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莓设施高效栽培技术

2023-12-09丁学忠

新农业 2023年17期
关键词:蓝莓农药

丁学忠

(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辽宁 宽甸 118200)

蓝莓是现代人防控机能衰退的首选天然功能性美食。由于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农民的种植热情不断提高,2021年底长甸镇蓝莓种植面积已达到2000余亩,其中设施面积已达到600多亩。

1 蓝莓促早生产的选址与建设

冬季是蓝莓促成栽培的重点和难点,背风向阳的平缓坡地是理想选址,同时应考虑交通便利、取水和供电可靠。为控制改土成本和难度,选择土层较厚的酸性砂壤土。建设成片温室,其棚间距应依据棚高确定,棚向为坐北朝南,偏西10~15度。沈阳农业大学研发的辽沈Ⅳ型温室结构是最佳选择。建造按日光温室国家农业行业标准NY/T 610、国家农业行业规范日光温室能效评价规范NY/T 1553和国家行业标准工程机械装配通用技术条件JB/T 10594的规定执行。日光温室逐步智能化升级后对供电的稳定性要求高,必须设有备用电源。

2 蓝莓园整地及改土技术

整地和种植的标准是,垄台宽1.2米,垄沟宽0.6米,苗木定植采取变化性密度(株行距),幼树0.75米×2.0米,结果树(1.2~1.5)米×2.0米。在垄台中心位置纵向开沟,沟深40厘米,宽40厘米,用一半的沟中原土与草炭土1∶1混合,并加入40公斤硫黄粉,混合均匀后,回填至沟中,浇透水。选田块取样对原土壤理化性状进行测评。如原土pH高于5.5,可用细度达420目的硫黄粉进行改土调酸。提高pH酸碱度,pH每提高0.1个单位,需要5.3~8.0公斤/亩的石灰粉。一般情况下,农田有机质含量不足3%左右,为达到10%的最佳状态,可采取增施有机物的办法,如,东北地区的低位草炭10~20立方米/亩;破碎松树皮、落叶和松塔;马、牛、羊等草食性动物粪便;松树和硬杂木锯末。目前,国内新开发的菌肥种类多、菌种推介不详,其对蓝莓生产的特效不明确,多尚处于试用观效阶段。现中国林科院产品——Pt菌根剂(植健宝)的功效比较好。

3 蓝莓主栽品种(组合)优选与定向技术

北高丛蓝莓(NHB)组:蓝丰(Bluecrop)+公爵(Duke);蓝丰(Bluecrop)+北陆(Norihland);蓝丰(Bluecrop)+斯巴坦(Spartan)。

半高丛蓝莓(HHB)组:北陆(Norihland)+齐皮瓦(Chippewa)。

南高丛蓝莓(SHB)组:优瑞卡(Eureka)+云雀(meadowlark);优瑞卡(Eureka)+迷雾(misty)。

4 园地翻整和种苗栽种技术

在地表撒布有机物、硫黄粉和菌肥后,应依据土壤肥素检测结果,适量增施氮、磷、钾、镁等复合肥,随后多次机翻,以便原土与添加物充分混匀。蓝莓为浅根式系树种,混土后应有35~40厘米耕层。建议株行距为(1.5~1.8)米×(1.8~2.0)米。为防除杂草,种苗定植后,全园黑膜覆盖。

5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与水肥一体供应技术

氮、磷、钾比例28-14-14被证明是最好的组合。蓝莓施肥以铵态氮为好,其施入量以28~44克/株(纯氮)为佳。蓝莓不同生长季应适时随水带肥补充特殊肥素。追肥多在萌芽前、花后和果实成熟转色期进行,少施多次追施,8月20日后重点追施磷肥和钾肥,辅以硼肥,从而奠定第二年产量基础,秋季施基肥在9月中旬进行。追肥多用硫酸铵、硫酸钾、磷酸二铵等含酸根的复合肥。禁止用含氯和硝酸盐的肥料。基肥每亩施入1000~1500公斤有机肥。肥料使用按肥料合理使用准则NY/T 496规定执行。

