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教育的发展,要建立在对学习本质的新认知上

2023-12-09

江苏教育 2023年41期
关键词:合理性本质学校

潘 娜

知识社会和学习经济时代对于知识的需求,不仅在量上发生了变化,在方式上也有质的不同。构建新的学校教育范型,已成为历史赋予当代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的重要使命。而关于学习的研究,正在成为教育范型变革的主要推动力。研究学习本质和学习文化价值取向的称为“学习哲学”,研究学习结构、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的称为“学习论”。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对实践者和决策者有意义的工具、行动和政策,建立理解性的聚合水平关联,关乎学校教育的长远发展。

学习科学的研究,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三个发展阶段,各阶段的研究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目前,还没有一种学习论可以诠释所有学习行为的科学合理性。但从学习本质的新认知来看,学校应该是多元学习文化理解和实践探索的综合体,学校教育是具有生命特征的复杂性学习共同体。

学校教育的发展,涉及管理、改革等相关联概念。发展是指宏观层面的策略谋划,管理是指微观层面的行为指南,改革是连接管理和发展的纽带。学校教育管理本质上是学习有效性达成育人目标的管理,学校教育发展是学校教育适应社会变革需求的设计体现。中国的基础教育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公平教育,学校教育管理就是从制度、师资、资源等维度提升国家课程执行力的管理。其中,课堂是场域,教师是关键,学生有效学习是核心。在由教师、学生、学习资源三大要素互动构成的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可以建构自己的事业追求和生命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核心素养不仅存在于知识之中,还存在于个体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之中。建构主义研究重新定义了“知识”,指出知识具有境脉性和相对性特征。理解性教学、项目化学习设计、跨学科教学等都是这个理念观照下生成的教学方式。其二,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师生在话语权平等基础上开展的一种对话。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运用各种方式方法促使学生有效学习的发生。对话教学、合作探究教学等需要基于对师生关系的新认知。其三,课堂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文化场域。坚定文化自信,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吸纳其他学习本质认知理论的合理性,境脉学习、生命课堂等都是学校教育“田野式”研究的成果。

每当学习科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都会不可避免地给学校教育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学校教育的发展,要建立在对学习本质的新认知上:教育管理者要用终身学习的理念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要用“学习为己”的观念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传承和创新中走好学校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合理性本质学校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新形势下新闻采访行为的合理性探讨
域外证据领事认证的合理性质疑
至善主义、合理性与尊重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学校推介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代考入刑的合理性探讨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