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科技创新管理会计体系构建
2023-12-07王富平彭子成敬代骄何昊阳
王富平 辜 穗 李 佳 彭子成 敬代骄 何昊阳
(1.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经济研究所;2.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科技处;3.中国石油川渝页岩气前线指挥部;4.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财务处)
2020 年起,国务院国资委将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作为指标纳入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倒逼中央企业进一步加强自主研发和原始创新。技术问题产生成本问题,天然气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与资金密集型产业,更加注重研发投入统计、预算与核算、加计扣除、创新绩效评价等。而传统财务会计管理方式存在预算管理、核算管理、研发按投入统计跟不上等问题[1],迫切需要开展业财融合理念指导的体系性建设。
1 构建管理会计体系的必要性重要性
为适应石油行业低碳转型、大力发展天然气等清洁高效能源的宏观环境,天然气科技创新活动需要产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构建天然气科技创新管理会计体系,强化研发投入管理,对促进和保障天然气科技创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现实意义。
1.1 深入推进科技创新要求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
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强国战略,《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 号)提出,要建立现代财务制度,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在《关于印发<研究与试验(R&D)投入统计规范(试行)>的通知》(国统字〔2019〕47 号)基础上,《关于做好2020 年度中央企业财务决算管理及报表编制工作的通知》(国资发财评〔2020〕79 号)进一步明确要求,规范会计核算和数据统计,做好全面执行新修订会计准则的准备工作,切实加强财务决算工作组织,深化拓展财务决算功能作用,特别提出要严格界定统计范围,科学统计研发经费投入,真实反映研发投入情况。《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研发支出核算统计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厅发财评〔2020〕47 号)提出加强研发活动管理、规范研发支出核算统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用足用好优惠政策等具体措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明确了加强创新投入与税费激励的建设条例。
与传统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侧重于对财务数据分析与价值管理,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精准定位,为提质增效提供支撑,是推进企业现代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工具。在科技创新驱动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推进油气田企业科技创新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大势所趋,国家系列政策制度出台,更为解决传统财务会计制度下油气田企业存在的核算不全、计量偏低等问题提供了重要保障。
1.2 加强天然气企业研发投入考核的内生需求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作为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的考核项,实施两年以来,成效显著。2022 年1 月17日,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专题推进会,中央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已达到2.5%,其中工业企业达到2.9%。
天然气行业的研发投入总量需要各天然气企业共同支撑,需要依据天然气产量和生产规模等,形成对天然气企业的量化考核指标。为此,天然气企业需深化研究各自科技和研发投入的内涵与特征,建立与销售收入同比例增长的研发投入机制,为研发投入强度计算与考核奠定坚实基础。这就要求油气田企业从研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视角进行全成本预算与核算,建立相应的研发投入动态调整机制、加计扣除措施等,从而对天然气科技创新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提出更加紧迫的内生需求[2]。
1.3 解决天然气科技创新成本管理挑战的现实需要
天然气产业科技投入主要围绕业务全链条的科技活动,即围绕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建设关键业务流程展开,投入产出具有明确有效的因果关系,科技创新业务活动与财务融合具有严密的内生约束。为适应国家和油气行业关于加强研发投入预算、核算、统计与加计扣除等系列新政要求,需充分利用科技创新管理会计工具和特定方法,对油气田企业科技、油气生产和经营活动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信息,促进油气田企业实施科技创新全成本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等管理[3]。
2 管理会计体系结构与内容
构建天然气科技创新管理会计体系,要坚持以天然气科技创新活动与财务活动协同的业财融合为前提,以解决科技创新管理会计建设问题为导向,以国家关于加强科技创新、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加强研发投入考核等政策制度为依据[4]。
2.1 体系结构
