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国际教育的本土化实践
2023-12-08孟韬梁秋莎
文_孟韬 梁秋莎
中外合作办学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推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形式。中外合作办学随着改革开放应运而生,1993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境外机构和个人来华合作办学问题的通知》,首次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意义、原则、主体、类别等进行了规定;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使得中外合作办学步入了规范、快速发展的阶段。今年正值这两项政策颁布的30周年和20周年,梳理中外合作办学的意义与成效,展望未来,探讨如何以高质量的中外合作办学推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显得尤为必要。
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成就
目前,中外合作办学已具规模,渐入佳境,生源与培养质量、社会认可度与美誉度极大提升。从发展规模、合作国别(地区)、合作院校水平、学历等级与开设专业五个维度来分析,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具有以下发展成效及特点。
第一,开设专业符合国家战略需求。中外合作办学开设的专业已涵盖除哲学和军事学以外的11大学科门类、460余种专业。过去10年,新增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中,理工农医类占比达65%。开设频数较高的前五种专业均为工科类,分别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同时,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一批具有前沿、新兴、急需、交叉等特征的专业兴起,例如机器人工程、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人工智能与自适应系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农业与生命科学、运动康复等,成为中外合作办学提升社会影响力、发挥特色优势的重要载体。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布局充分表明了中外合作办学紧随时代发展趋势、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第二,规模稳步增长。根据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公布的名单,截至2022年12月底,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约70万人,已培养毕业生超过160万人,这一合作办学的规模在全世界独占鳌头。另外,截至去年年底,我国本科及以上层次在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已达1300余个,其中,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有10所,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有172个,这两类机构占比14%,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占比86%。从境内各省(区、市)规模分布来看,除西藏以外,其余省(区、市)均开设了不同类型的中外合作办学。
第三,全球教育合作网络多样化。全国共有550余所境内本科院校与42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所境外高校开展了合作办学,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高校的合作办学数量排在前五位。中外合作办学始终坚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不断加深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目前已与俄罗斯、新加坡、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10余个国家开展了160多个不同层次的合作办学项目。
第四,合作院校水平趋向世界一流。据统计,约30%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中方母体大学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全国14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86%的高校已设立或举办不同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境外合作院校方面,约10%的合作大学为世界一流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已全面进入提质增效发展阶段,高水平引领性合作办学趋向逐渐凸显,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世界一流的教育资源。
第五,学历等级分布合理。在学历等级方面,84.5%的机构和项目开设了本科层次教育,18.5%的机构和项目开设了硕士层次教育,3.8%的机构和项目开设了博士层次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已构建起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中外合作办学的战略意义
通过引进、吸收外国优质教育资源,一批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不断涌现,其对促进教育综合改革的作用、对国家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进一步凸显,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中外合作办学服务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促进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尤其在“高精尖缺”的国家鼓励发展领域中进行布局,培养了一大批从本科到博士层次的优秀人才,有力地推动了数字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例如: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等一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都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设置专业,和欧美等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共同建设。
同时,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许多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围绕数字经济与技术和国外大学进行专业合作建设,促进了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建设,在学科转型、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了排头兵作用。
另外,近年来,许多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在国家重点发展的“四点一线一面”区域(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带、海南自贸试验区以及“一带一路”和中西部地区)进行布局,顺应了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为这些区域的加速发展提供了智力和人才支撑。
第二,中外合作办学在“立德树人”、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独树一帜。中外合作办学院校推行博雅教育、素质教育、全人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坚持德育为先,立足中国国情,培养广大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近年来,涌现出一批优秀学生:放弃海外名校读研机会,指导村民走上致富之路的宁波诺丁汉学生曾晓;筹资建立希望小学的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贾凡及其团队;作为海归硕士投身军营、荣获二等功的东北财经大学萨里国际学院毕业生王川阳;等等。
从学生的毕业与就业情况来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约一半以上的毕业生在跨国公司、中外合资企业、国际组织或国内企业的涉外部门工作。本科生毕业后选择出国深造,且就读世界名校的比例较高。
第三,中外合作办学中,中外共同治理的模式创新了学校运行机制,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外合作办学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试验田。目前,许多机构,尤其是中外合作大学,在参加高考的前提下,采取了不同于传统形式的招生模式,主要体现为四种类型:综合评价录取方式、二次选拔录取方式、特别能力考核录取方式、推免自主选拔录取方式等。这些创新机制为我国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提供了诸多有益经验。
另外,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中外合作办学建立了一支以海外归国人才、外籍专家为主体的国际化、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这成为中外合作办学事业发展的生命线,也极大地丰富了我国高等教育供给,满足了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第四,中外合作办学通过“不出国的留学”模式以及“本土国际化”模式,促进“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扩大国内教育投资与消费。新时代下,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经过发展已经出现了转型,本科层面已经从以“2+2”的双校园模式为主转变为以“4+0”的双学位模式为主,即在国内完成国际化教育。并且,一些院校在取得了中外合作办学经验之后,学习国外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体系,开始探索独立开展国际化办学的“本土国际化”道路。例如: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在开办了6个合作办学项目之后,开设了金融学和会计学两个国际化专业,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该模式被誉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升维之路”。
中外合作办学的未来展望
中外合作办学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近年来,由于单边主义、保守主义、民粹主义思潮在全球抬头,加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叠加影响,导致逆全球化一时盛行,使得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中外合作办学自身也存在对中方母体学校的辐射外溢作用不足、办学质量需进一步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有待深度挖掘、国际化办学抗风险能力有待增强等问题。
面对多重叠加的严峻挑战,中外合作办学须服务国家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战略需求,以教育推动人文与文明的交流互鉴,冲破逆全球化的迷雾,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促进经济全球化、贡献教育治理的中国方案、助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中承担新的历史使命。
在新时期,实现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应着力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毫不动摇。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充分展现了中国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的决心和信心。
第二,加快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目前国内一流大学和世界顶尖大学真正深入开展合作办学的并不多。在二级机构中,外方合作者为QS排名前200的院校比例仅约30%,而项目中该比例更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未来,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质量发展一定是引进更加优质的国外教育资源,服务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同时配合并服务高校“双一流”建设,做多样化、高质量教育的提供者。
第三,以中外合作办学推进“四新”学科建设。发挥中外合作办学的渠道优势,建设新学科、新专业、新课程。通过与国外大学的合作引进新的学科和前沿课程,尤其是在数字化背景下,加快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金融科技等数字化专业的建设,推进“四新”学科和“高精尖缺”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以中外合作办学的方式,助力解决“卡脖子”难题。
第四,进一步提升合作办学质量和外溢效应。合作办学必须通过继续强化入口、出口、过程的审核,建设一批高水平、示范性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对行政监管部门来说,可以借鉴新加坡、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对跨境教育的一些监管措施和经验,加强申报评审、审核评估、质量认证、评优评奖、警示处罚、舆论监督等监管措施的综合运用和执行力度。对办学者来说,一方面要切实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并与本土资源进行融合创新,实现中外双方的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对母体中方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吸收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优质资源和优秀经验,对原专业与学科进行整合优化、交叉融合,增强合作办学对本校专业与学科建设的带动与辐射作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向更高质量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