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减”政策谈初中历史教学的“减负”

2023-12-09庞小芹

学苑教育 2023年30期
关键词:双减历史作业

庞小芹

(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县安石中学,广西 浦北 535300)

历史学科教学任务是让同学们了解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让其能够用历史观点看待历史问题,借助历史内容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净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在历史教育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教师要根据历史教学的具体情况,创新“减负”的教学方式,积极研究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同时,达到为学生“减负”,提高历史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的教育目标。

一、初中历史课实施“双减”的现实意义分析

“双减”政策作为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初中历史课程落实“双减”政策,对于提高初中历史课程学科建设和学生综合能力都有着重大意义。

(一)有助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初中历史课上贯穿“双减”理念,可以促进教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等相关规定进行详细研究,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做进一步调整。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打破以往教学限制,深入探究和剖析历史知识,挖掘历史的规律性,从而使其认识国家的发展过程,提高其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能力。“双减”政策与教学实践的融合推动了初中历史教育的发展,促使初中历史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有助于学生良好历史学习情感的培养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需要简化和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作业数量、课外活动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有代表性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从而使其能够真正把握历史本质,摆脱无意义的、反复性作业束缚。借助“减负”教学战略,减轻学生的身心压力,使其在历史课上更加主动、自主。

(三)有助于学生历史综合素质能力的形成

实施“双减”政策有利于使初中历史课程的历史文化教学更好地体现思想内涵。在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教学往往侧重于探究历史问题,忽视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在“双减”大环境下,为了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必须对传统课堂、历史作业进行合理调整,引入更加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并通过对材料的运用来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初中历史教育在“双减”大环境下的“减负”策略

(一)立足于课堂教学,建立高效历史课堂

1.协助同学进行历史课程的预习

在对初中历史高效课堂进行构建的过程中,课前预习环节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信息化视角进行初中历史教学,要求教师主动传授知识,合理地提供有关材料,促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达到提高预习效果的目的。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使其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预先设定预习作业,便于学生在课下利用信息技术查询所需学习材料,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学生在预习《明朝军权的加强》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以下预习作业:熟悉教材内容,借助导学案认识明代皇帝专制强化的历史环境,并运用信息技术搜集相关的史料及影片,标记出自己存在的疑惑,下节课与同学们一同探讨。这样,教师利用课前预习的有效引导,深化了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认知与把握,在确保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听课针对性,进而实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2.设置探究式学习任务,提高课堂教学广度

深化教育深度是建设高效课堂的基本条件,要使学生对历史知识和历史规律进行正确把握,需借助探究式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拓展学习深度。在对历史浅层知识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探究,探究其实质与意义,并揭示其所体现的文化与社会形态。学生可以通过探索型学习任务来提高研究历史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而使高水平、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在历史教育中生根发芽,使学生脱离枯燥乏味的重复练习,有效落实“双减”政策中关于“减负”的相关内容。

例如:教师在教授《宋代经济的发展》一课时,教师可以在一开始给学生设定探究式学习作业,以此扩大历史教育深度。促使同学明确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方向,而且可以对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扩展、探究,扩大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在历史课上的学习效果,从而为落实“减负”奠定基础。

3.灵活运用现代化技术提高教育效果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高效的课堂构建必须依托现代化教育技术,引入各种历史资料,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可以掌握扩展的教学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可以拓宽其眼界。特别是在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智慧课堂、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促使学生在高效的历史课上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教师在讲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时,可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重现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新中国成立初期等各个时期的有关情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历史问题的领悟力。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认识,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实现全方位的提高。

4.时刻把握学生主体性,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落实“双减”政策不是简单地降低学生的学业负担,而是提倡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活动中,认真考虑怎样才能改善教学质量,怎样才能真正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扭转以往的“题海战术”式的教学策略。尤其是新教育理念的倡导下,应试教育的比例逐步下降,这说明初中历史教学要注意学生思维的发展,注重学生对历史内容的认识与态度。

首先,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讲历史问题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对历史问题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而是要使教育与学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要注意讲“我是怎么想”,“还有什么想法”,“遇到类似的问题该怎么思考”,将教师思考的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思考问题的方式。

其次,在课堂上,要鼓励同学们主动进行思考,并对学生的思考过程做出评价和分析。例如,教师在《中日甲午战争》的授课中,关于中日之间的纠纷有哪些;假设自己身为中国政府官员,对于黄海、东海、南海地区的长期和平与稳定发展问题进行讨论,借助此类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地查阅资料,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讨论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凸显历史特色,有效达到立体教学目标。

5.开展体验式教学

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其身心得到充分休息。在实施“双减”的同时,为了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教师还可以通过实践来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做好功课,而且可以提高对历史的记忆与理解。具体地说,当学生在做一定的理论功课之后,进行体验,使其能够通过角色体验、情境体验等手段重现过去的历史情境,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的发展。

