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具有“中国心”的国际化人才
——《留学》杂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

2023-12-08刘洁

留学 2023年23期
关键词:留学学校课程

辑_刘洁

伴随着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学生走出国门。如何在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的同时涵育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既“出得去”又“回得来”,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那么,具体到教育实践中,中小学校应该如何培养具有“中国心”的国际化人才?本期《留学》杂志线上圆桌论坛,我们邀请数位一线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议题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激发学生精神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有我们的生命之根,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浙江省开化县崇化中学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激发学生的精神力量。“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重在精神的唤醒与传承。在办学中,崇化中学“用仁爱作心,以好书为核,以真人为本”,积极打造书院文化,传承书院精神。我们认为,书院式学校一定是充满了书的学校,不仅有好书,而且有读好书的氛围。为此,我们积极打造处处好读书的空间,努力将学校变成一个开放的图书馆,为师生提供有益的书籍,其中以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书居多,希望以此涵养师生的根脉。同时,积极营造时时好读书的氛围,要求师生晨读、早读、课间读、晚读、夜读,养成“书香伴人生”的习惯。此外,我们努力打造富有书院古典气息的校园环境文化,以此促进师生的精神成长。对应学校的君子文化,我们辟出了梅园、兰圃、竹苑、菊径,处处用古典诗词书画去装点;我们用“笃学”“砺学”“博学”“崇学”去命名学校的三楼一亭;我们在教学楼上书写“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在运动场边书写“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我们希望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熏陶浸润师生,让崇化人生长出真正的君子之风、君子气质。

创造好精神生长的空间。要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营造开放、民主的校园氛围,创造利于师生精神生长的自由交流的空间。一方面,我们不断努力创建契合学生精神生长的校本课程。我们根据学校“崇学启智,化德修身”的校训,搭建了“崇学课程”“启智课程”“化德课程”“修身课程”四个校本课程群。同时,根据特色办学的要求,在办学实践中注重培育学校的特色课程群“游学课程群”。通过课程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仁爱思想和人文情怀。另一方面,我们不断开展适合学生身心成长的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在这方面,我们重点抓“一文一武”—文在琴棋书画,武在传统体育武术。此外,我们每年还会组织研学实践活动,不仅“走出去”,带领师生走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全国一流学府研学,还“请进来”:一是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请他们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谈职业规划,谈人生感悟;二是请校友、请朋友、请师友、请专家领导,让他们谈中国与世界,以此增长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与兴趣,促进学生们的精神成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当下,学校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碎片化,不成体系;表象化,不易生根;虚拟化,不好转化”的问题,为此,我们基于教育部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总结出一套实践成果—传承美德育人工程。

课程化实施,解决碎片化问题。开设“渐入佳境”和“温润心田”两阶段课程。“渐入佳境”课程为期2—3个月,德育目标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思维目标为“求己思维、辩证思维”,技能目标为“生活技能、学习方法”,美育目标为“热爱‘美’的生活”;“温润心田”课程为期2—3年(也可5—6年),德育目标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维目标为“辩证思维、系统思维、中和思维、求己思维”,技能目标为“生活技能、学习方法、自强方法、健康办法”,美育目标为“创造‘美’的生活”。

实践化开展,解决表象化问题。课程以学生自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展开,6个流程贯穿:每天写一段感恩条;每天读(写)一段经典;每天听一段讲座;每天反省一处过失;每天做一件善事;每天写一段心得体会。活动角色分为主持人、播控、礼仪、记分员等,定期轮换,充分体现学生中心。课程资源方面,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孝、悌、礼、乐、志”六个维度,从主流媒体选取经典栏目、节目,经过编辑编排,赋予教育意义。目前已开发课程4000余节,日复一日,支撑学生中华精神和价值观的形成。此外,我们还开发了App学习平台和传承美德活页式学习日志。其中,App有学生端、教师端、家长端、行政管理端,实现数据实时共享,为数字化时代的教育、教研、教管提供支撑。

融合化发力,解决虚拟化问题。基于学习动力系统的分析,我们内外双驱,融合发力。在内驱力上,通过6个一,将所听、所看、所思、所想和所疑、所问、所困、所惑有机联系,将认知、情感与行为有机联系,提升学生格局,提高学生境界,强化学生信念,让学生真信、深信、笃信,做到“知信行合一”。在外驱力上,通过“德币评价系统”,以正向积分制形式,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完成任何1个一,就加100分;在生活中实践应用,再加200—500分不等;如果能够带着周围人一起做,就可以加更多。评价引导学生将所学转化为所行,实现“学思用相长”。

