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焦虑情绪有哪些表现?

2023-12-09张亚萍吉林省吉林师范大学

家教世界 2023年30期
关键词:入园陌生小班

□ 张亚萍 吉林省吉林师范大学

小班幼儿存在焦虑情绪,是不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的。因此,缓解并消除小班幼儿的焦虑情绪,是幼儿教师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其对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具体来说,消除幼儿焦虑情绪有利于幼儿成长;有利于幼儿园更好地管理新入园的小班幼儿,进一步推动幼儿园日常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家园共育,最终促使儿童身心协调、全面发展;有利于消除家长的后顾之忧,让家长放心,降低对老师的不放心程度,安心地工作和生活,进而减轻家长的压力;有利于推动家园合作,使教师与家长携手并进,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

幼儿焦虑情绪的具体表现

分离焦虑。幼儿在和抚养人(例如父母)分开时,会出现一种不稳定的感觉和行为,这就是所谓的分离焦虑。由于每个幼儿的先天品质、家庭环境、父母所采用的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不同,导致他们的性格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幼儿和家庭成员分开后,产生了焦虑情绪,幼儿的焦虑通常分为三个程度,即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微的焦虑会让幼儿有胆怯和害怕等表现。有些幼儿可以正常地参与游戏,并且完成游戏中的项目,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在休息的时候会变得有些害怕,不愿意和别人一起。下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幼儿跟着父母一起走进班级,挑选了自己喜欢的玩具后,和父母道别。但当父母离开后,他就会变得非常胆怯,不会主动和同学们一起玩,老师和他聊天的时候,他都会压低自己的声音,甚至大部分时间都是避开老师,不想和老师交流。

中等程度的焦虑会有恐慌、焦躁的情绪表现,有中度焦虑的幼儿常常担心父母不会来接他们。于是,有些幼儿会大喊大叫,会对吃饭和睡觉十分抗拒。例如,班上有一个幼儿,他的妈妈每天早上把他送到幼儿园后,他都会紧紧地搂着妈妈,老师需要和他说话,分散他的注意力,才能将他从妈妈身边带走,他见不到妈妈,就会嚎啕大哭,如果不是老师强行抱着,他就会边喊妈妈边追出去。

重度焦虑的表现包括恐惧、极度不安、暴跳如雷等。例如,我们班的某个小朋友,进入教室之后就会大哭大闹,老师和朋友们都来安慰,没有丝毫用处。午休醒来后,他大喊大叫,要让奶奶来接他回家,最后整个班的小朋友都被他的哭声吵醒。在幼儿园的时候,他不停地重复着“去找外婆”“给外婆打电话”“让外婆来接他”之类的话,这恰恰反映了幼儿重度焦虑的一个重要表现是重复说同样的话。

陌生焦虑。幼儿们从熟悉的家庭环境突然进入不熟悉的环境中,总会有一种不安、害怕的感觉,从而产生陌生焦虑。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幼儿们会依赖家长,面对新的老师和同学时,总会有一种紧张的感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情况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是很普遍的。初入幼儿园,幼儿的第一个需求是归属感与爱,而非基本的生理需求,如吃饭、喝水、睡觉等。在这个时候,教师和父母要齐心协力,为孩子创造新的心理依恋,建立新的依附关系,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同学中去,消除内心的陌生焦虑,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新的环境。只要家长和教师时刻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多样化的措施,密切配合,幼儿的陌生焦虑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社交焦虑。儿童社交焦虑是指幼儿在陌生的环境、陌生的群体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焦虑,会导致幼儿产生一系列的压力和恐惧的情感。有社交焦虑的幼儿通常会有行为不自然、语言组织差、拒绝面对等表现。严重的社交焦虑症患者难以在集体活动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更没有办法与陌生人谈话。

幼儿焦虑情绪的原因分析

家庭因素。幼儿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因此,幼儿的焦虑程度与家庭因素关系十分密切。

其一,教养方式。孩子从呱呱落地到进入幼儿园之前,基本都是由父母教导的。在民主型家长的教导下,幼儿会更加开朗活泼,迅速地适应环境,交到新朋友,这样焦虑程度就会较低。相反,如果父母在家中教导幼儿时采用惩罚、过分斥责、过度溺爱保护等方式,幼儿就会变得内向,焦虑程度也会相对较高。幼儿的社会焦虑还与儿童的羞怯感有关,而儿童的羞怯感受到家长教育方式的影响。此外,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幼儿更容易出现焦虑表现,但经济上的差距并不能直接引起焦虑,而是会对幼儿的教育模式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二,生活能力的欠缺。焦虑产生的一部分原因是幼儿不具备生活自理能力,比如在家里他们就是“小皇帝”“小公主”,进入幼儿园后,自己不会洗手、进餐等基本生活内容,无法照顾好自己,幼儿就会产生无助感,从而产生焦虑。

其三,生活环境的变化。从出生起,幼儿就和家人一起待在家中,对家长和家庭环境都很熟悉。可当幼儿入园后,家长不再陪伴在身边,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切都是陌生的,这些变化导致了幼儿的不适应,内心恐慌、害怕,产生焦虑情绪。

其四,生活规律的变化。幼儿在家里开展任何的活动,时间、内容都不固定,随意性很大。但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是有规律性的,幼儿从一个自由的地方到了活动受限制的幼儿园,自然会感到紧张。

幼儿自身因素。焦虑情绪与幼儿的性别、年龄、性格等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通过观察发现:首先,年龄较小的幼儿更容易焦虑;其次,女生较男生更易患焦虑,最后,内向的幼儿相较于开朗活泼的幼儿,更容易焦虑。

教师因素。入园前,幼儿和父母朝夕相处,建立了难舍的亲情和浓浓的依恋感。而教师对幼儿来说比较陌生,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交流关系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入园焦虑程度。另外,如果幼儿人数较多,而教师只有几位,幼儿有时无法得到教师及时的关心,这种时候,小班幼儿极易产生焦虑情绪。

解决幼儿焦虑问题需要家园合作,而家庭和幼儿园开展良好合作的前提是教师要得到家长的信任,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交给他们。因此,在入园之前,小班教师应该做好家访工作。教师在和幼儿家长初次见面时,需要展现出良好的形象,要自信、亲切、落落大方、有礼貌、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在家访中,我们要仔细聆听父母对孩子的介绍,并进行记录,这对新学期的教学工作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教师认真负责的表现。教师还应根据对幼儿的基本生活、性格特点等的了解,给父母一些缓解焦虑的建议。例如,为缓解幼儿的穿衣压力,可以给幼儿提供方便的衣物;或给幼儿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让他在幼儿园中认识新玩伴。通过多种方法,帮助缓解幼儿们入园的焦虑。

猜你喜欢

入园陌生小班
免票入园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人最怕:深交后的陌生
熟悉的陌生词(四)
熟悉的陌生词(三)
熟悉又陌生的“”
陕西筹措15亿元缓解“入园难”
宝宝入园巧加餐
分成三等份
变成一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