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你走进信息技术课堂

2023-12-09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城东实验幼儿园

家教世界 2023年30期
关键词:儿童信息技术游戏

□ 吴 琼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城东实验幼儿园

信息技术主要依托计算机和各种通信手段,将教育信息进行搜集、加工、保存和转换,可以高效率地向儿童输出文字、数值、图像和声音等内容,借助现代多媒体等电子设备可以促进教育全面革新,满足新时代儿童的学习需求。儿童视角下的信息技术课堂,要以儿童作为课堂主体,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的原则,通过信息技术的丰富性和灵活性不断推进教学。

信息技术课堂对儿童的重要意义

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有利于儿童感受到计算机的新鲜感,掌握相关知识。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信息技术小任务,促使儿童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通过具体的任务,将儿童所要学习的知识点进一步清晰化、明确化,提高儿童上课时注意力的集中度,彰显学习的严肃性。顺应当代信息技术发展潮流,将信息技术穿插到教学课堂上,借助信息技术统领教学内容,可以提高课堂灵活性,吸引儿童眼球。

提高操作能力,推进科学启蒙。当今时代儿童需要进行科学启蒙,以培养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而与儿童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信息技术课程可以促进科学启蒙。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提升操作能力是最重要的任务,教师应注意让儿童自己操作电脑,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在实际动手中让儿童面对真实操作情况,学会鼠标点击、键盘键位等操作知识。科学启蒙对儿童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启迪思想、激发智慧、提高思考维度,促进儿童形成逻辑思维。

儿童视角下信息技术课堂的现状

当前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导入效率还需进一步优化提升。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对信息技术多样性掌握不足,儿童面对信息技术茫然的现象。受师资力量和教学环境影响,信息技术无法与教学内容深度结合,给儿童完整立体的体验。家长对信息技术与儿童教育之间的关系存在某些误解,认为信息技术会导致儿童无法认真学习,分散儿童的注意力。

儿童视角下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方法

促进家园共育,强化语言沟通。教师借助教育信息化背景中各种即时通讯软件,可以促进家园共育,提高家长对儿童产生的教育影响,打造出与家长高效沟通的渠道。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教师可以即时传送图文并茂的教育信息,使家长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形式,全方位了解教育信息,主动了解儿童学习情况,便于在课下按照教师要求陪伴儿童,监督学习。儿童也在耳濡目染中逐渐了解到信息技术对于沟通的重要意义。

例如,教师发现适合儿童学习的资源作品时,可以将这些作品上传到QQ、微信等平台,确保家长可以在家接收适合儿童成长的文学作品、歌曲等,在儿童回家后,和儿童一起学习,提高儿童知识的记忆牢固度。教师还可以要求儿童回家后将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得教师与家长的教育信息保持一致、教育工作得以衔接,以保证后续儿童教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借助互联网软件,可以增进家园沟通,加强家园共育。

创新游戏类型,推荐电子游戏。儿童教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就是各种各样的游戏,通过区域游戏、规则游戏等不同的游戏形式,可以提高儿童的智力和反应敏捷性,使其养成善于思考、积极运动的好习惯,为其终身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另外,在互联网+成为时代潮流的背景下,将电子益智游戏引入课堂,有利于儿童开发智力,加深对信息技术的初步认识。教师还可以将传统游戏进行改造,创新游戏的载体和教学形式,方便儿童随时随地玩游戏。

多媒体教学,吸引儿童注意力。多媒体技术作为信息技术中的重要表现形式,教师将其融入课堂知识讲授中,可以更大程度地贴合儿童学习需求,满足儿童了解陌生又多姿多彩的世界的求知欲。教师一方面要利用好多媒体设备,另一方面要与传统的实物教学相结合,确保儿童在多媒体大屏幕的观看中获得直观印象,可以对实物游戏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以信息技术的图像导入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图像便捷展示的特点配合实物进行教学,帮助儿童了解车辆工具。比如,教师选择混凝土搅拌车作为教学内容,如果没有深刻的认识,幼儿就不会知道这种车辆的用途和运行形式,教师在正式教学前可以展示与搅拌车相关的图片,使儿童了解混凝土搅拌车的构造,对其圆圆的轮子、车的底座和车头、搅拌桶等有大致的了解。在儿童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可以通过玩具原料开展搭建活动,使儿童的搭建过程更加快速和得心应手。儿童根据多媒体上的动态视频,对混凝土搅拌车的工作方式和运动模式有直观的理解,又进行了高效率的学习,减少了传统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反复提醒和引导,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认识计算机,初步尝试操作。教师可以引导儿童初步接触电子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各功能区域的划分,为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基础。信息技术的教学要体现出现代性,教师要将“以人为本”作为重要教学原则,提高儿童的智育水平。

例如,教师可以准备好电子计算机,打开屏幕,引导儿童观看各自电脑屏幕上教师放映出来的照片,询问儿童可以得出什么样的观看体验。儿童第一次接触计算机,可能会将计算机等同于电视屏幕。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如“计算机中文件的整理和归类是什么?”,导入教学内容。教师开始讲授教学内容,引导儿童自主浏览电脑硬盘中的内容,从文件表达的角度进行分类。文件可以分为视频、音频、文档和图片四个大类别,通过这四个大类别可以将文件夹中的文件进行有效整理,这样幼儿在需要的时候就能很容易找到对应的文件夹,进行浏览和观看。文件中的视频、音频、文档和图片可以从文件图标上获得直观印象,比如文档就是文档类型的图标,这样在整理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进行把握。教师还要进行复制、粘贴、移动、删除文件的示范,让儿童看清楚基本的操作和流程。在教师进行示范以后,请儿童自己在电脑上进行操作。教师将电子计算机引入教学课堂,可以让儿童简单了解文件的归类,获得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还可以让儿童对文件的移动、复制、粘贴和删除等基本功能有大致的了解。

儿童视角下的信息技术课堂具有奇妙性和神秘性的特征,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决定了信息技术学习的形式和内容。学习最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可以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使其充分感受信息技术课堂的趣味性,在教师打造出的活泼开放的现代课堂上健康成长。儿童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努力学习,感受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提升科学素养,提高探究能力和积极性,在尝试动手操作电脑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收获信息技术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儿童信息技术游戏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