议题二:践行国际理解教育,助推学生走向世界

所谓“国际理解”,其实质是以宽容、尊重的态度与别国沟通,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自己能够理解他人,即对别国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是自己能够被他人所理解,即尊重、理解、正确对待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扎好本土文化的根基,强化家国情怀,并通过合作与交流,积极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使之被世界认识和理解。这两个侧面是紧密关联、同等重要的。国际理解教育,正是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理解教育。在推进国际理解教育方面,我校主要采取了以下举措。

民族情怀,强化“中国心”。一是进行课题研究。我们通过开展“国学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校园慈善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课题研究,使“礼”和“爱”的教育在校园扎根。二是组织课程开发。场馆课程,以落实学校“民族情怀、国际视野”的办学理念为核心,包括“读懂中国馆”体验课程和“我的甘泉”校史陈列室课程;综合社会实践课程,高中分年段实施—高一绍兴文化之旅、高二南京爱国之旅、高三顾炎武故居责任之旅,初中集中策划、分层实施PBL课程,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红色之旅”。三是优化仪式教育。提升主题升旗仪式及共青团、少先队活动中仪式教育的质量,包括每月开展一次大型的全校师生参加的主题升旗仪式、每年策划五四主题集会和十八岁成人仪式等。四是加强环境建设。建设礼文化墙、读懂中国馆等校园新景观,凸显育人氛围。五是以评促建。积极投入建设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文明校园、家庭教育示范校等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海纳百川,拓宽“世界眼”。一是建立外国学生部。学校自2003年建立外国学生部以来,共有近300名外国留学生在校就读。他们积极参加中国学生的集体活动,如广播操、运动会、艺术节、学科达人秀等,很多留学生语言过关以后编入中国学生班级随班就读,中外学生之间的交流极大增强。二是开设多语种教学。学校先后开设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外语课程,并积极开展“外语+思政”探索,致力于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凸显了“学外国语、做中国人”的育人主题。三是开发特色课程与教材,如“走进地球村”“对外交流的价值”“国际理解教育”“与世界对话”等。四是拓宽国际交流的渠道。成立外事办,每年组织几百人次的学生出国访问,目前有海外姐妹校46家。五是组织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在师资队伍、对外交流、主题活动、文化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成效。

全球化时代,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成为关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战略工程。保定市第十七中学在办学中始终秉承“从这里走向世界”的办学理念,以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和全球胜任力为导向,以全球化人才培养为目标,积极构建国际理解课程体系,深入实施国际理解教育,全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未来素养和全球胜任力的优秀世界公民。

一是融合创新国家课程。学校以英语特色为载体,立足国家课程,整合多版本教材资源,拓宽英语学用渠道,打造全球素养课堂。小班授课、分层走班、翻转课堂、AI英语听说课堂、外教授课等多模态教学,打破时空限制,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个性化优质学习方式,为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奠定了基础。

二是实施全员大阅读课程。学校汇集英文经典书目和优质阅读资源,开展整本书阅读、报刊阅读、持续默读等活动。同时,开设英文读书室,购置优质英文书籍、报刊,并配备点读笔供学生使用。在浸润式阅读中,学生不断提升着全球意识和思辨能力。

三是推行年度外语节课程。外语节自2009年开始,至今已经成功举办15届。2023年第十五届外语节以“你好世界,这里是中国!”(Hello,World! This is China.)为主题,包括语言浸润类、实践应用类、项目探究类等6大类30余项活动,实现了全员参与,让每个学生站在中央,收获自信与成长。

四是开发跨文化体验课程。学校坚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美国的学校和学区建立友好关系,实现双方互访。寒暑假开展出国研学和来华全外教夏令营等活动,为学生创造了跨文化交流的机会。此外,剑桥英语学校、新加坡教育部奖学金项目(SM1)、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精英公立学校保送生项目等优质国际合作项目,为学生搭建了走向世界的阶梯。

五是打造精品社团课程。学校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开设戏剧、国际财商、模联等多门社团课程。以模联精英社团为例,学校开发模联校本课程,召开年度模拟联合国大会,为学生搭建理性思考和为世界发声的舞台。

六是开设多语种选修课程。学校创建国际多语种人才培养的“国际语言学院”,开设法语、西班牙语、德语、日语、韩语、俄语等多语种选修课程,聘请外教、大学教师或有留学背景的专业语言教师任教,为学生拓宽了解世界的跨文化多元视角。

七是引进跨界外教STEAM课程。自2021年起,由美国STEAM专家为学生量身定制跨学科课程,每学期一个课题,实施“外教线上教学、中教同步线下助学”的双导师模式,促进学生团队协作、动手实践和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留学学校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浅析留学博士的成长发展
英国脱欧对我国赴英留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浅析日本留学对日语专业大学生日语能力的影响
学校推介
高中生留学预科类国际教育课程的互联网及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