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推进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的建议
——基于梁平·开江合作示范园区的调查

2023-12-08吴正远,刘君红,杨德星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示范园区梁平成渝

梁开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稻田+”产业

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合作示范园区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在建设农业强国中展现成渝担当、交出“三农”改革发展高分答卷的战场。自2021 年启动建设以来,梁平·开江、荣昌·隆昌、大足·安岳三个合作示范园区敢闯敢干、唯实争先,快马加鞭推进园区建设,园区面貌日新月异。本文基于对梁平·开江合作示范园区(以下简称梁开现代农业园区)的调查,阐述园区的基本情况和建设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梁开现代农业园区位于四川省开江县、重庆市梁平区交界区域,主要涉及开江县任市镇和梁平区新盛镇,总规划面积8.16 万亩,其中核心区面积5.98 万亩,拓展区面积2.18 万亩。辐射至开江县任市镇,梁平区文化镇、龙门镇,共23.89 万亩。

梁开现代农业园区依托现有的“稻田+”多元产业基础,以发展稻渔共生,稻菜、稻油轮作模式为重点,形成以水稻(含制种)、水产品、油料、蔬菜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打造成为西南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发展高地、“稻田+”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川渝乡村振兴样板区,形成一环(梁平·开江现代农业合作发展环线)、一廊(滨水田园景观走廊)、三圈层(“联盟桥”协同发展核、“稻田+”融合发展区、“稻田+”绿色主产区)合作发展新格局。

二、建设情况

经过近三年建设,梁开现代农业园区内山水相连、人文相亲、产业相伴发展格局已然形成,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画卷徐徐展开,实现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体经济组织和政府“四满意”。

1.建立健全合作机制。聚焦“如何建”问题,两地建立健全共建共管共赢的合作示范机制。一是联合出台《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开江·梁平合作示范园区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实施意见》,联合编制《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开江·梁平合作示范园区总体规划》,探索出一体化推进的体制机制。二是建立由“任新文”(任市、新盛、文化)三个乡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边界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联合组建功能型党小组。三是联合推动项目建设。

2.培优培强特色产业。聚焦“建什么”问题,两地主攻三个方面。一是完善基础设施。以“四改一化”为路径,建设高标准农田,完善沟、渠、路、水等配套设施;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重点,拓宽产业环线,贯通产业道路。二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建“稻田+”产业联合体和大米加工产业联盟各1 个。三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坚持“稻田+”全域全产业链的发展思路,形成“稻田+”产业融合发展区、“联盟桥”协同发展核、“稻田+”绿色主产区的合作发展新格局。

3.加力加速乡村振兴。聚焦“为啥建”问题,推动乡村振兴。一是美丽乡村。实施美丽乡村示范、民宿聚落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环境风貌绿化整治等工程,呈现出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唯美乡村景象,绘就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二是富民强村。探索“村集体+企业”合作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民在园区可以同时获得土地租金、务工收入和集体经济组织分红等多项收入。土地出租后的农户,搞起了稻家乐、渔家乐,或专门从事当地传统的纸制品加工,收入有所增加。三是助推发展。梁开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帮助梁平与达川、梁平与大竹两个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合作园区建设开好头、起好步,对全区其他地方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存在的不足

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三个合作示范园区赛马比拼、各有所长,梁开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农业种养水平较高,也存在以下三方面不足。

梁开现代农业园区稻油轮作

1.合作联合有待加强。两地虽建有7 个一体化推进机制,但由于跨省市之间管理体制、运行模式、支持政策等不尽相同,加之缺少合作交流平台和载体,双方协商磨合、求同存异、联合合作力度还有待加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1+1>2”效果不够明显。

