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3-12-07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龙小农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 龙小农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这一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重大要求,其中之一为“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是构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极大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极大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性任务,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重要特性和实践路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包含三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一)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
富强好比国之脊梁,挺起国家的腰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国家繁荣强盛的有机统一,是和平发展与共享共赢的崭新模式。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最终能够创造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上,更体现在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上。
民主好比国之经络,疏通国家的肌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民主,是真实的民主,不受财产、地位、民族、性别、宗教等因素限制,使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是广泛的民主,绝不以牺牲多数人利益为代价来保护少数人的利益,同时又尊重和照顾少数人,充分反映和协调各方面的意愿和利益;是高效的民主,既真切全面地反映人民意愿,又致力于尽快形成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是丰富的民主,包括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社会民主等民主政治的全部要素,涵盖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等民主过程的一切领域。
文明好比国之大厦,凝结民族的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文明,是以道路选择、理论指引、制度建构,追求全方位的发展与进步。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我们不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让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有机统一,而且要坚持开放包容的创新姿态,将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兼收并蓄。
和谐好比国之气血,为国家增强活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和谐的中国,是民主与法治相统一、公平与效率相统一、活力与秩序相统一、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它秉持世界持久的和平理想,心系人类繁荣的共同命运,担当永续发展的历史责任。
(二)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当代中国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规范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
自由既是社会活力之源,也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自由,不是少数人的、形式上的、虚伪的自由,而是绝大多数人的、实质上的、真实的自由;不是超越发展阶段和现实承受能力的自由,而是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相适应的自由;不是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的个人自由,而是权利和义务相对等的自由。
平等既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压舱石,也是社会所追求的价值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平等,是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平等,不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绝对平均主义;是实实在在的平等,不是落在法律字面上的“形式上的平等”。社会主义的平等,是要让每个公民都能平等地行使社会权利、履行社会义务、分享社会成果,从而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公正既是捍卫权利的天平,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的价值准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公正,不仅强调机会平等和程序正义的公正,而且强调让公正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各层次、各方面。如果缺失公正,那社会就会像高楼失去根基一样,必然倾斜甚至倒塌。把公正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之一,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
法治是社会保障之盾,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法治,不是片面强调司法独立,更不是对资本主义法治理念的照抄照搬,而是立足我国具体实际,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导向,以执法为民为本质要求,目的在于真正实现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来为人民谋利益。
(三)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要求,是当代中国每个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
爱国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就是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同推动国家的繁荣发展对接,把人生意义的提升同增进最广大人民的福祉相连,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不断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认同;就是让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紧密结合,建立起个人与祖国最牢固的情感纽带。
敬业是职业道德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敬业,就是要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追求崇高的职业理想,激发积极进取的奋斗热情,秉持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锻造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
诚信是公民道德的基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诚信,就是要以诚待人、以信取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社会主义的诚信,既是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也是社会运行的基本条件。弘扬诚信文化、建设诚信社会,是我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特别是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2023年9月8日,2023年全国“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在广东省广州市启动,旨在营造讲诚信、重诚信、守诚信的社会氛围。图:新华社
友善是公民德行的光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友善,是爱心的外化,是与人为善、与物为善。友善是一种优秀的个人品质,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道德纽带,是维护健康良好社会秩序的伦理基础。广聚爱心、乐善好施,让世界充满爱,是友善的理想境界,可以为人际关系注入正能量,为社会和谐提供“润滑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特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要求,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生活福祉,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先进性、真实性。
(一)人民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壤之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符合民族心理,反映民族特征,体现民族品格。它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是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规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表达。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表达了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获得了人民的广泛认同,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广泛民众基础的价值取向,这种重要特性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性。
(二)先进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反映了我们对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质,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把我们党倡导的基本理论、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系统地整合在一起,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进步的价值观,它具有主导社会思潮的先进性特质。我们要建设的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文化,必须下大力气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研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三)真实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性,这也是其与以往各种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脱胎于固有的套路和陈旧的范式,也不是源于抽象的思辨,而是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其根本价值原则不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实践创新的沃土,自然具有创新的张力与驱动力,能够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形成真实性,能够在紧跟形势任务变化的步伐中保持真实性,能够在增强培育效果的实际举措中体现真实性。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验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可信性,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而且能够成为真切、具体、广泛的现实。
三、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举措。我们必须坚持系统思考、统一谋划、创新驱动、务求实效,进一步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全体人民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融入党员干部“全实践”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干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培育者和具体践行者。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动员全体社会成员的力量,树立一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模范,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气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组织理论学习和开展工作培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科技创新等具体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党员干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要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持贴近群众、深入群众,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不断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推动群团组织引导群众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久久为功、精准发力、善作善成,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建设学习型社会、生态城市、美丽乡村。要发挥重要节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鼓励基层充分挖掘各种节日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举办庄严庄重、内涵丰富的群众性庆祝和纪念活动。要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和农村乡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核心作用,大力提倡移风易俗,创新民俗文化样式,持续弘扬道德模范精神,积极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形成与历史文化传统相承接、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新民俗、新民风。
(二)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为引领,建立一体化、全贯通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和平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各方面各环节,实现全课程融入、全方位融入,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创新中增强铸魂育人的实效。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学生群体,善于借助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手段,着力打造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高职实训基地等社会实践基地,积极组织学生群体参加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和勤工俭学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报刊建设,不断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并将学校优势资源与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深度融合。比如,中国传媒大学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扶持创作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与动画创作相结合,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文艺观,调动大学生创作激情,提高大学生创作水平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全校学生心中。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是教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广大教师只有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才能为社会和民族培养出栋梁之材;只有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有德之才。要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广大教师时刻牢记使命、勇于担当,让广大教师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要引导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让广大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为培养优秀人才而不懈奋斗。
(三)融入文艺创作“全领域”
2023 年10 月27 日,在2023 桂林艺术节上,演员们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山水公园进行舞龙表演。图:曹祎铭/新华社
文以载道,艺以弘德。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文艺创作。要用精彩的故事、鲜活的语言、丰满的人物形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文艺创作始终、融入文艺创作“全领域”,进而生动艺术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为引领,打造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精品工程和示范工程,铸就国家文化品牌,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历史担当。要积极引导文艺工作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艺创作、文艺实践的重点环节,融入主题活动、展演传播、人才培训等各项实践。要多措并举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举办中青年文艺人才高级研修班等方式,持续提高文艺创作水平,加强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文艺人才培训的重要内容,引导文艺工作者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自觉承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责任,坚守正确价值观,带头讲正气、走正道、树正风,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表率。
(四)融入新闻媒体“全环节”
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要始终把旗帜鲜明讲政治放在首位,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落实“政治家办报”要求;要大力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事迹,把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农村乡贤等群体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借助流行文化和时尚元素,坚持多媒体多渠道统筹推进,立体化、互动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引导群众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进一步筑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阵地,充分认识、尊重和运用网络传播规律,主动有效进行网上舆论引导,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地市级媒体等各级新闻媒体,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点和主线,紧密结合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社会民生热点,构建以新闻专栏为核心,以专题报道、系列报道、新闻行动为支撑的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格局,同时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阐释解读,从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新闻宣传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解决影响和制约新闻宣传工作的突出问题,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自觉抵制西方新闻观等错误观点的影响,维护文化市场安全稳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食粮,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落实。
1.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