天然气科技创新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事关行业长远发展,通过体系建设为推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提供依据,为强化天然气产业研发投入管理、促进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天然气科技创新管理会计体系结构包括科技创新发展预测系统、科技创新投资决策系统、科技创新完全成本控制系统、科技创新全面绩效评价系统、科技创新管理会计报告系统5 个部分(图1)。
图1 天然气科技创新管理会计体系结构
2.2 体系建设主要内容
天然气科技创新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工作围绕上述体系结构展开。
(1)天然气科技创新发展预测。一是做好天然气科技创新业财融合发展。业财融合是科技创新管理会计的核心,要渗透于生产经营与科技创新全过程,提高科技创新活动和财务管理业务的融合度,推动会计核算网络化、自动化,实现科技业务推送数据、科技投入核算自动化、科技资源资产一体化管理、科技项目“互联网+模块化”管理、科技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在规范中支撑科技业务发展,在服务中强化科技价值管理。二是做好天然气科技创新预测与控制。按照自上而下的思路,全油气田企业实行一套制度、一个流程、业务财务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构建具有共享、开放、互联等数字化特点的全油气田企业一级架构信息系统支撑平台,建立标准化的天然气业务流程和规范的数据标准。通过对各流程、各业务科技投入与研发投入数据抓取与分析,为短期科技项目决策、研发决策及长期科技投资决策等提供精准的数据信息和数据资源。这是天然气科技创新管理会计建设的重要基础。
(2)天然气科技创新投资决策。决策的主体是人,天然气科技创新投资决策的前提是建立管理会计人才队伍体系。一是注重选拔人才。积极选拔、组建、培养相应的人才队伍,专业结构上应包含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科技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创新研发人员等不同类型人才;年龄结构上应注意老、中、青的梯队结合;知识结构上要关注硕博士、本科等不同学历群体的优化。二是提升人才素质。人才队伍的培养,不仅要组织专业性会计知识与技能培训,还要组织科技管理知识与技能培训,以及业财融合等相关的培训,不断提高相关人员进行天然气科技创新投入的决策水平。三是强化技术支撑。不断丰富完善天然气科技创新管理会计理论、方法与工具体系,考虑网络价值流战略管理决策的方法选择与使用,如价值链分析法、SWOT 分析法、平衡计分卡、作业成本法等。推进管理会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促进天然气科技创新投资决策朝着科学化与数字化的方向发展[5]。
(3)天然气科技创新完全成本控制。一是做好完全成本管理。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通过对天然气科技创新完全成本的核算、分析、决策、控制等职能优化,有效降低油气田企业的无效科技成本支出,科学规范科技资金管理体系,为天然气科技创新财务、预算和绩效评价等提供全面、真实、可靠的信息资料,促进天然气科技创新投入产出的最大化与价值驱动创新战略目标的实现。二是做好天然气科技创新成本责任会计体系建设。组织构建规划、控制、考核、评价等较为完善的系统会计制度,明确经济责任原则、责任归属、责任指标等,进行动态跟踪、监督、管理,全面真实地对油气田企业的科技创新责任与经济效益进行关联评价。
(4)天然气科技创新全面绩效评价。一是做好天然气科技创新的全面绩效评价。立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科技成果评价试点暂行办法》,建立针对不同类型天然气科技创新成果的绩效评价体系[6];健全科技评价组织机构,明确科技绩效评价考核标准,建立配套考核体系[7]。通过绩效评价系统对企业财务、业绩等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考量,及时准确发现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改进策略、奖惩措施。二是做好天然气科技创新绩效考核管理。油气企业年度科技绩效考核结果与领导班子年度绩效薪酬挂钩,将科技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提拔的重要量化评价参考依据;加大年度绩效考核在企业工资总额增量中的挂钩比例,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价值导向的分配机制[8];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建立科技成果评价质量监管、评价成果推广应用、科技成果评价工作考核与激励、科技评价智库管理等系列绩效考核制度[9]。
(5)天然气科技创新管理会计报告。天然气科技创新管理会计报告包含天然气科技战略管理、投融资管理、成本管理、投入预算管理、社会责任履行及绩效管理5 个维度。报告需满足4 个层次的设定:一是油气田企业领导的战略层,要为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制定、执行、评价及其他管理活动提供相关信息[10]。二是油气田负责科技经营管理层及其分管部门,要为科技经营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管理活动提供相关信息。三是企业直属院所、厂矿处的科技推广应用部门,要为企业日常科技业务或科技作业活动提供相关信息。四是科技项目经理或组长、科技财务部负责人,报告重大科技项目或科技专项项目,包括项目专题报告、科技成本报告、科技资金预算报告等。
3 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科技创新管理会计体系建设,需要相关人员转变业务理念、明确岗位职责,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流程,实施精细化管理,推进天然气科技创新活动与财务深度融合。
3.1 提高认识,促进科技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
(1)引领财务管理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学习更新管理会计理念。转变对科技创新管理会计的认知与理解,提升相关人员的科技创新成本管理能力。鼓励油气田企业财务人员、会计人员、科技人员参与管理会计专业考试,提升技能,从根本摆脱人才匮乏的困境。
