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煤矿企业推进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思考
2023-12-08朱文韬桂寒田子栋王岩沈宽
朱文韬 桂寒 田子栋 王岩 沈宽
1.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晓明矿;2.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监察部
前言
安全风险管控是当今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升级,安全管理模式势必需要一个迭代转型,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2007 年神华集团开始从美国引进了安全风险管控技术,开始了我国对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模式的研究与应用。2011 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AQ/T1093-2011)[1],规定了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术语和定义、管理要素及要求,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安全风险管控工作。2017 年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将安全风险管控正式写入2017 年版的《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中,确立了煤矿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法定地位。从此刻开始,如何推进矿井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就成为每位矿井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研究和思考的重要课题[2]。
一、矿井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现状
目前,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的统一领导下各煤矿已经基于《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中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责任体系。但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安全风险辨识不全面、风险评估分级不准确、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等诸多问题,矿井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还不能全方位、全流程地落实落地,无法真正有效地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服务。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急需进一步地深入推进,让安全风险管控思想深入人心,让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落实到实地上[3]。
二、深入推进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具体思路
深究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无法深入推进的核心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方面,安全风险管控思想还没有深入人心,部分矿井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没有认识到安全风险管控的重要意义,把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当成迎检工作,造成了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无法深入推进。
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本身是一项防患于未然的工作,它是指导措施编制、生产计划制定、灾害预防、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根本指南,只有将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真正融入矿井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让管理人员认识到安全风险管控是工作方法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手段,才能真正让安全风险管控思想深入人心。
另一方面,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实效性还不强,没有真正地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落地生根,主要问题还是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手段、模式、管理体系还不成熟、不完善。
目前,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还停留在重大安全风险管控的层面,不利于让广大员工认可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应将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向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乃至低风险的管控推进。
首先,是将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应用到措施编制上,有计划、有方向地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实行“风险不分大小、存在必须管控”的工作模式,让员工真正看见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用处和效果。
其次,是在每班的班前会上由跟班干部对照工作任务,研判当班施工作业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班组长在分配当班人员的工作任务时部署安全风险排查和管控工作,实现安全风险管控责任落实到人头。
只有这样,才能让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融入日常安全管理当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从技术层面正确应用风险辨识和评估的工作方法
在解决了风险管控工作的推进问题后,我们必须从技术层面正确应用安全风险的辨识和评估方法,才能得到准确的风险辨识评估数据,让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员工相信风险管控工作是一种能够带来安全的好方法、好技术。
首先,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源头是安全风险的辨识,目前主流的安全风险辨识方法有:危险源辨识法、作业环境危险性分析法、工作危害分析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事故原因分析法、头脑风暴分析法等。
其中,笔者最为推崇的就是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相较于其它方法极度依赖分析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相对更倾向于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更适于大面积推广和应用,笔者就和大家一起着重研究一下这个辨识分析方法。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顾名思义,就是将工程所有环节、所有作业、所有危险源全部列入安全检查表,而后根据以上内容最终确定每个环节、每项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所以这种风险分析方法的辨识结果更加全面也更准确。以煤矿常见的掘进系统施工为例(如表1 所示):
表1 安全检查表
通过这个检查表我们可以看出,作业人员需自己填写风险存在的工程项目、环节、作业项目,然后查找危险源和安全风险。这种方法虽然前期操作比较繁琐,但贵在使用简单、内容覆盖全面,让普通职工也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工程项目哪里有风险,是值得推荐和广泛应用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方法。
其次,在确认了安全风险内容后,我们需要按照安全风险的轻重缓急确定安全风险的等级,并根据风险等级制定对应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常见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主要有:
一是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就是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率(E)、造成的后果(C)的乘积,按积分确定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这种方法以人为核心,适合确定作业过程的安全风险,可广泛应用于作业过程中的风险等级评估。
二是矩阵法。根据工程涉及的施工项目组成安全风险评估专家组,由专家组成员对事故发生的概率、危害程度进行打分。计算出平均分后,在安全风险评估定级表中找到交叉点,确定为安全风险等级(如表2 所示)。
表2 安全风险评估定级表
其中:“S”为重大风险,“H”为较大风险,“M”为一般风险,“L”为低风险。
此种评估方法多应用于大型工程或单项工程项目的总体安全评估,由于此类安全风险的主体是事故本身,并由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打分,其专业性较强,且仅能作为大型工程风险等级的指向性方案,所以应用的相对较少(如表3 所示)。
表3 工程风险等级的指向性方案
四、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下一步设想和发展方向
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它在不同的时期,依托不同的技术力量和管理模式能够发挥不同的作用。如果我们已经实现了前面所讲的“安全风险管控思想深入人心”“让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落实落地”“在技术层面能够正确地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那么下一步我们应该如何更加深入地推进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呢?
从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大趋势上分析,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拓展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管理体系,夯实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基础;二是让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搭上智能化、信息化的快车,构建动态、高效的安全风险预警、管控工作机制。具体设想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是建立覆盖全矿井各系统、各领域、全流程、全覆盖的安全风险库(详见样表4:安全风险施工项目,分解施工流程、查找主要风险、制定管控措施)。
表4 安全风险库
在建立完成安全风险库后,我们在编制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从安全风险库中查找对应的安全风险内容和管控措施,然后根据工程规模、投入人员数量等客观因素,重新计算风险等级,确定管控级别。这样既能节省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的时间和精力,也能让各级分管矿领导、部室负责人和区队干部,一目了然的准确了解自己分管范围内存在的安全风险和管控措施,也为下一步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打下基础。
二是依托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矿压监测系统、水文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应急广播系统、安全管理系统、手机安全平台等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系统,构建动态安全风险辨识、评估、预警体系。
依靠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矿压监测系统、水文监测系统等对矿井主要灾害的技术参数实行动态分析,当指标数据触发预警阈值时,直接利用应急广播系统发布安全预警处置信息;当指标数据变化情况异常时,利用手机安全平台向有关业务部室、分管负责人发布提示信息,提醒其采取进一步管控措施。
依靠视频监控系统的图像拾取技术对作业人员的不安全作业行为和现场设备、环境的隐患进行动态视频捕捉,并使用应急广播的点对点通讯功能,及时提醒现场作业人员、管理人员纠正违章行为、处理安全隐患,实现智能化的安全风险辨识、预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