6 扣棚加温和结果季生产管理技术

6.1 扣棚时间

蓝莓叶片有落叶是扣棚保温的时间点,此时辽东一般为11月中下旬,扣棚并加盖保温被,使植株处于避光保温状态,温室内维持在低于7℃则标志蓝莓进入休眠期。

6.2 蓝莓修剪

为控制树丛过密过高,保证充足光照条件,采取疏除过密枝、斜生交叉枝、细弱枝、病虫枝,以及根系产生的分蘖枝。3年生以上枝条可遵循6疏1原则,从基部疏除。6年生以上的结果枝应回缩更新。

6.3 温、湿度调控

经测算,正常年份辽东地区北高灌和半高灌蓝莓良种见光加温以12月上旬为宜,而南高灌蓝莓良种则应提早20~25天,以防南高灌蓝莓某些品种出现超时休眠引发的生长“迟缓”(现生理机制不详),限制了南高灌蓝莓品种特性促早生产的效益。当蓝莓树体破除休眠进入结果阶段,温度管理加温初期9~30℃;蓝莓花期11~29℃;果实膨大采收期9~30℃;后期昼夜温差加大,采用人工变温管理,可以提高果品质量和耐贮运能力。日光温室蓝莓生长结果阶段,室内湿度控制在65%~70%,达到蓝莓最适生长需求。

6.4 分次疏花疏果和熊蜂辅助授粉

在扣棚前枯枝修剪的基础上,剪除过多的花和发育不良的小果,以减少树体养分损耗,有促进果实早熟、成熟一致、果个增大等功效。蓝莓是异花蜂媒授粉树种,设施栽培花期内放养蜂群,对蓝莓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提升品质功效明显。经过比对,熊蜂、蜜蜂和壁蜂均有很好的授粉作用。

7 夏季修剪技术

蓝莓果实采收后,通过短期的恢复性生长,入夏前可视植株生长状态进行必要的合理修剪,我们采取结果枝去除、强旺枝摘心、细弱枝剪除等修剪手法,达到促进萌发新结果枝和平衡树势的目的。

8 病虫害防控技术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选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交替用药,改进施药技术,降低农药用量。化学农药的使用应符合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8321的规定。蓝莓主要病害有铁缺乏症、灰霉病、炭疽病、僵果病、枝条溃疡病、叶斑病、病毒病,主要虫害有蛴螬、白蛾、象甲类、果蝇、介壳虫和地下线虫等,其中防治难度最大的是金龟子和果蝇。防治方法主要综合防治。农业防治方法是扣棚前进行清园,清除园内的枯枝落叶,结合修剪、深翻等农事操作,去除病虫枝梢、叶、果及杂草,以减少菌源,降低虫口基数。物理防治方法是在成虫发生危害期,使用频振式杀虫灯、糖醋罐(瓶)、粘虫板等诱杀害虫。化学防治方法要在病虫发生期间,视病虫发生情况确定物用农药种类、用量及防治适期。按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4285、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8321的规定执行;不得使用违禁农药,并注意不同农药的合理交替使用。开花期至果实成熟前15~20天前禁止使用农药。

9 蓝莓浆果的采收分级和包装技术

适时采收。一般蓝莓品种需要3~5次分批采摘,而适时采收应考虑品种类型、供应市场的距离和采收前的天气状况(将直接影响果实的口感和果实品质),采收最好选在每天露水消除后的上午进行。装入小盒的蓝莓果实最好先用风扇吹干果蒂以减缓伤口处病菌侵染,形成愈伤组织干疤,避免和减少蓝莓贮藏和运输期间的耗损变质。采摘后的果实即刻进行冷处理,最适温度为3~8℃,以降低田间温度和呼吸强度,减少损耗,增加浆果硬度,延长蓝莓的货架寿命。

猜你喜欢

蓝莓农药
蓝莓建园技术
夏季使用农药注意事项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蓝莓姑娘
蓝莓采后立即追肥 谨防黄刺蛾介壳虫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
西海岸的蓝莓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