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交通组织研究
2023-12-07袁堂超
袁堂超
摘要:针对高速公路扩建施工中对正常通行的影响问题,结合具体项目,研究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设计。道路扩建以交通运行优先,边通车、边施工,采用分区分段并行施工组织模式,有效利用现有车道和拓展车道的通行能力。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计算施工区各分段的最小长度,为交通组织设计提供数据参考。根据高速公路施工工艺,将扩建施工分成8个阶段,制定了具体的交通组织方案,保障安全通行。
关键词:高速公路扩建;交通组织;警告区;过渡区;缓冲区
0 引言
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公路运输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早期建设的高速公路某些路段已不能满足运力需求,高速公路的扩建工作迫在眉睫[1]。众所周知,高速公路扩建施工,对正常通行带来严重影响,设计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是保证扩建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道路扩建应以通行优先,采取分区分段并行施工的组织策略,有效利用原有车道的通行能力[2]。在保证安全通行的前提下,制定具体的交通组织方案,引导过往车辆,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1 项目概况
G30连霍高速公路星星峡至哈密段改扩建项目,线路全长为191km,分为3个合同段,原道路为四车道,车道宽度为3.75m,路基宽度为28m,中央分隔带宽度为3m,设置最大为4%的纵坡。考虑到周边路网的通行能力和社会效益,启动扩建工作,项目采用两侧整体式拼接方案,将该路段扩建为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最高行车速度120km/h,最低限速80km/h。扩建施工过程中,采取分时分段封闭施工的交通组织模式。
2 交通组织方案设计原则
高速公路扩建施工过程中,需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设计,合理调整交通流向,有效疏导过往车辆,有效利用道路现有通行能力,尽量减少扩建施工对正常通行的影响。交通组织设计的原则如下:
2.1 保障安全施工、安全通行
道路扩建施工,必须将安全放在首位,既要保证施工安全,也要保证过往车辆通行安全,绝不允许因为扩建施工带来交通安全事故[3]。
2.2 边通车、边施工
道路扩建以交通运行优先,施工中做到不中斷交通,尽量减少影响。在各互通节点提前做好交通引导[4],提供绕路方案供过往车辆选择。
2.3 科学协调施工和运营
交通组织设计应综合考虑施工和运营,扩建施工依托原有道路,在相互协作的基础上,保证工程进度,尽量减少工期。
3 高速公路扩建施工区设计
施工区段进行路基、路面施工,有施工车辆,也有过往车辆通行,交通情况复杂。施工区段的划分至关重要,作业区过长,车辆通行速度低,通行能力低下,易造成拥堵。作业区过短,施工不方便,影响施工进度[5]。施工区段包括警告区、过渡区、缓冲区和工作区。在综合考虑安全、原道路利用率和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合理设计施工区段的长度。
3.1 警告区长度设计
警告区位于施工区段的最上游,应设置警示标志,注明前方施工、限行速度等,对驶入施工区段的车辆进行提醒。警告区由车辆降速所需要的距离L1和车辆行进至施工区低速通过的安全距离L2组成[6]。
车辆降速所需要的距离L1按式(1)计算:
式中:v1为正常行驶的车速,取120km/h;v2为施工区段的限制行驶速度,取50km/h;t为驾驶人员的反应时间,通常取1.8s;φ高速公路路面摩擦系数,该路段取0.25;i为路面坡度,上坡行驶时取正,下坡时取负,该路段平均坡度为2%。
车辆行进至施工区低速通过的安全距离L2按式(2)计算:
式中:δL为考虑拥堵而预留的安全裕量,对于4车道路段取1500。
经过计算,得到L1为264m,L2为1568m,所以警告区长度至少应取1832m。
3.2 过渡区
过渡区可以实现车辆由封闭车道向引导车道的缓冲,包括上游过渡和下游过渡区两部分。上游过渡区要满足车道变换的最小横向安全距离需要[7],长度按式(3)计算:
式中:ω为封闭车道的宽度,取3.75m。经过计算,得到上游过渡区长度为61m。下游过渡区长度一般与上游过渡区长度保持一致,也取61m。过渡区总长度为122m。
3.3 缓冲区
缓冲区设置在过渡区和施工区之间,目的是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且避免通行车辆错过过渡区引导误入施工区引发交通事故[8]。
缓冲区长度按式(4)计算:
按照公式经过计算,得到缓冲区长度为168m。
3.4 施工区
施工区内有施工机械、施工材料,是道路扩建的作业场所。该区段的长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根据工程经验,施工区段的长度一般取4km。
4 道路扩建交通组织方案设计
道路扩建采取左右幅面分区分段并行施工的组织模式,保证施工期间双向正常通车。
4.1 交通组织分段划分方案
结合待扩建的G30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以第二合同段的65.5km施工路段为例进行分析,该路段划分为4个分段,每个分段的左右幅面共划分为4个区段,区段长度为8km左右,如表1所示。每两个分段组合成一个单元,进行交通组织设计。
