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薯的收获与储藏技术

2023-12-09

新农业 2023年17期
关键词:入窖土壤湿度薯块

黄 罕

(安徽省阜阳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监督支队,安徽 阜阳 236000)

近年来,甘薯的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鲜食型甘薯的种植比例也在逐年提高,如何做好甘薯及甘薯制品的全年供应,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甘薯的收获与储藏保鲜的实践中总结了一套甘薯周年供应技术,以供参考。

1 甘薯适时收获

甘薯没有明显的成熟期,薯块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可以无限生长且持续膨大,在气温适宜的情况下收获越晚产量越高。但在实际生产中要综合考虑温度、收获时的价格、天气等方面来确定合适的收获时期,因此不论是作为种薯还是作为鲜食甘薯销售或是加工利用,都应该适时收获。尤其是作为种薯的田块一定要及时收获。收获得太早,薯块积累的干物不够,会影响产量;收获得太晚容易受到冻害,出现烂窖。生产中以不受到冻害和不影响储藏效果为标准,种薯和鲜食薯适宜在地温下降到15℃左右收获。加工用的甘薯可以适当晚收,以达到最大效益,地温下降至9℃以下时就要考虑收获了,以免发生冷害。受低温冷害的甘薯耐贮性会大大降低,切干率也会下降。

2 甘薯收获应注意的问题

2.1 收获时土壤湿度

以安徽地区为例。安徽甘薯种植区域多为砂姜黑土,收获时土壤湿度太小或太大都不利于收获。若土壤湿度太小,温度的昼夜变化就大,薯块容易受到冷害,收获时土壤硬度大,不利于收获,且易伤到薯块;若土壤湿度太大,土壤黏重,薯块黏泥不易去除,给收获带来极大不便,收获后的甘薯还不耐贮藏。当土壤湿度过大时应该先把甘薯的秧蔓割去,晒垄几天,这样可以快速降低土壤水分,等土壤水分降低到适宜的时候再行收获。如果遇到连续雨水甚至降雪而没能及时收获时,可以抢收至仓库内多通风,结合高温愈合技术,降低甘薯的水分含量,延长储藏时间。如果出现组织死亡则不能窖藏,可直接作为加工薯使用。

2.2 收获过程注意事项

收获甘薯时要及时分级,按照薯块的大小进行3~5级的分拣。在分拣过程中,挑除病、残、水渍及畸形的薯块,不同品种、不同用途的甘薯要分别贮藏。收获和运输时要注意轻拾、轻装、轻运、轻放,用篮筐或是周转纸箱装运,尽量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破伤,以免影响质量。

3 甘薯的储藏保鲜

3.1 温度对甘薯储藏的影响

甘薯的生长没有固定的成熟期,收获时薯块依然有较高的呼吸作用,薯块内酶的活性依然很高,如果前期堆放不当,内部温度过高,就会产生烧窖的现象。甘薯适宜的储藏温度为12~13℃,最低窖内温度不低于9℃,最高不超过15℃。低于9℃甘薯薯块的细胞壁的果胶质就会分离并析出,从而导致细胞坏死,软腐病病菌容易侵染。如果温度长时间高于15℃,薯块的呼吸作用强,生命活动剧烈,会造成薯块内的养分消耗过快,出现糠心的现象,同时,温度较高会造成甘薯的萌芽,作为鲜食型的甘薯损失率提高,口感品质变差,作为种薯的薯块萌芽数量就会减少。

3.2 湿度对甘薯储藏的影响

由于甘薯在储藏期间的生命活动依然继续,所以要有适当的湿度,一般甘薯的窖内湿度应保持在85%~90%,湿度过低,薯块内的水分就会过多的流失,损失率也会提高,口感品质也会变差。湿度过高,一是利于病菌的生长,容易出现病害;二是易在墙壁等冷的地方凝结成水滴,滴在薯块上,导致薯块的坏烂。