2.高效特色有待彰显。当前梁开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稻田+”产业,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立、标准化绿色化生产、土地产出率和生产效益等方面,距离现代高效农业的标准和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3.示范带动有待提升。梁开现代农业园区侧重自身建设,示范带动功能还需加强。一是园区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缺乏市场推动。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园区建设经验在面上推广较难。二是园区打造在两地经济与文化建设进程中融入度不够高,还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梁平推进“四化一带”和做靓“三张名片”重点工作作出农业贡献。三是园区经验还有待进一步总结提炼,需要突出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更好地助推梁平与达川、梁平与大竹两个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合作园区的发展。

四、工作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议对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落实落地《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 年)的通知》精神,聚焦梁开现代农业园区“合作联合、现代高效、示范带动”三大本质功能与要求,积极融入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大局,倾力建好川渝合作“一号工程”,聚力形成更多具有梁平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交出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合作示范园建设高分报表。

梁开现代农业园区总体规划图

梁开现代农业园区一角

1.突出合作联合,坚持“一体化”建设。建设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合作示范园区,两地精诚合作是基础和关键。两地既要赛马比拼、各自努力,更需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建议组建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产业联盟,互学互鉴、互帮互助,合力提升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的实力与影响力。进一步落实《开(江)梁(平)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合作示范园区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实施意见》,进一步细化实化合作园区建设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健全“联合领导小组+联合管委会+合资平台公司”的“三位一体”联合推进体系。联合领导小组由两区县分管领导牵头,每季度召开会议不少于1 次,决定园区重大事项,制定年度建设任务清单;联合管委会在开江县与梁平区交界处选址建设,双方抽调若干工作人员集中办公,负责园区建设、日常管理、企业服务等具体工作;合资平台公司由梁平区和开江县共同出资成立,作为梁开现代农业园区市场化运营主体,按照“成本共摊、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负责园区基础性开发、重大产业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化服务等。

2.突出现代高效,坚持“一条龙”打造。建设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合作示范园区,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是核心和重点。建议梁开现代农业园区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环境,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让园区农业生产的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实现最佳,达到“三高一绿”:一是高效率。对标“稻田+”全域全产业链,突出稻田鱼、“水稻+”两大主导产业,持续加大投入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构建以适度规模经营为基础,以合作与联合为纽带,以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率。二是高科技。加强技术联合开发利用,联合川渝两地农业科学院和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川渝科研院校,共同建设“稻田+”川渝联合研究院、数字农业信息中心,深入实施优质稻渔工程,开展粮油、生态渔业绿色高产高质高效示范创建,实现农业生产的高科技。三是高效益。坚持“三品一标”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融入两地丰富的农耕文化、非遗文化,规划建设“田米水乡”4A 级景区,提升“川越梁平,渝见开江”形象和梁平、开江辨识度,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实现园区产出的高效益。四是绿色发展。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零损害,实现淡水、土地等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区域生态的良性循环。

3.突出示范带动,坚持“一盘棋”推广。建设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梁开现代农业园区,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是初衷和目标。建议梁开现代农业园区坚持市场和目标导向,为加快梁平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建设农业强区探索、提炼、总结可运用、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辐射带动梁平乡村全面振兴。一是市场运作。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项目策划、建设、运营中坚持市场化思维,强化招商引资,加大主体培育力度,充分调动园区百姓参与园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增强园区建设经验的可复制和可操作性。二是助推发展。要以一域服务全局,对标开江、梁平两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把梁开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为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原材料生产和初加工基地,以高新技术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良好的生态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发展,做靓“国际湿地城市、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三张名片。三是推广经验。加大加快把梁开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复制推广到梁平与达川、梁平与大竹这两个川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合作园区建设上,三个园区交相辉映、同步推进,边区变园区、园区变景区、景区成风景,提升梁开现代农业园区和梁平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使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越做越大、越做越强、越做越富、越做越美。

猜你喜欢

示范园区梁平成渝
中华蜜蜂为梁平柚授粉的效果及梁平柚蜂蜜品质研究
龙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
昆士兰大学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8个园区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The Color Purple
浅析贵州省正安县谢坝大鲵驯养繁殖示范园区建设
关于建设富宁县睦伦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思考
成渝双城到同城
诗人访谈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