例如,在《百家争鸣局面》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历史学习体验,就可以指导同学以分角色表演的形式,构建形象化的教学场景,使学生能在表演活动中代表各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就各自的思想进行辩论,这样就有效地重现了历史中百家争鸣的景象,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当时学术繁荣发展的境况。同时,学生在对这一体验式教学活动的参与中,不仅更加深刻地了解、记忆了各学派的具体观点,同时也有效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历史观念,全面优化了学生的历史学习体验。

(二)合理设置作业,减少学生作业负担

1.为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以适应学生需要

“双减”的具体规定是:鼓励布置分层、灵活、个性化的作业。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分层式课外作业,以便在课堂上给处在不同阶段的同学提供针对性课外作业,从而强化学生的信心,补充学生欠缺的知识。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使学生在高质量的作业中增强教学成效,而且可以使学生改变过去对作业的抗拒心态,从而真切体验到学习历史的快乐,并深刻地体会到历史的深刻内涵。在平时课堂上,教师要深入了解和把握学生的个性需求,把“双减”理念真正地贯彻到课堂上,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设计,从而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依据。

例如:教师在设计《辛亥革命》一课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三个层次的课外作业:第一层次,“达标练习”是根据课本内容进行填空、选择等;第二层次是“基础训练”,从第一层次的习题中选择部分内容,并引进具有高度主观色彩的讨论题目,促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和经历来解答问题;第三层次是“拔高训练”,要求同学们从拓展角度来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与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并根据学生的知识库,探索具有鲜明观点的问题,便于各阶段的学生都可以得到针对性的作业,脱离枯燥练习,达到减负和提高效率的目的。

2.合理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业,改善作业质量

在“双减”基础上,加强作业设计质量。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要使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以达到提高课堂作业效果的目的。借助高质量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作业,学生既可以对基础知识进行完整学习,又可以增强自己对历史的理解,从而达到对知识进行巩固的目标。比如,教师在《五四运动》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知识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教学材料和学情,设计出具有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从而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同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同学们利用闲暇时间去博物馆、纪念碑等有关“五四运动”的地方,让学生亲身体验“五四精神”,体会中国年轻人为争取五四成功所做的贡献。高层次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既可以促进学生增加知识库,改善作业质量,又可以摆脱“题海”式练习。

3.创意手工绘画类作业,丰富作业类型

历史学具有其自身特征,历史是在一定时空中所发生的事情。空间概念是学科的基本属性,是研究历史所必需的核心思想。为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减负”策略,教师可以设置手工类作业,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为学生量身定做历史学习任务。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手工类作业:根据历史教科书,使用数轴展示相关知识,根据历史课本自己动手制作一张中国古代时刻表,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另外,由于初中生的年纪特征,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喜爱漫画。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又如,在学习《三国鼎立》内容时,让同学们通过卡通的形式来了解此节课内容。学生还可以进行手工绘画,还可以设计历史手抄报,画历史人物,仿制历史文物。

4.注重设计学科融合型课后作业

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对教师提出了学科融合的教育建议,学科间知识壁垒的突破,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构建和知识内涵的融会贯通,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双减”政策下进行初中历史课后作业优化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就应紧密结合课程改革的发展需求,通过学科融合类历史课后作业的设计来提升课后作业的质量。

如,在教学《元朝的统治》一课时,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元朝时期的疆域,可以为学生布置结合地理知识,进行“元朝形势图(1330 年)”这一插图的学习,有效记忆元朝的疆域。这样就将历史知识与地理知识进行了整合,使学生以良好的空间意识,深化这部分历史教学内容的理解,以此强化了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

(三)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构建网上课后服务平台

基于课后服务,教师们应该努力打破课后服务的时间和空间局限,建立网络服务,为课堂教学提供全方位的辅导和协助,使学生在课外也可与教师、同学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正确指导。这样既可以避免课外补习的混乱,又可以持续强化课后复习效果和课堂预习效果。即利用新媒介和学习工具,搭建在线服务平台,实现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即时或信息交互,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课后服务。

如,教师在教学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部分教学内容后,就可以为学生设计、布置一系列的课后作业。为了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完成这部分作业,并在完成的过程中,获得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培养,教师就可以设置课外辅导模块,将自己提前制作的微课资源、搜集的史料素材等作为拓展资源来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辅助学生的自主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表现,在必要的时候开展线上直播解疑活动,针对学生某一课堂教学中没有理解透彻的教学难点进行合作探究性的讨论与交流,这样就给予了学生更多的主动探究历史知识的机会,进一步增强了课后服务平台的反馈功能。由此可见,在“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中,网上课后服务平台的搭建,极大拓展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空间,不仅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构建历史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实现了历史教育过程中“双减”政策的贯彻与落地,真正促进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减负、提质、增效。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是初中阶段教学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因此教师要在“双减”大环境下,对传统教育方法进行改革与探索,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历史教育质量的提升。此外,在初中历史教育“减负”策略研究中,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建立新的教学评价体系,提高初中历史教育的整体效率。初中历史教师要努力不断改进和完善现行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有效落实“减负”的要求,让初中历史教育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要求,从而促使初中历史课程提升学生整体素养的目标得以实现。

猜你喜欢

双减历史作业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新历史
作业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