草原》一文,不仅风光美丽,人情更美。教师应抓住教材中的优美意境,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即从天空到地面,从远景到近景,从景象到感受,运用生动的比喻,丰富的想象,把内蒙古草原这个特定环境,写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给人以美好的深刻印象。教学第一段,第一步让学生抓住“这次,我看到了草原”这句开篇话,让学生理解作者是第一次来到草原。以情入手,通过初读,抠词抠句,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作者情感,为探究课文主旨奠定基础。第二步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他是抓住哪些景物来描写的?”等问题,组织学生默读、思考、议论和朗读。第三步,在学生对草原的景色特点有一个总体印象的基础上,教师再按“天空、草原、羊群、小丘”的层次,反复引读课文。第四步,教师悬挂彩色教学挂图,组织学生对照课文观察、欣赏,指导他们看图,练习背诵,帮助他们体会、品赏本段语言的趣味性和节奏感,强化记忆。
这样,通过多种训练,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使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内蒙古大草原的意境美,既掌握了作者所描绘的景物特点,也理解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语文教师面对这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的文字画廊,要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不仅有所知,而且有所感。教师要在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的过程中,领悟其中的意蕴。教师要使学生通过体会意境美,从中受到形象美、人格美等的教育。
(二)鉴赏语言美
应该说,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是语言佳作。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多读、反复地读,通过读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当,欣赏语言的优美。
例如,教学《花潮》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由远及近地去观赏花的海洋,并提示学生:课题为什么不用“花海”而要用“花潮”呢?学生可以运用联系和想象进行分析鉴赏。在学生进行语言鉴赏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多读、反复地读。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由花海联想到潮水,由潮水联想到花潮,体会到作者以“花潮”命题,真是匠心独运,同时欣赏了春意盎然的昆明胜景,鉴赏了语言美。
引导学生鉴赏语言美,教师的语言首先要美,尤其是导入语,因为精彩的导入语能够激发学生愉快地学完一节课。
例如,《再见了,亲人》中的“亲人”一词是文章的中心词,它集中体现了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说明了两国人民亲密无间的关系,最能触发学生的情感。因此,当学生在学第一课时感知内容后,第二课时一上课,教师就可以围绕“亲人”一词情不自禁地进行如下导入:“中朝人民同生死,共患难,情同手足,亲如一家,这友谊比山高,比海深;这关系犹如亲人,胜似亲人!现在,我们再看志愿军是怎样跟小金花、大嫂告别。志愿军为什么把他们也当作亲人!”
这时,学生的“思维机器”启动了,思路延伸到更广阔的背景上,为学习第二自然段作好铺垫;继之,在突出了“这关系犹如亲人,胜似亲人”这句话之后,又强调指出“志愿军为什么把他们当亲人”,这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被激发起来了。导语不长,却道出了教学的重点、学习的难点、教材的特点,为这篇课文的教学起到了导向、激趣、启思的作用。
(三)领略结构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大多具有结构美的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反复朗读课文,在充分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领略文章的结构美。
例如,教学《飞夺泸定桥》,教师要紧紧抓住“飞夺”二字。教师可以通过“飞夺”这二字来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
1.红军为什么要夺泸定桥?
(因为红军北上抗日要经过天险大渡河,大渡河上只有这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所以红军必须夺下这座桥。)
2.红军夺泸定桥为什么要“飞夺”?
(夺桥的关键是抢在敌人援军前面,赢得时间,夺下泸定桥。“抢时间”就是“比速度”,就得“飞”,这是我军战胜敌人、夺下泸定桥的“关键”。)
3.红军是怎样“夺”,怎样“飞”的?
(即课文中是怎样具体写22 位英雄夺取泸定桥的。)
4.“飞夺”结果说明了什么?
这样设问,一方面使前一个问题成为后一个问题的铺垫,后一个问题体现了前一个问题的深化,使学生在学习中的认识过程明晰而又有序;另一方面,以“飞夺”为线索,逐步深化,其结构严谨,让学生领略结构美。
(四)学习人格美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体现人格美的课文就更多了。教师教学这些课文时,一定要让学生多读、反复地读,通过读来体会、学习课文中的人格美。
例如,《金色的鱼钩》一文,充分体现出了老班长的人格美。其中第三自然段(从“以后……”到“竟扑倒在他怀里哭了”)讲老班长为什么不吃鱼。这一段比较长,叙述老班长内心活动的地方很多。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朗读课文,以“通过人物的外表体会内心”为红线,引导学生体会“钓——不钓”“饿——不吃”“生——死”的矛盾。紧接着教师“推波助澜”,引导学生理解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一句的深刻含义,使老班长为了“我们”而把死置之度外的人格美跃然纸上。
同样,《月光曲》这篇课文也充分地体现了贝多芬的人格美。贝多芬对盲姑娘并不认识,但当他知道盲姑娘想听自己弹奏钢琴时,在月光之下,他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又一曲”,似乎忘记了时间。他的这种高贵品质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人格美,一定要让学生多读、反复地读,然后再思考、感悟。教师无论如何不能把某某人格是多么的美,和盘托出地交给学生。
四、结语
“读式教学”体现传统和现实的结合,它既吸收了许多前人的语文教学经验,又体现了时代精神。读,能够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读,本身也是一种能力。读的能力的形成,是字词句段篇等语文知识有效运用、听说读等综合训练的结果。此即学习过程中的第二次转化,即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读的能力提高,有赖听、说、写相辅相成;读的能力提高,又带动着听、说、写能力的发展。多读那些经典的文章,有助于学生听、说、写能力由粗到精、由低到高的发展。读,是我国语文传统教学的精粹,我们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它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