(2)明确管理会计工作岗位职责。基本岗位职责包括:参与制订中长期和年度科技创新计划、科研项目立项申报与评审、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活动管理体制与机制;对科技创新活动投入的人财物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使用提供管理建议,落实年度科技创新计划与管理制度执行,跟踪分析科技创新计划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协同科技创新活动管理人员做好研发经费实际投入审核确认工作,编报已完成项目的经费决算与年度科技创新经费决算;协同财会部门用足、用好政府鼓励企业科技创新优惠政策;做好其他相关工作,如中止的科研项目已发生经费支出善后管理、召集科研机构管理人员和研发人员不定期培训、宣讲政府与公司颁布实施的科研管理政策或制度、涉及科研部门签订的经济合同事前审核与事后执行监督等工作。
3.2 强化业财融合,提高科技投入预算和核算水平
(1)加强科技投入全成本预算与核算的制度建设。一是建立健全管理会计制度,为天然气科技创新业财融合提供制度依据,将科技创新投入、研发投入等所涉及的环节制度化。二是设置专职管理会计及管理机构,明晰权责划分,有效发挥事前预测、事中管控、事后评价等职能。三是积极推进油气田科技投入全面预算管理,建立研发项目预算评价体系,推进管理制度出台,促进科技投入全成本预算。四是加强全成本核算,建立适用于天然气主营业务的研发费用会计核算体系,同步实现归集边界、分摊依据、归集证据文件、归集结果的“四位一体”协同管理,实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应享尽享”目标。
(2)积极推进科技投入全流程精细化管理。一是强化天然气工程总承包科技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对项目的认证、考评、确认或淘汰等进行全成本管理,合理确认常规天然气、非常规天然气(页岩气、致密气)的科技投入,实现市场主体共享科技活动价值。二是建立油气内部市场研发交易与核算结算制度,建立明确的预算核算报表,将归属于投资类的天然气研发投入进行还原和归属确认。三是实施精细化管理,适应油公司体制要求,厘清科技投入与产出绩效的关系,建立销售收入级序科目,完善企业研发信息共享制度。
(3)强化管理部门职责。一是财务部门需组织制订研发费用管理规章制度,汇总平衡年度研发费用框架预算,规范研发费用核算及加计扣除,进行研发全成本核算与归集。二是科技部门负责编制科研年度研发投入计划建议,审查公司研发费用年度预算管理执行情况,考核研发投入强度指标完成情况,以及本单位研发项目“三新”(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鉴定工作的归口管理[11]。
3.3 加强信息统计,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落地
(1)完善油气田企业研发强度信息统计。会计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应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文件精神,准确界定研发强度计算的各个要素。完善核算管理体系,促进研发费用会计与统计核算一体化。尽管会计核算执行权责发生制,统计核算执行收付实现制,但研发费用支出的本质一致,二者存在协调空间。为此,需建立更多的辅助账和台账,对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和统计系统进行补充调整,充分开发成本归集和费用控制功能,对全部目标成本要素进行管控,对各类科技投入进行全口径核算管理,使研发费用最终通过财务会计核算体现出来,用贴标签的方式,系统中可查询,得到专家和税务等部门的认可,避免审计和纳税风险。
(2)强化“三新”鉴定工作流程,促进加计扣除。依据天然气产业特点和油气田企业的实际情况,聘请石油行业专家,开展项目“三新”鉴定工作,凡列支研发费、从事研究开发活动,均须进行鉴定,具体可采用负面清单辨别法、目标结果判定法、行业标准判断法和专家判断法。在进行“三新”项目预算编制时,应按研发费用定义剔除不符合项目,符合项目纳入研发支出管理,确保从源头提高“三新”项目的支出,增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基数[12]。在进行“三新”项目的核算与归集时,要根据项目分布于多个研究院所和研究主体的现实情况,考虑多个研发单元对核算归集的影响,设置研发项目辅助核算[13]。在研发支出辅助账上,备注研发项目税会差异及支出税会差异,在项目结束后整理留存相关文件资料,以备后期税务检查。
(3)开展加计扣除政策宣传和培训工作。组织相关技术专家、财务专家、税务专家开展政策宣讲、“三新”鉴定、研发费用核算归集、税务稽查风险规避、备查资料收集整理等专项培训,重点加强研究单位科技、财务、人事管理人员和科研骨干的培训,指导相关人员全面掌握国家政策,确保加计扣除工作不留死角、全面落实[14]。
3.4 搭建管理会计模型,评价科技成果经济效益
(1)科学设置研发项目绩效考核指标。开展研发项目绩效考核方法理论与实证研究,聘请资深专家进行咨询研讨,从庞杂的业财指标中遴选经济效益评价结果指标,包括新增天然气销售额及销售利润、项目投资回收期、油气田企业新增税收节支总额等,开展经济效益量化编报评价工作。
(2)精准规范模型的数据输入标准。在结果指标科学的基础上,结合天然气产业实际情况,建立数据输入模板。例如:知识产品价值包括科技论文、科技专著、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和科技奖励;科技效益包括成果水平和生产应用价值;经济效益包括新增可采储量、新增探明储量、新增控制储量和新增原油产量;技术价值包括创新程度、技术集成水平和用户满意度[15]。
(3)要明确模型的业务逻辑,强化系统控制。一是正确映射研发与成果转化项目,进行研发项目的总投入、转化应用收益、获得利润等指标的提取运算。注意避免成果转化项目复用、经济效益虚报、研发投资项目漏报、投资额不完整、回收期不实等问题。二是明确数据来源,实现业财协同的系统数据集成,实现科技奖励所需的成果效益计算数据、财务数据及项目信息的自动获取传递,确保数据源真实可靠。三是制定规则,明确经济效益指标的运算逻辑,实现科技成果经济效益报告“一键式”传递或导出。
4 结束语
落实国家和油气行业相关要求,研发强度考核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中央企业必须开展的企业管理活动,这是一项制度问题,也是一项改革问题,更是提质增效专项活动需要布局的重大事项。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积极推进天然气科技创新管理会计体系应用,已经取得相应成效。随着实践的深入推进发现,天然气科技创新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企业创新发展获取决策信息的重要途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进天然气科技创新活动与财务深度融合,促进财务会计、科技管理与税务管理信息有效整合,更好发挥体系作用、促进创新驱动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协同,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