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美术情境教学探究

2023-12-09江苏省如皋市丁堰镇丁堰初级中学俞小飞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创设美术情境

江苏省如皋市丁堰镇丁堰初级中学 俞小飞

一、情境教学法对初中美术教学的价值

首先,目前初中美术教学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相对而言比较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情境教学法可以将美术理论知识融入相对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比如,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名画创作的氛围,学生可以沉浸在创作情境中体会作者当时的创作心理,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好地理解名画的内涵及价值。其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初中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体会美,向学生展示美,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使其能更好地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情境教学法可以通过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美术知识的兴趣,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提高学生与教师的配合度,在此基础上教师对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就更合理,美术课堂教学效率自然更高。最后,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发展。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是形象的、直观的,学生在情境之中强化自身的感性认知,并向理性认知转变、升华。而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可以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引导学生利用视觉感受美。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需要在教学情境中提升,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要包含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背景、社会背景,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化背景的理解,最终达到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发展的目的。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原则

首先,情境创设要能诱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过程归根结底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将知识转变为能力,由此可见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绝对主体。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真切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教学氛围,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更易发生情绪的波动,在情景交融中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驱动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情境创设要遵循诱发主动性的原则。其次,情境创设要能强化学生的感受。学生对美术知识的了解不应该局限于教师的直接传授,更重要的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应通过真切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深刻的历史等为学生营造一系列具体、生动的形象。在教学情境中,学生调动身体各个感官体验美,成为审美的绝对主体,并在这个过程中强化感受,促进自身美术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美术情境创设要遵循强化感受性的原则。最后,情境创设要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一方面丰富表象,为后续新形象的组合打下坚实基础。观察力是美术学习中需要培养的一种重要能力,锻炼学生的观察力能培养其从细微之处观察事物的习惯,使之通过观察在大脑中积累美术知识相关的表象,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质变,为学生后续美术核心素养的形成做好铺垫。另一方面情境创设要注意对学生想象力的启发,为创造新形象提供契机,审美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有足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反过来,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之后,其想象力与创造力也会得到发展,因此二者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在创设美术课堂教学情境时,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科学的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想象力,为其创造性的发展提供契机。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美术情境教学方法

(一)视觉情境的应用

所谓视觉情境是指在创设情境时利用自然存在的视觉图像或原型,使得教学情境更具直观性、具体性。视觉情境是可感知、可触碰的,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的视觉、听觉、触觉,沉浸在教学情境中,通过手眼并用实现感官刺激最大化,从而促进学生感受力、理解力、观察力及想象力的提升。初中美术教学中,可以利用美术作品挂画、画册、雕塑模型、绘画工具等实体物品,创设视觉情境,也可以利用网络图片、视频资料,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应用AR技术等。比如在欣赏雕塑作品时,就可以将小型的雕塑模型带到教室,学生不仅可以观察雕塑的形态,还可以触摸到雕塑的纹理与质感,通过近距离观察深化对雕塑作品的认知。值得一提的是,利用AR技术可以进一步优化视觉情境教学效果,学生通过AR技术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当然受现实条件限制,这一情境创设法在教育领域的普及还有一定困难,但相信不久的将来美术课堂教学中将会有这一尖端科技的身影。

(二)故事情境的应用

所谓故事情境是指根据美术教学内容设计生动有趣的故事,利用故事情节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学习兴趣。故事情境中包含了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还可以用故事情境讲解专业的美术知识等。故事情境与初中学生的认知与心理发展水平相符,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其更好地理解美术知识。故事情境的设计需要注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符合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并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创设故事情境时要与美术教材的实际内容相结合,注意语言表述的丰富性、生动性及故事情节的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可以针对名画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家生平编创故事,使学生对经典画作的文化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例如,在欣赏五代时期顾闳中的作品《韩熙载夜宴图》时,就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整部画作的画面,再针对画面讲述故事,营造出一个南唐时期豪门贵族夜夜笙歌的场景。在讲故事时,教师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肢体动作增添故事场景的趣味性,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视频资料、音频资料来创设故事情境。

(三)表演情境的应用

所谓表演情境是指利用语言或肢体动作,通过即兴表现场景的形式构建教学情境,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美术理论知识以及美术作品背后的深刻内涵。从某种程度上讲,表演情境是各种情境的综合,是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深度加工与理解,可以说学生角色扮演的过程就是学生对美术知识进行认知、理解、信息重组与加工的过程。表演情境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增强知识对学生情绪的感染力,并且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配合,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创新性。表演情境的具体应用包括情境铺垫、情境深化、情境总结等,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要鼓励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接下来引领学生深入美术课,比如,可以即兴排演小话剧或者小品,教师要注意缓解学生表演过程中的紧张情绪。表演完毕后,教师需要对表演效果进行总结、分析、评价,加深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与感受。

(四)问题情境的应用

问题情境是美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教学目标设置层层推进的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分析问题的答案。问题情境可以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整合、分析,从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能够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问题情境的设计需要遵循几个原则,一是要充分尊重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善于启发学生,能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与广度,通过问题营造一个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教学环境。二是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问题设计要密切结合教材内容,考虑教材内容之间的关联性,环环相扣,保证问题之间的逻辑关联性。三是要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问题的讨论与交流要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通过思考问题能对知识形成新的理解与认识,并能激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设计问题。例如,在学习中国民间美术的相关知识时,教学的重难点内容是通过中国民间美术知识的学习分辨出不同的门类,此时教师可以结合视觉情境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你知道这些艺术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吗?”“这些艺术作品的作用是什么?”“你知道这些东西属于民间美术的哪个门类吗?”等。学生一边观察教师准备的图片或视频,一边思考问题。

四、结语

总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入领会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积极探索情境教学的应用方法,创设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教学情境中不断发展美术核心素养,提高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创设美术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创意美术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