3.3 空气对甘薯储藏的影响

对甘薯储藏影响较大的是氧气和二氧化碳。氧气能够满足薯块的正常生命活动,缺氧容易造成薯块的组织死亡,导致坏烂。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抑制薯块的呼吸,也会造成薯块的腐烂。为了保证窖内有充足的氧气和适宜的二氧化碳,甘薯的贮藏量一般应占整个薯窖容积的70%左右,并注意通风。

4 甘薯的高温愈合技术

甘薯在收获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机械的损伤。甘薯入窖后,伤口愈合就会变慢,容易发生软腐病和黑斑病。高温愈合技术是目前使用较多且效果较好的处理方法。高温愈合技术就是在甘薯入窖的前3天,使用物理方法将薯窖内的温度均匀地提高到35~38℃,升温过程中要注意堆放的中心温度不能过高,在堆放时留足空隙,同时避免热风直吹到甘薯。3天之后要立即把温度降至12~13℃,并长期保持在这个温度。

5 甘薯贮藏期防坏烂措施

5.1 贮藏场所的消毒

在甘薯入窖前的半个月,要打扫储藏场所,同时进行消毒。常用的方法是将甘薯窖全部密封,每立方米使用硫黄15克熏窖。甘薯窖较大时,要把硫黄分散于小容器内点燃。点燃后迅速离开,封闭5~7天。在入窖前的一周,要开窖通风,等待甘薯的入窖。

5.2 甘薯消毒

甘薯在收获后需要消毒,以减少薯块的带菌量。使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稀释液或50%多菌灵胶悬剂500~800倍液,把甘薯倒入池中,浸泡5分钟,捞出后沥干水入窖。也可以把消毒液装入喷雾器,自上而下喷淋,直至药液从下方流出。用纸箱装的甘薯可以用百菌清烟熏剂消毒。鲜食型甘薯要注意销售时期,很快销售的甘薯使用高温愈合技术即可,不用进行药液消毒。

5.3 贮藏前期甘薯窖的降温除湿

甘薯入窖前,由于窖外的温度仍然较高,其呼吸和生命活动还很强,此时薯窖内的湿度和温度都很高,待完成高温愈合后要及时通风,直至窖内温度降至12~13℃。然后根据外界温度适当通风,当外界气温低于12℃时要及时关闭通风口。

5.4 贮藏中期注意保温防寒

甘薯储藏的中期管理相对简单,此时薯块的呼吸作用和其他生命活动减缓,产生的热量也比较少,只要定期观察窖内的温湿度即可。

5.5 贮藏后期稳定窖温适当通风换气

2月中旬立春以后,外界气温升高较快,要注意窖内温度,及时通风降温除湿。此时甘薯易坏烂,要根据气温和地温及时育苗或销售。

6 甘薯简易储存库的建造与管理

甘薯地上贮藏库可以利用旧房进行改造或另选适宜的新地建设。通行的做法是在房子内部增加一层单砖墙,新墙与老墙的间距保持10厘米,在间隔内填充阻热物,房子上部加保温层。与门相对的地方要留有小窗以便通风,通风最好使用排气扇进行。储藏库的入口处要增加缓冲间,避免开门时库内空气与外界大量冷、热空气直接对流。甘薯摆放时要避免直接接触地面,地面可用木棒等材料架高,一般以15厘米为宜。甘薯库的向阳面可搭盖温室或塑料大棚,冬季利用鼓风机将温室或塑料大棚棚内热空气吹向室内,将室内的冷湿空气交换出来对薯堆进行加热,这样既能起到保温作用,又能保持空气新鲜,减少杂菌污染,同时又可以促进软腐薯块的快速失水变干,降低其对周围健康薯块的影响。

猜你喜欢

入窖土壤湿度薯块
利用冷风摊凉控制酒醅入窖温度对浓香型白酒发酵的影响研究
冬季蔬菜窖藏方法
土壤湿度传感器在园林绿化灌溉上的应用初探
习酒浓香型制酒糟醅接种探讨
基于51单片机控制花盆土壤湿度
甘薯冷害的发生与防治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红薯窖藏“三期”管理
薯块储藏腐烂原因及防止对策
不同年份早收栽培甘薯浙薯75延后收获的特征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