4.2 交通组织方案
根据高速公路施工工艺,将扩建工程分为8个阶段,各阶段的交通组织设计如下:
4.2.1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拆除原有道路的护栏和隔离设施,完成路基填筑,路堤施工。此阶段在拓宽的双向四车道上进行,对道路通行无影响,设置警示标志和引流路障,按照50km/h低速通行。
4.2.2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施工交通组织方案如图1所示。第二阶段的作业内容:完成3号区段的路基拼接和柔性基层施工,新、旧路面之间设置临时隔离设施,车辆仍然在原有车道行驶。
4.2.3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施工交通组织方案如图2所示。第三阶段的作业内容:完成4号区段的路基拼接和柔性基层施工,新、旧路面之间设置临时隔离设施,车辆仍然在原有车道行驶。
4.2.4 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施工交通组织方案如图3所示。第四阶段的作业内容如下:完成1号区段内的新、旧路基拼接,路面成型施工,进行面层的沥青摊铺、碾压。本阶段需要对中央隔离带开口,开口长度为150m,引导通行车辆变道,低速缓慢通行。通行车辆在3号区段按照双向四车道行驶,设置临时隔离路障引导。通行车辆在2号、4号区段单向行驶。
4.2.5 第五阶段
第五阶段施工交通组织方案如图4所示。第五阶段的作业内容:完成2号区段内的新、旧路基拼接,路面成型施工,进行面层的沥青摊铺、碾压。本阶段需要对中央隔离带开口,引导通行车辆变道,低速缓慢通行。通行车辆在4号区段按照双向四车道行驶,设置临时隔离路障引导。通行车辆在1号、3号区段单向行驶。
4.2.6 第六阶段
第六阶段施工交通组织方案如图5所示。第六阶段的作业内容:完成3号区段内的新、旧路基拼接,路面成型施工,进行面层的沥青摊铺、碾压以及交通隔离设施施工。本阶段需要对中央隔离带开口,引导通行车辆变道,以30km/h的低速缓慢通行。通行车辆在1号区段按照双向四车道行驶,在2号、4号区段按单向行驶。
4.2.7 第七阶段
第七阶段施工交通组织方案如图6所示。第七阶段的作业内容:完成4号区段内的新、旧路基拼接,路面成型以及面层施工。通行车辆在2号区段按照双向四车道行驶,在1号、3号区段按单向行驶。
4.2.8 第八阶段
第八阶段为扩建工程的收尾阶段,完成中央隔离带的改造施工,全线八车道通行。高速公路扩建施工期间,按照分区分段并行施工的组织模式,执行上述交通组织方案,可有效缓解道路通行压力,无需设置专门的临时通行路线,能够降低工程成本。
5 结束语
众所周知,高速公路扩建施工对正常通行带来严重影响,设计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是保证扩建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高速公路扩建施工过程中,需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设计,合理调整交通流向,有效疏导过往车辆,有效利用道路现有通行能力,尽量减少扩建施工对正常通行的影响。本文结合G30连霍高速公路星星峡至哈密段改扩建项目,设计了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得到以下结论:分区分段并行施工组织模式,能有效利用现有车道和拓展车道的通行能力,减少扩建施工对正常通行的影响。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计算施工区各分段的最小长度,为交通组织设计提供基础。根据高速公路施工工艺,将扩建施工分为8个阶段,制定了具体的交通组织方案,保障安全施工、安全通行。
参考文献
[1] 赵文博,杨梦柔.复合式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方法研究[J].市政技术,2023,41(3):108-114.
[2] 謝路锋,周通.高速公路改扩建智慧交通组织设计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2,669(23):44-46.
[3] 王延锋,蔡玉鹏,李梅等.基于改扩建工程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保障设计[J].山东交通科技,2023,194(1):130-132.
[4] 周斌,尹冰杰.大交通量高速公路拓宽复杂交通转换技术研究[J].技术与市场,2022,29(8):14-18.
[5] 邵长桥,郭杰,罗凯等.基于触发点机制的高速公路改扩建时机和交通量标准研究[J].公路,2023,68(2):204-211.
[6] 陆雨函,王振,王志华等.青海海东地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期安全保畅分流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492 (22):32-34.
[7] 潘浩志.互通立交改扩建方案及交通组织方案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3,8(2):151-154.
[8] 陈杰,吴裕照.基于BIM的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导改研究[J].城市建筑,2023,20(2):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